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質專家講達古冰山科普系列之巖漿巖

2020-12-15 中國網旅遊中國

冰川地質專家講達古冰山科普系列之巖漿巖

發布時間:2018-04-17 11:54: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尤紫璇  |  責任編輯:路遙

中國網4月17日訊 近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達古冰山景區科研處發布了關於冰川地質專家科普達古冰山巖漿巖的文章。其中包含了關於達古冰山冰川地質地貌的成、冰川地質景觀開發以及未來該景區生態旅遊的發展思路等一系列問題,讓讀者隨著專家的視角來進一步了解美麗的達古冰山。



達古冰山冰川地質地貌是如何構成的?

近年來,隨著達古冰山海內外遊客的不斷增加,遊客對景區內的地質地貌很感興趣並提出了很多問題,達古冰山科研處積極與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對景區的地質地貌有了系統的科學考察研究:達古冰山景區地層屬於秦嶺地層區,處於馬爾康地層分區東部和松潘地層分區西部,巖層主要是中生代三迭紀的花崗巖。大部分分布於達古冰山景區索道上下站,達古湖,洛格斯神山等主要景點,是各類冰川地貌地質遺蹟的載體和物源,在凍融和冰川作用下多形成各類冰川堆積地貌和冰蝕地貌。



冰川地質景觀如何開發?

達古冰山景區今年已經成功申報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這對達古冰山景區旅遊發展方向有傾向性的指引,也意味著下一步古冰川地質公園景點的保護開發成為景區的重點之一,景區古冰川地質公園主要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於冰川上遊,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鬥、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經過科學考察、研究、分析,主要巖石類型有兩大類:一類是酸性花崗巖類,包括白雲母斜長花崗巖、黑雲母二長花崗巖及黑雲母花崗巖等;另一類是中性閃長巖類,包括黑雲母、石英、閃長巖等,其次還分布著砂巖、板巖、灰巖、安山巖。



1、黑雲母二長花崗巖:主要分布於達古冰山景區南部和北部區域,黑雲母二長花崗巖為淺肉紅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由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角閃石、黑雲母、鐵鈦氧化物組成。斑晶礦物是鉀長石,可達1cm。



2、花崗閃長巖:分布於達古冰山景區大部分區域,主要呈北北東向延伸,其長軸16Km,短軸7Km左右,平面形態呈上大下小,出露面積約為80平方千米,花崗閃長巖是一種顯晶質酸性深成巖,是花崗巖類巖石重要種屬,它是花崗巖類向閃長巖類過渡的中間類型巖石。



達古冰山景區生態旅遊的發展思路

近年來,達古冰山景區管理局非常重視科研工作,隨著生態旅遊的不斷升溫,生態科學研究工作發揮著積極有效的基礎保障作用。據了解,達古冰山景區同時也是三打古自然保護區,達古雪山山頂終年積雪,氣勢磅磗,山峰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燦燦,十分壯觀。冰川景區內環境保護良好,資源組合完整,即有現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鵑林和星羅棋布的高山草甸,而且景區內野生動物的可視率極高(特別是川金絲猴和藏酋猴比較為常見),常常會給遊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達古冰山景區先後評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旅遊目的地,最佳紅葉觀賞目的地,中國彩色冰川—冰雪天堂,攝影天堂等稱號,被著名作家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正確引導當地農戶(藏民)改變"靠山吃山"的傳統思維方式和經濟來源,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優化土地結構,合理利用林木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和生態旅遊產業,提高當地農(藏)民的經濟收入,讓當地農(藏)民從依賴變成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尤紫璇)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

相關焦點

  • 被國家「盯上」的達古冰山,長成什麼樣子?
    在公布的這份名單中,四川黑水達古冰山和鹽邊格薩拉成功入圍,在未來兩年內,達到相關建設要求,並經驗收合格後,將正式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俠客地理有幸主持和參與了達古冰山地質公園的調查、規劃與申報工作,今天請跟隨我一起,去看看既將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達古冰山長成什麼樣子,到底有多少驚豔絕色?
  • 達古冰山再現霧凇奇觀 盡顯玉琢銀裝之態色
    達古冰山景區瓊樹銀花,清秀雅致,再現霧凇奇觀。冬日的達古冰山,擁有著連綿起伏的達古群山,縱橫交錯的河流、湖泊,以及浩瀚無邊的原始森林,這一切都被白雪所覆蓋,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而今,因霧凇更增加了達古的精緻感,仿佛在巍巍樹梢尖,都掛上了水晶一般。
  • 專家呼籲建嶗山古冰川地質公園 對遺蹟開發保護
    據悉,經研究發現嶗山古冰川遺蹟為世界三大古冰川礦泉水源地之一,專家呼籲創建嶗山古冰川地質公園,對其進行系統開發保護。當時,二十餘家科研院所的近70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與會專家就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相關問題開展了學術交流,重點對嶗山第四紀冰川遺蹟進行了學術研討。    根據專家進一步研討論證,嶗山古冰川遺蹟起源於更新世早期,即地質時代第四紀早期,推斷嶗山可能是中國發生最早的古冰川(冰川作用)遺址。
  • 嶗山深藏冰川地貌 專家:遺蹟宜建地質公園(圖)
    昨天,嶗山風景管理局對外公布,嶗山將正式啟動申報國家(世界)地質公園。    正反雙方激辯古冰川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的「中國東部存在第四紀古冰川」的觀點在世界引起震動。圍繞嶗山是否存在古冰川,一代又一代的地質學家在艱難地尋找和求證。
  • 千米厚冰川造就嶗山地貌科考團進山探古冰川遺蹟
    可老輩兒青島人可能不知道,嶗山很有可能是得自古冰川的饋贈。隨著嶗山申報國家地質公園提上日程,人們對嶗山古冰川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上周四下午,青島同安路小學40多名小學生組成了一支研究性學習科考團,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徐興永研究員的帶領下來到華嚴寺景區,開始探秘嶗山古冰川遺蹟。
  • 怕你來不及去看冰川美景,我們,建了這座氣象公園!
    這可急壞了小夥伴紛紛表示要去看看冰川別著急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可以讓你一飽眼福而且這裡即將成為一座氣象公園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是這個家族中最年輕距離成都最近的一位達古冰川擁有旖旎而又秀美的地質景觀景區內有19條現代冰川冰川核心面積為625平方公裡冰川積厚約30米洛格斯神山還發育有兩處嬰兒冰川有優良而又幽靜的生態環境
  • 四川達古冰川景區啟動攝影大賽 多維度展現冰川之美
    人民網成都12月15日電 (王軍)近日,由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聯合500PX「自然之光」攝影部落開展的「自然絢色——用影像記錄自然色彩」攝影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已經收到22629張相關投稿作品。攝影師們用鏡頭講述了達古冰川絢爛多彩的秋季和精彩紛呈的冬季。
  • 我國首部羌族紅色題材院線電影《紅色土司》取景達古冰山
    從1935年到1936年,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五座大雪山,其中有三座都是在黑水縣境內,它們分別是雅克夏雪山、昌德雪山和達古雪山,而昌德雪山和達古雪山就位於達古冰山景區內。如今在達古冰山還能看到一座名叫紅軍橋的廊橋,那是紅軍翻越達古雪山北上毛爾蓋的重要路徑。這紅軍橋不僅在長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本地三達古藏族同胞們生活的交通要道。
  • 省地質博物館即將建成,專家們...
    一位專家說。腕足類化石,產於二疊紀地層,產地:石阡縣仙人街景區據陳明華介紹,巖石一般分為三類: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巖漿巖又稱火成巖,是指巖漿冷卻後(地殼裡噴出的巖漿,或者被融化的現存巖石),成形的一種巖石。
  • 下列地質特徵中屬於巖漿巖的是( )。
    下列地質特徵中屬於巖漿巖的是( )。:大小  列印  免費直播丨2019一級造價《交通工程》新教材解讀直播 【多選題】 下列地質特徵中屬於巖漿巖的是
  • 四川達古冰川白雪皚皚 宛如仙境
    10月20日,達古冰川景區開始下雪,目之所及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宛如仙境。(圖/張世妨) 10月20日,達古冰川景區開始下雪,目之所及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宛如仙境。(圖/張世妨)
  • 北京傳統書畫藝術研究會走進京西冰川——赤城冰山梁採風
    ,東西長達39多裡,南北縱橫40裡,海拔2200多米,是名副其實的壩上第一峰。後傳說有二:一是此處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歷代重兵防守的險關要隘,至今還保存著古戰場的遺址。明朝劉挺兵困冰山,寧死不屈。冰山梁之所以有名,原因之一是因為這裡是罕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距今約200萬年)——冰蝕夷平面,為京西冰川活動規律提供了有力的佐證,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
  • 散文詩:達古冰山
    達古冰山喜歡一座冰山,不需要理由。達古冰山,億萬年矗立在這裡,只與高天、星辰、流雲、神鷹作伴。半個世紀前,一支衣衫單薄的隊伍,靠著辣椒湯和信念,翻過了這座雪山。他們的壯舉,給達古冰山罩上了一層勇敢的光輝。我渴望抵達那樣的高度。不必藉助纜車,用雙足去一步步登臨。我渴望向上的每一步,都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對一座山的重新認知。
  • 身臨「冰山墳墓」 見證冰川的「死亡瞬間」
    格陵蘭島西海岸的Qeqertarsuaq鎮的港灣,每年進入春天,就會從附近的冰川上崩塌下不計其數的浮冰和冰山滯留其間,然後慢慢消融,固有「冰山墳墓」之稱。當地因紐特人在海岸邊擺上椅子,使之成為一處獨特的旅遊、拍照的景點。
  • 《紅色土司》入駐達古冰山拍攝 首部羌族紅色題材院線電影殺青
    來自達古冰山景區消息,由阿壩州人民政府、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黑水縣人民政府等聯合攝製的,首部羌族紅色題材院線電影《紅色土司》於6月20日入駐達古冰山,劇組特地將紅軍穿越雪山、紅軍行軍的戲份全部放在美麗的達古冰山拍攝。
  • 嶗山有第四紀冰川遺蹟 將助推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這一切的奧秘就隱藏在距今數百萬年前的冰川遺蹟中。  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昨日在青島落下帷幕,與會專家認為嶗山發育中國東部最為典型、系統的第四紀冰川遺蹟等國內乃至國際罕見地質遺蹟,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普及教育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 赤城地質文化遊!
    在地質史上,冰川曾多次滑過地球表面,衝擊刻畫過大地,形成許多湖泊和沼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大學等有關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多次來青山進行研究。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青山冰臼群是截至目前所發現的最大冰臼群,堪稱世界第一。
  • 「用影像記錄自然色彩」達古冰川舉辦攝影大賽
    原標題:「用影像記錄自然色彩」達古冰川舉辦攝影大賽日前,由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聯合500PX「自然之光」攝影部落開展的「自然絢色——用影像記錄自然色彩」攝影活動落幕。活動期間,共收到22629張投稿作品,達古冰川絢爛多彩的秋季到精彩紛呈的冬季,也隨著攝影師的鏡頭一一展現在大家眼前。記者了解到,達古冰川已進入最佳冰雪旅遊季,該景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冰雪旅遊從每年10月啟動,可持續至次年7月份,最佳賞冰玩雪季長達8個月。
  • 冰雪季火爆 達古冰川今年遊客量達20萬人次
    達古冰川冰雪季持續火爆,遊客量不斷飆升!2020年12月3日,達古冰川景區在疫情防控和道路347改造升級的影響下迎來了今年的第20萬名遊客!來自四川綿陽的李女士通過檢票閘機,標誌著景區2020年的遊客接待量正式達到20萬人次。
  • 達古冰川,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今年,為了挑戰自己,我特地選在12月,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去了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達古冰川風景區,領略了一番冰原風採。下面我將分別6個方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出行旅遊小貼士,敬請查收。1.穿衣上要注意保暖首先一定要強調服裝保暖的必要性,因為在高原地區,人很容易會產生高原反應,如不做好保暖,引發感冒發燒,加上高反,則有可能進一步引發急性肺水腫或腦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