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覽室|夢回江戶時代,每一幅浮世繪都是民間生活的講述者

2021-03-01 眼緣藝志

中國有白描、波斯有細密畫、歐洲有版畫,而日本有浮世繪。或許,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浮世繪,其背後的時代背景、興起與隕落的原因、以及作品的可複製性並不是人盡皆知的,但其精美細膩的畫面卻歷經幾百年,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如今,當代的插畫藝術早已打破了書籍內插頁的屏障,很多插畫作品本身就具備獨立的藝術及商業價值。而傳統意義上的插圖藝術,是離不開書籍這個載體的。在這當中,無論是出自名家之手還是民間小畫,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抬高著身價,逐漸成為只可遠觀的藝術珍品。

西方人眼中的日本美術,浮世繪總是要被提出來濃墨重彩地講述一番的。對於日本,浮世繪更像是被「逆向輸入」的文化。只因明治維新後,很多日本人因其創作內容包含過多藝伎、舞伎等畫面而被排斥。但浮世繪卻因其獨特的創作內容和繪畫形式流傳至西方,對梵谷、莫奈等印象派畫家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西方藝術家們因浮世繪而創作出多種形式的繪畫內容,使畫面內容及創作手法更加多元化,而這樣的藝術創作反而卻在日本廣受好評。比如,莫奈讓自己的妻子穿上和服做模特,創作出《穿和服的女人》;而梵谷更是臨摹創作過至少30幅浮世繪作品。其實,欣賞浮世繪作品,並不需要太多的苛刻眼光,它只是源於民間,取材於生活習慣和日常風景的創作而已。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之間)興起的產物。如今,因為很多動漫的介入使得年輕人對於日本江戶時代較為熟悉,比如,《犬夜叉》《銀魂》《一休和尚》《怪化貓》等等,都是以江戶時代作為故事背景的。日本的江戶時期跟中國的明朝末期至清朝末期處於同一個階段,也是日本最後一個武統的封建制朝代。江戶是日本的地名,這個時代也稱之為德川時代,由當時的德川家族以江戶為都設立幕府進行的統治,所謂的幕府就是現在所說的政府機構。

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下,整個城市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人們手裡有了閒錢,滋生出劇院、妓院、相撲場等娛樂場所,而浮世繪所描繪的便是這些世俗生活。它的受眾並非是當時的皇室和貴族,而是普通民眾;所畫內容並不詩情畫意,而是偏向於歌舞伎或是春宮圖。但是,即便如今的浮世繪名氣很大,影響眾多,但在日本依舊很難被認可。甚至有人說浮世繪在日本近乎失傳,只有少數人還在堅持創作著這種藝術。

說起來,浮世繪最初借鑑於中國古代的木刻版畫。木刻版畫最早出現於漢朝的畫像磚中,主要用於記錄生活。到了唐宋時期,多用於佛經中的插圖,其目的在於輔助理解書中的文字。比如人們所熟知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插圖,便是現存最早的木刻版畫。明末清初時期 ,木刻版畫最為盛行,幾乎每本書都配有插圖。雖說木刻版畫早在唐宋時期便流傳於日本,但這期間日本人的創作與木刻版畫並無區別,圖畫只是文字的依附,直至出現在江戶時代的菱川師宣將插圖從繪本中分離,以插圖作為獨立的繪畫作品,文字為輔,才真正成為浮世繪作品。

菱川師宣所創作的浮世繪作品礙於當時印拓技術不發達,只有黑白兩色,個別作品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會採用手工上色的方法。雖然由於審美不同,很多人覺得菱川師宣的美人畫並不好看,但不能否認的是,正是他的創作奠定了日本浮世繪的基礎。

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二百六十餘年,它以人物創作為主,描繪了許多當時社會的各種奇人異事以及神話故事,為眾多藝術家的創作注入了更多的可能。隨著研究的深入,現代人對於浮世繪的認識也愈加全面,藝術家們以許多別具一格的方式對其進行著再創作,使這一迷人的藝術重新煥發了生機。就比如在動畫製作人瀨川三十七和宮崎駿的作品中,浮世繪是整個作品的添加劑,用來體現人們日常生活中某些或真實或誇張的情緒表達。再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磯部磯兵衛》則完全使用浮世繪的表達方式進行創作,也可以說這部作品是浮世繪的二次元打開方式。

浮世繪之所以在整個世界美術史中有著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其原因在於它是門源於生活本身的藝術,它的很多創作設計源於極為生活化的片段,並融入了細微的情緒感受,令觀者有很強的代入感。可以說,每一幅浮世繪都是一位日本民生歷史的講述者。而今,浮世繪的文化內涵正在以全新的姿態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並喜歡上這門特殊的藝術。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與浮世繪有關的創作呢?不妨在評論中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夢回江戶時代,每一幅浮世繪都是民間生活的講述者
    在這當中,無論是出自名家之手還是民間小畫,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抬高著身價,逐漸成為只可遠觀的藝術珍品。西方人眼中的日本美術,浮世繪總是要被提出來濃墨重彩地講述一番的。對於日本,浮世繪更像是被「逆向輸入」的文化。只因明治維新後,很多日本人因其創作內容包含過多藝伎、舞伎等畫面而被排斥。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它興起於江戶時代,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鮮活地表現社會百態和風俗民情。它流行了幾百年,並深刻影響莫奈、梵谷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大師的創作,也曾多次出現在周作人、魯迅、張愛玲等中國作家的文字中。左:《大橋驟雨》歌川廣重 右:梵谷臨摹作品關於浮世繪的代表人物、歷史和故事,你了解多少?
  • 悅覽室|浮世之繪,繪就江戶時代的風情萬象
    ▲歌川國芳作品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的浮世繪,其實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也是日本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浮世繪涉及的題材範圍甚廣,包括社會時事、古典名著、民間傳說、戲曲場景等等,有些畫家還特別好以浮世繪的形式描繪婦女、藝伎的生活。縱觀江戶時代所創作的浮世繪,有點生活類百科全書的意味,畫中所描繪的故事皆是當時人們的所看、所思、所想。
  • 貴州首次舉辦浮世繪展|趙堂偉:異域同繪,每一幅版畫都是民間生活的...
    8月31日,由孔學堂藝文館與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合作,共同推出的「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將在貴陽孔學堂中化國際研修園孔學堂藝文館開展,屆時,百餘幅浮世繪精品畫作將首次亮相貴州。「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 展覽開幕之際,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館長趙堂偉先生講述了自己的浮世繪情結與收藏之路。
  • 百科全書式浮世繪大展來了!從神奈川衝浪出發,帶你夢回江戶時代
    圖/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其實不然,正如淺井了意對「浮世」的闡釋,「浮世繪」即表現現實世間的繪畫。這種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木刻版畫,生動細緻地展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堪稱江戶民俗的「百科全書」。
  • 百科全書式浮世繪大展來了!從神奈川衝浪出發,帶你夢回江戶時代
    圖/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其實不然,正如淺井了意對「浮世」的闡釋,「浮世繪」即表現現實世間的繪畫。這種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木刻版畫,生動細緻地展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堪稱江戶民俗的「百科全書」。
  • 《印象》:夢回江戶·浮世眾生
    2020-08-31 11:04 來源: 澎湃新聞 紀實人文頻道 原創 紀實人文頻道 紀實人文頻道「對話」:夢回江戶·浮世眾生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浮世繪藝術展
  • 夢回江戶——火遍全球的浮世繪佳作欣賞
    也今年9月,我去上海外灘壹號看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和「莫奈日出·印象」展。這兩個商展的面積和門票價格都差不多,展品數量和展陳水平卻天差地別。本篇分享浮世繪大展中的優美畫作,改天另寫一篇吐槽莫奈展。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一1868)的民間木刻版畫,意為「浮世中的繪畫」。
  • 2020夏季上海浮世繪展回顧——夢回江戶
    我們的第一站便是在外灘邊Bund One Art Museum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觀展前關於浮世繪文化,我了解的並不多,只是曾在圖書館裡翻閱過一些圖冊,印象深刻於精緻的細節和姿態曼妙的美人兒;而此次的展覽便非常系統全面地展現的浮世繪的歷史發展,是一支開啟日本浮世繪文化的完美鑰匙。
  • 《印象》:夢回江戶·浮世眾生
    「對話」:夢回江戶·浮世眾生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浮世繪藝術展「夢回江戶」在外灘一號盛大展出。,也被稱為日本的風俗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木刻版畫藝術。從16世紀誕生,到19世紀中葉衰落,浮世繪經歷了300年左右的發展歷程,無論是創作的題材類型,還是工藝的複雜程度,都受到了社會生活的極大影響,是日本民俗文化的見證者,在西方也被視為整個日本繪畫的代名詞。
  • 跨越400年,「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即將空降魔都 Bund One Art Museum, 這次展品更勁爆,布局更新穎,
  • 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美術——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東洲齋寫樂《初世市川蝦藏之竹村定之進》,1794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1831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盛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流行了200多年。浮世繪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的民俗風景和普通百姓難得見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與春宮魅惑,包羅萬象,堪稱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浮世」意即日本佛教概念中相對於淨土的充滿憂慮的「現世」,指生死輪迴和人世虛無縹渺。「浮世」不僅反映出當時流行的人生觀,而且還有著某種色情意味。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魔都開幕
    上海熱線訊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魔都Bund One Art Museum 揭開序幕。透過展覽,一方面將增進大眾對日本民族文化、風情、藝術的了解;另一方面,從浮世繪前因後果的傳播途徑,還可以直觀地感知全球化時代藝術的跨文化傳播所帶來的改變世界的奇妙效應。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7日電(徐明睿)「夢回江戶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一天一幅浮世繪:《風流開眼 2019浮世繪圖鑑日曆》
    》(2018年8月版)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定價:92.00元編輯推薦:2019年,一天一幅浮世繪經典作品,讓你的書桌變身美術館!精選365幅浮世繪經典作品出自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月岡芳年等名家之手囊括美人圖、名所繪、武者繪等主題美觀與實用兼備,私藏與送禮皆宜精裝全彩印刷,書脊鎖線,內頁可完全攤開經典版式,日期、節氣、節日,不讓你錯過任何一個重要時刻內容簡介: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
  •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有多愛寵物?看看浮世繪中的「動物繪」!
    本文節選自《知日再發現,浮世繪》特集說起浮世繪,一般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大多是美人繪、役者繪或是風景繪。事實上,各種動物也常出現在浮世繪中,不光是被人們寵愛的貓、狗,還有魚類,甚至被擬人化的章魚、狐狸、龍與河童等。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視覺策劃浮世繪展覽,以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們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梳理了浮世繪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從菱川師宣受明清版畫影響首創浮世繪;早期浮世繪大師鈴木春信;美人畫的演變;「全能」葛飾北齋的人物花鳥,以及歌川國貞的歷史神話、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 「夢回江戶」上海展出:看浮世繪的黎明、高峰與頹廢美
    7月3日,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