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2020-12-12 李秋言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是默默無聞的,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清高的一群 。」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

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他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黃土地,在作品裡很容易看到他的價值所在,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他這樣寫道:「是的,我剛跨過40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還可以說處於『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

路遙一生窮困,去世之後尚有一萬多元的借條,他那時的工資每月四十左右,但是,當《平凡的世界》斬獲中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的時候,他卻連去領獎的路費都沒有,這讓人想起來就是一陣唏噓,對很多人來說,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事實,誰又能想到,一個影響巨大的作家竟會是這般境況呢?

2007年11月16日,全國路遙學術研討會在延安大學隆重舉行,這一天是路遙逝世十五周年,也就是在這一天,路遙文學紀念館正式開館。

這一年,路遙摯友賈平凹寫文追悼:」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因為貧窮,以至於他妻離女散,在那個年代,這對於他的打擊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在他的文章大概可以看出他的愛情觀:

」如果可以把愛情概括為一首詩,一開始它應該是抒情的,人在這個階段可以神魂顛倒,無所謂天地。

可是,沒有多久,它就會進入敘事,會被物質力量所幹擾,詩意就會越來越少,它終將死於那種精神萎縮上。

所有人愛情不是死於形式,不是死於物質力量的不可避免的滲入,而是死於內容,死於精神的萎縮。

精神的東西只能被精神的東西所摧毀,貧窮什麼的摧毀不了真正的愛情。 」

在他看來,精神的東西只能被精神的東西所摧毀,貧窮什麼的摧毀不了真正的愛情。可現實卻是,貧窮不但摧毀了愛情,還失去了家庭。這是他的切身體會,以至於他在借錢上京領獎的時候,在上火車前只吐出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路遙對於作文著書是存在著神聖使命感的,為了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學領地,他甚至可以為之獻出整個生命,才能給他的作品中我們就看出他對於普通人命運那種深刻持久的關注,看看他的小說多以農村題材為主就明白了。其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諸多人物形象對於正處於奮鬥中的社會底層青年而言,絕對能夠引起共鳴,他用筆很準,總是不遺餘力地挖盡心思地將每個人都深藏體內的本質給體現出來。

寫作是清苦的,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能堅持下來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皆因太多的人都清楚,碼字寫文是養不了家的,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畢竟,能夠站住腳的揚名立萬的只能是個別人而已。

路遙生前的時候也曾經無數次的想要放棄寫作,貧窮讓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內絕對會崩潰。就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之後,他隨手把鋼筆扔出了窗外,發誓以後再不寫作。可是,隔了一天,他就又跑出去撿了回來。

內心深處的意願和理想又豈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

路遙的作品影響了巨大,據統計,只這十年來,總銷量就突破1800萬冊,且還在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這種影響力,在現有的搞文學的,估計還沒有幾個人能夠達到。

悼紅軒中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成一部奇書《紅樓夢》,一首「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寫盡了其中的心酸和苦悶,同樣地,《平凡的世界》也是一部付出了路遙全部心血的作品,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一部書,整整70餘萬字,他用手中的筆,整整地寫了4年。

寫完《平凡的世界》,路遙就離世了,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去世,也是這個時代的遺憾。這一年,他僅僅才42歲。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路遙
    記得高中時候初讀《人生》《平凡的世界》,完全被書裡那種鄉土氣息而吸引,路遙作品大多是以改革開放初期陝北城鄉為背景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複雜的性格特徵。第三點,我覺得是同為同齡人,總會為主人公的生活而產生憐憫,同時又反思現在生活的美好,需要我們去珍惜。
  • 路遙《平凡的世界》訴說人生真諦:平凡是常態,但我們可以不平庸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路遙當路遙的《人生》轟動整個中國文壇時,有人說《人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品是其人生的最高度。
  • 路遙: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裡有著不平凡的一生!
    路遙,本名王衛國,地地道道的陝西漢子,一個貧窮家庭中走出的「明珠」。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正是講的一群平凡的人,經歷著不平凡的人生,卻最終回歸於平凡的世界。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得不為之震撼,在路遙筆下苦難不是唯一,也有希望和小美好。
  • 《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不平凡的路遙
    在四十餘年的人生裡,讀過許多書,大半忘卻了,但唯有一部書,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拿來重讀,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便是《平凡的世界》,作者就是幾乎家喻戶曉且英年早逝的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
  • 路遙文摘佳句丨——走進平凡的世界,體驗不平凡的人生……
    一九八八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路遙因此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且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後不久英年早逝。年僅四十二歲。路遙創作在思想方面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深刻的哲理性。
  • 路遙《平凡的世界》:9句人生道理,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精彩
    01、磨難和挫折是人生的必經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活在這世界上,很多時候,就是去不斷解決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不論你是否成功,你總不可能逃避現實給你的問題。不因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有時候寬恕別人也是寬恕自己。不因那些小事讓我們憤憤不平。09、平凡的人生也有不一樣的精彩,過好自己的生活你一樣是英雄。也許人生終究是在平凡中度過,家庭的日常瑣事、廚房裡的柴米油鹽、每一天忙碌的工作都像是大多數的我們會做的。
  • 路遙的平凡世界
    1980年代初,路遙以中篇小說《人生》馳名文壇,十年後,其《平凡的世界》又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在路遙去世後的這20多年裡,儘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卻仍然痴迷於他的文字,並在這些文字指引下,進入他鮮為人知而又跌宕起伏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他那平凡卻又悲壯的人生旅程。
  • 路遙拼死寫出《平凡的世界》,給我們留下不平凡的人生智慧
    39歲時,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平凡的世界》獲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有的城市竟排隊購買。著名作家陳忠實也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烈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路遙獲得了這個世界裡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溝通了這個世界的人們和地球人類的情感。
  • 路遙國際文學研討會舉行,《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2019年12月2日是路遙的七十歲誕辰。日前,路遙國際文學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中外高校的學者,共同探討路遙創作在文學史內外的意義及對當下的啟示。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特別提到路遙與清華的不解之緣。2015年,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曾將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作為入學禮物隨錄取通知書寄送給新生,鼓勵他們追求理想,勇擔責任。彭剛意味深長地說道,「接受這批書的同學已經畢業了。閱讀路遙的作品會成為他們人生的一個新的階段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會構成他們精神世界的一份非常重要的底色。」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中國十大必讀文學作品之一,第三屆矛盾文學獎作品,清華大學校長力推新生必讀作品,每每讀起《平凡的世界》這本書,都會感動流淚,總會想起作者路遙的人生。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在陝西榆林地區綏德地區清澗縣石嘴驛鎮王家堡村一戶普通農民家裡,原名「王衛國」。
  • 董卿:人生路遙,平凡如你,不平凡亦如你
    》節目重溫了路遙《平凡的世界》。1981年6月,不到32歲的路遙,創作完成了13萬字的中篇小說《人生》。《人生》讓路遙一舉成名,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 《平凡的世界》開篇手稿在寫《平凡的世界》時,工作量巨大,手指頭被紙張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閱。第二部完稿時,路遙累得口吐鮮血,醫生要求他必須停止工作。
  • 《平凡的世界》:不圓滿的路遙,寫出了不圓滿的平凡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它是富有激情的,它是充滿理想的,它也是充滿遺憾的。它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它反映了改革開放前後的巨大歷史變遷。,原名王衛國,陝西榆林清澗縣人,當代著名作家,延安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後在《延安文藝》當編輯,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獲茅盾文學獎,還沒有寫完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路遙還有多篇中篇小說獲獎。
  •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如何刻畫孫少安&孫少平不平凡的人生
    最近不知為什麼,迷了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記得最早接觸他,是2015年由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領銜等主演的電視劇。起初,對於這部反映那段特殊時期的陝北農村的平凡生活的電視並沒有太在意。後來才知道,這是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改編的,其實說實話,對於很少看小說的我,壓根不知道路遙是誰。慢慢的,隨著劇情的深入,喜歡上了裡面的少平、少安、潤葉、曉霞等等那些平凡的人。生活得艱難,無法實現抱負的痛苦,為了改變命運做出的鬥爭,這些本不該是一個個平凡的人要經歷的。可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們又是許多普普通通的人的縮影。
  • 不服輸的個性,跌宕的人生,造就路遙《平凡的世界》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這兩部代表作,也就是對他這一次生命體驗的回憶和以復調的形式進行的改寫。《人生》把路遙一生要表達的都表達了,它是路遙關於生命、關於情感、關於世界的全部體驗和思考的濃縮,《平凡的世界》不過是展開罷了。
  •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
    伴隨《平凡的世界》的誕生,年僅42歲的路遙於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英年早逝,結束了他苦難又貧困的一生,也許他來到這個平凡的世界的使命已經完成。他把《人生》留在了這個帶給他一生苦痛的《平凡的世界》,卻把最好的精神食糧留給了我們。
  • 平凡的你,平凡的我——紀念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
    ,而讀之不願放下的,卻只有路遙先生的這本——《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人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在時代的洪流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而這些平凡的人物,就如同生活在你我的身邊。 曾有過抱怨這個世界不公的時候,然讀過《平凡的世界》後,感到了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微不足道。與少安、少平的經歷比起來,我們的那點抱怨又是多麼不值一提。
  • 秦腔現代戲《路遙的世界》22日19:30雲端公演 平凡世界書寫不平凡人生
    ——秦腔現代戲《路遙的世界》,將在該院「秦腔學府」雲劇院平臺,通過線上付費觀看方式,與全國觀眾「雲」端相見,敬請關注。他堅韌不拔,挑戰極限,抗爭病魔,意志超然,終攀登上中國當代文學最高峰,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全劇通過主人公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創作歷程,表現了路遙不向命運低頭、敢於挑戰苦難、勇於奮鬥、樂於奉獻的輝煌而不平凡的人生,熱情地歌頌了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紮根黃土地,堅持為人民創作,以作品傳遞人間真善美的大愛精神和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獻身精神。
  • 平凡的世界,真實的路遙
    路遙的生命雖然只有匆匆40餘年,但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卻照亮了無數讀者的人生道路。本文作者是路遙的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的最後兩年,曾陪伴照顧路遙,在本文中,他記錄了自己眼中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路遙。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在這次大會上,已故著名作家路遙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我們處在平凡的世界,只要我們不甘於貧窮落後,我們有夢想,敢於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即使我們不會成名,但是在我們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依然可以不平凡。路遙的成功印證了一個道理,成功與出身無關,即使出身於農民家庭,只要自己奮鬥,依然可以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