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直播讓綏米嗩吶走出黃土地 響徹全國

2020-12-07 YNET.com北青網

陝北漢子張喜林從未想過,二十多年後的他,竟然會在快手平臺擁有十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人活一輩子,圖的就是個熱鬧,我在線下吹奏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有這麼多聽眾」。而他的「老夥計」——嗩吶也因快手被更多人看見和了解。

提起張喜林,也算是陝西榆林小有名氣的嗩吶民間藝人。12歲跟隨父親學習嗩吶,至今從未間斷。十裡八鄉誰家趕上紅白事兒,都會請嗩吶班子前去吹一吹鬧一鬧。「老祖宗傳下來的,扎在根兒裡了。」

隨著網際網路走進千家萬戶,古老的民間藝術遇見新演藝平臺。如今,在快手直播和拍攝短視頻成了張喜林吹奏嗩吶的新舞臺。去年9月,張喜林註冊了快手帳號(快手ID:708614651),聲情並茂的 演奏收穫了眾老鐵的稱讚, 「吹得真好」、「這才是陝北嗩吶的調調」、「黃土地的專配」……在快手老鐵的鼓勵下,張喜林把他的嗩吶聲傳得更廣更遠。

少年學藝,是為生計

張喜林今年36歲,出生於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綏德縣的嗩吶文化歷史悠久,早前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米脂縣的嗩吶文化統稱為「綏米嗩吶」。

陝北綏米嗩吶,僅從明代算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激揚高亢的嗩吶聲數百年來迴蕩在陝北的山山峁峁,溝溝岔岔,溶入陝北人的生產、生活、生命之中,成為陝北人文化需求、文化生命的一種獨特符號。

張喜林的父親是名老嗩吶人,傳承當地嗩吶文化,一輩子就只做這一件事。「父親臨終前,嘴裡一直念叨著嗩吶,說沾了嗩吶的光。」在張喜林父親那個年代,吹嗩吶算一門手藝。「不求大富大貴,但養活一家人絕對沒問題。一代代傳下去,也算為後輩『留口飯吃』。」在父親的耳濡目染間,嗩吶對於張喜林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但一開始學習嗩吶時,張喜林是拒絕的。「吹嗩吶重要的是靠嘴上功夫,沒有一口長氣息和過人的肺活量,很難吹好。」12歲的張喜林還是個半大孩子,沒有多大氣力,嫌吹嗩吶累,不願意學。「但好歹是門能養活自己的手藝,只能咬著牙堅持。」在父親嚴厲的訓練下,接觸嗩吶三四年後,張喜林才算搖搖晃晃上了道。

「嗩吶上手容易,一般人都能吹響,但要想吹好,可得下一番苦工。」張喜林白天跟著父親跑演出,趁著休息時間自己琢磨著練習吹奏要領。「嗩吶是越吹越起勁」,反覆練習下,張喜林開始逐漸掌握嗩吶的精髓。吹嗩吶至今23年,他早已掌握了陝北嗩吶的吹奏技巧,並且將地方樂器和和新式吹法相結合,代表曲目《大擺隊》。

組班演藝,吹響三秦

18歲時,張喜林組建了自己的演奏班子,取名「林林樂隊」。敲鑼的,打鼓的,還有打鑔的,算是嗩吶演奏樂隊的「標配」。鬥轉星移,儘管樂隊其他成員換了一波又一波,但張喜林卻一直堅守此道。「嗩吶人往往是牽頭人,也是樂隊的靈魂和精髓,嗩吶在,樂隊才能成。」

「我們表演,基本沒有固定的曲目。紅白事不同,吹的時候經常有感而發。」由於民間嗩吶表演多集中在婚喪嫁娶,經常忙碌於紅白事之間,也讓張喜林對人生多了幾分感慨。「人活一輩子,圖的就是個熱鬧,我們嗩吶手也算是給他們這一遭添些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陝北厚重的黃土地養育出一批精壯的漢子。在他們熱情、豪爽、粗獷的性格下,激越、火熱、質樸的民間文化被更多人創造、發揚與傳承。一聲嗩吶,曲調或高亢激昂,吹出石破天驚之勢;或低吟深沉,使心靈得以慰藉,千百年來成為黃土地人情感宣洩和精神的棲息地。

快手直播,聽者日眾

三秦大地,嗩吶聲已響徹雲霄,而秦嶺山脈之外呢,是否還有人聆聽?地方文化難走出去,似乎已經成為困擾文化交流的魔咒,而這一切卻在短視頻興起的背景下有了明顯改觀。

在快手,看見真實的中國。不論是民間曲藝文化,亦或是傳統文化形式,都在快手普惠的價值觀下,被越來越多人看見。今年3月,快手召開「快手非遺帶頭人計劃」發布會,藉助快手的科技力量和平臺優勢,賦能更多非遺傳承者,同時鼓勵更多普通用戶加入傳承隊伍,全方面開發與挖掘非遺的文化和市場價值。

讓陝北嗩吶響徹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瞄準短視頻的傳播優勢,張喜林決定「嘗嘗鮮」。去年9月,他註冊了快手帳號,並將樂隊名「陝西林林樂隊」作為快手暱稱,以便快手老鐵了解。嗩吶演出、練習吹嗩吶……只要是和嗩吶有關的,張喜林都會用快手記錄分享。「我用快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聽見咱陝北嗩吶獨特的味兒。」一年多的時間,張喜林已經在快手擁有11.3W粉絲。用他的話說,「可能我在線下吹奏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有這麼多聽眾」。

「你這嗩吶聲,咋都聽不夠」,應粉絲要求,張喜林只要一有空,就會在快手直播。「老鐵們愛聽,我就樂意吹。」每天晚上八點直播間見,成了張喜林和快手老鐵們不成文的約定。

隨著粉絲數的增加,張喜林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前只是村子周圍的人找我,不少人在快手看到視頻後,現在西安、銀川等榆林周圍的城市也會有人找我演出。」憑藉對嗩吶的熱愛與堅持以及精湛的演奏,張喜林成了名副其實的快手「網紅」。「認識我的人多了,演出價格也高了些。」讓更多人聽見嗩吶的同時,張喜林也通過快手獲得更多經濟收入。

從前,張喜林最喜歡在空曠的地方,對著大山吹嗩吶,聲聲迴蕩在山谷間。如今,在快手,只要手中嗩吶聲一響,便會餘音繞梁,連綿不絕。

責任編輯:馮莉(EN015)

相關焦點

  • 西安鼓樂、秦派二胡、綏米嗩吶 列入非遺名錄的秦地音樂
    近日,華商報和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聯合策劃了一次特別的直播報導,邀請眾多名家大腕現場講解並演奏、演唱我省被列入非遺名錄的地方音樂,200多萬網友通過「陝西文物探探探」的直播鏡頭享受了這份陝西地方音樂的饕餮大餐。
  • 在快手 尋回嗩吶夢
    線下演出轉戰線上 小嗩吶吹出大舞臺「感謝大家來我的直播間」每次直播結束,張峰都會念大家的快手暱稱,然後90度鞠躬,向來看他直播的每一位老鐵表示感謝。這是他開直播以來一直保持的「常規操作」。對於張峰而言,直播間一兩百位老鐵,都是他圓夢的見證者。吹響嗩吶,讓更多人聽懂它,是張峰的夢想。
  • 音樂無邊界 停課不停學 郎朗快手直播鋼琴教學
    2月14日,郎朗在快手直播間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鋼琴直播教學。長達一小時的時間裡,共有超過300萬人觀看,許多音樂愛好者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向郎朗提問。郎朗不時彈奏一段音樂,幽默而又專業地講解鋼琴技巧。「有人問彈琴手太硬怎麼辦,教給你一個方法,你下次可以試著在彈琴之前用熱水泡一下手。」直播間裡的鋼琴家郎朗像一位親切友善的鋼琴老師,面對屏幕耐心解答老鐵提出的問題。
  • 教嗩吶收入40萬,這些民樂高手是如何在抖音快手爆火的?
    於是在一次直播中,該片的義務宣發負責人方勵下跪、磕頭,流淚懇求全國院線經理為《百鳥朝鳳》增加排片,在當時引起熱議。「驚天一跪」後,《百鳥朝鳳》排片增加,觀眾增多,票房也從最初的幾百萬漲到了八千多萬。即使如此,電影《百鳥朝鳳》遭遇的困境,也讓人們看到商業浪潮衝擊鄉土文化,文藝電影不敵商業電影的尷尬境地。
  • 教嗩吶月入十幾萬,演奏家做主播是一種什麼體驗?
    一次偶然,陳力寶在朋友圈聽到一位民間高手鄭慶義,吹東北大嗩吶,「他吹得很好,我就想多聽一聽,但他們這些人沒有CD沒有專輯,不知道要去哪聽,後來朋友推薦說去快手聽,說他們每天在上面直播,我這才下載了」。陳力寶聽得挺入迷,從一開始每天追這位主播,到後來發現一些來自內蒙、河南、甘肅和陝西等地的民間藝人也在做直播。
  • 在快手教嗩吶月入十幾萬,演奏家做主播是一種什麼體驗?
    據快手官方3月底發布數據,他靠教嗩吶在快手課堂上的收入超過40萬元。這幾個身份衝撞在一起,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百鳥朝鳳》。一次偶然,陳力寶在朋友圈聽到一位民間高手鄭慶義,吹東北大嗩吶,「他吹得很好,我就想多聽一聽,但他們這些人沒有CD沒有專輯,不知道要去哪聽,後來朋友推薦說去快手聽,說他們每天在上面直播,我這才下載了」。
  • 通許縣非遺文化線上展播走出新路子
    來源:開封網開封網訊 全媒體記者趙虎 通訊員陳維報導 今年年初,由於受疫情影響,禁止大型聚集活動,通許縣演藝類非遺傳承人轉變觀念,積極開闢線上展播,走出一條非遺文化宣傳新路子。「通許縣人民文化館」「通許縣圖書館」「方志通許」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展演活動,1—7月,刊發非遺知識、疫情防控、嗩吶視頻、曲藝(開封大鼓書、河南墜子)說唱視頻等38個(篇);6個節目獲得省市縣疫情防控獎項。
  • 快手的線上音樂實驗:數百萬人直播間看坂本龍一演奏
    在此特殊時間,快手也在不斷嘗試用直播形態豐富人們的生活體驗。雙方達成一致,將原定的線下「園音「項目,以直播創新的形式進行呈現,於是這場獨特的線上音樂會得以誕生。從古時繁體字「藥」中可見,樂(樂)與藥(藥)本同源,五音對五味,音樂與藥物原本就有著天然的聯繫,「良樂」亦是「良藥」。
  • 嗩吶:黃土地上的生命絕響
    在全國各地的嗩吶表演中,延安嗩吶獨佔鰲頭,成為我市的一個重要的藝術品牌。 延安嗩吶出名,主要的原因在於演奏者技壓群芳。其中,堪稱「陝北一絕」的子長嗩吶最具代表性。每遇子長嗩吶表演,現場總有人稱讚:「神!吹得真神!」 最天然的「表白」 富有神奇魅力的子長嗩吶,有其久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它源於漢唐,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1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記得在2020年快手和江蘇衛視聯合打造的「一千零一夜」晚會上,九位非遺短視頻作者和當紅明星一起亮相——抽象的「非遺」落實為臺上的嗩吶、麥秸畫、面人郎、油紙傘等具象,很多人意識到,原來非遺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這份報告亦是一個窗口。
  • 清華大學在快手開啟2020高招直播
    為了幫助全國的高三學子更好地備戰高考,明確專業選擇,志願填報心裡有底,也讓中學生及所有心系清華的人感受到清華的魅力。3月1日,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聯合快手推出iTsinghua雲學堂,暨清華大學2020高招直播系列活動。
  • 第二屆全國嗩吶展演頒獎音樂會在榆林米脂舉辦
    第二屆全國嗩吶展演頒獎音樂會在榆林市米脂縣第一中學舉辦。8月14日晚,由陝西省文化廳、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主辦,榆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中共米脂縣委、米脂縣人民政府、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嗩吶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嗩吶展演頒獎音樂會在榆林市米脂縣第一中學舉辦,米脂旅遊品牌發布會同期舉辦。
  • 「土味文化」走出快手
    他之後在直播提起這件事:「你們阿Giao去參加《中國新說唱》,那裡的人都很好,很有才華,你們阿Giao是穿的最醜最low的一個。」他正是靠在快手上發布土味視頻而火起來的土味紅人。2014年,留著齊劉海鍋蓋頭,就讀於哈爾濱鐵建工程技工學校的李孟琦發現了「快手APP」,不愛學習的他用著「牌牌琦」這個網名在快手上發布著自己跳社會搖的視頻,漸漸有了些名氣。想要成為大網紅的他在2016年快手低調上線了「直播」功能後,選擇用「直播自殺」這種炒作方式吸引眼球。
  • 獻給黃土地的讚歌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將奏響
    一部主題宏大的音樂作品一部呈現黃土地的音樂史詩傳統民俗與民族交響完美結合展現陝北精神、凝結陝北文化9月12日晚20:00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喇叭碗裡響徹天與地,千年的黃土地萬裡播聲。來來來,兩廂看,這都是咱們吹嗩吶的俊後生。聽我們為你奏一曲朝天歌,品一品咱陝北人的精氣神!
  • 線下演出轉戰線上 小嗩吶吹出大舞臺
    「感謝大家來我的直播間」每次直播結束,張峰都會念大家的快手暱稱,然後 90 度鞠躬,向來看他直播的每一位老鐵表示感謝。這是他開直播以來一直保持的「常規操作」。對於張峰而言,直播間一兩百位老鐵,都是他圓夢的見證者。
  • 中國嗩吶演奏《百鳥朝鳳》《滄海一聲笑》 響徹美國紐約世貿大廈...
    中國嗩吶演奏《百鳥朝鳳》《滄海一聲笑》 響徹美國紐約世貿大廈,震驚屏幕前的你!
  • 五大帳號直播接力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快手領略科學魅力
    來自中國科學院太空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的高級工程師劉亦飛在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的快手直播間為廣大老鐵答疑解惑。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北京天文館-BJP、台州市科技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五大科學、科普類快手帳號通過直播方式,展現科技工作者的風採、工作成就和高昂的工作熱情,呈現我國在航空航天等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為大家科普天文、恐龍、病毒檢測等各方面的知識。
  • 國風不至於小眾,快手正重新定義中國風
    33歲的嗩吶演奏家陳力寶幽默開場,和兩位樂手夥伴就出生、結婚等不同場景,演奏了不同氣氛的傳統音樂,直播間的網友一片叫好聲。端午節當晚,「仙樂——快手 2020 國風音樂會」在快手直播。陳力寶、高韶青、方錦龍等中國樂器大師,雙笙等國風音樂唱見大V,邊靖婷等人氣京劇高手,不同類型的國風嘉賓先後登場。
  • 陝北嗩吶
    當人們走進墳地,紅色的棺材入了土,代表著一個生命的土堆隆起,嗩吶手們才感到累極。他們會重重地倒在黃土地上木然許久,然後抓把黃土擦嗩吶碗子,扔掉已吹破的蘆哨。於是,在這廣闊的黃土地上,又埋進了一曲曾經嘹亮過的聲音。 嗩吶,伴隨著陝北人生生死死的陝北嗩吶,每一次空懸於頭頂的那尖厲的聲音裡,總蘊含著一次大喜,抑或一次大悲。它是陝北人生命的一次完美釋放,是生命走向最為亮麗一刻的完美表達。
  • 這個全國交通安全日有意思 快手直播組合拳帶你看最新鮮的政務傳播
    12月2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與快手首次聯合開展多地鏈式直播活動。以往我們都是通過導播臺完成多路信號的切換,現在在快手,僅通過一部手機,網友就可以完成操作自由切換各路直播間。多地聯動鏈式直播 交通安全大家一起學今年的12月2日,是第八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全國各地舉辦「守規則除隱患 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