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窯火——河北磁州窯

2020-12-05 談陶論瓷

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以地屬磁州而得名,是宋代北方民間瓷窯之一,所燒瓷器均供鄰近地區人民使用。

磁州窯白地黑花人物紋枕

由於民間色彩濃鬱,不為士大夫階層賞識,因此宋代文獻不見記載,直到明初帶有士大夫或文人的偏見,對磁州窯的評論是不公允的。

磁州窯白地黑花題詩折枝牡丹紋梅瓶

50年代以來,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和故宮博物院先後對磁州域:一個是以磁縣觀臺鎮為中心,窯址分布在鎮西2公裡漳河兩岸,東岸有觀臺和東艾口,與觀臺隔河相對的為冶子鎮;一個是以彭城鎮為中心。

磁州窯白地黑花盆

這兩處瓷窯遺址密集,地下遺存有大量瓷器碎片。50年代後期,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對觀臺鎮、河東岸窯址進行小規模試掘,雖試掘面積僅100平方米,但地層關係比較清楚,出土瓷器標本達2636件,初步揭示了磁州窯的歷史面目。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1964年4月,故宮博物院對觀臺、東艾口及冶子村三處窯址再次作了調查對燒瓷品種獲得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發現了大量鉛裝窯兩次燒成。

磁州窯白釉孩兒枕

198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系聯合對觀臺遺址進行了發掘,取得了新的收穫。北方地區墓葬與遺址也發現一些磁州窯瓷器,經過20多年來的工作,對磁縣地區隋唐以來歷代陶瓷的面貌有了個初步輪廓,從而為綜合研究磁州窯歷史創造了條件。

磁州窯白釉孩兒枕

磁州窯器胎釉較粗,但具有濃鬱的民間生活氣息,格調樸拙粗獷,它之不為宋時上層人士重視是很自然的。藝術來源於生活,磁州窯匠師把當時當地人們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情予以概括,用純熟簡練的筆觸畫在瓷器上,人們首先對題材感到親切。

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

其次,磁州窯的白地黑彩彩繪裝飾是一種新型的綜合藝術,它把制瓷工藝和傳統書畫藝術兩者結合在一起,在器物的主要部位畫上人物、山水、鳥獸、花卉等題材,畫面線條流暢,題材生動親切,色彩對比強烈,為一般城鄉群眾所喜聞樂見,構成了磁州窯的特有格調。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果紋枕

第三,磁州窯裝飾不拘一格,除常見的白地黑花,還有白釉醬花、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紅綠彩繪、珍珠地劃花、白釉綠彩、白釉褐斑、綠釉黑彩、白釉、醬釉、黑釉、低溫綠系產品所難以比擬。因而能在宋代幾大窯系中卓然自立,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有獨特貢獻。

磁州窯白釉四系瓶

磁州窯白地黑彩瓷枕,枕面以畫人物的最為生動,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馬戲、嬰戲蹴球紋枕,河北保定出土的釣魚枕,就其繪畫藝術價值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傑出作品,是絕妙的風俗畫。

磁州窯白地黑花竹紋枕

以嬰戲枕為主題的也具見匠心,有的為兩個孩兒作戲,孩因頭落一小鳥而顯露驚異姿態,另一孩則拍手嬉笑,畫師把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內心活動與神情動態生動的勾畫出來;枕面有隻畫一孩兒作戲的,蹴球就是一例,一孩兒挽起長衫,雙手後背捲袖,一足微抬,一藤球被蹴起,形象地把宋代流行的蹴球活動再現在枕面上;

磁州窯白地黑花嬰戲紋枕

畫一孩兒作戲的還有趕鴨,有的以蓮塘為背景有的則沿塘邊小路,一孩兒手持荷葉作趕鴨狀,荷葉有盛開的有殘卷的,這雖然是小小的區別,但表達了盛夏與深秋的時間差異。

磁州窯刻乾隆御製詩珍珠地劃花枕

此類瓷枕底部多有「張家造」印記,「張家造」瓷枕是東艾口窯產品,而釣魚枕底部有「張家枕」印記,為冶子窯產品。

「張家造」款磁州窯白地黑彩方枕

傳世與出土帶「張家造」印記的為數很多,東艾口窯出土枕類碎片最多,由此可知宋代盛行瓷枕,有專門從事生產瓷枕的專業作坊,東艾者一個字,多者數十以至上百,內容有詩詞、記事、警世格言或指明用途等4類。

題「小桃紅」曲牌方枕 局部

總之,此類題字對於研究宋金時期民俗、文學、藝術都有它一定的作用,是應當引起重視的有價值的文化遺產。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枕

磁州窯系是宋金時期北方地區形成的一個窯系,並延續到元代。

磁州窯白地黑花四系瓶

磁州窯主要代表器物是白地黑花器,影響所及有河南省鶴壁窯、魯山窯、宜陽窯、禹縣扒村窯鈞臺窯、密縣窯、鄭縣窯,山西省介休窯、霍縣窯,陝西省耀州窯,安徽省蕭縣窯,山東省淄博窯,浙江省衢州窯,江西省吉州窯和廣東省海康窯。

磁州窯赭彩飛鶴紋罐

相關焦點

  • 磁州窯火傳千年:一窯一世界,黑白塑乾坤!
    ,發現身邊的美」大家好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宋代磁州窯進入鼎盛,並躍然成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窯系,與當時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官窯並駕齊驅。剔花梅瓶磁州窯的窯火是溫柔的,它不張揚不霸道,委婉地把生命延續到了今天。
  • 磁州窯 | 千年未熄的窯火,燒制出這一方黑白分明的世界
    磁州窯宋代磁州窯進入鼎盛,並躍然成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窯系,與當時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官窯並駕齊驅。剔花梅瓶 磁州窯的窯火是溫柔的,其實就是凝視生命,以及由遠古而來的遲緩的腳步…看似沉默的磁州窯, 有如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明滅閃爍的窯火前,
  • 磁州窯系(八大窯系)
    磁州窯系(八大窯系之)磁州窯系是宋元時期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窯場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重要窯口有河北磁縣觀臺窯、河南鶴壁窯、禹縣扒村窯、修武當陽峪窯、登封曲河窯、江西吉州窯等。記憶:鶴壁窯窯廠很大,產品及技法豐富。扒村窯相比色度要鮮亮一些,白如臘 、黑如漆、 綠如翠、 紅如朱 、瓷如畫 。另紅綠彩繪瓷非常著名。當陽峪窯產品非常精美,攪釉器非常有特色。登封窯以珍珠地產品著稱。
  • 磁州十三魅|千年窯火 餘韻悠長——磁州窯博物館
    這裡是磁州窯的故鄉,也是磁州窯的發祥地,千年不熄的窯火燒出了古老磁州的文明之光,也為磁州留下了歷經千年依舊耀目的黑白華裳......磁州窯博物館是一所縣級專題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於2006年12月竣工並開館。
  • 磁州十三魅|千年窯火 餘韻悠長——磁州窯博物館
    這裡是磁州窯的故鄉,也是磁州窯的發祥地,千年不熄的窯火燒出了古老磁州的文明之光磁州窯博物館是一所縣級專題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於該館陳列由五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序廳——黑與白的藝術;第二部分:窯火初燃——北朝隋唐時期;第三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時期;第四部分:餘韻悠長——明清民國時期;第五部分:美器由來——燒造工藝。
  • 萬千窯火——江西吉州窯
    對全面了解與研究吉州窯積累了豐富資料。,比較明顯的有定窯和磁州窯,北宋定窯以盛燒白瓷著名於當時,它創始的覆燒方法以及移植定州緙絲紋飾燒制的印花白瓷,對以後制瓷工藝產生很大影響。 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碗 磁州窯為宋代北方民間瓷窯的代表,所燒瓷器具有濃鬱的民間生活氣息
  • 河北磁州窯:黑白美學
    作為中國民窯的傑出代表,河北邯鄲磁州窯影響深遠,不僅在宋元時期就被列入八大窯系之一,而且直到今天仍屬全國十大陶瓷產區之列。獨具特色的黑白美學清人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說窯第二中記載古代磁州窯系分布範圍廣闊,西起寧夏靈武,東抵山東淄博、棗莊一帶,北至內蒙林東的遼上京臨潢府內窯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窯、江西的吉州窯,均屬磁州窯系。還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窯、廣西的西村窯、廣東的南海官窯和四川的廣元窯都受到磁州窯的影響,生產磁州窯風格的瓷器。
  • 河北磁州窯:黑白之美
    作為中國民窯的傑出代表,河北邯鄲磁州窯影響深遠,不僅在宋元時期就被列入八大窯系之一,而且直到今天仍屬全國十大陶瓷產區之列。清人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說窯第二中記載:磁窯,出磁州,宋時所建。古代磁州窯系分布範圍廣闊,西起寧夏靈武,東抵山東淄博、棗莊一帶,北至內蒙林東的遼上京臨潢府內窯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窯、江西的吉州窯,均屬磁州窯系。還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窯、廣西的西村窯、廣東的南海官窯和四川的廣元窯都受到磁州窯的影響,生產磁州窯風格的瓷器。
  • 河北磁州窯不被古代貴族器重,卻與景德鎮齊名,千年窯火從未熄滅
    回來細查資料發現磁州窯的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而現在磁縣就建有中國磁州窯博物館和遺址博物館。於是一路向南,奔邯鄲磁縣而去。館內陳列布展以《黑與白的藝術》為主題,分設「窯火初燃」、「化境黑白」、「餘韻悠長」、「美器由來」等四個大展廳,復原了北方燒瓷的生產場景及饅頭窯模型景觀
  • 走近磁州窯,聆聽千古傳奇故事……
    它和當時的定窯、邢窯、井陘窯並稱為河北的四大名窯。經過長期的生產演變,形成了「白地黑花(褐彩)」的獨特裝飾藝術,在古代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磁州窯的技術還影響到了朝鮮、泰國、越南、日本等東南亞國家,在世界陶瓷史上佔據重要位置。
  • 水墨畫風-磁州窯
    磁州窯是北方民窯的最大的主力軍, 磁州窯窯址主要在晉冀魯豫這一個轄區內,就是今天的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主要就是這四個省之內。那麼磁州在河北和河南的一個邊界,歷史上它屬河南,後來就劃分為河北,就是現在的河北磁縣, 有「南有景德,北有 彭城 」之說。
  • 河北臨漳現北朝窯址 北方民窯磁州窯或源於官窯
    記者從河北臨漳縣文物局獲悉,通過考證當地發現的北朝窯址曹村窯遺址,其瓷器應是專門為鄴都宮廷及貴族燒造高檔瓷器的官窯。這一發現不僅為探究我國早期白瓷產地歸屬提供佐證,更可能打破傳統意義上認為的北方民窯磁州窯創於宋的概念,磁州民窯應是從官窯演化而來。  據介紹,自2009年以來,考古專家發現並開始發掘臨漳曹村窯址。
  • 收藏鑑賞|河北磁州窯:黑白之美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虎紋枕 河南省博物院藏作為中國民窯的傑出代表,河北邯鄲磁州窯影響深遠清人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說窯第二中記載磁州窯的發掘也如傳奇般偶然,1918年,鉅鹿人天旱掘井,發現宋代古城,出土了大量磁州窯瓷器,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埋藏千年的磁州窯寶藏重現天日。
  • 瓷上波濤——磁州窯、吉州窯與耀州窯瓷器上的水波紋
    在宋元時期的磁州窯、吉州窯、耀州窯等窯口燒制的陶瓷產品上,水波紋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很多時候佔據瓷器的裝飾主體或重要位置。水波紋在磁州窯的表現水波紋在宋元時期磁州窯為主的陶瓷枕上使用較多,常櫻撰文對陶瓷枕上的水波紋進行過整理,對單純以水波紋作為陶瓷枕裝飾紋樣,認為其源於具備納涼、吉祥寓意、工藝簡便等原因,對陶瓷枕上大量使用的水波紋筆者不加複述。
  • 化境黑白——河北磁州窯黑白技藝之美!
    作為中國民窯的傑出代表,河北邯鄲磁州窯影響深遠,不僅在宋元時期就被列入八大窯系之一,而且直到今天仍屬全國十大陶瓷產區之列。 獨具特色的黑白美學
  • 你聽說過磁州窯嗎?曾與景德鎮齊名,邯鄲設節保護,如今怎樣了?
    磁州受惠於臨近大名府之地緣便利,發展較為快速,其在文化上的表現之一就是磁州窯。經歷宋元明清諸朝窯火的焙燒,磁州瓷器更加細膩,和景德窯堪稱雙絕。河北邯鄲為了保護這一文化傳統,在2016年設立了首屆磁州窯文化藝術節,以節日慶典的方式傳承歷史和國風。
  • 萬千窯火——登封窯
    其工藝精道,品類豐富,裝飾獨特,是中原地區民窯系最具代表性的窯口之一,也是北宋時期陶瓷裝飾的集大成者。從唐至宋,中原地區其他窯口所體現過的品種、器型,在登封窯幾乎都能找到。其特徵可歸納為三類:一是佛教題材豐富,各種爐、缽、瓶等形制多樣,體現了嵩山地區佛教的興盛和影響。二是橄欖瓶造型獨特,形制端莊、大氣、流暢,集眾美於一身,體現了北宋審美藝術取向,也是登封窯的典型器具之一。三是酒茶實用器較多,造型別致,體現了宋代酒文化、茶文化的發達和興盛。
  • 賀文||淺談磁州窯
    它的主窯口在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是中國磁州窯文化的發祥地。磁州窯影響廣泛,包括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寧夏及遼寧省。北宋中期,政治穩定,經濟、文化超前繁榮發達,制瓷業達到高峰,一直影響至今。
  • 萬千窯火——江西景德鎮窯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梅瓶50年代以來已有15個省和自治區出土了景德鎮的青白瓷,長江以南地區的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長江以北的安徽;華北地區的陝西、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景德鎮窯釉裡紅轉把杯宋青白瓷除了具有胎白、釉潤如玉等特點外,還輔之以刻花、篦點、篦劃和印花裝飾,更增強了青白瓷藝術感染力。
  • 【傳統工藝】任雙合先生:把一生奉獻於磁州窯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任雙合先生,生於1947年,磁州窯清心堂主、磁州窯富田遺址博物館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