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美術——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2020-12-0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喜多川歌麿《當時三美人》,約1793

  東洲齋寫樂《初世市川蝦藏之竹村定之進》,1794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1831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盛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流行了200多年。浮世繪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的民俗風景和普通百姓難得見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與春宮魅惑,包羅萬象,堪稱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浮世」意即日本佛教概念中相對於淨土的充滿憂慮的「現世」,指生死輪迴和人世虛無縹渺。「浮世」不僅反映出當時流行的人生觀,而且還有著某種色情意味。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此外,浮世繪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借鑑了中國和歐洲美術的因素,並對19世紀末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產生重要影響,成就了東西方美術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從17世紀後半葉起,江戶武家政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日本國內維持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日本列島開始了經濟飛躍。同時,民族意識高漲,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繁榮,城市中的富裕階層開始形成。急速發展的江戶地區逐漸形成消費中心,培育了發達的商業文化和成熟的市民階層,出自市井畫工手筆的浮世繪應運而生,成為日本獨具民族特色的大眾美術。浮世繪在當時發行量巨大,幾乎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從貴族士大夫到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很低廉的價格買到。因此,浮世繪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藝術品」,而是像今天的街頭小報一樣,傳閱一陣之後就成了廢紙,大家的關注點又落在下一批新的出版物上了。

  浮世繪標誌著日本美術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由貴族走向了民間,它既不是中國古代的,也不是西方現代的,而是符合日本民族自我審美需求的藝術樣式。因此,通過浮世繪可以看到日本與中國以及西方的交流,日本最初的版畫起源應追溯到佛教木刻印本,唐代的版刻經書等大量傳入日本。17世紀初,由長崎輸入日本的帶有插圖的明朝刻本,是激發日本木版插圖發達的主要原因。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由於吸收了西方繪畫的透視和明暗等表現原理,成為向日本輸入西畫技法的「二傳手」。

  一幅浮世繪不是由畫師一人獨自完成,而是畫師、雕刻師和拓印師三種專業工匠在出版商的組織下協力製作的產物。一般的程序是:首先由出版商根據市場情況決定題材,選擇有人氣的畫師來繪製畫稿。畫師創作出草圖後交給雕刻師刻版,這就要求雕版師具備相應的繪畫技能,邊刻邊調整,既保證線條流暢,又體現原作筆意。因此,一幅精美的浮世繪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雕版師的創造性工作。

  浮世繪最廣為人知的題材是美人畫。美人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華麗服飾的描繪,每一幅美人畫佔據畫面最大位置的,莫過於美麗的和服款式和圖案。江戶時代被稱為「圖案與紋樣的時代」,是日本近世服飾設計的高峰。「穿著的喜悅」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而成為平民大眾的普遍生活需求。豔麗的色彩組合與豐富的花卉植物紋樣,使每一套和服都凝聚著一個美的世界。浮世繪細緻全面地反映了流行時尚,體現出新興市民階層的活力。

  浮世繪的另一個主要題材是對歌舞伎的描繪。隨著江戶經濟的繁榮,歌舞伎劇場成為江戶市民消遣的主要去處。初期浮世繪均以表現舞臺畫面為主,後來隨著對演技的關注,民眾的注意力逐漸集中到演員個人形象上來。歌舞伎與中國京劇的類似之處在於,也是以著名演員的個人魅力為感召,表現歌舞伎人氣偶像的「役者繪」與美人畫一起成為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市民藝術。

  隨著江戶時代大眾文化的興起,各式各樣的平民娛樂與遊戲活動也空前豐富。從相撲比賽、戲劇演出、神社參拜到各種博覽會、書籍出版、園藝盆栽等美不勝收,構成了日本近世平民文化的華麗圖景。浮世繪畫師們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關注並積極表現,並在技法上不斷花樣翻新,洋溢著對現世生活的讚美。

  江戶後期,美人畫和役者繪逐漸走向衰落,這時興起的風景畫成為浮世繪的最後一道盛宴。浮世繪風景畫大多以名勝為題材,隨著交通網的發達、經濟水平的提高,平民旅行熱不斷升溫,富裕起來的江戶平民擁有較大的國內旅行自由,各地道路交通和沿途食宿設施日趨完善,從偏遠的山坳到汪洋中的孤島,都有道路或舟船連接,由此催生了大量以風景名勝為題材的浮世繪系列,日本人的親近自然之情在畫面中溫和地滲透出來。

  明治維新之後,文明開化的潮流深刻影響了浮世繪的製作。儘管還有一些浮世繪出版商和畫師繼續維持著製作銷售,但潮水般湧來的歐洲時尚使他們的最後一點靈感煙消雲散。在日本社會發生重大轉型的過程中,近代資本主義工業體系使得耗時低效的民間手工藝作坊急速式微。浮世繪也不例外,新技法與新樣式的拓展無以為繼,藝術性也日趨低落,迎來了無奈的末日。

  然而,當浮世繪在自己的故鄉逐漸衰微之際,卻在遙遠的歐洲被捧為座上賓。被視為廢紙的浮世繪作為向歐洲出口陶瓷器的包裝紙,漂洋過海去到了西方。歐洲人在收到日本陶瓷器的同時,也收到了精美的浮世繪。單純明亮的色彩、簡潔生動的形象,洋溢著東方韻律的墨線,完全不同於有著悠久傳統的歐洲寫實油畫。正在探索變革傳統油畫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眼前為之一亮,他們從遙遠東方的色彩和線條中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方向,也激發了創造的靈感,浮世繪就這樣無意中扮演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歷經數百年滄桑的浮世繪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的美學品格依然是日本藝術的豐厚底蘊。今天,消費文化潮流導致具有日本風格的新波普藝術在國際上得以流行。19世紀後期,以浮世繪為代表的日本美術對西方的影響在美術史學界被稱為「日本主義」。今天,歐洲的評論家又看到了延續浮世繪樣式的日本卡通藝術向全世界擴張的勢頭,並將其稱為「新日本主義的衝擊」。事實上,浮世繪的形式因素如「構圖的意外性、形態的巧妙性、色調的豐富性」恰能與西方美學理想產生共鳴。西方現代藝術所體現出的東方性格,清晰表明了以浮世繪為代表的日本美術乃至東方藝術對於西方的意義是指向未來的。

  (作者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喜多川歌麿 | 寬政三美人浮世繪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是表現民間日常生活和情趣的風俗畫,流行了浮世繪鮮活的表現了當時的民俗風景以及百姓難得一見的花魁美人、歌舞藝伎和春宮誘惑,題材豐富,包羅萬象,是日本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原標題:「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   新華網日本頻道北京4月25日電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了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師生及各界日本文化愛好者等近百人到場聆聽。   長井裕子首先介紹了浮世繪興起的時代背景。
  • 教師招聘美術之帶你了解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教師招聘美術之帶你了解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9-09 13:5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20年教師招聘美術之帶你了解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美術之帶你了解浮世繪的前世今生,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開放的心態以及積極的扶持,加速了日本文化在歐美的傳播;隨著日本和法國的貿易日漸頻繁,日本的手工藝品如潮水般湧進法國。與當時正處於康乾盛世的中國相比,日本寬容且親和的文化輸出姿態博得了法國人的青睞。1867年在巴黎進行的世界博覽會更是成為日本輸出本國文化的契機,一些法國藝術家也因此受到啟迪,創作出許多具有日本風格的美術作品,拉開了現代主義美術的帷幕。
  • 揭秘日本浮世繪:曾是江戶時代時尚教材(組圖)
    專訪日本浮世繪博物館館長:家族五代人的浮世繪傳奇  ◎ 文/本報記者 張薇 ◎攝影/本報記者 呂家佐(除署名外)  浮世繪,與歌舞伎、相撲並稱的「江戶三絕」之一,11月15日開始首次在京的大批展出,參展的100多件珍貴展品甚至都沒有在日本國內公開展出過。
  •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
    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風情、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以及春宮圖等等,是日本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二百六十餘年,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世界美術史上有著光輝的一頁。日本的浮世繪最初是指代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一直表達著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與中國的春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 品讀|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美女
    中國美術館在疫情之後最重要的典藏活化大展《異域同繪》雖然僅用一百餘件作品介紹了清代木版年畫到日本浮世繪藝術流變的淵源,但已將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浮世繪六位大家作品悉數出展,作為觀眾真是一種美好的文化享受,一直有三個重要的女性主題,它們分別是平安時代描繪貴族女人的繪卷,德川時代初期描繪京都平民女人的風俗畫,再有就是描繪江戶遊女和商人女子的浮世繪,其中江戶時代從1603年到1868年曆時265年,浮世繪、歌舞伎、相撲皆是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日本重要文化遺產,並稱江戶三絕,
  • 浮世繪出現之前,日本都在畫些什麼?——日本美術作品欣賞
    說起日本美術,你想到的一定是《浮世繪》。《浮世繪》版畫像是日本美術的一張名片,印刷品散播到了全世界。那麼它是如何產生的呢?在它出現以前,日本都在畫些什麼呢?《浮世繪》顧名思義,即為浮華世界的繪畫。產生於世俗美術最繁榮的江戶時代,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自然產生了反映市民審美意識的風俗畫,表現美人、浴女、俳優等各種市井人物、花街柳巷和風景名勝。在日本民間盛行了200多年,在19世紀後期對歐洲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影響頗深。《浮世繪》並不是憑空出現,在鎌倉時代禪宗的傳播導致中國宋朝畫風的流行,而禪宗本身就含有世俗化成分。
  • 夢回江戶時代,每一幅浮世繪都是民間生活的講述者
    中國有白描、波斯有細密畫、歐洲有版畫,而日本有浮世繪。或許,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浮世繪,其背後的時代背景、興起與隕落的原因、以及作品的可複製性並不是人盡皆知的,但其精美細膩的畫面卻歷經幾百年,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創作,一幅圖看盡人生百態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生活萬象,概括起來說,主要題材有美人畫、歌舞伎畫和風景花鳥畫,也有大量表現神話鬼怪故事和武士打鬥傳奇的作品。當然,浮世繪所表現的內容遠不止這些。毫不誇張地說,浮世繪就是一部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在滿足當時的大眾文化娛樂需求之際,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記錄。
  • 中國風俗畫和刻本插畫對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的影響
    後來在小說《好色一代男》中出現了「浮世繪」這個詞——扇有十二把,枯善浮世繪。在江戶時代,因為德川家康將政府設立在江戶,這裡逐漸成為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時此刻,武士階級在政治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經濟上仍有盈餘,足以讓他們吃喝不愁。所以這些武士們有閒暇的時間,也有足夠的經濟支撐,便帶動了當地人生活方式的轉變,也引領者文化的潮流。
  • 悅覽室|夢回江戶時代,每一幅浮世繪都是民間生活的講述者
    中國有白描、波斯有細密畫、歐洲有版畫,而日本有浮世繪。或許,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浮世繪,其背後的時代背景、興起與隕落的原因、以及作品的可複製性並不是人盡皆知的,但其精美細膩的畫面卻歷經幾百年,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 辻惟雄 | 從日本文人畫到浮世繪——江戶時代的美術
    春信以錦繪將優美的王朝大和繪世界演繹到江戶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提升了浮世繪版畫的藝術性與表現力。江戶的浮世繪畫壇自天明至寬政年間(1781~1801)天才輩出,諸如勝川春章(1726~1792)、鳥居清長(1752~1815)、喜多川歌麿(1753~1806)、東洲齋寫樂(生卒年不詳)等人,迎來了浮世繪的黃金時代。
  • 藝術| 日本風俗畫---浮世繪 I
    說到日本浮世繪,朋友們估計不會陌生,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文化之一。它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即德川幕府時代),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和和自然風景。但,浮世繪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藝術,它有多大的影響力呢? 今天山人就與諸位來淺析浮世繪的前世今生。現今的浮世繪,常指彩色木版畫,但,其早期是手繪和木版繪均有的繪畫藝術,手繪作品稱為肉筆浮世繪。
  • ​日本文化系列第八講:日本江戶時代美術
    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對日本美術最熟悉不過的就是浮世繪的作品了,一張張色彩鮮豔、構思獨特的浮世繪作品通過貿易來到西方,尤其是對西方美術的影響隨著莫奈
  • 江戶時代風情華麗再現 貴州首個日本浮世繪精品展亮相孔學堂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 浮世 " 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泛指人間世相、社會百態,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繪深刻反映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社會文化的流變等特徵。浮世繪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古典文學、風景、怪談、肖像、靜物等應有盡有。
  • 浮世可繪——日本浮世繪的感官世界
    ,這不是水果忍者的背景貼圖嘛?之後發荷蘭商船將日本的茶葉運往歐洲,而茶葉的外包裝剛好就是日本的浮世繪。通過茶葉貿易傳到歐洲的浮世繪對歐洲的很多畫家都產生了影響。既然講到這裡,我們就淺談日本浮世繪文化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隨著風土文化的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民間版畫藝術。它的淵源來自原有的「大和繪」。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原版浮世繪在滬亮相,被譽為江戶時代「百科...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生活萬象,主要題材有美人畫、歌舞伎畫和風景花鳥畫,也有大量表現神話鬼怪故事和武士打鬥傳奇的作品。浮世繪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包羅萬象,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在藝術史上,浮世繪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丰姿,歷經300餘年,影響遍及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