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曾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後世卻被封做「先賢」

2021-02-08 林夫人的貓

宰予:曾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後世卻被封做「先賢」

作者:林夫人的貓

宰予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孔子的弟子,根據歷史書上的記載,此人非常善於言辭。宰予在春秋時期的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在後世卻越來越又名,從唐朝開元年間被追封過「齊侯」,再到後面明朝嘉靖年間被稱作「先賢」。後世對宰予的評價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春秋時代曾被孔子批評「朽木不可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宰予是如何朽木不可雕的。

要說起「朽木不可雕」這句話,我們不得不說這句話背後的故事,其實這句話背後的故事非常簡單,因為宰予此人「晨寢」被孔子發現了,「晨寢」的意思就是白天睡大覺,宰予白天睡大覺被孔子發現了,所以孔子就批評宰予此人「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的背景故事我們已經說完了,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則是「朽木不可雕」這句話真正的語境。

首先要說宰予這個人,孔子在春秋時期因「孝」提出三年喪期制,認為家人去世則要服喪三年以表孝禮,而宰予雖然不持反對的意見,但是對於三年服喪卻有很大的成見,他認為一年的服喪時間已經足夠了,再多餘的時間會讓一個人的時間荒廢了,有時間哀悼還不如好好的去學習等等。他是孔子眾多弟子當中少見的敢於出來反對孔子的人,而春秋時期大行以禮孝治國,宰予與這些理念背道而馳,理所當然遭到了批評。

我國著名的學者南懷瑾,生於1918年,從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畢業,他一生當中對於儒家以及道家頗有研究,其一生專注於傳播中國文學文化,解讀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等等。在他的著作《論語別裁》當中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為孔子對於宰予所說的「朽木不可雕」其實並不是在批評宰予,而是說給孔子的其他弟子聽的,這句話更深層的含義就是不要因為宰予做出了這種事而對他做出激烈的評價。也就是說南懷瑾先生在分析這句話的到時候,結合了孔子當時可能會出現的說話語境,認為這句話並不是對宰予說的,而是以一種戲謔的口氣說給他的弟子聽,就跟開玩笑一樣。

我們再說回宰予這個人,宰予是「孔門十三賢」之一,能叫得上這個名號的自然是有點本事的。 宰予此人思想非常的活躍,敢於正面反駁孔子,是孔子眾多弟子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我們查詢春秋時期的文獻並不能找到更多關於宰予事跡的資料,但卻能從後世的評價當中窺之一二,也可以看得出來孔子雖被當作聖人,也存在些許瑕疵。漢代王充曾評價「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圬」這句話,他認為在早晨睡大覺只是小惡而已,而城牆可是保家衛國的東西,用糞土做的城牆怎能抵抗得住敵人?這是大惡,把早晨睡覺的宰予比喻做朽木以及糞土之牆有失偏頗,不知道各位觀眾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相關焦點

  • 朽木不可雕!孔子為什麼經常罵這個弟子?
    比如孔子曾罵子路(名由,字子路)粗魯,說:「野哉,由也!」罵過樊遲(名須,字子遲):「小人哉,樊須也。」但在弟子之中,被孔子罵得最慘的應該宰我。倒黴的宰我宰我,名予,字子我,是孔子弟子中有名的一個,是「十哲」之一。宰我在後世多次受到追封。唐開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為「齊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臨淄公」。
  • 宰予「朽木不可雕」是個冤案
    出自《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從哲學的「認識論」看,「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這個判斷反映的是本質決定論。本質決定了事物性質、價值以及其發生發展以至消亡的全過程。如,「青山易改,本性難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啟示人們,看問題要看本質,不可為現象所迷惑。
  • 孔門十哲的宰予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還有更難聽的,原因令人吃驚
    作為孔子的弟子之一,宰予真有師父所說的那麼不堪嗎?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名字不太吉利,無怪乎後世把他一位也是字子我的師兄弟闞止因參與造反被殺的事情張冠李戴到他的身上。宰予是孔子「言語」科最得意的弟子,排名在子貢之前,是「孔門十三賢」之一。《大成通志》記載宰予比孔子小二十九歲,能言善辯,曾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出使於齊國、楚國。宰予因善於言辭,列於「孔門十哲「之列。唐玄宗時被追封為「齊侯」,宋代追封為「臨淄公」,之後又進封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宰予」。
  • 朽木不可雕
    現在用來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或「朽木不雕」。【出處】      《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 孔子曾罵宰予為「朽木、糞土」,其實是輕的,另一次罵得毫不留情
    文/劉康聲孔子的學生中,有很多都被老師善意地罵過,所謂「罵」,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嚴厲的批評。宰予被老師罵過兩次,一次是因為大白天不珍惜美好光陰,呼呼睡大覺。要知道那時候可是沒有電燈的,想學習基本都得利用白天,白天不學習簡直是浪費生命。
  • 每日論語:夫子說,宰予啊,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每日論語:讀故事,學論語(公冶長篇總第101章)經典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資料連結:宰予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魯國人,思想家、儒客先賢。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孔門十三賢」之一。宰予能言善辯,曾從孔子周遊列國。遊歷期間,常受孔子派遣,使於齊國和楚國。魯悼公九年,去世,後世追封齊侯、臨淄公、齊國公。嘉靖九年,稱為「先賢」,從祀孔廟。
  • 「《論語》趣談」朽木不可雕的宰予被罵只是因為白天睡覺嗎
    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比孔子小29歲。宰予是個優等生,《論語 先進》明確記載「言語:宰我、子貢」。就能言善辯而言排名還在子貢前面。但宰我的名聲之所以響亮,很大程度上卻是因為孔子的一罵。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 孔子為何大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孔子罵人對不對?宰予被罵冤不冤
    孔子把顏回當成寶,要不每天誇一遍,他都覺得愧對人生。詩意的校園生活,對於刺頭宰予來說,只是失意。如果一個學生被老師公開批評,且批評的話竟然成了網紅語言,數千年來興盛不衰,那麼對這個學生來說,人生太難了。而宰予就是那個被罵慘的學生。
  • 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只是因所提問題太刁鑽
    我們現在批評人,常用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在《論語》中。《論語.公冶長》中有宰予晝寢的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 孔子說學生「朽木不可雕」,是真不可雕,還是「工匠」技術不行?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孔子說的,當時他看到自己的學生宰予居然在白天睡覺,於是覺得這個學生完了,不可救藥了,就發表了如下言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第一句「朽木不可雕」只是對宰予表示無奈,第二句用「糞土之牆」來形容就可以看出孔子有多憤怒了!在這個問題上,東漢的王充曾對孔子提出不滿,他認為宰予白天睡覺只是小毛病,孔子作為老師,把學生形容為「朽木」和「糞土」,這是大惡!「責小過以大惡」,孔子做得有點過了。
  • 孔子「朽木不可雕」的評價另有解釋,給後世師者帶來兩點啟發
    同樣,宰予也可以被稱為「宰我」、「子我」。 在《論語·公冶長》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 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的那個學生成就如何?語文老師沒告訴你
    在孔子的學生中,也有幾位曾被他怒罵批評過。我們都聽過: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孔子點評他的學生宰予的,這句話還沒說完,下句更不堪,「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夫子為何怒氣衝衝地給自己的學生如此評語?原來宰予這個學生,剛入孔子門下時,能說會道,能辯善言,給孔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日久天長,本姓逐漸暴露,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
  • 宰予晝寑,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日: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 「腐朽了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牆壁不能再粉刷了。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責備他有什麼用呢?」孔子又說: 「起初我對人,聽他怎麼說,我就相信他會怎麼做;現在我對人,聽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是宰予讓我改變了這個態度。宰予,腦子靈活,不受現有規矩束縛,是孔子弟子中唯一一個,敢於對孔子主張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也是被孔子批評最多的人。
  • 三月三,三六三 |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與予何誅?
    以前上學的那個年代,一旦犯了點過錯不肯認,就會被老師說一句:「你真是朽木不可雕!」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諺語的由來呢?這麼給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便是出自經典的論語之中了。我們知道論語是孔子對他的弟子們說的話,傳授的教誨,後來弟子們把這些文字編輯成了論語這本書。而「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宰予說的。
  • 宰予是個什麼樣的學生,讓溫良恭儉讓的孔子都忍不住罵他?
    宰予字子我,也叫宰我,是孔子的一個著名的學生。不過他也是被孔子這句「朽木不可雕也」罵出名的。為了增加氣勢,孔子後面還加了句,」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你就是一坨翔! 孔子向來溫良恭儉讓,什麼事為啥罵宰予罵得如此接地氣?原來不過是宰予白天睡了個覺,也不過是散漫了點。
  •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是哪句呢?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經典罵人的話,出自先賢聖人孔子之口。孔子所痛罵的人,是他的弟子宰予。自儒家思想開始普及至今,孔子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是小學課本裡出現的孔子,也是在教導孩子:「孔老夫子是一位謙謙君子,是一位聖人,同學們一定要立志成為他那樣的人。」可就這樣一位君子,竟然開口說髒話了!而且罵的還賊難聽,不僅罵人家是一段朽木,還罵人家是茅坑!被孔子痛罵的宰予,究竟是何人?
  • ​一邊罵著朽木不可雕也,一邊百雕不厭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把知識裝進別人的腦袋,是件比乾坤大挪移還難的事兒,他們總一邊罵著朽木不可雕也,一邊拿起刻刀不厭其煩地雕刻著一塊塊「朽木」。這一句千古流傳的批評「規範用語」出自萬世師表——孔夫子之口。   《論語·公冶長第五》: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白天睡大覺被老師罵的宰予是不是像極了上課打瞌睡的你?
  • 孔子批評一弟子「朽木不可雕也」,此弟子後來過得怎麼樣?
    有孔子這樣惜時如金的老師,他的學生絕大多數都能珍惜時間。可是有一次,孔子來上課卻發現自己平時比較喜歡的一個名叫宰予的學生不在座位上。這名學生能說會道、口才很好,經常與孔子辯論一些問題。於是,孔子就讓另一個學生去尋找他,結果發現他還在宿舍裡呼呼地睡大覺。孔子非常生氣,留下了一句罵人的千古名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孔子為什麼口出此言?
    後世尊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並沿用至現代。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成語故事:朽木不雕
    近義詞:無可救藥、朽棘(jí)不雕 反義詞:孺子可教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