我們常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並不是宿命論,而是要我們懂得「命」即「因果」,前世因、今生果。我們前世種下什麼因,當下就有什麼樣的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命運由己不由天。今生命不好,沒有必要抱怨,要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報應,要發懺悔心、斷惡修善。
我們常常會看到許多窮苦人到寺廟裡燒香,祈求佛菩薩保佑,求福求平安。其實這是比較愚蠢的。信佛不是為了從佛菩薩那裡乞討來什麼,信佛信的是因果,如果你不修善,佛前磕再多頭也是徒勞。拜佛不是為了求憐憫,拜佛的前提是你發心懺悔,放下傲慢自私貪婪等等惡習,改過遷善,至誠皈依大覺悟者,而不是做樣子。
福報都是人修來的,就像春天播種、秋天收穫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不要有什麼想不通的事,這世間萬事萬物都自有其緣法。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都是「因果」。決定人生「風水」吉兇的不是外境,而是人心,心好、命自然好。命好心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福深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吉兆」,看看你有嗎?
一、沒有「貪念」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人的欲望過了頭,就不是福氣了。人痛苦的一大根源在於不知足,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想得到更多,為此煩惱執著。要知道,人自身的福報是有限的,福報不夠,給你再好的東西,你也承受不住,不但帶來不了好處,反而加重了自身的負擔。
這裡尤其指對錢財、名利以及「淫慾」的貪戀,任何一種欲望,過度就是災禍。凡事有因必有果,就像食慾過度導致肥胖一樣,不幸來臨時,沒有誰是無辜的。我們常說「無欲則剛」,不是教人不努力,而是要懂得凡事隨緣、不強求,才能隨遇而安,得大福報。
二、沒有「嗔心」
佛家《寒山詩》裡提到: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這嗔恨的念頭一旦生起,就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能把人此前的一切努力、一切付出、一切功德,燒毀殆盡。我們若真修菩薩道,當須有菩薩的境界,做到大度容忍。
忍辱是修行的大智慧,彌勒菩薩就是修「忍辱」的典範,我們素以「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來稱讚其修行功德。天下任何事,心大了,事就小了。你煩惱,是因為你自己心量太小,太狹隘。少些計較,「量大福大」,心量越大的人,福氣越深。
三、沒有「愚痴」
人要有智慧,可以沒有文化,但要懂得覺悟,要清醒,不要顛倒妄想。什麼是智慧?簡單來說,就是相信因果,常做善事。這世間最大的智慧莫過於善良,你修多少福德,不如與人為善。善良的人總是心安,心安即是大福。
什麼樣的人愚痴?迷信神通,不信因果、造諸惡業。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要有敬畏之心,肆意妄為,必有災禍。不信你抬頭看,試看蒼天饒過誰?
四、沒有「傲慢」
謙卑的人總是有福,一個人愈是低調,愈能涵養福德。而狂妄的人,貢高我慢、無知無畏,越是傲慢,越容易為天地鬼神所忌諱,越容易招引業障。「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越是傲慢的人,越容易與禍事並行。很多人喜歡研究周易,其實周易六十四卦裡,六十三卦都是福禍相依,沒有一定,但唯有「謙」卦是為「大吉」,可見,謙卑者,必有福。
五、沒有「疑心」
做人要真誠,坦蕩對待他人,也懂得放過自己。不懷疑一切,不猜忌、不費思量。明白:別人如何對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是我的修行。「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他人無錯,錯的永遠是自己。修行,不是修理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反省自我、圓滿自我,才是福德。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好的德行會有好的命運,佛教不講命運,而講「業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修好了,自有福果。願大眾法喜充滿、諸事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