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一副對聯,是紅樓女子一生命運的真實寫照

2020-11-22 騰訊網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進入到了另一個時空,這個時空是他與群芳的前世,他在進入薄命司之前,看到了兩邊的一副對聯,這副對聯也高度概括了所有薄命女子的一生。

寶玉喜不自勝,抬頭看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兩邊對聯寫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寶玉看了,便知感嘆。

這兩句話很簡單,也不難理解。字面意思無非就是這些恨和悲都是她們自己惹出來的,空有花容月貌,卻無人懂得憐香惜玉,最終落得薄命的悲慘結局。

既然能成為薄命司的對聯,自然不簡單,因為它不僅是對釵黛等金陵十二釵女子命運的概括,也是對襲人晴雯等又副冊女子命運的總結。其實這兩句話,都在說一個「情」字。

我們不妨以釵黛二人為例,來看看她們的命運是如何對應了這一副對聯的。

林黛玉生來多愁善感,曾有葬花舉動,且寫有令人悲痛欲絕的葬花詞,詞中有「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可以說是寫盡了黛玉之狠,這恨的對象,自然是寶玉。

因為黛玉的葬花詞,是其命運和寶黛愛情的悲讖,暗示八十回後寶玉與寶釵成親,黛玉孤身一人,淚盡夭亡的結局。

說到秋悲,黛玉曾寫有《秋窗風雨兮》: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可以說寫盡了黛玉寄人籬下的悲涼之情與孤寂之感。

整個賈府之中,真正關心黛玉的除了外祖母,就只有寶玉這麼一個知己。黛玉只有一個寶玉,而寶玉卻不止一個黛玉,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姊妹,這不免常勾起黛玉的醋意和恨意。

若這醋意和恨意不能很好地發洩疏導,最終便都成了黛玉骨子裡的悲愁,這悲愁伴隨了她短暫的一生。

寶玉是個富貴閒人和情不情公子,不陪在黛玉身邊時,他還有寶姐姐,雲妹妹,襲人姐姐……黛玉只有一個人,在小小的瀟湘館中,讀書寫詩,撩逗鸚鵡,她就像一朵兀自開花綻放的芙蓉花,常常一個人哀嘆自憐。

她曾春困時發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孤獨嘆息,自然也會寫出「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這些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的自嘆身世之詞。

這些也正是「花容月貌為誰妍」的具體涵義,黛玉的內心是充滿了不安的,這不安,有寄人籬下的敏感,有對寶玉感情的不確定,更有對自己孤苦命運的嘆息和未來的擔憂。

再看寶釵,我們看到的寶釵,是個品格端方,容貌豐美,熱情體貼,助人為樂的知心姐姐,賈府上下一致誇讚的好姑娘,但誰又知道她心裡的恨和悲呢?

寶釵恨哥哥不爭氣,不能照顧家族生意,只能由她這個未出閣的姑娘,早早地學會了依貼母懷,照料一切,善後一切。

寶釵恨入宮待選的落選,寶玉一句她像楊貴妃的玩笑,便輕易就惹惱了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寶姐姐。寶釵恨她與寶玉的無緣,蘅蕪苑即諧音「恨無緣」。

寶釵的悲在於她嫁給了不愛她的寶玉,這註定是一場不幸的政治婚姻,寶玉的懸崖撒手,出家為僧,讓寶釵成了棄婦,她的悲在於: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無論才貌還是能力,幾乎是個完人的寶姐姐,卻先是入宮之路落選,再是成為寶二奶奶後被寶玉遺棄,她的結局,也許是: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這不正是「花容月貌為誰妍」的悲讖嗎?

古詩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又有「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皆寫女子之美為心儀之人所欣賞,身邊有懂她憐她之人,而反觀釵黛等入了薄命司的紅樓女子,則儘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除了黛玉、寶釵,像香菱之於呆霸王,賈元春之於深宮,探春之於遠嫁,迎春之於中山狼,惜春之於出家,哪一個不充滿了「春恨秋悲」?哪一個不是「花容月貌」卻無人懂得欣賞、珍惜?

既然釵黛等人都是薄命女,曹公為何又說她們是「皆自惹」呢?這就要回到最初,一僧一道攜帶通靈玉入凡塵時曾說「想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賢愚不肖者,悉與前人傳述不同矣。」「待這一幹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云云。

由此可知,薄命司群芳之薄命,是早已註定的,是自己下世造劫惹出來的,因此說是「自惹」。想來,她們下世,多如神瑛侍者,通靈寶玉,皆是「凡心偶熾」,因而惹出許多事端來。

薄命司眾女子,個個花容月貌,卻命運坎坷,難遇良人,在家族敗落之時,在為家族作出犧牲之時,在婚姻關係解體之時,在隱秘之事暴露之時,她們註定恨一生,悲一生,永遠不能完美地綻放了。

她們恨也恨了,悲也悲了,最終紅顏老去(死去),再不復當年的花容月貌。短短兩句話,卻是紅樓夢眾女子一生命運寫照,是對群芳悲劇命運的總結與概括。

作者:夕四少,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相關焦點

  • 賈寶玉兩次「太虛幻境」之夢向我們揭示了什麼?
    賈寶玉的兩次太虛幻境之夢,在小說中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深化了作品主題,同時它也反映了賈寶玉內心的嚮往以及理想破滅後的覺醒。所以,能走進「太虛幻境」,看清太虛幻境的真面目,讀者才可能讀懂《紅樓夢》這一部「千古奇書」。
  • 賈寶玉|兩次夢遊「太虛幻境」為我們揭示了什麼?
    賈寶玉的兩次太虛幻境之夢,在小說中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深化了作品主題,同時它也反映了賈寶玉內心的嚮往以及理想破滅後的覺醒。所以,能走進「太虛幻境」,看清太虛幻境的真面目,讀者才可能讀懂《紅樓夢》這一部「千古奇書」。
  • 紅樓夢:賈寶玉夢中去到的太虛幻境,為什麼叫「太虛」?
    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第五回)寶玉聽說,便忘了秦氏在何處,竟隨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橫建,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兩邊一副對聯,乃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 何以說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乃紅樓最長一夢,有何玄機?
    這些大大小小的夢,道盡一部紅樓"諸法無常、三世因果",到頭來終究是南柯一夢、萬境歸空。不過,這些長夢短夢、大夢小夢在曹公的筆下,卻沒有千篇一律,每個夢都別開生面,各有不同的寓意。其中,最蕩人心魄的紅樓第一長夢乃是賈寶玉第一次夢遊太虛幻境,夢中,以"金陵十二釵"為主的紅樓女兒無常的人生命運已然提前劇透。
  • 《紅樓夢》中寫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主旨何在
    其實紅樓夢的第一夢,並不是賈寶玉遊太虛幻境,而是甄士隱的白日夢。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中講到「士隱於房中閒坐,伏几少憩,不覺朦朧睡去。夢至一處,不辨是何地方」甄士隱夢中的太虛幻境就是賈寶玉夢中的太虛幻境,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是貫穿全書的主旨。這個太虛幻境,是警幻仙姑等神仙居住的地方,是虛幻,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 紅樓夢:讀懂太虛幻境的深意,也就讀懂了紅樓夢
    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隨仙姑到一處,先見到「太虛幻境」的石牌和對聯,接著在宮門上看到「孽海情天」四個大字和對聯「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每個人都是因情而生,活在世上又都離不開情。情裡有欲望,如情慾、權力欲、財欲等等,包羅萬象。如果迷陷於其中,人生將陷入萬劫不復的苦海。
  • 紅樓夢:出現在秦可卿房中的「秦太虛」,揭開太虛幻境秘密
    秦可卿房中陳設解密(四)|秦太虛|作者|君箋雅侃紅樓秦可卿房中就是賈寶玉夢遊的「太虛幻境」,曹雪芹詳細寫了十二樣室內陳設的「人事物」,對應的正是太虛幻境的「金陵十二釵」。前文介紹了唐伯虎影射賈惜春,《海棠春睡圖》影射史湘雲,本文介紹秦太虛,秦者,秦可卿也;太虛,太虛幻境也。
  • 紅樓夢:出現在秦可卿房中的「秦太虛」,揭開太虛幻境秘密
    秦可卿房中陳設解密(四)|秦太虛|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秦可卿房中就是賈寶玉夢遊的「太虛幻境」,曹雪芹詳細寫了十二樣室內陳設的「人事物」,對應的正是太虛幻境的「金陵十二釵」。前文介紹了唐伯虎影射賈惜春,《海棠春睡圖》影射史湘雲,本文介紹秦太虛,秦者,秦可卿也;太虛,太虛幻境也。
  • 對下聯: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湘雲醉臥在紅樓,賈寶玉最怕哪副對聯?
    紅樓夢的對聯俯首皆是,其中有內涵的妙對也不少,這也反映了曹雪芹同志在文學方面的全才與造詣,太虛幻境中的那一副可謂是千古名對,語言雖淺顯,意蘊卻深刻,非曹公而不能得。作為假的化身,賈寶玉也很有歪才,正經的書讀不來,對聯詞賦還是可以的,紅樓夢中曹雪芹借賈寶玉之手,寫下了不少對聯。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回中,賈寶玉為大觀園的許多景點擬題了匾額,對聯,後來大部分都被正式沿用。
  • 《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在哪裡?曹雪芹把答案隱藏在第17回
    寶玉在夢中歡喜,想道:「這個去處有趣,我就在這裡過一生,縱然失了家也願意,強如天天被父母、師傅打去。」這就是賈寶玉對太虛幻境的第一印象,景色美麗,環境清幽。然而,更讓賈寶玉驚喜的還在後面。這裡不僅有最美麗的風景,還有最嬌貴的女兒們。第一個出場的警幻仙姑,「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 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之前,小說中有兩句文字暗示他和襲人有關係
    賈寶玉是小說中的核心人物,他的情感歷程是故事的主線,他親眼見證了「金陵十二釵」這些優秀女子的風採。賈寶玉是打開「金陵十二釵」圖冊的人,並閱覽了關係十二釵命運的判詞,他比林黛玉、薛寶釵等人更具有感知命運興衰的能力。賈寶玉在秦可卿的房中安然入睡,在夢中他遇到了警幻仙子,仙子帶著他遊玩太虛幻境。
  • 曹雪芹為什麼設計甄士隱第一個去太虛幻境?賈寶玉用一生給出答案
    孫溫手繪讀紅樓|第三章|甄士隱的太虛幻境|作者|君箋雅侃紅樓|百家號獨家《紅樓夢》第一回介紹完大荒山無稽崖的女媧補天石來歷,情節就切入到人間,從甄士隱開始展開人世間的興亡故事。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第三幅,就呈現了甄士隱夢遊太虛幻境的故事。(第1回)一日,炎夏永晝。
  • 紅樓夢的彎彎曲曲----從太虛幻境的對聯說起
    紅樓夢的彎彎曲曲----從太虛幻境的對聯說起 紀健堂 20200720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中見一大石牌坊,上書「太虛幻境」,兩邊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所以,他又在太虛幻境的入夢處加了一副對聯,為有心讀者作指引。可人們並沒拿這對聯當一回事。這也正常。曹雪芹總不能在這裡貼上一張說明,讓滿清衙門來抓他。
  •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紅學家乃至紅樓迷能夠猜出《紅樓夢》的結局輪廓,多得草灰蛇線的暗示,脂硯齋的批語,但最重要的線索是第五回的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這一回是整部書的綱領,是小說的畫龍點睛之筆。太虛幻境有大家很一對大家很熟悉的楹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是一場夢,夢遊太虛幻境是夢中夢。賈府的一切恰似真實不虛,卻是世間好物不堅固。太虛幻境的一切恰似虛假不事,但在幻境卻可以看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在幻境看到的才是實相!2.
  • 曹雪芹為什麼讓秦可卿與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結婚?好事終曲子有答案
    紅樓夢中有很多情節設定看似想不通,其中賈寶玉太虛幻境與秦可卿成親成就夫妻之實估計很多人想不明白。紅樓夢女子那麼多,曹雪芹為什麼選了秦可卿作為賈寶玉的人生領路人?賈寶玉與秦可卿之間差著輩分為什麼被曹雪芹無視?而秦可卿死後,賈寶玉又為什麼口噴鮮血?回答這三個問題。要從頭開始說。
  • 紅樓夢:太虛幻境的秘密,源自北宋的一首詞,很多人都會背誦
    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第五回)寶玉聽說,便忘了秦氏在何處,竟隨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橫建,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兩邊一副對聯,乃是: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 《紅樓夢》中,對經常出現的一副對聯的描述,有何用意?
    《紅樓夢》中,對經常出現的一副對聯的描述,有何用意?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紅樓歷史觀,每天分享一些關於歷史名著紅樓夢的知識與觀點,給大家奉上自己的優質原創作品。例如原文中就曾講述甄士隱就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說他在夢中見到一塊大石牌坊,上面寫著「太虛幻境」,旁邊還掛著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有人還說,似乎讀懂了這一副對聯,或許就明白了紅樓夢,更可能會明白了作者的用意。要知道在《紅樓夢》中,這一幅對聯是在劇中開篇時,才開始經常出現在眾人眼前的。作者對經常出現的一副對聯的描述,究竟有何用意呢?
  • 「太虛幻境」構建的因襲
    《紅樓夢》第五回記賈寶玉遊「太虛幻境」。「太虛幻境」與「神遊之境」有諸多相似之處。晉人張湛注「神遊之境」雲:「太虛恍惚之域。」此說或許對曹雪芹命名「太虛幻境」頗有啟發。《紅樓夢》「太虛幻境」之內容與形式脫胎於《列子》「神遊之境」,「太虛幻境」之名脫胎於晉人張湛之注。
  • 太虛幻境構建的因襲
    「太虛幻境」與「神遊之境」有諸多相似之處。晉人張湛注「神遊之境」雲:「太虛恍惚之域。」此說或許對曹雪芹命名「太虛幻境」頗有啟發。《紅樓夢》「太虛幻境」之內容與形式脫胎於《列子》「神遊之境」,「太虛幻境」之名脫胎於晉人張湛之注。
  • 看紅樓夢中的「女子十二樂坊」,一首仙曲唱出了十二個美女的命運
    《紅樓夢》中賈寶玉太虛幻境時,一首仙曲唱出了十二個美女的命運。紅樓夢中群芳的命運都有暗示,最明顯的就是判詞和判曲,賈寶玉在太虛幻境時,不解其中奧妙,就和讀者看紅樓夢看不懂一樣,雲裡霧裡,當聽到小曲兒的時候,也是蠢蠢欲睡,唯有洞房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