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初步建成面向需求、國省協同、點面結合的業務服務體系

2020-12-17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導《生態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近日印發,明確到2022年初步建立面向需求、國省協同、點面結合的生態氣象業務服務體系,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堅持集約、協同、特色發展,大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實施方案》明確,未來3年,建立國省協同的全國草原、森林、湖泊、溼地等重要生態系統的氣象監測評估服務體系。研發重大氣象災害和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評估、生態系統病蟲害氣象風險預警、氣候承載力評估、氣象條件對生態服務功能變化影響評估等關鍵技術、指標和業務系統,為青藏高原區生態保護與恢復、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修復及水土流失治理、洞庭湖和鄱陽湖汙染治理、京津冀地區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修復、西南地區石漠化防治、東北地區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國家重點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實施方案》從生態氣象要素監測預報預測能力建設、生態質量氣象監測及評價業務、生態系統氣象影響預評估和風險預警、生態系統氣候承載力監測評估等7個方面提出22項建設任務。

根據任務部署,氣象部門將完善地基生態氣象觀測網,提升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植被和土壤水分自動連續觀測能力;構建空基生態氣象觀測試驗網,完善空基生態氣象觀測數據共享機制;建立衛星遙感生態氣象要素監測業務,研發建立衛星生態環境遙感產品數據集生產系統;開展生態敏感氣象要素預報預測,重點生態功能區實現10公裡解析度未來半年逐月生態氣象敏感要素的滾動預測;開展陸地植被生態質量氣象監測評估、植被生態保護建設績效考核氣象貢獻評價,以及針對全國重點湖泊水庫水體開展水生態氣象監測評估等。

氣象部門還將開展氣象災害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預評估及風險預警、藍藻水華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以及森林草原病蟲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業務;開展雄安新區城市氣候承載力和東北林區氣候承載力監測評估,京津冀水源涵養、黃土高原土壤保持功能氣象影響評估,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冰川積雪凍土的影響評估以及西南典型石漠化區治理的氣候效益評估;完成生態氣象業務全流程監控系統的建設,建立生態氣象業務服務標準和規範,開展生態氣象業務服務培訓和科普宣傳能力建設等。

相關焦點

  • ...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據介紹,2019年以來,大商所不斷深化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宗旨,在市場運行、品種創新、功能發揮、對外開放等方面實現了深刻變革。下一步,大商所將堅持服務面向實體經濟、創新緊跟國際步伐,加快建成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 打造多維度創新服務體系 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與蘇州高新區共建...
    【每日科技網】  7月30日,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服務進園區」行動走進蘇州高新區,與高新區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科技服務中心。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秦克、蘇州高新區領導鈕躍鳴參加籤約暨揭牌儀式。
  • 構建成渝協同創新共同體!成都未來科技城面向全球徵集起步區城市...
    其中,作為「四區」之一、位於成渝發展主軸東部新區的成都未來科技城,將建成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創新性大學聚集區。面向全球徵集具有成都特色的「未來表達」日前,成都提出以「一核四區」總體格局加快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其中,「一核」指天府科學城,「四區」指未來科技城、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
  • 濱州:點面結合 協調推進 以系統完善高端的水生態建設助力高質量...
    濱州:點面結合 協調推進以系統完善高端的水生態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  二、突出特色,點面結合地打造水生態亮點  決心已定,藍圖迅速繪就。濱州市於2014年被確定為全國水生態建設的試點。2014年12月,《濱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順利通過了水利部審查。2015年4月,省政府對濱州市《實施方案》進行了批覆。
  • 協同就是生產力——中信銀行對公金融協同「成就夥伴」
    創行伊始,中信銀行便以對公業務立行。金融與實業並舉的集團優勢、對公領域持續創新、協同與服務經驗、一支百鍊成鋼的專業對公人才團隊、全面系統的產品支持體系,以及經年累月沉澱下來、因互相成就而形成的客戶信任關係,構成了「中信銀行對公金融」的整體品牌基因。  正如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所說:「作為一家產融結合的企業集團,協同是中信集團的優勢,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 京東企業業務啟動星雲計劃:一年助100個品牌銷售額破10億
    ;聚集20000家企業服務夥伴,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服務平臺。具體來看,京東將圍繞企業採購需求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資產管理智能化的採購管理需求,按照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使用過程,實現產業鏈上、中、下遊資源要素的最佳組合,將此前孤立、無序和多點的服務過程,變成緊密連接、高效協同的體系化解決方案,助力大型企業的降本提效、創新管理和數位化轉型。  「圍繞四個智能化共建,我們已經取得一些成果。」
  • 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你真的會用嗎?
    點面結合是統編教材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教學任務。本單元所選的幾篇文章幾乎都是圍繞點面結合展開。可見點面結合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佔據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是點面結合呢?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特徵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
  • 一年幫助100個品牌銷售額突破10億 京東企業業務啟動星雲計劃
    具體來看,京東將圍繞企業採購需求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資產管理智能化的採購管理需求,按照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使用過程,實現產業鏈上、中、下遊資源要素的最佳組合,將此前孤立、無序和多點的服務過程,變成緊密連接、高效協同的體系化解決方案,助力大型企業的降本提效、創新管理和數位化轉型。「圍繞四個智能化共建,我們已經取得一些成果。」
  • 協同共享科技賦能,服務長三角,光大集團抓住這幾個關鍵詞
    不過,方泳也坦言,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更好地共享協同效益,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我們的調研,協同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人在哪裡』,尤其是在產融結合領域,由於大家不在同一領域內,需要信息的交互和人員的溝通。」 方泳進一步表示,「同時,業務創造的效益要可以計量,服務的流程要可以固化,成為一個可以複製和推廣的標準化產品。」
  • 築牢5G基座 助力數字中原--中國鐵塔河南省分公司服務河南5G強省...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鐵塔)深耕中原大地,勇於擔當盡責,聚焦5G新基建戰略布局,全力支撐服務「數字河南」建設,承建5G基站超過3.5萬個,建成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城區和重點場景按需覆蓋,有效提速河南5G建設步伐。
  • 國家電網公司將在各省公司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鞏固售電市場
    綜合考慮政策環境,經濟水平,能源稟賦等因素,針對各類用能行業和不同客戶,明確重點業務拓展方向,因地制宜採取差異化市場開發策略,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堅持創新推動。加強能源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融合,強化物聯網、大數據、分布式能源、儲能等技術的推廣應用,創新能源託管、直接交易,主動需求響應的商業模式,構建創新智能型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系。
  • 首屆全球技術轉移大會落幕 邁科技作為上海技術交易所首批執業服務...
    於10月28日開幕的2020全球技術轉移大會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指導,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上海市科委等主辦,邁科技作為首批入場服務機構,將協同搭建技術交易生態體系,做好獨具特色的「技術轉移+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商。
  • 構建面向現代化強國的教育體系
    在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面向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開放、融合、多元的類型教育體系,完善類型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類型教育人才培養載體,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從來沒有這麼迫切。」
  • 京津冀人口發展呼喚「點面結合結構優化」
    來源標題:人口發展呼喚「點面結合結構優化」2015年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建立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然而目前,京津冀人口高度聚集於超大城市,京津兩市飽受「大城市病」之苦。
  • 「加減乘除冪」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李 貞 任 俠 孔令偉近年來,山東省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為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難題,以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沉社區為主線,緊密結合「雙基」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加減乘除冪」五項措施,逐步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無死角、服務全方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四川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對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目前,四川省近70%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失能老人近200萬名,迫切需要推進醫養結合快速發展,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四川省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殺入協同辦公的紅海,青雲QingCloud在想什麼?
    據悉,愛工作是青雲QingCloud集團化轉型的首個試點,面向的是用戶終端計算業務形態,而Workly.ai打造的是用戶側的應用平臺體系,是青雲QingCloud「雲、網、邊、端」業務戰略中「端」戰略的體現之一。
  • 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顯著提升...
    原標題: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顯著提升——「十三五」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  研究生教育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 貴州省建成三級科技文獻服務體系
    為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適應大資料時代的挑戰與機遇,貴州省科技文獻共用服務平臺,依託科技情報所(或生產力促進中心),搭建了省平臺—市(州)分中心—縣(園區、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
  • 農機展60年曆久彌新的秘密:永遠面向需求、面向技術、面向未來
    農機展60年曆久彌新的秘密:永遠面向需求、面向技術、面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0-12-14 15:31:02   作者:鄭一真   來源: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