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青島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增長、提質增效

2020-12-18 信網

製造業是青島的立市之本、興市之器、強市之基。「十三五」以來,青島製造業承壓奮進,堅持平臺思維、生態思維,運用市場的邏輯、調動資本的力量,建體系穩增長,抓技改促轉型,強創新增活力,聚資源優配置,搭平臺建生態,全面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建設「7+N」產業體系、「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膠東經濟圈產業一體化發展生態,提升市場主體創新能力、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發展,工業經濟運行實現平穩增長、提質增效。

來源:信網

工業運行穩中提質

「十三五」以來,青島市工業經濟運行整體平穩,質量和效益逐步提升,連續2年被評為「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2016-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2019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3159.9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為26.9%。累計1760家企業實現「小升規」;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560家。

2019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1.8%,比2015年提高11.7個百分點。承接國家工業和通信業試點任務,先後獲批全國第二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和第五個「中國軟體特色名城」。2019年,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0.2%,增速創6年來新高,一舉扭轉了2017年至2018年三季度連續21個月下降的頹勢;工業技術改造增長29.7%,增速創10年來新高。

「7+N」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立足全市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精準聚焦、前瞻謀劃,加快實現新興產業高端跨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建立 「7+N」產業發展體系。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製造裝備、船舶海工裝備7個新興產業和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高端化工等N個傳統支柱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16-2019年,汽車、機械裝備產業年均增幅分別為16.9%、11%,家電、高端化工、船舶海工裝備、食品飲料等產業保持年均6%以上增長。出臺《關於促進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共為企業兌現先進位造業專項資金約15.8億元。

大力實施全產業鏈推進體系建設。對優勢產業實施「強鏈工程」,支持海爾、海信、中車四方股份等重點企業實施倍增計劃,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鏈和參與全球競爭的生態主導型大企業集團,加快構建「空間高度集聚、上下遊緊密協同、供應鏈集聚高效」的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機制,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對象;對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實施「建鏈工程」,今年先後走訪對接世界500強等企業和機構共270餘家次;對傳統支柱產業實施「穩鏈工程」,推動汽車產業鏈核心配套企業和上下遊企業間進行協同改造、協同創新,實現合作共贏、協調發展。

市場主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來,堅持把創新作為製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深入實施技術改造提升,實現創新引領發展。

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2016年以來,共立項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7500餘項。探索建立「公司+聯盟」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運營模式,先後建成山東船舶海工裝備創新中心等5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數量佔全省的42%。出臺加快推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累計創建4家國家級、17家省級和48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70餘件作品榮獲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德國紅點獎等國內外工業設計大獎。累計創建1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培育12家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培育)企業、3個單項冠軍產品、26家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10個國家級、28個市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項目、平臺)。

大力實施工業技術改造提升。落實「五個一批」項目分類推進機制,實施技術改造項目清單管理,實現項目建設全程跟蹤服務對接。出臺《青島市企業技術改造三年提升行動指南(2017-2019年)》,創新推出普惠性企業技術改造綜合獎補政策,根據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投資和新增財政貢獻,給予一定比例事後獎補;2019年進一步提高獎補比例和上限,單戶企業最高可獎補600萬元;每年組織實施10個市級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每個項目企業最高2000萬元獎補;累計為全市440餘家企業安排技術改造綜合獎補資金9.9億元;開展「技術改造政策進基層」「技術改造走訪服務年」「進企業、促項目、穩投資」等服務活動,為企業改造升級、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一輪「金花」加快培育。推進品牌培育梯隊建設。開展「品牌之都工匠之城」 青島製造品牌主題宣傳活動,以「五朵金花」領銜眾多中小品牌,集中亮相央視和各大媒體;與阿里合作設立電商青島品牌日,幫助企業樹品牌拓市場,擴大了城市品牌影響力。全市擁有中國質量獎2個、世界品牌500強企業2家、行政認定中國馳名商標151件,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範企業10家,全國質量標杆13項。

加快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2019年以來,青島市搶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機遇,前瞻布局,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在融合創新應用、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加強頂層設計。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工作組,發布了《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規劃方案》《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關於加快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搭建融合發展平臺。成功舉辦6屆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成立「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百人會」,聚集李培根、柴天佑、周雲傑、周鴻禕等眾多學界泰鬥、商界領袖,落地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一批科創技術中心,啟動上海、深圳、青島三市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共建合作新模式,啟用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和卡奧斯青享雲平臺,已累計發布10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200個「未來城市」場景,開展工業互聯平臺、標識解析、安全應急處置平臺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創新業態模式。大力發展智能互聯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運維等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模式,實現典型引領、整體提升。卡奧斯平臺率先推廣以「人單合一」為核心的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模式,已覆蓋60個細分行業,聚集3.5億用戶和400萬家生態資源,連接各類智能終端2600多萬臺、超過2000個工業APP,服務企業4.3萬家,為用戶提供從交互到體驗迭代全流程服務。

企業數位化改造升級成效顯著

「十三五」以來,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創新發展,智能產業化多點突破、產業智能化順勢崛起,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進一步提升。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CAD普及率達到79.9%,ERP上線率達到68%,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4.3%,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83。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梯隊已逐步形成,獲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12個、國家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5個、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19個,中央財政給予2.4億元資金支持。

累計74個項目入選全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和5G產業試點示範,6個項目入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名單,近三年獲批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專項項目16個,佔全省的45%,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近5億元,項目數量及經費額度均居同類城市前列。

青島市認定酷特智能個性化定製平臺等11個網際網路工業平臺、海爾空調膠州工廠等41個智能(互聯)工廠、青啤五廠等111個數字車間和特銳德等299個自動化生產線,採樣分析100家改造案例,實現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8.8%,產品不良率總體下降27.5%,運營成本平均下降27%,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6%,庫存率下降35.2%。大力構建綠色製造體系,累計有27家企業(工廠)和172款產品入選國家綠色製造名單,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資源要素配置不斷優化

「十三五」以來,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有效引導資源要素配置,激發市場微觀主體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實力。

加強資源有效配置。全面梳理現有普惠化政策措施,逐一清理門檻、壓減材料、簡化程序,放大創投風投「黃金十條」政策效應,設立中車資本、北科建新材料、百洋眾信等總規模60億元的16支先進位造產業基金,累計投資先進位造業項目55家次。激勵企業家出創意、投資者提需求,讓企業和協會參與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生物醫藥等產業政策制定,精準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在全市實施「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改革,完成11個評價區市339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評價;探索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激勵和倒逼企業提質增效。

膠東經濟圈產業一體化發展生態加快形成

2020年6月,牽頭組織召開膠東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五市共同發起膠東經濟圈工業和信息化一體化發展行動倡議,重點推進產業鏈群一體化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一體化建設、膠東經濟圈產業交流平臺搭建、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數字半島共同建設等重點領域合作。聯合發起成立「膠東經濟圈工業設計產業聯盟」,在青舉辦「2020膠東半島工業設計促進季——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設計創新高峰論壇」「2020工業設計專家企業行(交通裝備類)」等活動,指導青島市模具行業協會組織67家會員企業參與「百萬模具物聯上雲計劃」,促進五市工業設計資源共享,推動膠東經濟圈產業「同群同網 共融共贏」一體化發展。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堅持把以「保促穩」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並舉推動工業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下一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製造強市的戰略定位,以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深化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深化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構建創新驅動、安全高效、競爭力強的新型工業產業體系,推動青島市製造業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

信網記者 陸彥蓉

[來源:信網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國際雙向投資穩增長!「十三五」時期青島市涉外經濟指標已全部完成
    12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五場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市商務局副局長郭健;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處長汪劍;市商務局投資促進處處長郭振暖;市商務局亞太處副處長孫峰巖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上半年新疆經濟運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人民網烏魯木齊7月17日電(記者戴嵐)今年上半年,新疆經濟運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6月,全區生產總值2343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1.7%,高出全國2.1個百分點。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自治區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獲悉:上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國內宏觀經濟政策收緊的環境下,新疆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好成效。農業生產形勢向好,工業生產增長較快,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外向型經濟增速加快,財政收支大幅攀升,市場消費平穩增長,物價控制初見成效,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 2019年貴州規模以下工業經濟運行平穩
    2月6日,都市新聞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2019年,全省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運行保持平穩,企業享受政府優惠扶持政策受益面擴大,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緩解工作持續推進,企業預期持續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穩定增長。
  •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發布: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長期向好
    來源:經濟日報中經產業景氣指數(2018年度)發布——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景氣位於正常區間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2018年,工業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工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成長較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持續顯現,實體經濟經營環境不斷改善。2018年工業經濟雖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外部挑戰,但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迎難而上,有效應對了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青島取得亮眼成績
    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 王雪 李曉哲 徐傑政府工作報告對「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和全球大蔓延,面對愈加嚴峻的外部環境及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青島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運行逐季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向全市人民交出亮眼成績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這一年,青島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
  • 成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沒有發生異常波動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此次突發的郫都區新冠疫情對成都工業生產有沒有什麼影響,現在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怎麼樣?」發布會現場,有媒體提問到。相關負責人表示,郫都區太平村疫情發生後,根據監測,成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沒有發生異常波動,企業生產和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本月以來,成都全市工業售電量同比增長9.7%,全社會日用電量保持兩位數增長。
  • 晉源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良好
    1-10月,晉源區工業增速繼續走高,一、二產業投資協同發力,零售降幅延續收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1.5%,全區整體經濟運行呈現持續穩步回升態勢。一方面,醫藥製藥行業增長持續發力。
  • 「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經濟將在合理區間平穩增長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  新華社記者劉錚、王希、李斌  「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海內外十分矚目。權威人士近日明確表示,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勢,「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這釋放出哪些經濟信號?
  • 「十三五」期間青島開放型經濟高...
    「十三五」期間青島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眾日報記者 白曉2020-12-17 22:12:2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2月17日上午,記者從青島市舉行的「十三五」時期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深度融入國家開放戰略,積極構建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深度融合開放新格局
  • 重磅發布2020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特別是進入二季度後,生產經營秩序基本恢復正常,行業經濟運行指標明顯趨穩。   展望下半年,隨著宏觀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機械工業需求市場將繼續恢復、運行環境不斷改善。但由於海外疫情仍存在較大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國際經濟貿易形勢愈發嚴峻複雜,機械工業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 2019年青島工業增加值達到3159.9億元 佔全市GDP比重為26.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青 實習生 郭禕明 青島報導12月15日下午,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發布會,就「十三五」時期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進行發布。「十三五」以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整體平穩,質量和效益逐步提升,2016-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2019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3159.9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為26.9%。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1.8%,比2015年提高11.7%。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0.2%,增速創6年來新高;工業技術改造增長29.7%,增速創10年來新高。
  • 【海西州】德令哈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
    今年以來,德令哈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州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全力以赴抓運行、穩增長,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上半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工業增加值7.7億元,同比增長28%;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6億元,同比增長67%;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631萬元,同比增長18.2%。
  • 國家發改委:前八月中國多項經濟指標運行平穩
    先看電力運行情況。從發電看,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2.8%,當月發電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其中,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21.2%、13.7%和13.9%。從用電看,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5%,其中,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春風得意馬蹄疾——「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
    春風得意馬蹄疾——「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1-13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2019年1-11月南安市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
    今年以來南安市經濟整體保持平穩發展,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37.91億元,同比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83.91億元,同比增長10.6%,增幅比泉州市平均水平高13.3個百分點,居泉州各縣市區第二位,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20億元,同比增長7.7%,比泉州市平均增幅高11.3個百分點,增幅位居泉州市各縣市區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比增
  • ...出經濟發展「加速度」——專訪青島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蘇滿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青島市商務領域圍繞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目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按照內外貿一體化、貿易投資融合發展、國際雙向投資合作提質增效的發展模式,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 觀察|數年求索,勾勒工業新圖景,青島兩大工業強市的蝶變之路
    今年11月1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發布了《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並揭曉了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等榜單,膠州市和平度市榮登榜單。實際上,這兩個縣級市已多次上榜,這是青島市郊工業蓬勃發展的有力體現。 青島市郊工業崛起 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 2019年福建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7.6%(圖)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福建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六穩」落實,全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把脈佛山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作為廣東經濟重要引擎,佛山將把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作為今後一項重要課題。昨日,佛山傳媒集團全媒體時政融合報導部記者專訪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就佛山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建言獻策。壯士斷腕處理好市場與政府關係 經濟新常態下,全面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提質增效並非一個新詞,年年都在談,但不同時期有不同內涵。只有讀懂新內涵,才能為實體經濟指明發展方向。」
  • 發揮政策合力 推進經濟平穩增長
    總需求與供應鏈雙向承壓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給正處於爬坡過坎和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帶來巨大衝擊。1月份以來持續向好的各項經濟數據被逆轉,經濟增長承受巨大壓力,形成了此後為期兩個月的「宅」經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