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講述少年成長 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_娛樂新聞_文體...

2020-12-18 掌上懷化

棒球少年馬虎。

棒球少年小雙。

少年們正在球場訓練。

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片《棒!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少年》經歷一年半拍攝、一年半剪輯,歷時三年,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8.8。

導演許慧晶在採訪中表示,拍紀錄片挺耗人的,棒球少年的日常就是訓練學習很枯燥,攝製組會陷入一個疲倦期。好在片中的兩位核心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一動一靜,性格互補,有足夠多的素材供攝製組抓取。導演也一直在用故事片的方式做紀錄片,將國內很小眾的棒球題材,拍得妙趣橫生。

創作

灰暗身世難掩積極向上精神

許慧晶從2005年開始一直在拍鄉村題材紀錄片,也一直在思考,如果持續這個題材的創作,就要在創作層面、呈現方式以及關注視角等方面做一些調整。2017年10月,他通過關係認識了「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就去棒球基地調研,他發現這些棒球少年都有著各自的不幸,或是孤兒、或是來自單親家庭,呈現出不同的社會一面。另外,當這些少年們穿著精神的隊服後雄姿勃發站在棒球場上,許慧晶無法將這個極具朝氣的陽光畫面與他們灰暗的身世畫上等號,這種強大的反差讓許慧晶產生一種關注的欲望。第二天,他就決定拍攝這個題材。許慧晶剛開始拍《棒!少年》時,沒什麼預算,「都是在夾縫裡面生存,挺困難的」。2018年,許慧晶攜該項目參加第九屆CCDF提案會,被愛奇藝看中,接下了這一棒,一陪就跑了2年多時間,「就覺得這個項目在選題上很獨特,在觀照現實的基礎上融入了體育和勵志元素」。

許慧晶也是在做嘗試,如何讓紀錄片形成一個相對良性的創作生態,不至於是為了情懷去做紀錄片,「你不能靠情懷,大家要看到真正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國內有很多提案會、創投會,但相對還是比較少,競爭比較激烈。

雙主角

「闖入者」馬虎,生猛卻怕黑

剛開始拍攝,攝製組對孩子們並不太了解,只能找一些性格比較有特點的孩子,以群像的方式去鋪,一開始鋪了六七個。拍完兩次之後,許慧晶覺得這些孩子們都很講禮貌,衝突很少,太平了,缺少一個核心人物。

第三次拍攝時,許慧晶想要的核心人物出現了。一個來自寧夏的12歲男孩,叫馬虎。「鼻涕邋遢,頭髮是卷的,帶點匪氣」,許慧晶明顯感受到了馬虎的強大氣場,就連攝製組工作人員都喊他「虎哥」。拍攝第一天,個性生猛的馬虎就把基地攪得雞飛狗跳,一會兒跟小雙掐起來了,一會兒跟大寶搶手套打起來了,一會兒把年齡最小、還尿床的李海鑫弄哭了。馬虎屬於人來瘋,表現欲很強,絲毫不怵鏡頭,把攝影機當玩具。許慧晶第一天見他,攝影機基本就離不開他了,「你不拍他,他也會找你」。

馬虎就像一個「闖入者」,把既定的規則全部打破了,給攝製組帶來意外驚喜。許慧晶決定用馬虎作為這部紀錄片前半段的核心主線人物。馬虎那極具戲劇張力且具有反差感的個性非常有戲,他頑劣調皮卻又溫暖善良,曾惹過小雙,卻會捧著漢堡薯條安慰比賽失利的小雙;他爭勇好鬥卻又膽小愛哭,一根棍子挑戰了全寢室,可是到了晚上卻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懷裡抱著毛絨玩具才能入睡,這種個性極大地豐富了紀錄片的視聽語言與敘事衝突。

雙主角

「逃離者」小雙,場下憂鬱場上主力

小雙有個雙胞胎哥哥,他們還沒出生時,父親突發腦溢血去世,出生幾天後,母親不知去向。當時家裡出於經濟原因想把小雙送人,但是領養的家庭覺得小雙太小了,抱走了雙胞胎哥哥。小雙的撫養人大伯和姑姑先後去世,二伯成為他世上唯一的親人。

整個紀錄片拍攝過程中,許慧晶有兩次落淚,都是因為小雙,其中一次是小雙向同學講述雙胞胎哥哥被抱走的經歷。這次吐露心聲對於性格內向的小雙來說,非常不容易。採訪推到很靠後時間才去做,當時攝製組已經跟拍基地半年。這次採訪有點像個儀式,許慧晶告訴小雙,今天不用訓練,就陪幾個哥哥玩吧。玩累了,坐下來,把攝影機擺好,等著小雙。等了兩天,最後小雙說,做個交易唄,給我買包方便麵,再加一根火腿腸。就這樣,小雙躺在床上,看似不經意地吐露了自己的過往生活,卻讓一旁的許慧晶流下了眼淚。

小雙雖然是球隊的主力投手,但平時心事很重,直到去美國比賽,才等到屬於他的「高光時刻」。賽場上的他雄姿勃發,連續投出幾記好球。雖然拼盡全力,但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小雙因為內疚,哭著癱坐在地上起不來,情緒崩潰,這也是許慧晶第二次流淚。

美國比賽失利的半年後,小雙離開了球隊,像一個「逃離者」,回了河北老家,孫嶺峰教練去接他回基地,小雙不願回去,還跟二伯大吵了一架。

蛻變

少年們能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

採訪孫嶺峰教練時,他和馬虎正在深圳跑《棒!少年》的路演。他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小雙歸隊了,就在電影上映前的三周。許慧晶拍完《棒!少年》之後,沒多久,這群正處在發育期的孩子們就已經變聲了。如今,15歲的隊長大寶身高1米83,是基地裡最高的孩子。馬虎現在也有1米62,比他拍紀錄片入鏡時高了20多釐米。孫嶺峰說,馬虎晚熟,還沒躥個兒。

孫嶺峰說,體育能夠改變人,不光是身體,還有精神、靈魂。馬虎剛來基地時,調皮搗蛋,到處打架,是一個負能量居多的小孩,但棒球運動慢慢改變了他,基本不打架了,團隊意識也在增強,臉上的稜角長出來了,腰板也挺起來了,「他能夠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就是最大的價值」,孫嶺峰覺得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東西可以打破,而這個打破需要的是勇氣。

採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相關焦點

  • 《棒!少年》講述少年成長 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
    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少年》經歷一年半拍攝、一年半剪輯,歷時三年,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8.8。
  •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講述「愛心棒球基地」少年成長,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  少年,是棒球讓他們昂首挺胸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少年》經歷一年半拍攝、一年半剪輯,歷時三年,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8.8。
  • 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全國公映:關注少年成長 創作歷時三年
    12月11日,由愛奇藝出品的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正式登陸全國影院上映。《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 紀錄片《棒!少年》:披荊斬棘與成長三味
    IDG君寫在前面:《棒!少年》是講述一群偏遠地區的少年們在棒球中磨鍊成長的紀錄片。在前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孫嶺峰創辦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裡,這群小孩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歷程,性格迥異的他們,不僅要學會在團隊中的相處之道,還要破解擺在面前的一道道難題,細細密密的心路歷程就這樣呈現在熒幕中。
  • 易烊千璽包場救得了《棒!少年》嗎?
    影片真實地記錄一群棒球少年的成長與困境,他們絕大多數是困境兒童或事實孤兒,棒球使他們有了生存下去的根基和人生的目標。2020年7月,《棒!少年》參加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並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組委會在頒獎詞中這樣寫道:流暢的剪輯超越線性的時間敘事,與完備的電影技術的高水平融合,在動人又誠摯的成長故事中,彰顯了人性的溫存與希望。
  • 《棒!少年》的背後故事:從頑劣小子,到棒球少年
    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就坐落在這裡。基地的孩子們進行日常訓練。李霈韻 攝在這個基地裡,有68個棒球少年——最小的6歲,最大的15歲。幾乎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過往。因為棒球,這些曾經頑劣的少年,有了自己描繪人生軌跡的機會。
  • 棒!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有一個來自西吉……
    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山區的困境少年,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這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被網友評價為「2020最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12月16日,《棒!少年》的兩位小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來到央視新聞《相對論》錄製現場,暢談少年逆風揮棒的故事。
  • 長篇小說《無杭》出版:講述少年成長的圍城
    該書通過主人公江川絮的視角,高度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少年成長史和一群人所共歷的青春時代,文辭犀利、黑色幽默與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濃厚。書中假借少年江川絮的一雙不受轄制的「譏諷瞳」,冷眼打量成人世界的遊戲法則,對「部分群體」進行了鞭辟入裡的諷刺,也對失落的故鄉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個如寓言般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讀來卻如同鏡像,真實得讓人覺得有些觸目驚心。」
  • 《棒!少年》製片人齊康:棒球給了這些孩子人生的新解法
    紀錄電影《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在今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上,該片斬獲「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棒!
  • 《棒!少年》幕後對談 | 關注孩子們的成長,讓他們真正地改變命運
    12月11日,紀錄片《棒!少年》正式登陸全國影院上映。《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本片曾獲得2018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IDF 優選提案」。
  • 《棒!少年》觀後感評價匯總 紀錄片為何能成口碑佳作
    《棒!少年》講述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和「事實孤兒」,在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棒球隊的故事。與令人熱血沸騰的體育題材紀錄片不同,《棒!少年》更多聚焦少年們在愛心棒球基地和貧困家鄉的平凡生活場景,在克制中彰顯著人性的溫存與希望。「真心希望棒球可以帶給他們快樂,彌補內心的缺失,獲得生存的能力和尊嚴,有更多的人幫助和關照他們的成長。」導演許慧晶在自述中表達了拍攝影片的初衷。  體育,讓少年重新找回了陪伴、關愛和自我價值  剛進基地的馬虎,是個上課吃粉筆、吐口水,成天打架的「刺頭」。
  • 《棒!少年》願少年無畏,永不退卻
    不管是張師爺、孫教練、郭老師,以及那一群孩子都有著一顆少年之心,赤忱而熱烈。棒球是聯繫他們在一起的紐帶,也是載著他們免於溺水、隨波逐流成為街頭混混的浮木。棒球隊在一片片荒地、拆遷園區中,構建中屬於這些孩子的童話。這不是一部棒球體育電影,而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論是馬虎還是小雙,他們身有所歸,心卻無所依。馬虎對世界的溝通是拳頭和霸道,是我的地盤聽我的,不服來幹、不服上刀子的莽氣。
  • 《棒!少年》上映,我們和導演聊了聊
    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片《棒!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
  • 專訪|《棒!少年》導演許慧晶:拍事還是拍人,我理解了十年
    少年》如約在全國院線公映。《棒!少年》預告片。(01:59)導演陳可辛直言,《棒!少年》是今年在FIRST電影節做評委的時候,令自己最感動的電影。他還感嘆,紀錄片能走上銀幕太難了,現在的排片量只有1%。紀錄片面臨的現實,和影片中孩子們要衝破的命運,是一樣的殘酷與孤獨。《棒!
  • 《圍棋少年》與《棋魂》:意識流與寫實派,少年的成長與熱血
    02 《圍棋少年》:棋與俠義的故事 明朝末年江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圍棋棋壇也面臨正義的圍棋精神和邪惡的圍棋勢力發生的衝突的局面。就在這種時候,作為主角的江流兒似乎正是為了順應這個時代背景而誕生的一位圍棋天才。《圍棋少年》的故事就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蔣肖斌)11月27日,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禮。這部影片曾在今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展映單元。
  • 周刊少年Sunday史上最棒漫畫排行結果公布!第一名果不其然就是他
    在大部分人看來,《周刊少年JUMP》理應是這些年來少年漫畫雜誌領域無可否認的王者。實際上,與它並稱為日本三大少年漫畫周刊的《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Sunday》,同樣也為讀者們帶來了極為精彩的作品。
  • 《棒!少年》定檔: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
    中新網11月24日電 記者近日獲悉,電影《棒!少年》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 電影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直到有一天,少年們終於迎來了機會,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 其中的兩位主角性格迥異。
  • 《棒!少年》:孩子,我寧願你做孤獨狼,也不要成為流浪狗!
    少年》,名字雖然普通至極,但卻在影視圈資深觀眾中收穫了無數好評,更在2020年西寧FIRST青年影展中,收穫了 「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但凡口碑極好的文藝片、紀錄片等小眾影片,只要登錄院線,大概率逃不掉慘澹收場的窘境,這部《棒!少年》也是如此。
  • 青年作家江映燭新書《無杭》出版,講述少年成長中的理想世界與現實...
    記者了解到,該書通過主人公江川絮的視角,高度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少年成長史和一群人所共歷的青春時代,文辭犀利,用典廣泛,黑色幽默與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濃厚。 書名《無杭》取自屈原的《九章·惜誦》:「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意為「沒有渡船」,引申為少年在夢中追逐自己的理想國,卻終因沒有渡船而折返。全文假借少年江川絮的一雙不受轄制的怪異「譏諷瞳」,以管中窺豹式的冷幽默打量著成人世界的遊戲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