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中國還有這般宏大的現代石刻群

2020-11-04 康虎好漢文化

扯眼球的藝術,雕塑要佔一席。精美靈動啥的且不說,大氣、成規模,展示性強,起碼是一大優勢。



當代中國,誕生過上規模的雕塑嗎?當然。

當代中國,最大的現代藝術石雕群,在德陽,而且是四川德陽鬧市區。





1986年,結合川陝路擴建,德陽市靈機一動,在綿遠河畔填河壩築堡坎,既減少了民房拆遷,又順勢搞起一道石刻藝術牆。名聞天下的德陽石刻公園,由此誕生。



石刻牆,高7米,長1100米,有「東方藝術的瑰寶,人類智慧的結晶」美譽。

圓雕、透雕、浮雕、建築與牆體,形成多樣的空間組合。




牛門生肖柱、生命之歌浮雕、智慧之光浮雕......

由「中華魂」、「東方魂」兩大板塊組成的藝術長廊,包含了多組景觀,上千個造型生動特異的藝術形象,實在是各具光彩。












生命與自然、勞動與娛樂、家庭與生活、風俗與民族團結,多樣的主題,在精美而宏大的石刻群中,得到藝術展現。

這裡,有當代著名雕塑家葉毓山、羅平等名家的藝術創造。













著名詩人賀敬之有贊:「今日智慧之神,當代藝術奇觀」。

著名作家馬識途有贊:「中國沒有,世界少見」。

相關焦點

  • 我國少見的大型城市現代藝術石刻群,有藝術眼光才容易發現它的美
    石刻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是一些流傳至今的古代石刻,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還極具觀賞價值,如被評為「中國石刻藝術最高峰」的洛陽龍門石窟。與古代石刻相比,現代石刻藝術就比較相形見絀,但德陽石刻卻是現代石刻藝術中的佼佼者。
  • 「山東古代石刻拓片藝術展」天津開幕 氣勢宏大
    北朝摩崖刻石,題名刻面高9.3米,寬4.1米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曉菁):2008年3月12日下午2:00「山東古代石刻拓片展
  • 董杜莊鎮韓王墓石刻群
    另有一武士牽引石馬,馬身長2.45米,高1.70米,造型渾穆雍容,線條生動流暢,形象逼真傳神,充分顯示出上升時期中國中世紀石刻藝術的雄強和典雅之美。    古代石刻群。位於莘縣董杜莊鄉梁丕營村東北。系唐末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韓允中墓碑、韓國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馬、武士俑。韓允中墓碑和韓國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司。
  • 8處以上石刻!休寧齊雲山發現新摩崖石刻群
    近日,在休寧縣齊雲山腳下發現一處摩崖石刻群。該石刻群位於一個丹霞地貌的天然巖洞之中,最少有8處石刻,其中部分石刻字跡清晰可辨,但是年代、題刊者不詳。這次新發現的石刻群填補了齊雲山山下及橫江邊無題刻的空白
  • 探索芒康之多拉日追石刻群
    多拉日追石刻群位於芒康縣宗西鄉境內,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縣城 70 公裡。2006 年, 自治區文物局和昌都市文化局考察發現多拉日追石刻群,它由 200 遇見高浮雕時刻組成,其中最小的高 49 釐米,最大的高 150 釐米,雕刻內容有八十大成就者、 大日如來、無量光佛、祖師像和銘文等,造型古樸,線條流暢
  • 寧波文化遺產:東錢湖墓葬群-燕子窩墓道石刻
    東錢湖墓葬群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南部的東錢湖地區,由原第六批省保單位「東錢湖墓葬群」與第五批國保單位「東錢湖石刻」合併組成。其中,東錢湖石刻即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餘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主要包括餘有丁墓道、史詔墓道、史漸墓道、史彌遠墓道、葉氏太君墓;東錢湖墓葬群包括燕子窩墓道石刻、餘天任墓道石刻、金忠家族墓葬群、金字山石牌坊群、史涓墓道、包楨墓道。
  • 兩岸學者齊聚寧波南宋石刻群 共探遺存傳承「密碼」
    圖為兩岸學者考察寧波東錢湖石刻群 李佳贇 攝   中新網寧波5月25日電(記者 李佳贇)在惟妙惟肖的石刻群中穿梭、用手觸摸石像上斑駁的時光印痕……5月25日,來自海峽兩岸的2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浙江寧波,考察東錢湖畔的露天「江南兵馬俑」,共探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傳承「密碼」。
  • 西湖景區石函路摩崖石刻露「真顏」,四十米看盡儒釋道三教石刻群
    然而,正是那近40米的巖壁,「藏」著的可以說是西湖邊乃至全國少有的、涉及儒釋道三家學說和近現代中西交流的石刻群,記錄著的是從明代一直延續到近現代的文明與文化。今天(9月26日),西湖景區完成石函路上9方摩崖石刻的保養工作。曾經青苔覆面、影影綽綽的「寶貝們」經過文物工作者的悉心呵護,重新露出「真顏」。
  • 重慶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的瑰寶
    中國有四大石窟,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還有一座石窟,卻很少被人所知,它便是重慶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從市中心駕車要走一個多小時到達。國家AAAAA旅遊景區。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還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十分罕見。
  • 大足石刻 重慶5A級旅遊景點
    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
  • 遊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重慶大足石刻
    遊覽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   大足石刻群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經過幾次西北自駕遊,我已經參觀過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和智慧令人讚嘆。
  • 安徽齊雲山發現新摩崖石刻群
    近日,位於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雲山腳下發現了一處摩崖石刻群,為國寶齊雲山摩崖石刻增添了新亮點。該處新發現的石刻群位於橫江邊一個丹霞地貌的天然巖洞之中,巖洞長約10米,高約3.5米,深約4米。在該巖洞中,本次發現的石刻至少有8處,有部分石刻字跡清晰可辨,但是年代、題刊者不詳。
  • 跟著鏡頭看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寶頂臥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的這尊像是橫臥著的,所以叫它「臥佛」。著稱於世的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西北的大足縣,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10多處,總計達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它始建於晚唐,興於兩宋,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的典範,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幾年前,攝影師曾到此採風,拍攝了大足石刻造像的風採。現整理出一組,與大家分享。
  • 重慶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卻逐漸被世人淡忘
    說起石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可還有一個地方,不論是藝術還是文化價值,都不輸莫高窟,它就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位於重慶大足區的大型摩崖石刻群,最早為初唐永徽元年間開鑿,明、清兩代也續有開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 湟源四峽中的摩崖石刻群
    峽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磊磊石壁上散布著許多古代的摩崖石刻遺存,形成了蔚為大觀的摩崖石刻群。山清水秀在我省學者謝佐、格桑本和袁復堂編著的《青海金石錄》中,收錄了湟源四峽中的多處摩崖石刻,這些摩崖石刻,是湟源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人文歷史的反映。
  •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攻略,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是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藝術載體,去重慶就一定得去大足石刻景區!北山石刻:全年 09:00-17:30;19:30-21:30(夜遊)地址:重慶市大足區寶頂鎮大足石刻風景區大河票務APP重慶大足石刻是位於中國西南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
  •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遺產,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介紹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是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藝術載體,去重慶就一定得去大足石刻景區! 開放時間:全年 08:30-18:00;17:30停止入園。
  • 世界上最壯觀最宏大的石刻「圖書館」就在青海
    圖片來源/小小小婧子在青藏高原,各種嘛尼石堆隨處可見,然而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新寨村嘛尼石城這樣規模宏大經文字數在2億以上,石刻工程浩繁巨大,充分顯示了藏民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聰明智慧,是海內外罕見的人文景觀,被譽為世界「石書奇觀」。
  • 中國石窟藝術的豐碑——大足石刻
    國慶大假遊玩的心情因堵車喪失殆盡,既然來了大足,大足石刻是必須去的。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 這套《大足石刻全集》給大足石刻的石窟造像們拍了一次...
    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等五處石窟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雕刻最精美、保存最完好,也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這些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盛於兩宋,公認為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