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會—遼寧阜新瑞應寺舉行「九九重陽法會」
供奉酥油燈瑞應寺七世察甘迪亞奇洛桑耶希·成來堅措活佛佛教在線遼寧訊 2009年10月26日,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瑞應寺舉行「九九重陽法會」,瑞應寺七世察甘迪亞奇洛桑耶希·成來堅措活佛親自主法,吸引了來自的信眾千餘人參加。
-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遼寧之阜新瑞應寺 www.nen.com.cn 發布時間:2014-09-28 15:04 東北新聞網
-
遼寧阜新瑞應寺 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
阜新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東北地區最具規模的百年古剎。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它三面環山,臥谷十裡,大雄寶殿、大召寺、長壽塔、祈願殿、活佛宮、哲學院等藏式佛教建築群與佛寺水庫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天成。
-
遼寧網絡行走進藏傳佛教東方中心—阜新瑞應寺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 許嘉玥)9月25日,「201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遼寧行」的記者們走進阜新瑞應寺,領略了藏傳佛教寺院的獨特建築和文化藝術。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
-
阜新宗教局召開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坐床十周年座談會
佛教在線遼寧訊 9月28日上午,阜新市宗教局召開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坐床十周年座談會。瑞應寺第七世活佛察罕殿齊·洛桑·義希成來堅持十年來始終發揚瑞應寺活佛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精心主持佛協事務,熱心奔走公益事業,為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為鞏固阜新團結、宗教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的積極貢獻,對此,與會佛教界代表進行了熱烈的座談和討論。
-
網媒記者「遼西北看發展」阜新行 瑞應寺海棠山感受佛教文化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魯網記者張偉攝) 9月25日上午,「走進遼西北看發展」2014全國網媒遼寧行採訪團40餘名編輯、記者走進瑞應寺,感受佛教文化。(齊魯網記者張偉攝)
-
美麗的遼寧阜新風景
阜新市位於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遼河平原的中間過渡帶,屬遼寧西部的低山丘陵區。總面積10445平方千米自然資源豐富。初步探明有38種礦藏,礦產地228處。其中煤的儲量較大,資源儲量達10億多噸。石灰石、珍珠巖、膨潤土、花崗巖的儲量也十分豐富,螢石、矽砂、沸石的儲量居遼寧之首,黃金儲量尤其可觀。
-
阜新市舉行首屆「阜新英才」發布典禮
新華網瀋陽4月29日電 28日,首屆「阜新英才」發布典禮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體育場舉行。發布典禮回顧了2019年以來阜新市人才工作重要成果,表彰首批「阜新英才」,激勵阜新廣大人才積極投身轉型振興各項事業,引領阜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重陽節當天,東藏聖地瑞應寺為祖國祈福
重陽節當天,東藏聖地瑞應寺為祖國祈福。擁有300多年歷史、全國聞名的東藏聖地——瑞應寺,坐落在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境內。走到正門前,遊客的愛國之情就開始被正門上掛出的標語「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所感染。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9年的遼寧阜新,竟有一座規模極大的古寺!
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遊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10照片均來自遼寧阜新地區。63回第1張(1929年10月出版),位於阜新的廣法寺,又稱二郎廟,圖中是喇嘛們舉行法事時,去除惡魔的咒符。
-
阜新瑞應寺:東北歷史上唯一「政教合一」的寺廟,清八大國廟之一
瑞應寺位於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該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規模。 康熙皇帝親題匾額,贈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瑞應寺匾額,並稱瑞應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
-
瑞應寺 - 瑞應寺-名寺古剎內容-佛教在線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當今住持 法務法事 交通通訊[歷史沿革]瑞應寺(俗稱東藏,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與阜新市西南22公裡 。瑞應寺在鼎盛時期有僧眾三千多人,寺院建築方圓十裡有餘,其中有大雄寶殿、祈願殿、九大臣祈願殿及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外有四大扎倉和德丹闕凌(藏語:安樂具足法殿)及活佛殿,周圍有五座學院分別建在東西南北山頂或山坡上,大白傘蓋寺在東北山頂,護法寺在東南山頂、面北而坐,度母寺在西南山頭,關帝廟在西南山坡,舍利寺在西北山頂。
-
網媒記者走近東北地區藏傳佛教中心——瑞應寺
記者 楊麗鵬) 9月25日,「201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遼寧行」的記者們走進了被譽為「中國瑪瑙之都的」阜新市。在這裡,網媒記者們有幸參觀到了東北地區藏傳佛教的中心瑞應寺。 瑞應寺,蒙古族人稱「葛根蘇木」,俗稱佛喇嘛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該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規模。道光年間,寺院達到鼎盛時期。康熙帝賜名題字,贈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瑞應寺匾額,並稱瑞應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
-
康熙皇帝欽賜匾額——瑞應寺
瑞應寺一坐落於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瑞應寺鼎盛時期高僧達三千六百餘人,喇嘛多達萬餘人,民間相傳「有名的喇嘛三千六 無名的喇嘛賽牛毛」,歷史上的瑞應寺包括;大雄寶殿 祈願殿 九大臣祈願殿及東西配殿,另外還有四大扎倉和德丹闕陵及活佛殿,周圍有五座學院分別建於東西南北或山坡上等等。
-
行走遼西邂逅東北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瑞應寺
中國西藏網訊 看到藏傳佛教藝術風格如此濃鬱的莊嚴法相,你或許會以為我正置身於雪域高原。其實,這裡是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的瑞應寺。圖為瑞應寺扎倉內的彌勒佛造像。
-
瑞應寺不為人知的歷史,蒙東及東北地區最大的學堂
作為一處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宗教聖地,瑞應寺至今已經擁有300多年歷史,先有寺,後有鎮,瑞應寺現在所坐落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也正是如此產生,而鎮名佛寺也是來源於瑞應寺。作為東蒙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和藏傳佛教東方中心,這座歷經數百年風雨,氣勢恢宏的寺廟曾對蒙醫蒙藥,建築工藝、文化藝術的發展都產生過十分深遠的影響。建築藝術獨具一格。
-
中國首個瑪瑙節今天誕生在遼寧阜新
中新網阜新7月22日電(馬悅 沈殿成)瑪瑙產品佔中國半壁江山的遼寧阜新市,今天舉辦了「首屆中國·阜新瑪瑙節」。
-
山東道教首屆全真派冠巾法會在泰山靈應宮隆重舉行
2018年12月21日,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十五,山東道教首屆全真派冠巾法會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靈應宮隆重舉行。泰山道教經樂團主持法會,高功登壇演法,經師誦持真經,謹按全真冠巾科範,如法如儀舉行。踏罡祝香、秉職陳情,高功將四十名新晉弟子,名號宗派一一宣誦,啟奏天曹掛案。
-
首屆華胥全球華人尋根祭祖旅遊文化藝術節新聞發布會隆重舉辦
中國國際新聞網/報訊:2018年8月18日下午,首屆華胥文化主題論壇暨2018九九重陽全球華人尋根祭祖旅遊文化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辦。舉辦「首屆華胥文化主題論壇暨九九重陽·全球華人尋根祭祖旅遊文化藝術節」,宣傳和弘揚華胥文化特徵,深入發現和挖掘華胥文化精神,可謂恰逢其會,正逢其時。通過舉辦此次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華胥文化,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能夠正本清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