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數九」亦從此開始了。餃子、湯圓等食物則是此時的「節令飯」,新年的腳步,近了。

資料圖:五福餃子宴迎冬至。 韓章雲 攝

冬至到,「數九」開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70°。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同樣,也是因為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天氣一般更冷。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等到「九九」時,天氣轉暖,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又叫「九九豔陽天」。

按照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來看,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所以也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同時,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準。

它因何被稱為「冬節」?

歷來,冬至都是一個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氣,又稱為「冬節」「賀冬」。

資料圖:12月22日,農曆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在孟子故裡山東鄒城舉行。 中新社記者 沙見龍 攝

據記載,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也就是說,周代的正月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那時,周代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所以說,拜歲和賀冬沒什麼分別。

西漢時期,漢武帝採用夏曆,將正月和冬至分開。《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表示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此時。

魏晉時期,冬至又叫「亞歲」。這一天,人們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如此描述冬至:「……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兩代,皇帝都要舉行祭天大典,叫做「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民間也會喜氣洋洋地歡度這個節日。

吃餃子、喝羊肉湯……冬至習俗有哪些?

作為一個延續許久的節日,冬至自然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

資料圖:12月21日是中國傳統節氣——冬至。當日,記者走訪重慶多家羊肉館看到,店內生意火爆,有的店家甚至把場地從室內擴大到室外,搭建起臨時營業點,場面如「壩壩宴」。 周毅 攝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南方則多半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寓意驅除寒冷。

另外,在江南水鄉,講究冬至之夜全家歡聚,共吃赤豆糯米飯。相傳,共工氏有個兒子作惡多端,在冬至死去了,死後變成疫鬼殘害百姓。但疫鬼特別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煮吃赤豆飯,希望防災祛病。

有趣的是,蘇州還有飲用「冬釀酒」習俗。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冬至夜,老百姓們一邊暢飲美味的冬釀酒,一邊品嘗滷牛肉等各種滷菜,家裡充滿歡聲笑語。

「數九」開始後,民間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從冬至起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便完成了。

冬季,是冬藏的時節,北風呼嘯,大地冰封。民俗學專家蕭放在《二十四節氣與民俗》中提到,冬至是重要的時令節點,人們圍繞冬至舉行一系列季節儀式。

「冬至居於新舊更替的時節,在古人觀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冬至節俗中諸多信仰、儀式內容就來源於人們對這一時節的感受。」蕭放解釋。(完)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儀式感 冬至記得喝羊肉湯
    冬至小百科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
  • 冬至當天,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已到,關於吃什麼,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在一些具體區域,會有當地自己的習俗。冬至吃水餃,防止凍耳朵,相信北方的很多朋友都聽過這句話,在北方,到了冬至這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至於吃了之後,能不能防止凍耳朵,這裡就不在過多深入探究,而餃子餡也是多種多種,常見的豬肉蘿蔔、豬肉大蔥、豬肉白菜等,還有牛肉餡、羊肉餡以及素餡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選擇。
  • 冬至各地美食習俗大全,看看哪個是你家鄉的,不要光知道吃餃子!
    NO.2湯圓大家都知道潮汕的牛肉火鍋和橄欖菜特別出名,但是你知道潮汕冬至這一天吃什麼嗎?在潮汕地區,冬至的時候,人們會選擇吃「冬節丸」!也就是湯圓,因此,冬至在潮汕又被稱為冬節!也被當做小年來過,所以有「吃過冬節丸,就算大一年」的說法!
  • 冬至都吃什麼美食,這6種讓人記憶深刻的老味道,你吃過幾種呢?
    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的地區一直保持著冬至祭祖的習俗。此外,冬至也有著非常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各個地區在食物上都有著差異,你們知道冬至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吃什麼嗎?1、水餃在我國北方,冬至吃水餃已經是一種習俗,冬至一到,每家每戶都會包水餃。餃子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食物。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羊肉餃子,整個身心都非常的舒暢,因為羊肉性溫熱,可起到溫陽驅寒的作用。
  • 有獎徵文丨冬至大如年!分享冬至記憶,千元現金大獎等你拿
    12月22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大如年。正值一年歲末,家人團圓,追懷遠人,北方吃水餃,南方食湯圓,就著一年的閒話,辭歲迎新。你知道冬至的哪些習俗、美食、詩詞?這一年,哪一場別離與團聚牽動了你的心?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冬至有哪些習俗?冬至應該吃什麼?
    雖然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人們會用標誌性的食物和儀式來以示慶賀,但沒有一個會像「冬至」一樣那般隆重,甚至流傳下了「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這是冬日裡最為重要的節氣,更是歲末思歸的古老節日,因此冬至也被人們稱作「小年」。
  • 冬至特色美食,各地美食大PK,誰是你心中的最愛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不論貧富,不管身在何處,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最近幾年吃餃子已經演變為全國各地普遍接受的節日食物了。2.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相傳是從漢代開始的。據說,在冬至這天漢高祖劉邦吃了樊噲煮的羊肉後讚不絕口。從此民間就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了。
  • 冬至到餃子香!湯圓甜!羊肉鮮!釀酒純!哪種是你家鄉的風俗呢?
    冬至到,餃子香!湯圓甜!羊肉鮮!釀酒純!哪種才是你家鄉的風俗呢?冬至,意味著漫長的數九寒天即將到來,是從最早的2500年前古人最早精確計算出來的節氣,這一天是冬天最為嚴寒的一天,從古代的時候就流傳開來了冬至北吃餃子,南吃湯圓的說法,意味著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人們歡樂齊聚慶祝的日子。在這裡小編祝大家冬至快樂那作為傳統,冬至各個地方的人們對吃食有什麼講究呢?為何傳統習俗都各不相同呢?
  •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各地傳統飲食習俗盤點(圖)
    2016年12月21日是冬至,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小編整理了冬至的傳統飲食。詳情如下:
  • 冬至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這一天會格外的寒冷,家人們也會聚在一起吃飯。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就像南方吃湯圓,北方吃水餃一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冬至有哪些習俗吧!  冬至的習俗  1、南方的一些地區,冬季當日會吃冬至團,代表團團圓圓。
  • 冬至成都羊肉湯店生意俏 你家鄉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補一補,來年打老虎「,四川、山東一帶會喝羊肉湯,有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的習慣,以求來年有個好身體、好兆頭。每年冬至前夕,成都大街小巷的羊肉湯店早已熱火朝天,到冬至這天更是人滿為患。在家裡,也會燉好一大鍋羊肉湯,一家人圍坐於爐火之前,吃肉喝湯。特別是成都「羊肉一條街」小關廟街,各大羊肉湯店迎來了一年最忙的一天。
  • 冬至喝茶有講究,適宜冬至喝的茶有哪些
    冬至喝茶有講究,適宜冬至喝的茶有哪呢?今天12月21日,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日了,對於不明白喝茶的好處與壞處的人看過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下適合冬至喝的茶友哪些。冬至喝茶有講究,這主要是跟當天飲食有關。如今冬至,北方人吃餃子、吃羊肉,南方人吃湯圓,不同的食物應該品飲不同的茶。
  • 冬至食物南北方有哪些差異 冬至吃哪五樣東西(2)
    不過,喝餃子湯是第一道程序,吃餃子是第二道程序。義大利:餃子離不了奶酪。義大利的餃子餡料與中國的大相逕庭,奶酪、洋蔥、蛋黃和肉是主料,有時也加些菠菜、番茄。他們包餃子時,會把面壓成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在面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一條面片合在一起壓好,然後用刀一一切開,煮著吃。墨西哥:吃罷餃子再喝湯。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這6種難以忘懷的傳統老味道,你還記得嗎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這6種難以忘懷的傳統老味道,你還記得嗎?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吃水餃民間有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每逢冬至日,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而且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羊肉餡的餃子,因為羊肉性溫熱,可起到溫陽驅寒的效果。羊肉湯在北方地區,冬至除了吃水餃,山東還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因為北方大都把溫補的羊肉視為冬天進補的最佳選擇,冬至吃了羊肉湯,整個冬天都不怕冷了。因此冬至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冬至吃的傳統食物,盤點不同飲食習俗,你的家鄉吃什麼
    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現如今,2018年的冬至馬上要來臨的,小編整理了不同地方冬至的一些飲食習俗,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呢?歡迎留言!餃子。
  • 【冬至】冬至問安!記得喝羊肉湯哦!
    【冬至】冬至問安!記得喝羊肉湯哦!,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如約而至,自此晝長夜短,所以今天也意味著太陽公公要從南半球回來啦~~吃點餃子,喝點羊肉湯,終結這靠腿發熱的冬天吧!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
  • 今日冬至如大年 滋補靚湯喝起走
    自古以來的中國人重視冬至,主要是因為到了冬至這一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是天地混沌,陰陽相爭的關鍵時刻。從這一天起,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數九」是自古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老一輩的人介紹說,「一九」、「二九」代表著時間段,每九天為一個時間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從冬至開始數81天,春天就來到了。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節氣的氣候特點及冬至應該吃什麼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