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之——國家的建立

2020-12-17 騰訊網

  第十次十字軍東徵之後,蒙古人登場了,又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蒙古帝國時代

  蒙古國的正式稱號是大蒙古國,1206年由成傑思汗鐵木真建立,隨後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徵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義大利,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是歷史上連續性版圖最大的國家,疆域一度達到約3300萬平方公裡,;蒙古人對耶路撒冷不感興趣,佔領後將耶路撒冷讓與埃及蘇丹(其統治埃及和敘利亞)。

  大蒙古國

  在埃及,一名叫拜爾巴斯的土耳其籍奴隸戰士,通過購買奴隸組建自己的軍團,在敘利亞擊敗蒙古軍隊,並刺死埃及蘇丹後自己當上蘇丹。他被稱之為埃及雄獅,信奉伊斯蘭教,其所在的馬木努克王朝統治耶路撒冷將近300年。直到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擊敗馬木努克王朝,耶路撒冷的統治權落入土耳其人手中。

  奧斯曼帝國時代

  奧斯曼帝國,起源於今天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一帶,屬於遊牧民族。1453年,奧斯曼帝國徵服君士坦丁堡,打敗東羅馬帝國(又被稱之為拜佔庭帝國)。奧斯曼的統治者強化伊斯蘭教,貶低基督教和猶太教,並將希律王宮主題外牆約2.7米劃給猶太人祈禱,就是今天被稱之為西牆或者哭牆的地方(Wailing Wall or Western Wall).

  奧斯曼帝國統治長達六個世紀,1699年,奧斯曼帝國戰敗,由盛轉衰。

  奧斯曼帝國擴張圖

  歷史之旅的第三站—— 國家的建立

  歐洲列強的紛爭

  趁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歐洲列強要求保護在耶路撒冷的教友,於是各個國家紛至沓來,歐洲殖民國家開始將它們的影響伸向耶路撒冷。

  1774年,俄國人佔領耶路撒冷,目的保護東正教。俄國人視自己為拜佔庭帝國的繼承者,是第三個羅馬帝國。

  1799年,法國皇帝拿破崙進攻耶路撒冷,失敗後進軍埃及。

  1820年,英國富豪蒙蒂菲奧 (其妻子是內森·羅斯柴的妻妹),來耶路撒冷遊學旅行,開始信仰猶太教,並幫助救濟猶太人。隨著後來英國王妃訪問耶路撒冷,英國在中東的影響逐漸增大。

  1831年,阿爾巴尼亞人易卜拉欣-統治埃及並徵服耶路撒冷,信仰基督教,痛恨阿拉伯人,並獲得法國人支持。

  1844年,美國人派領事進入耶路撒冷,宣揚的基督精神——相信每個人可以通過行善來拯救自己。

  1853年,法英聯合對抗俄國,克裡米亞戰爭。俄國戰敗。 但是被勝利麻痺後,內部的希臘人造反控制了耶路撒冷,重新讓東正教上位,俄國人開始統治聖城。

  隨著俄國的勝利,越來越多的俄國猶太人返回到耶路撒冷,到1890年,有4萬多俄國猶太移民到耶路撒冷。加之歐洲其它各國沿襲十字軍時期對猶太人的憎恨,驅趕猶太人,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

  阿拉伯國家的時局圖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恩怨情仇

  文學批評家赫茨爾,宣揚沒有自己的家園,猶太人就永遠不會安全,倡導猶太復國主義。當時歐洲新興的民族主義尤其是法國大革命也刺激了猶太人,重建家園呼聲高漲。1897年,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在瑞士召開,赫茨爾倡導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之家」。英國舉雙手同意,其目的是利用猶太復國主義,攫取巴勒斯坦,進而控制中東地區。這也被戲稱為一國正式對第二國許願第三國的土地,如此荒唐。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佔領巴勒斯坦,隨後將巴勒斯坦分而治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今約旦河東岸)。在英國人的資助下,猶太團體不斷發展壯大,並侵蝕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土人土地,迫使阿拉伯人逃離巴勒斯坦,流血衝突不斷。

  1947年的巴以版圖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結束英國統治後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由國際共管。阿拉伯人不承認聯合國的劃分。

  1948年 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猶太人復國運動實現。

  1959年,老兵阿拉法特組建「」法塔赫「(徵服)軍事解放組織,經常進入以色列進行小規模突襲,後來慢慢的變成巴勒斯坦軍事主力。

  1967年,以色列通過六日戰爭實際佔領了耶路撒冷並奪取了很多阿拉伯國家的土地。充足的準備和先發制人是致勝的兩個關鍵因素。此次戰爭奠定了以色列在中東的地位,但也加劇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時至今日,衝突還在繼續。

  1988年11月15日,阿拉法特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國,一個由阿拉伯人組成的國家。

  縱觀以色列的建國史,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從最初的想法到實現用了才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由此可見地球上還有很多領土和主權懸而未決的地區,通過時間的積累和事件的醞釀,一切的結果都有可能。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區變遷

  ID:Ticktalkerr歡迎訂閱,一起成長。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載。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三千年:耶路撒冷,延續還是忘記仇恨?
    耶路撒冷總是在重建,正如從這裡發源的宗教,教義也總是被重新闡釋,最終變成讓人感到困惑的版本。1099年,十字軍東徵佔領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這期間,上演了無恥的屠戮,法蘭克人有組織地殺害了大部分手無寸鐵的耶路撒冷市民,包括猶太人、普通的穆斯林,總數達十萬人,並掠奪了聖殿山上所能掠奪的一切財寶。這一次屠殺不是起點,也非終點。
  •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未竟衝突
    宗教、政治和媒體興趣相互滋養,使今天的耶路撒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地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之下。這樣的一座城,它的歷史該如何描述,它的誕生、毀滅、瘋狂、冷靜,又將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展示?或許,這一切,都可以在西蒙•蒙蒂菲奧裡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找到答案。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一部耶路撒冷的歷史既是真相的歷史,也是傳說的歷史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不僅是宗教聖地,也是文明衝突之城
    耶路撒冷之所以聞名於世,不僅僅它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聖地,更源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無休無止的爭奪。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視耶路撒冷為不可失去之城。耶路撒冷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它的前一千年屬於猶太文明,後兩千年屬於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
  • 《耶路撒冷三千年》:千年興衰史,仗劍朝聖路!
    司馬遷的理想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西蒙蒙蒂菲奧裡則為我們普通讀者寫最廣泛意義上的耶路撒冷歷史——《耶路撒冷三千年》。讀完《耶路撒冷三千年》讓人唏噓不已。讀《耶路撒冷三千年》之前我對猶太人的認識就是他們富裕而智慧,蠻橫而又不友好,修建巴以隔離牆,驅逐巴勒斯坦人,這些我在這裡不置一詞,誰是誰非留有那些政客去紛爭。
  • 童話薦書|《耶路撒冷三千年》
    同時期和鄰居幾個家庭每周在一起學習聖經,她開始注意到耶路撒冷這個城市。在看了《金雀花王朝》十字軍東徵之後,她對耶路撒冷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當時我在看圖書館借回來的中文版《耶路撒冷三千年》,她也要求要看,被我拒絕了,年齡太小怕理解不了,且內容很兒童不宜,內地版翻譯質量也很不理想,我看起來都腦殼疼。
  • 書·記 《耶路撒冷三千年》
    ,他爸爸成長於色列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也是耶穌成長的地方,我才明白他說的是耶路撒冷,而不是荷蘭。(和R及其父母外婆攝於休斯頓PAPPASITO海鮮餐廳)讀《耶路撒冷三千年》很偶然。有一天L問我,「你是不是很喜歡讀書?我家書架上有很多書塑封都在,可是我都沒有時間讀,等我回去拍照片給你看,你喜歡的我就送給你。」收到照片,一下子被書架中間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吸引,於是有緣讀到這本書。
  • 好書分享:「耶路撒冷三千年」
    書名: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奧裡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屬於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在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純潔而又充滿汙穢、富於平靜但又飽經戰亂的現實之城的發展史。從它有歷史記錄起,就註定了它的不平凡。現實中的耶路撒冷是個聖城,一個令如此多的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魂牽夢縈的地方。無數岀悲喜劇在這裡上演和謝幕,唯一不變的只有這個隨著時間的變遷而在變化著的舞臺。這塊土地的每任統治者都是這裡現實的主宰,但是,時間證明所有人僅是長河中的過客而已。
  • 耶路撒冷:地緣、宗教、政治因素交織下,三千年紛爭在繼續
    亞歐非三大洲交匯之處的大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在西方又被稱為黎凡特地區(Levant)。狹義上,黎凡特包含今天土耳其南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約旦等國家和地區,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代中東地區文明之肇始,就是多種文化傳統和政治勢力交匯之處。
  •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
    大家好,今天說的這本書叫做《耶路撒冷三千年》,本書一共616頁,我會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您講述書中精髓。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透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麗歷史,還原真實的耶路撒冷……走進耶路撒冷,這座古老的聖城,處處都充滿著神秘的氣息,等待著您的探索,當您踏足這片土地之時,仿佛時間穿越回千年前,這座城市到處都充斥著古樸
  • 《耶路撒冷三千年》——聖城的血與淚
    提到耶路撒冷,大家能想到什麼朝聖者堅毅的步伐、古老莊嚴的遺址、十字軍的吶喊亦或是無盡的戰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將會年代順序,以亞伯拉罕三教,即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圍繞「聖城」的角逐,以王朝貴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生動講述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 耶路撒冷:三千年後哭牆下的哽噎低語
    縱觀三千多年的歷史,如果把 耶路撒冷 的如何成為三大宗教聖地的歷史簡寫的話,那大概如下:3000多年前,猶太王國在 耶路撒冷 建都;500多年後巴比倫人滅了猶太王國佔領 耶路撒冷 ;又過了60年巴比倫人被波斯帝國打敗,猶太人又回到 耶路撒冷 ;沒過多久 希臘 人來了,但是很快又被 羅馬 人趕走了,
  •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雖然耶路撒冷和聖殿從未被提及,但是穆斯林們卻開始相信,這個「最遙遠的至聖之所」就是聖殿山。16—十字軍東徵十字軍國家是野蠻西方的中世紀版本:殺人犯、冒險者、娼妓都來此尋找發財夢,但古板的編年史家沒告訴我們多少有關耶路撒冷夜生活的內容。
  • 每天一本書--今日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他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研究員,耶路撒冷舊城外第一座猶太住宅區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的曾孫,紀錄片《耶路撒冷:一座聖城的誕生》(Jerusalem:TheMakingofaHolyCity)主持人。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暢銷多個國家,曾獲得英國科斯塔傳記獎、美國《洛杉磯時報》傳記圖書獎、法國政治傳記大獎,以及奧地利克萊斯基政治文學獎等眾多大獎。
  • 今日書單推薦:《耶路撒冷三千年》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為什麼偏偏選擇耶路撒冷作為聖殿之城?「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西蒙·蒙蒂菲奧裡所著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封面上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這寥寥數語讓人遐想聯翩。這本著作,使這個遙遠城市的前世今生,在讀者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 《耶路撒冷三千年》:以故事講述聖城編年史(圖)
    原標題:《耶路撒冷三千年》:以故事講述聖城編年史(圖)   近日,西蒙·蒙蒂菲奧裡創作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新書,由浦睿文化出品上市。據出版方介紹,該書曾獲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2011年度選書。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 《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文簡體版出版上市書 情文、圖:吳波《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奧裡 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日前,中文簡體版《耶路撒冷三千年
  •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讓歷史鋪陳在讀者眼中
    原標題: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    >>>特別策劃:2015上海書展專題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一場關於《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閱讀分享會在上海書展舉行。多位書評人亮相和讀者交流互動。
  • 人類命運的永恆博弈與錯位——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人類命運的永恆博弈與錯位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雲中漫步 《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是一本在書櫥靜靜躺了幾年的巨著,一直不敢輕易地去讀,直到這次疫情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空閒和時間,才把這本書,從塵封的書架上取下來,用了一周多的時間,通讀了一遍。
  • 《耶路撒冷三千年》讓你全面了解耶路撒冷的整個歷史
    點擊上方 ↑ 聖經學習↑ 快速關注編輯:麥子 | 排版:麥子文:《耶路撒冷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