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功書法題跋《宋拓爭座帖》墨跡欣賞
宋拓爭座帖,妙鑑齋藏啟功題啟功書法題跋顏真卿行草書《爭座位帖>顏真卿行草書《爭座位帖》
-
「愙齋書法」米芾是如何學王獻之的
「宋四家」之一米芾,可謂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奇才。米芾習書,對古人書法用功最深,自謂「集古字」。,為我們再現了王獻之書法的動人風採,雖然傳《中秋帖》是米芾從王獻之《十二月帖》中截取一段文辭化身而成,但是,在今天看來,它仍然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名跡。
-
「愙齋書法」中國書法,斷裂了五次
▲ 北宋 · 歐陽修 《灼艾貼》宋初書法為何如此頹廢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有著它特有的發展規律,書法更重筆法的傳承和藝術形式的借鑑。而社會的動蕩與戰亂,則是書法斷裂以至不連續的直接原因。▲ 東晉 · 王羲之 《寒切帖》
-
「愙齋書法」草書鋼筆書法作品欣賞:鋼筆字寫這樣服氣
草書是我國書法字體中的一種風格,這種風格的字體非常的隨性,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現如今,草書的鋼筆書法作品對我國書法的發展有促進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草書字體鋼筆書法作品圖片。 草書好看的鋼筆書法作品欣賞
-
「愙齋書法」欣賞米芾書法,已入「神」境
他的書法極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藝術道路又不同於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開闢了宋代尚意書風的另一條道路,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米芾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現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跡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將米字的神採活脫脫地表現出來,無怪乎蘇東坡說:「米書超逸入神。」
-
「愙齋書法」虞集 行書《即辰帖》
《即辰帖》此帖中提到姑蘇、惠泉(惠泉在無錫),可知此時虞集已經謝病南歸。帖中又說:「方今龍飛御天」,應指惠宗即位事,與文獻所述時間亦合。由此推斷,此帖當書於惠宗即位之後,是虞集的晚年作品。 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對虞集的書法有很高的評價
-
古都重寶耀中華 | 宋拓《十七帖》
1990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鑑定為「宋拓」,屬一級文物。該帖為紙質拓本,單頁橫35.50釐米,縱26.00釐米。拓本紙墨黝古,字口清晰,計14頁,系整開拓本裝幀,未經裁剪。帖尾有「勅」及「付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勒充館本,臣禇遂良校無失」,末有「僧權」二字(僅右半部)押署。鈐有「晉府書畫之印」、「敬德堂圖書印」、「子子孫孫永寶用」、「十二硯齋」、「解仰曾行一字東石印記」、「謨觴仙館」 等印鑑。附帖有馮銓、羅振玉、吳寶煒、馬吉樟、翁亷、周震鱗、王德文等人的題跋和釋文。
-
「愙齋書法」書法博士:筆要能壓得住紙,這是書法的根本
我們通常是從力度著眼來談論書法的線條,而事實上,建立在力度基礎之上的精度才是線條的關鍵,我們稱其為筆墨的精度。正所謂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線條的精度更像打鐵的淬鍊,要打造精美的線條,必須去盡渣滓。若要成就作為線條內涵、精神氣質的純度,在書寫時,毛筆就要能夠壓得住紙,筆鋒在壓牢的過程中,能夠提得起來,逐漸把墨汁裡的雜質剔除乾淨、汰盡鉛華,這才是書法的根本。
-
評《米芾書法全集》:無錚錚之細想 譬萬鈞之洪鐘
按照書法學的分類,以法書(墨跡)、單刻帖和叢刻帖以及碑刻歸類排序刊布,其墨跡幾乎是米芾傳世作品的全部,刻帖和碑刻收入時間跨度上迄南宋下迄明代。真草隸篆書體齊備,還有尺牘、題跋、手扎、長卷、刻石、墓誌等多種書寫形式。特別是匯集了多個宋代版本的米芾作品的叢刻帖如《紹興米帖》《松桂堂刻帖》《群玉堂帖》《英光堂帖》《寶晉齋法帖》等,是最為系統、完整、珍貴的米芾刻帖,也是《全集》的最大亮點。
-
靜逸翁書法欣賞:宋辛棄疾西江月
#書法藝術##名家書法##靜逸翁書法欣賞# 靜逸翁書法作品: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76x49。
-
「愙齋書法」米芾的六位神秘導師
、《卜商帖》、《張翰帖》、《度尚帖》等都認真臨習過。他在長沙時所作的《三吳帖》、《法華臺詩帖》、《道臨詩帖》和《砂步詩》中有不少字帶有歐體外形竦削、中宮緊縮的結體特徵。褚遂良書法結構極為生動,用筆變化豐富,米芾性格瘋癲,行為處事無拘無束,張狂駭俗,所以褚遂良書法風格甚合米芾脾胃。
-
「愙齋書法」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書法各體兼備,完成了古隸向楷書的轉變,創立了楷書這一新的書體,在書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體現其小楷的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此帖章法縱緊橫疏,氣勢開闊,每行字的大小、輕重、正欹、寬窄,錯落有致,極儘自然之趣,體現出一種雄渾厚樸、沉著高古的藝術風格。
-
「愙齋書法」學習書法,這3個壞習慣不改,就不要再浪費紙了
important}很多老師教書法喜歡強調「天賦論」,認為學習書法需要有好的「悟性」,也就是天賦,不二齋並不這麼認為,誠然,對於書法的學習,天賦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你不想成為大師級書法家,僅僅想希望通過書法謀生,或者作為一個興趣愛好,不二齋覺得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在書法尚取得一定的成績的。
-
「愙齋書法」乾隆臨帖,怎麼樣?
乾隆是清代書法界優秀的學習者、收藏者和突出的宣傳委員,他對書法的喜好與清初期皇帝們主推米芾、原作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乾隆臨作《快雪時晴帖》乾隆在書法方面最大作為是刻成了《三希堂法帖》和編成《石渠寶笈》,兩個工程彙編了大量法帖,為書法的整理、傳播作為極大貢獻。
-
「愙齋書法」柳體的這些珍貴老書,你見過嗎?書法開眼界
書法開眼界!學習書法的人,對書法字帖格外珍愛。其中,有不少優秀版本,都已經失傳已久,或者是孤本,或者不再印刷,所以非常罕見。5、上圖為1965年元旦蘇州刻石【毛主席詩詞柳體大楷帖】6、上圖為柳體碑拓,
-
「愙齋書法」王羲之的寫字習慣
學書法也相當,從筆法到結構很多好習慣養成了,寫好書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站在技法層面而言,寫好字就是養成好習慣。今天我們來看看「書聖」王羲之有哪些寫字習慣吧!由於王羲之當時所處的魏晉時代是隸書向楷書、章草、今草過渡時期,從居延漢簡到陸機的《平復帖》,到王羲之的《初月帖》、《姨母帖》,我們可以發現,王羲之具有篆隸遺韻的絞轉筆法是在這一書體過渡時期的一種傳承性筆法,這是書法史上筆法發展到這一時期應該出現的正常結果。
-
汪曾祺談書法:宋人書法當以蔡京為第一,《祭侄文》是從二王來的
我比較認真地臨過一個時期的帖,是在十多歲的時候,大概是小學五年級、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暑假。我們那裡,那樣大的孩子「過暑假」的一個主要內容便是讀古文和寫字。一個暑假,我從祖父讀《論語》,每天上午寫大、小字各一張,大字寫《圭峰碑》,小字寫《閑邪公家傳》,都是祖父給我選定的。祖父認為我寫字用功,獎給了我一塊豬肝紫的端硯和十幾本舊拓的字帖: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本褚河南的《聖教序》。
-
「愙齋書法」書法高手開出一份臨帖清單,這就是正路子
初學書法,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無疑就是「選帖」。選擇一本正確規範的字帖,對以後的學書之路至關重要。如今書店裡,各種碑帖琳琅滿目,但帖不一定皆是好帖,由於出版社採用的方法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層次。因此,有些字帖可取,有些則不可取,要慎重選擇。
-
「特稿」「文人天子」宋高宗趙構的書法及其影響
遼寧省博物館藏《孝女曹娥碑跋》書風與《徽宗文集序》接近,跋後題「損齋書」,鈐「損齋書印」,損齋為高宗於紹興二十八年所建書齋,則此跋當為中期偏後之作。又「淳熙三年」(1176年)、「五年」(1178年)、「十一年」(1184年)條,俱載太上皇帝御書團扇、卷、軸以賜臣下。在這二十餘年間,高宗對自己的書法造詣有如下的體認:「故晚年得趣,橫斜平直,隨意所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