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瑞應寺 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

2020-12-13 遼寧衛視

阜新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

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它三面環山,臥谷十裡,大雄寶殿、大召寺、長壽塔、祈願殿、活佛宮、哲學院等藏式佛教建築群與佛寺水庫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天成。

瑞應寺是蒙古族東部地區著名的朝拜聖地,素有「小布達拉宮」美譽,民間稱「東藏」,體現了滿、蒙、藏、漢融合在一起的藏傳佛教類型寺廟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中華民族融合的典型代表。《風物遼寧》記者下面就帶您走進瑞應寺。

《風物遼寧》

每周一到周五17:50

全景式呈現人傑地靈的

豐饒遼寧、精彩遼寧

快樂遼寧、進取遼寧

相關焦點

  • 遼寧網絡行走進藏傳佛教東方中心—阜新瑞應寺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 許嘉玥)9月25日,「201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遼寧行」的記者們走進阜新瑞應寺,領略了藏傳佛教寺院的獨特建築和文化藝術。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
  • 阜新瑞應寺:東北歷史上唯一「政教合一」的寺廟,清八大國廟之一
    瑞應寺位於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該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規模。 康熙皇帝親題匾額,贈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瑞應寺匾額,並稱瑞應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
  • 網媒記者走近東北地區藏傳佛教中心——瑞應寺
    瑞應寺院內  網媒記者走近東北地區藏傳佛教中心——瑞應寺  黃河新聞網訊(在這裡,網媒記者們有幸參觀到了東北地區藏傳佛教的中心瑞應寺。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該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規模。道光年間,寺院達到鼎盛時期。康熙帝賜名題字,贈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瑞應寺匾額,並稱瑞應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
  •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www.nen.com.cn 發布時間:2014-09-28 15:04 東北新聞網
  • 瑞應寺不為人知的歷史,蒙東及東北地區最大的學堂
    現在位於遼寧省阜新市的瑞應寺就是藏傳佛教東方中心。在歷史上,瑞應寺在蒙東、及東北三省影響深遠,除了其宏大精深的規模和教義以外,還因為瑞應寺在數百年間,都是這一地區的文化、醫療、建築、音樂、天文曆法等方面的引領者和傳播者。
  • 遼寧阜新瑞應寺隆重舉行首屆「九九重陽法會」
    11月1日消息 據阜新日報報導: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更好地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以「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遼寧阜新瑞應寺首屆「九九重陽法會」於10月30日如期舉行。 這次瑞應寺「九九重陽法會」把佛教傳統教義、穴誦長壽經、祈福、供酥油燈、與傳統民俗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把宗教活動與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建設和諧社會結合在一起,必將為構建和諧阜新貢獻一份力量。同時,「重陽法會」也為擴大瑞應寺的影響、提高其知名度搭建了一個平臺。
  • 重陽節當天,東藏聖地瑞應寺為祖國祈福
    阜新地區藏傳佛教源遠流長。比較著名的就有四大寺院。它們分別是瑞應寺、德惠寺、普安寺、佑安寺。在四大寺院中,唯獨瑞應寺有活佛,從中可以看出瑞應寺具有極高的佛教地位。瑞應寺是我國東北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最大的佛教中心。360多年前清朝康熙皇帝親自賜匾,用滿、蒙、漢三語書寫了「瑞應寺」。
  • 網媒記者「遼西北看發展」阜新行 瑞應寺海棠山感受佛教文化
    網媒記者「遼西北看發展」阜新行 瑞應寺海棠山感受佛教文化 www.nen.com.cn 發布時間:2014-09-28 13:59 東北新聞網
  • 法會—遼寧阜新瑞應寺舉行「九九重陽法會」
    供奉酥油燈瑞應寺七世察甘迪亞奇洛桑耶希·成來堅措活佛佛教在線遼寧訊 2009年10月26日,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瑞應寺舉行「九九重陽法會」,瑞應寺七世察甘迪亞奇洛桑耶希·成來堅措活佛親自主法,吸引了來自的信眾千餘人參加。
  • 美麗的遼寧阜新風景
    阜新市位於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遼河平原的中間過渡帶,屬遼寧西部的低山丘陵區。總面積10445平方千米自然資源豐富。初步探明有38種礦藏,礦產地228處。其中煤的儲量較大,資源儲量達10億多噸。石灰石、珍珠巖、膨潤土、花崗巖的儲量也十分豐富,螢石、矽砂、沸石的儲量居遼寧之首,黃金儲量尤其可觀。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遼寧阜新,竟有一座規模極大的古寺!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10照片均來自遼寧阜新地區。63回第1張(1929年10月出版),位於阜新的廣法寺,又稱二郎廟,圖中是喇嘛們舉行法事時,去除惡魔的咒符。
  • 遼寧阜新這六個景點你都知道嗎?2019年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廟原名為彌勒菩薩成就院,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是目前阜新市區內唯一尚存的一座藏傳佛教古剎建築群。寺廟因依山而建,山坡一詞蒙語謁海洲,故寺廟又因此而得此名,它因地處市商業繁華中心地段,更為市區增添了一大景觀,極具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遊覽開發價值。
  • 阜新宗教局召開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坐床十周年座談會
    佛教在線遼寧訊 9月28日上午,阜新市宗教局召開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坐床十周年座談會。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察罕殿齊·洛桑·義希成來堅持十年來始終發揚瑞應寺活佛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精心主持佛協事務,熱心奔走公益事業,為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為鞏固阜新團結、宗教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的積極貢獻,對此,與會佛教界代表進行了熱烈的座談和討論。
  • 瑞應寺 - 瑞應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當今住持 法務法事 交通通訊[歷史沿革]瑞應寺(俗稱東藏,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與阜新市西南22公裡 。瑞應寺在鼎盛時期有僧眾三千多人,寺院建築方圓十裡有餘,其中有大雄寶殿、祈願殿、九大臣祈願殿及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外有四大扎倉和德丹闕凌(藏語:安樂具足法殿)及活佛殿,周圍有五座學院分別建在東西南北山頂或山坡上,大白傘蓋寺在東北山頂,護法寺在東南山頂、面北而坐,度母寺在西南山頭,關帝廟在西南山坡,舍利寺在西北山頂。
  • 十張圖帶您領略阜新八千年文明史 物阜民豐 煥然一新
    博物館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記錄著阜新八千年的歷史,裡面有阜新境內出土的文物,因為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已被送到遼寧省博物館展出,所以這裡放著的都是複製品。查海遺址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鄉查海村西五裡,距阜新市區25公裡,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遺址,距今已有7600年,加樹輪校正超過8000年,被考古學界稱為「中華第一村」。
  • 遼寧最貧窮的城市,GDP總量不足大連的1/17,是你的家鄉嗎?
    就像遼寧的一座城市,它GDP總量不足大連的1/17,是遼寧省最貧窮的城市,大家有猜到是那座城市嗎?這座城市就是遼寧省阜新市,它位於遼寧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區,是遼寧省西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為瀋陽經濟區重要城市之一。它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7600年的時候就有人類在這裡生存,被人們稱為「玉龍故鄉」。
  • 遼寧阜新:自駕海棠山 品藏風「小布達拉宮」
    中國網4月30日訊 提起遼寧阜新,好多人的印象都是煤礦和瑪瑙。但實際上那裡的遼西風情卻別具一格,甚至在連日來頻頻登上央視的《國寶探秘》節目。據介紹,海棠山風景區位於阜新市東南22公裡,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醫巫閭山的後尾之主峰。
  • 遼寧最「窮」的地級市,當地人大方承認「拖後腿」,不是阜新丹東
    說到遼寧,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大連和瀋陽,這兩座老牌工業強市憑藉著紮實的基礎以及各方面的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坐穩了遼寧的「前兩把交椅」,GDP數據與第三名鞍山的差距偏大,省內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當然遼寧的盤錦、錦州風景秀麗,景色迷人也是不錯的小眾旅遊城市,說多了遼寧經濟排名靠前的城市,大家難免會出現一些審美疲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遼寧最「
  • 行走遼西邂逅東北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瑞應寺
    其實,這裡是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的瑞應寺。圖為瑞應寺扎倉內的彌勒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