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遼寧阜新,竟有一座規模極大的古寺!

2020-12-13 圖遊華夏

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侵略者為吞併中國,派出情報人員以探險和學者的名義,拍攝大量中國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於1924年至1944年間出版成《亞東印畫輯》,總計2000餘張,這些照片的很多景觀和人文瞬間早已消失,對我們了解民國時期的中國,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10照片均來自遼寧阜新地區。

63回第1張(1929年10月出版),位於阜新的廣法寺,又稱二郎廟,圖中是喇嘛們舉行法事時,去除惡魔的咒符。

63回第2張(1929年10月出版),位於阜新佛寺鎮佛寺村的瑞應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俗稱佛喇嘛寺,主體建築仿布達拉宮的形制,作為藏傳佛教的重要寺廟,素有「東藏」之稱。

63回第3張(1929年10月出版),瑞應寺的屋頂平臺,是僧眾們聚集和誦經的地方,前方有兩隻金色神獸雕像,對望著佛輪。

63回第4張(1929年10月出版),瑞應寺內,一座喇嘛塔矗立在院中,右下角一位僧人走了過來。

63回第5張(1929年10月出版),瑞應寺內的一座轉經亭,亭內安放著一座轉經筒,表面刻有藏字的經文,一位喇嘛僧坐在亭口,另一人則大步流星走來。

63回第6張(1929年10月出版),瑞應寺內的阿彌陀佛坐像,寶相莊嚴,安坐在蓮花臺上了,展現了精美的佛造像藝術。

63回第7張(1929年10月出版),瑞應寺內傳統的漢族風格建築,是當時寺內活佛的起居室,庭內一座小亭,上方是四個漢字的匾額。

63回第8張(1929年10月出版),從清朝開始,藏傳佛教建立活佛制度,負責一地一寺的佛法傳播,圖中是當時瑞應寺的活佛。

63回第9張(1929年10月出版),瑞興寺自建寺以來,規模巨大,僧眾極多,沿著寺廟周圍,建起很多僧房,連在一起,已如同街市,陽光下,一位僧人默默走向前方。

63回第10張(1929年10月出版),每年的年中時候,瑞應寺的僧眾們在寺內廣場上舉行法事,幾人抬著長號,有人扛著法旗,各司其職。

相關焦點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九華山,比現在怎麼樣?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安徽九華山。69回總第685張(1930年2月出版,1929年拍攝),袛園禪寺,始建於明朝,清嘉慶年間隆山禪師重建,香火日盛,法師84歲圓寂,三年後肉身不腐,圖中寺前的稻田郁郁青青,照壁上寫有寺名。
  • 老照片中的華夏 | 1933年的遼寧營口,祖輩們正在除夕夜迎財神!
    為讓更多中國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專輯,本篇照片來自遼寧遼寧營口地區。轉載請註明來自圖遊華夏網(tuyouhuaxia.com)3回第8張(1924年10月出版),位於大石橋的道路上,四匹馬拉著車,車上擠滿了不同年齡的女人,去參加娘娘廟的祭典。
  • 民國老照片:1929年的山東淄博,春秋戰國遺址遍地
    引子1929年春天,日本間諜來到山東淄博地區,拍攝了臨淄、淄川、博山的老照片,九十載已過,這些瞬間彌足珍貴,《圖遊華夏》百家號潛心搜集後,解讀如下。圖片解讀1、位於臨淄火車站附近的風光,這裡是春秋齊國的故都,高聳的山丘是相連一起的王陵,經過幾千年的歲月變遷,歷代的先民已將這裡開墾成田地。2、臨淄城內的一處大道,兩側都是住戶的圍牆,臨街豎起一座節孝牌坊,前方有幾個人並排走了過來。
  • 遼寧阜新瑞應寺 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
    阜新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它三面環山,臥谷十裡,大雄寶殿、大召寺、長壽塔、祈願殿、活佛宮、哲學院等藏式佛教建築群與佛寺水庫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天成。
  • 民國老照片:1929年美國人拍攝的四川宜賓
    1929年的四川宜賓一角,從宜賓北門城樓上拍攝。拍攝這些照片的是美國著名漢學家David Crockett Graham,他還有個中文名字叫做葛維漢。葛維漢最初是作為美國浸禮會的傳教士派往中國,他在宜賓、成都等地生活了多年,拍攝了大量照片。
  • 遼寧網絡行走進藏傳佛教東方中心—阜新瑞應寺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 許嘉玥)9月25日,「201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遼寧行」的記者們走進阜新瑞應寺,領略了藏傳佛教寺院的獨特建築和文化藝術。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
  • 美麗的遼寧阜新風景
    阜新市位於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遼河平原的中間過渡帶,屬遼寧西部的低山丘陵區。總面積10445平方千米自然資源豐富。初步探明有38種礦藏,礦產地228處。其中煤的儲量較大,資源儲量達10億多噸。石灰石、珍珠巖、膨潤土、花崗巖的儲量也十分豐富,螢石、矽砂、沸石的儲量居遼寧之首,黃金儲量尤其可觀。
  • 遼寧最「窮」的地級市,當地人大方承認「拖後腿」,不是阜新丹東
    這也反映了中國城市的多樣性,當然城市發展潮起潮落,有「富」也有「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座關於遼寧的城市。關於窮富,大家的衡量標準往往是GDP總量,根據數據顯示,阜新488.10億元(2019年)的數據排在倒數第一,而丹東(768億元)增速下滑明顯,所以說到最「窮」地級市,這兩座城市呼聲很高,但是GDP總量因為受到城市規模的影響,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人均GDP才能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果細細研究數據就會發現,
  • 小城竟有8000年歷史文化底蘊,查海遺址為何成為阜新的文化標識
    真玉,則是在成分上有所規範的,一般指包含兩種鏈狀矽酸鹽單斜晶系的輝閃石礦物集合體,像我們熟知的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巖玉、陝西的藍田玉等(這4類,是咱們國家的四大名玉哦)。查海遺址中出土的,正是真玉,而且是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真玉。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5年的曲阜孔廟,破壞之前最完整的影像!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山東濟寧地區。亞細亞大觀65回第2張(1929年10月出版),孔廟內的大成殿的雕欄臺階。亞細亞大觀65回第3張(1929年10月出版),大成殿的殿前,上方依稀可見清雍正帝親題的「生民未有」的匾額,取自《孟子-公孫丑上》中的: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 阜新,你咋這麼好看呢!
    遼寧有這樣一座城市叫 阜新 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因為這裡有 摩崖石刻的奇觀
  • 呂志成任遼寧阜新市委書記
    呂志成任遼寧阜新市委書記 2019-12-27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網遼寧電力攜手阜新加快能源網際網路建設
    按照協議,阜新電網發展規劃分別納入阜新市「十四五」能源和電力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城鄉控制性詳細規劃。「十四五」期間,阜新電網將全面建成以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阜新北部、阜新南部和彰武三個系統為支撐的堅強電網。
  • 中國首個瑪瑙節今天誕生在遼寧阜新
    中新網阜新7月22日電(馬悅 沈殿成)瑪瑙產品佔中國半壁江山的遼寧阜新市,今天舉辦了「首屆中國·阜新瑪瑙節」。
  •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www.nen.com.cn 發布時間:2014-09-28 15:04 東北新聞網
  • 遼寧阜新:自駕海棠山 品藏風「小布達拉宮」
    中國網4月30日訊 提起遼寧阜新,好多人的印象都是煤礦和瑪瑙。但實際上那裡的遼西風情卻別具一格,甚至在連日來頻頻登上央視的《國寶探秘》節目。在阜蒙縣的大板鎮有一處國家級4A旅遊風景區——海棠山,那裡的摩崖佛像、那裡的普安寺,都能讓你體會到時空交錯的別樣景致。
  • 如果遼寧要想把阜新打造成全國前十,應該怎麼做
    這些年遼寧將全部發展資源都集中在瀋陽,這種發展模式短期內來看沒有問題,但長期來看會把自身的發展前景給鎖死。在下一步發展過程當中遼寧應該打造另外一個經濟強點。目前來看阜新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遼寧要想把阜新打造為全國前十,應該怎麼做呢?
  • 遼寧很「窮」的城市,當地居民也認可這一說法,不是阜新、丹東
    說起遼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瀋陽,和正在遼寧省快速發展的大連,這兩個城市似乎已經成為遼寧省印象最深刻的城市,但今天我們談論的不是遼寧省發展迅速的城市,而是遼寧很「窮」的城市的地級市,你知道這是遼寧省的哪個城市嗎?當地居民也認可這一說法,不是阜新、丹東。
  • 國網遼寧電力與阜新市政府籤訂電網合作框架協議
    據了解,國網遼寧電力長期以來履行「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加大對阜新電網的投資建設力度,促進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轉型試點市――遼寧阜新的轉型升級。「十三五」期間,阜新電網投資建成投運阜新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實現500千伏網架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8年的鎮江,太多的珍貴古蹟!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江蘇鎮江。80回(1931年1月出版,攝於1928年),位於鎮江段的江岸,蘆荻高長,畫面中有7個人,正在割著蘆葦,用於日常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