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照片:1929年美國人拍攝的四川宜賓

2020-12-20 騰訊網

1929年的四川宜賓一角,從宜賓北門城樓上拍攝。

拍攝這些照片的是美國著名漢學家David Crockett Graham,他還有個中文名字叫做葛維漢。葛維漢最初是作為美國浸禮會的傳教士派往中國,他在宜賓、成都等地生活了多年,拍攝了大量照片。

1929年,宜賓附近的一座古廟東皇宮,很是漂亮,可惜有點破敗。

岷江從宜賓穿城而過,圖為岷江邊的一座古戲臺。川人愛川劇,這裡不知道上演過多少才子佳人的古戲。

教會醫院裡的一位患者,手臂完全變形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怪病。

宜賓附近的山民,兩個都是打著赤腳。

當年的宜賓,生活著不少的苗民,多還是傳統服飾。

宜賓和雲南交界,這張照片拍攝於宜賓和雲南交界處,遠處的高山就是屬於雲南的。圖中的那些樹高高的,不知道是什麼樹。

宜賓有山有水,還有美酒五糧液,真是個好地方。

喜歡歷史喜歡老照片的,還請關注一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宜賓115年前的老照片,我敢保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沒見過...
    1902年美國著名的旅行家蓋洛來到中國他從上海入境,然後順著長江逆流而上歷經上海、南京、武昌重慶、宜賓等地進入雲南蓋洛在中國1904年,他所著的《揚子江上的美國人》出版,書中插圖共100餘幅其中有10多幅是攝於宜賓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九華山,比現在怎麼樣?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安徽九華山。69回總第688張(1930年2月出版,1929年拍攝),為方便旅遊者和香客們,當時的政府組織整修了進山的道路。
  • 民國老照片:1929年的山東淄博,春秋戰國遺址遍地
    引子1929年春天,日本間諜來到山東淄博地區,拍攝了臨淄、淄川、博山的老照片,九十載已過,這些瞬間彌足珍貴,《圖遊華夏》百家號潛心搜集後,解讀如下。圖片解讀1、位於臨淄火車站附近的風光,這裡是春秋齊國的故都,高聳的山丘是相連一起的王陵,經過幾千年的歲月變遷,歷代的先民已將這裡開墾成田地。2、臨淄城內的一處大道,兩側都是住戶的圍牆,臨街豎起一座節孝牌坊,前方有幾個人並排走了過來。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遼寧阜新,竟有一座規模極大的古寺!
    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侵略者為吞併中國,派出情報人員以探險和學者的名義,拍攝大量中國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於1924年至1944年間出版成《亞東印畫輯》,總計2000餘張,這些照片的很多景觀和人文瞬間早已消失,對我們了解民國時期的中國,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
  • 1929年鏡頭下的青州:古代曾擁有輝煌的歷史,民國時略顯沒落
    前言1929年山東省的青州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本文9幅來自於《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末期的青州古城。究其原因,民國以來連年的兵災與匪患是這裡民不聊生,給當時居住在青州的普通百姓難以癒合的創傷。本文所有的照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拍攝而成。
  • 民國時南京人什麼樣?這是真正壓箱底的私密老照片
    對於民國首都南京來說,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市民生活,總有一些新的氣象,是不能被忽視和遺忘的。「金陵韶華舊影中——重溫民國家庭生活老照片展」南京站活動今天下午在南京新街口新華書店舉行,現場展示了一批拍攝於南京民國時期的老照片,引發一陣「懷舊風」。
  • 1929年鏡頭下的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備受追崇,民國略顯落魄
    前言1929年位於山東省境內的泰山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本文10幅來自於《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末期的東嶽泰山。五嶽之首——泰山 作為五嶽首位的泰山,早已被海內外的人所熟知。雄偉也好,崇高也罷,都是與之匹配的形容詞,同時這裡也是古時百姓們的最高信仰。民國20年代末的泰山位於津浦鐵道泰安站的東側。
  •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縮影——清朝剛滅亡時的四川人市井生活舊照!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縮影——清朝剛滅亡時的四川人市井生活舊照!】民國初年,四川某地的菜市場,沒什麼東西賣,也沒什麼人來買,不像現代的菜市場那樣熱鬧。兩個年輕人在用煙杆吸菸。這些老照片拍攝於清朝剛滅亡時的民國初年,可以看到照片中左邊的男子已經剪掉了辮子,但也還有人留著,因為他們沒那麼快接受新事物。這張照片是拍攝於辛亥革命成功不久後的四川,可以看到男人們都剛剪掉了辮子,清一色的光頭。這是簡易型的轎子嗎?兩個轎夫抬著一個士兵,前面的轎夫還留著辮子,後面的那個轎夫已經剪掉了辮子,這就是清朝與民國的過渡期經常能看到的景象。
  • 四川宜賓《楊氏宗譜》
    【譜名】:四川宜賓《楊氏宗譜》【版本】:民國甲戌(1934)手寫稿本【冊數】:一冊全【修纂者】:在泉【開本】: 30.5*19.3【始遷經歷】:柳公明初由梅州徒長樂陳坑開基;13世華春/喬春於康熙58年遷四川宜賓宣中鄉【收藏情況】:中國家譜總目無錄【略圖】:
  • 民國老照片:再現九華山百年間的變遷
    引子唐開元年間,新羅王子金喬覺渡海而來,遍訪各地,終在安徽九華山找到修行之地,被後世信眾尊為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亦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們搜集大量的歷史資料,尋獲民國期間的珍貴老照片,與秉持善心的讀者朋友們,再看九華山最清靜的瞬間。
  • 1929年國民黨高官老照片,那時蔣介石還有很多頭髮
    本文選用的照片來自傅秉常的相冊,拍攝於1929年前後,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高層人物的活動影像。傅秉常是南京國民政府的著名外交家,也是一位小有成績的攝影師。
  • 民國老照片: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歷史攝影回顧
    引子唐開元年間,新羅王子金喬覺渡海而來,遍訪各地,終在安徽九華山找到修行之地,被後世信眾尊為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亦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們搜集大量的歷史資料,尋獲民國期間的珍貴老照片,與秉持善心的讀者朋友們,再看九華山最清靜的瞬間。
  • 老照片|民國書刊報紙中的益陽圖鑑映記(上)
    導語:近年,筆者對晚清民國時期的益陽影像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多半歸於挪威湘中信義會回流那一批老照片,通過老照片的收藏和解讀,並以此為基點尋得更多圖像,從而彌補益陽地方百年影像領域的缺失。No.21939年,為方便管理安化山區少數民族事務,湖南省府在安化設置安化管臨局三江料事處,圖為安化局長梁鎮環與各族長合影。益陽縣水災圖(1929年).水災後的益陽縣資江北岸(1929年).
  • 老照片:1925年劉海粟人體模特事件轟動民國上海
    引子1912年11月,自幼酷愛書畫的劉海粟對西方繪畫甚為推崇,當年17歲的他與友人在上海創辦圖畫美術院,成為首任校長,所採取男女同校、旅行寫生、模特兒寫生的方式,在傳統中國引起了極大非議,「模特兒事件」便因此發端,@圖遊華夏網通過研究民國時期的報導與老照片,與讀者朋友們再重新回顧這段獨特的歷史。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20年代的甘肅,看民國時期的甘肅人是怎樣生活的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20年代民國時期的甘肅。圖為當時的甘肅街景。圖為民國時期甘肅黃河上的渡船。
  • 老照片:民國三十五年的青島街景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
  • 日本人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民國時期的九國租界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本組老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天津,照片上有日本文字,應該是那時天津租界的日本人拍的。
  • 打卡四川70年成就展老照片帶你看全民通電是怎樣實現的?
    10月11日,成都西博城開展「壯麗七十年闊步新時代」四川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能源展區,幾幅巨型的電網建設老照片,重溫了四川電網從零起步,到遍及城市、鄉村和大山,再到影響中國9億人用電的發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當天,來自國網四川經濟研究院的一行人,9的來到西博城觀展。
  • 老照片: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傳統生意1929年
    民國飯館》飯館是出售飯菜供人食用的店鋪。也叫飯鋪、飯店,古時候稱為客棧,旅館。總之,就是在家外面,可以讓人吃飯的地方。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飯館子小菜下鍋的聲響,油煙播到街頭的濃味,誘出我的舌尖,溜向上下唇舐了兩舐。」《民國書店》古代的書店引叫書肆。書肆一詞,最早始於漢代。
  •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沒想到民國時期的北京城是這樣子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的北京西直門,西直門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北京城街上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