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竹林七賢畫」暗藏的秘密

2020-12-17 醉美君子蘭

央視大型文博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已經熱播過半,熱度節節攀升。這檔節目集結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9家博物館,每家博物館挑選出3件國寶,每件國寶由一位明星作為「守護人」,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重現歷史人物和場景,讓國寶「活了起來」。

南京博物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號稱中國三大博物院;這三大博物院,都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頂級藏品,南京博物院,國寶級的文物就有10件,鎮館之寶更遑論一兩件,而是多達18件。今天的博物館傳奇,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件國寶:竹林七賢磚畫。

南京博物館

所謂鎮館之寶,一定是最價值、最傳奇、最獨特的。這18件寶貝,大多有出國經歷,但其中又有一件因為過於珍貴被國家文物局明令禁止出境展覽,那就是國寶級文物「竹林七賢磚畫」。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拓片

竹林七賢磚畫發現的歷史並不長,是在建國以後發現的,並且就發現在南京。1960年4月的一天,南京西善橋鋼鐵廠在取土施工中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即報告了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南京分隊。

這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單室墓,早年曾被嚴重盜掘過,考古隊原本沒抱太大希望,但一看到墓中出土的磚畫,立即驚到了。磚畫分為兩部分,分布在墓室的南北兩壁,各由300餘塊青磚拼嵌而成,每面長2米多,高近1米。畫面上是竹林七賢和榮啟期把酒彈琴的歡宴圖,這幅人物像磚畫又稱《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磚畫

首先要問的是「竹林七賢磚畫」為何最為珍貴?原來畫像磚是我國古代墓室壁面上所用的一種圖像磚,主要出土於河南、四川、江蘇等地漢代至魏晉、南朝時期的墓葬中。「竹林七賢磚畫」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一幅魏晉人物畫的實物,也是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

《竹林七賢》

1500年前的畫像磚,是給南京考古隊的上天之禮。在此之前,考古界從未發現過這樣拼嵌起來的磚畫。磚畫成型一直以來也是一個未解之謎。考古隊把畫像磚運回南京博物院後,破解了磚畫的製作工藝:工匠先將樣本或畫稿臨摹到木模上,在木模上刻好花紋再印至泥坯上,燒製成青磚,再用青磚砌築墓室,最後一一拼接而成。

如此眾多的磚頭,就像一塊塊小拼圖,古人又是如何完成這些拼圖的?南京的考古專家發現,在一些壁畫磚的正面,都有銘文,如「嵇上行十五」、「嵇上行廿四」、「嵇上行卅四」等,「嵇」代表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銘文是指示性的文字,它提醒工匠,在砌築墓室壁畫時,這塊壁畫磚所在的位置,以保證工匠快速準確地完成這幅大型拼圖。南博復原磚畫時,因環境改變青磚乾燥收縮,無法拼得像墓室中那樣嚴絲合縫,幸運的是磚畫在取回前拓了3套拓片,其原始面貌得以保留下來。

為什麼這幅人物像磚畫又稱《竹林七賢與榮啟期》,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為何與春秋時期的榮啟期同時現身一幅畫中?

穿越而來的榮啟期

竹林七賢是中國魏晉時期著名的七位名士,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嵇康、阮籍、阮鹹、山濤、王戎、劉伶和向秀,這個著名的七人文學團體隱逸山林,放浪形骸,以此安身立命,這是中國知識分子逃避現實、對抗黑暗政治的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竹林七賢的思想行為對我國的思想文化,甚至國人的心靈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社會最動蕩、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之一,但同時也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時期,魏晉玄學和名士之風因此興起,士人喜清談鄙實務,樂山水賞會,愛飲酒服散。思想的自由與政治的嚴酷是一對極端的矛盾,造成了士大夫階層精神的頹廢和清高。

榮啟期則是春秋時的高士,傳說孔子遊泰山的時候,見榮啟期身穿鹿皮裘衣,在山水之間鼓琴而歌。榮啟期也是歷代文人名士推崇的楷模。創作者把榮啟期穿越過來與七賢並列,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志趣相同,另一方面也是墓室兩邊壁畫對稱的需要。

榮啟期

在南京西善橋發現這幅磚畫之後,緊鄰南京的丹陽又在三座南齊帝陵內發現了同樣題材的墓室磚畫,但南京的磚畫最完整、最精美、年代最早,雖然墓主身份至今是謎,但從出土器物推斷應該是東晉至劉宋的皇室。更令人驚訝的是,除了一些細節不同和個別人名錯亂,四座墓內的人物造型幾乎相同,專家認為它們很可能臨摹了同一粉本。

丹陽齊梁石刻

魏晉南北朝繪畫上承秦漢下啟唐宋,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轉折期,與抽象質樸、人比山大的漢畫像石相比,當時的繪畫更加寫實和傳神,人物造型嚴謹,山水描繪精細,產生了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和戴逵等中國畫史上早期的一批宗師。遺憾的是,他們的作品都已失傳,只有顧愷之有3件唐宋摹本存世。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畫」上竟有八人 背後暗藏不少秘密
    這18件寶貝,大多有出國經歷,但其中又有一件因為過於珍貴被國家文物局明令禁止出境展覽,那就是國寶級文物「竹林七賢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拓片竹林七賢磚畫發現的歷史並不長,是在建國以後發現的,並且就發現在南京。1960年4月的一天,南京西善橋鋼鐵廠在取土施工中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即報告了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南京分隊。
  • 竹林七賢圖中的七賢你知道是誰嗎
    林七賢圖其實跟竹林其實並沒所有什麼關係。竹林七賢圖是模印磚畫,在1960年,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中發現《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上面出現了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只有1株是闊葉竹。這種磚畫後來在不少南朝的墓中被陸續發現,植物也各不相同,比如獅子衝蕭統陵墓中的磚畫上,只有銀杏、櫸樹、松樹,根本沒有竹子。那為什麼叫做竹林七賢圖呢?竹林是一個比喻,它象徵這志存高遠,淡泊明志。
  • 「竹林七賢」磚畫為南博鎮館之寶 畫上為何沒「竹林」?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這是一組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的磚畫,竹林七賢和榮啟期8人席地而坐,姿態各不相同,人物刻畫生動傳神。■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大報恩寺琉璃寶塔被稱為「天下第一塔」,而在1856年太平天國戰爭中遭到損毀,經過細緻的修復才得以在此展示,你看著它,便仿佛能聽到它在講述那段歷史。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橋宮山北麓發掘出土了一座南朝時期的王墓,墓室南北兩壁的畫像磚表現的即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從此,我們只需到南博就可一睹1700年前竹林七賢的「魏晉風度」。
  • 竹林七賢耐人尋味
    【作者 : 李矜慧】   你知道竹林七賢是誰嗎?魏晉年間七位文人雅士,在竹林下玄談、高歌、飲酒、肆意酣暢,正是竹林七賢。「荊山經典」展這幅畫,呈現七位文人雅士,五位童僕,伺候於側的情境,搭配的色調,人物形象與器物的描寫簡潔,全圖構思圖採S型,人物環環相扣,和動線的配置,在在展現創作者非凡的藝術境界。
  • 完美磚畫「畫活」竹林七賢(圖)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模印拼嵌畫像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簡稱「竹林七賢磚畫」)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一幅魏晉人物畫的實物,也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  1960年4月,南京西善橋宮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中,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太崗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了竹林七賢磚畫。
  • 竹林七賢,竟然跟竹林沒關係?
    看過國家寶藏吧,其中南京博物院的一件藏品「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描繪了風流倜儻的魏晉第一男子天團——竹林七賢。這件磚畫全長480cm,高88cm,由300多塊墓磚組成,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關於竹林七賢,大家知多少?一直以來,你可能誤會了「竹林七賢」。
  • 竹林七賢歷代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 人佔一幅,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4人佔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松槐、垂柳相隔。結合「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個性特徵來看磚畫中的人物。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採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磚畫中的稽康正在撫琴,微微揚頭舉眉,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神情,給人一種旁若無人之感。
  • 關於《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的那些趣事
    西擅橋出土的磚畫在所有這些磚畫中是藝術水平最高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創作時間是南朝,材料為模印磚畫,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館。《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魏晉以來,魏晉風骨便成為文人士大夫津津樂道的話題,竹林七賢更是文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形象。
  • 漢橋話畫:孫位《高逸圖》與「竹林七賢」
    畫作完全承繼與南京西善橋出土的「竹林七賢」印磚畫的同一傳統,這幅絹畫也是一個個人物依次繪來,其間用湖石、菊花、松樹、蕉葉等分隔開來。畫家筆下每個形象都帶有肖像畫性質,這一點擺脫了磚畫只能通過器具來表現人物身份的限制。不過完全憑藉肖像畫使大家分辨出數百年前的人物仍然有難度,所以在每個人旁邊仍然可以看到與磚畫中大致相同的器物安排。
  • 關於「竹林七賢」的人設形象
    >藏傅抱石 竹林七賢前人畫的竹林七賢圖,大部分都是差不多年紀的高士聚在一起的狀態,但其實他們之間年紀差別應該比較大才對,比如我們很喜歡「脫冠冕,粗服亂頭」這個隨心所欲的設定,所以,畫「竹林七賢」的時候,也把他們的衣服和髮型設計得「粗服亂頭」,頭髮就隨意束一下,衣服也亂七八糟——除了比較正經的山濤。
  • 南博和六朝博物館都有「竹林七賢」,誰的才是正版?
    寫這篇文章,源於朋友提出的一個問題,他知道我閒暇時間在六朝博物館做些工作,就提了這麼個問題:我在南博看到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六朝博物館又看到了這個畫,兩個都是實物,長得還不一樣,哪家是真品,哪家是仿品?
  • 禁出文物|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竹林七賢印模畫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文物信息:長244釐米,寬88釐米文物年代:南朝出土信息:1960年南京西善橋宮山大墓出土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竹林七賢印模畫,長244釐米,寬88釐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四人。
  • 竹林七賢的洛陽往事
    竹林七賢的洛陽故事很精彩  一提到名士,大家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魏晉,而魏晉名士的代表是竹林七賢。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他們是一群「相逢於濁世、相守於天涯、相知於山水、相忘於江湖」的性情中人。  竹林七賢活動的場所主要有兩個:黃河以北的山陽(今焦作市)和黃河以南的洛陽。
  • 竹林七賢磚畫中的「古琴」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 南京博物院藏 原標題:竹林七賢磚畫中的「古琴」 近日,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重要館藏——南朝時期「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因現身央視《國家寶藏》節目而名聲大噪。但是,這次袁弘不需要「背鍋」,央視也不需要背鍋,因為他們所演繹的,正是南朝竹林七賢磚畫的真實畫面。 可以說,這幅國寶級文物裡「琴」的擺放方向本身反了。 還要說明的是,並不是「琴」的方向擺放反了,而是整個「琴」製作錯了。
  • 「竹林七賢」磚畫,描繪了七賢的縱情任性,表現的是魏晉風度
    文/閔不克一、引言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出土於上世紀60年代初,當時南京第二鋼鐵廠工人在一座名為「宮山」的小山取土時,發現了一座大型南朝墓葬,考古人員發下墓室的南北牆壁上有兩幅巨型磚印壁畫。專家將兩幅磚畫拼接在一起,命名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拼壁畫。
  • 竹林七賢 說說看看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印模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國的六十四件文物之一。
  • 文物介紹——《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畫
    南京博物院歷史館六朝展區有一幅六朝陵墓中的磚畫,內容是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南京和丹陽地區目前一共出土並對外公布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有四座,包括南京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丹陽胡橋南朝大墓、丹陽金家村南朝大墓、丹陽吳家村南朝大墓四座。其中以南京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中的竹林七賢磚畫保存最為完好。南京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於1960年4月發現,其壁畫各長2.4米、高0.8米、距底0.5米。
  •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淵源,一人簡說磚畫
    1960年4月,《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印模畫,首次於南京西善橋宮山南朝墓中被發現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發現南朝大型拼鑲壁畫墓。目前全國僅在五處南朝墓葬中發現過《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五處墓葬均位於江蘇省境內。
  • 南京發現宮山大墓"竹林七賢"磚畫入選"國家寶藏"
    宮山大墓「竹林七賢」磚畫入選「國家寶藏」  南博「竹林七賢」為何有「八賢」  「竹林七賢」磚畫上還巧妙繪製了十株植物,將人物一一隔開。這些植物分別是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1株闊葉竹。有人發出疑問,既然磚畫的主題是「竹林七賢」,為什麼畫面上沒有「竹林」,只是在向秀和榮啟期之間畫出了1株闊葉竹呢?  朱向東說,其實,所謂「竹林七賢」的「竹林」,並不是真正的「竹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