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像中書院是什麼樣子的?它應該有學富五鬥的鴻儒講學,有白衣勝雪的學子苦讀,有深厚的人文底蘊,也有自由的思想文化交流。但是「書院」這個名字是古人的稱呼,也是古人的機構,現代還有運行的書院嗎?當然有,比如嶽麓書院,它可不僅僅只是一個旅遊景點。
很多人對嶽麓書院的看法,就是它是來長沙旅遊必去的一個景點。古色古香的青瓦灰牆,處處可見的書法題字,各種歷史遺蹟,仿佛在學院的某轉角處就能遇到一個捧書誦讀的書生。

歷史記載,嶽麓書院自北宋創始,歷宋、元、明、清各代,興學不變。隨著清末改革學制,廢書院,辦學堂,辛亥革命後改高等學校等,直至湖南大學,千餘年來都是湖南高等學府所在是十分可貴的文物史跡。
南宋1167年間,張栻主理嶽麓書院,理學大師朱熹從福建崇安專程來潭州造訪張栻。朱熹在長沙逗留了兩個月,著名的「朱張會講」由此展開。張栻過世之後的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撫史,於長沙辦公,仍取道古渡往來於嶽麓書院與官衙公署,白天辦公,晚間講學,當時門徒達千人,書院一時鼎盛。明代1507年,陽明心學一代宗師王守仁來嶽麓講學。導致了嶽麓書院又一個學術繁榮期的到來。
從宋代的「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興將相,十九湖湘」,嶽麓書院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之才。魏源、曾國藩、黃興、楊昌濟等一個個光輝的名字充分體現了嶽麓書院是「唯楚有材 於斯為盛」的英才聚集之處。
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大學接手管理、修復嶽麓書院,延續其千百年來的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播功能。1986年修復工作陸續完成,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湖南大學改嶽麓書院文化研究所為嶽麓書院。目前,嶽麓書院已經形成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完整的人才培養格局,設有歷史系、哲學系、考古文博學系3個教學機構。
如今的嶽麓書院,不僅是長沙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它還承擔了古時書院和現代高校的功能。在教書育人、解疑釋惑的同時,保有古時書院藏書、祭祀的功能,又有現代高校科學研究、文化交流的功能。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兩年一度的全球華人國學大典能引導學生以先聖先賢的道德人品為楷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每年一百多場的學術報告、以及與國際著名學府的交流,又讓這所古老的院校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
一般遊客去嶽麓書院是要買門票的,但是湖南大學的學生和老師去嶽麓書院不用門票,在古老清幽的環境中學習和科研,也是一種小確幸。
關注朗朗老師,了解更多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