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世界的機遇」——多國前政要熱議中國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

2020-12-21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題:「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多國前政要熱議中國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

新華社記者

在外國人眼中,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發展對世界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12日,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拉脫維亞前總統弗賴貝加、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來華出席「2018從都國際論壇」的多位外方嘉賓,面對媒體給出了他們的觀察。

(小標題)「史無前例的發展成就」

今年「從都國際論壇」的舉辦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論壇舉辦地廣東,即便是此前曾多次到訪中國的外國嘉賓,也對當地日新月異的變化驚嘆不已。

弗賴貝加在採訪中著重提及全長55公裡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以及讓粵港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的高速鐵路,認為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豐碩成果的突出代表。

「這兩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部分,而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對促進中國乃至全世界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弗賴貝加說。

世界銀行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成就」,潘基文談到的兩組數字與此不謀而合。

「40年前,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1.8%,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攀升至15%。同一時期,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則由97.5%降至3.1%。」潘基文說,這是「巨大的進步」。

他進一步指出,過去40年,中國超過7.4億人口脫貧,對聯合國提前實現千年發展計劃中減貧目標「功不可沒」。

哥倫比亞前總統帕斯特拉納表示,40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穩定,中國人民的生活滿意度也越來越高,這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巨大動能,而中國通過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更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小標題)「多邊主義的中流砥柱」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然而,當下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使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考驗。

在今年4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又宣布了擴大開放新的重要舉措。

對此,鳩山由紀夫認為,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堅持通過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世界經濟開放性,這種做法十分難得,他讚賞中國為「多邊主義的中流砥柱」。

鳩山由紀夫認為,5年前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既是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構想,也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一帶一路』倡議對於周邊國家,特別是亞歐大陸的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框架下,各國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增進互聯互通,加強地區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和平穩定,這是非常崇高的目標。」鳩山由紀夫說。

蓋亞那前總統拉莫塔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全球歷史上最重要的倡議之一,認為這一倡議有助於各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而非依賴關係,從而構建更美好的世界。「中國意識到自身長足發展與全球經濟繁榮息息相關,所以也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自身,幫助他們增強發展能力和消除貧窮的能力。」

(小標題)「攜手同行的光明願景」

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主張也成為外國嘉賓在採訪中頻頻談到的「熱詞」。

紐西蘭前總理希普利認為,面對全球性挑戰,大家要攜手尋求途徑、機制和平臺促進國際合作並共同解決,「我們要凝聚所有國家的力量推動全球發展」。

她說,合作並不代表世界上只有一個聲音,在合作的大環境中,應當允許世界各國有自己的聲音和做法,正如中國在一個多樣化的世界中摸索和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一樣。

「中國日益強大的發展能力為其對外開放、在世界舞臺擔負國際責任提供有力支撐。」莫三比克前總統希薩諾說,在貧富差距擴大、發展不平衡等挑戰依然存在的當今世界,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很強的前瞻性,也反映了廣大非洲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2018從都國際論壇」於12月10日至11日在廣州召開。論壇主辦方之一、澳大利亞中國友好交流協會會長周澤榮也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了人類歷史發展大勢,體現了「同舟共濟」的精神,彰顯了中國的大國胸懷和歷史擔當。(記者朱超、王賓、馬卓言、鄭明達、丁樂)(完)

相關焦點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中國發展成就令世界矚目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大踏步前進、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實現歷史性跨越。對於中國這40年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肯定。菲律賓前總統、現任眾議長阿羅約:如果讓我來評價,我想用這個詞,就是「驚人的」。
  • 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的奧秘
    這條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找準了興國之要,使4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達9.5%,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條道路致力於現代化建設,使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實踐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未來的改革開放,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轉變及歷史性成就
    也正因為這一歷史性創舉,使得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中國整整走過了40年的改革歷程,新時代的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的成功案例和參照對象,且不斷趨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 以40年偉大成就揚起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因此,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和明天,也就沒有深圳的今天和明天。科學總結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的偉大成就,對於我們在新時代揚起改革開放旗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我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且體現在多方面。
  • 改革開放40年,藝術家們取得偉大成就
    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布面油彩 60cm×50cm 1984 中國美術館藏廣軍 採蓮圖 76cm×53cm 紙本絲網套色 1985 中國美術館藏如今,中國美術館為慶祝改革開放40年,以「東方風來滿眼春」為題,遴選了100件經典館藏美術作品集中展出
  • 四川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歷史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四川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家鄉,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重要發源地,素有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文化傳統。
  •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新華社記者 李 賀攝   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偉大的變革、壯美篇章、關鍵抉擇、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六大展區,以圖片、視頻、文字、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深層次地展現了40年來中國社會的大變革,人民生活的大變遷。   「中國政府組織的這場展覽展示了中國40年的發展成就。」
  • 改革開放40年 見成就見未來見寧波
    2018年註定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特殊年份。它既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40周年。40年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停步,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而寧波作為東海明珠,改革浪潮的弄潮兒,經濟社會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祖國改革開放40年極大促進了香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和勇氣譜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40年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
  • 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經濟特區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總結了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寶貴經驗,同時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寬廣視野,明確了新形勢下經濟特區建設的根本要求,系統闡述了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為新時代經濟特區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
  • 改革開放40周年的變化總結 中國輝煌成就有關數據
    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說,「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徵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 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考古學成就舉世矚目
    立足田野 鏟釋天書 鑑往知來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考古學成就舉世矚目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曾江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曾江)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考古學成就斐然、舉世矚目。本網記者曾江/攝2018年10月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 本網記者曾江/攝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水大魚大」:激蕩國與民的光榮和夢想——致敬改革開放40年①
    最近,紅網時刻新聞策劃推出《你好,40年》融媒新聞大片,以身邊人物的真實講述,記錄個人、行業的成長,見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引起各方廣泛共鳴。從《你好,40年》目前播出的四期節目來看,無論是資深導遊丁石彪、種糧大戶陽嶽球、餐飲掌柜胡豔萍,還是湘劇演員李開國,其個人的點滴變化與所在行業的發展成長,無不深刻折射出改革開放這一當代中國最扣人心弦的偉大事件,與每一個國民緊緊「捆」在一起。宏大的國家夢想在國民的奮鬥中慢慢生根,激蕩的時代大潮在個人的進步中澎湃向前。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郵票》展覽內容一覽
    201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一系列成就和變化匯聚起來的磅礴力量,推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折射出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在方寸之間高度概括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譜寫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輝煌篇章。
  • 改革開放40年 法學專家暢談中國民法學發展
    日前,「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民法學的發展暨王利明民法學研究系列(典藏本)新書發布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與會專家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民法學研究進行了總結與回顧、展望。改革開放40年來,民法學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受到立法和司法實踐推動以及網際網路、高科技發展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劉志表示,此次發布的新書記錄了王利明教授的學術研究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民法學從恢復重建到走向繁榮的發展史,系統展現了中國當代民法學研究的進步。
  • 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這是風雲激蕩的40年——中國人民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寫下光輝精彩的篇章,創造出改變中國和影響世界的偉績。  這是奠定未來的40年——輝煌和奇蹟既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奪目的一頁,更為未來開啟了新的章節。  新起點,新出發。  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巨輪以更加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揚帆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
  • 淺談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交通發展
    40年來,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無論是在交通基礎設施規模、運輸服務質量、技術裝備等方面,還是在發展理念轉變、體制創新、市場化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在世界交通運輸史上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模式」。
  • 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歷史地位
    1978—2018,整整四十年,跨越兩世紀。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把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這一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宣言書,必將豎起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又一座壯美的裡程碑。
  • 慧明法師:親歷改革開放40年中國佛教重生之路
    本文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靜安寺方丈、上海佛學院院長慧明法師的回顧文章《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作為一名親眼目睹、親身經歷40 年改革開放的宗教界人士,慧明法師在文章中深情回顧了40 年來上海佛教界的發展和變化,上海佛教界40年菩提路,同樣也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佛教界的成就縮影。
  • 論中國改革開放的六大國際影響力
    一、中國改革開放發展速度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改革開放40年間所取得的輝煌而偉大的歷史性成就,不僅僅只是體現在與自身發展歷史縱坐標相比的質的飛躍,而且還體現在與世界發展歷史橫坐標相比的無與倫比的世界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