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鼓勵出國留學,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

2020-12-12 寧波立思辰留學

「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開幕。會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到:

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

疫情終將過去,但世界已回不到過去,教育也不會再是原來的教育。

中國認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加強同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在陳寶生部長的發言裡,我們注意到一個詞:「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它具體表達的是什麼含義呢?

 什麼是「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稱,教育為國家富強、民族繁榮、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唇齒相依,教育合作前景廣闊,應當攜起手來,增進理解、擴大開放、加強合作、互學互鑑,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

在具體內容上,「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表現為訪學、辦學、語言、科技、人文交流、孔子學院等多種合作形式。

目前我國「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

據教育部官方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已與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籤署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共有60所高校在23個沿線國家開展境外辦學,16所高校與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17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2017年,共有31.72萬沿線國家留學生來華留學,佔來華留學總人數的64.85%。

在升級版的「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教育部繼續堅持以「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為指引,在鼓勵留學生出國的同時,為他們回國就業營造良好環境。

 具體而言:

(一)以服務為宗旨,持續優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的環境

大力推動「網際網路+留學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留學回國就業落戶、留學人員存檔、學歷學位認證等業務的在線辦理,積極打造智慧留學服務平臺。

與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留學回國人員實習基地。

解決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子女入學難問題,推動各地切實落實中央和地方關於留學人員子女入學的政策措施。繼續引導和鼓勵地方教育部門完善各類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子女入學規定,保障各層次海外人才子女入學權益。

(二)以平臺為依託,積極為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牽線搭橋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東北振興、西部開發等國家戰略,引導留學人員到重點地區,圍繞重要領域創新創業。

教育部還會同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聯合舉辦「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中國海外學子遼寧(大連)創業周」等活動,集聚高端留學人才,吸引前沿科技項目轉化落地,為留學人員回國開展創業投資、技術研究、項目合作搭建平臺。

(三)以項目為載體,著力做好海外人才引進和成果轉化

整合國內外資源,充分發揮海外留學人員科技創新、自主創新、高端創新生力軍的作用,推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項目在國內落地孵化。2019年啟動實施的「春暉計劃2.0」,通過短期回國項目資助來自36個國家的209名留學人員回國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動;通過合作科研項目吸引在外高層次留學人才與國內高校教師共同申報課題,開展合作研究。

近年來,尤其是疫情爆發後,對於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不少人唱衰,質疑其價值。殊不知,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以及外國學生來華留學,是推進教育國際化、促進教育多元發展的重要方面。以狹隘封閉的眼光看待出國留學,不僅不利於受教育者進行理性的學業發展規劃,也影響教育本身的健康發展。

留學目的國家政策變化

今年以來,國際留學環境變得撲朔迷離。尤其是作為中國學生喜歡留學的目的地之一美國,對於中國的相關政策頻繁變化,導致中國留學生措手不及。

儘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就教育領域而言,國外部分國家的教學實力確實處於領先地位。比如美國,既是科技強國也是教育強國。所以往年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很多。

 教育部部長鼓勵出國留學

在12月7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及留學問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從陳寶生部長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對於出國留學這件事,我們還是積極鼓勵的。

因為不可否認,國外部分國家在某些高精尖領域有著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高的教育學術水平。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學習別人先進技術,提升自身綜合實力,這樣才更能推動國家乃至社會的發展。

目前國際形勢多變

然而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對於留學生而言確實存在著不小的挑戰。

以教育強國美國為例,往年美國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喜歡前往的目的地之一,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擁有大量的高水平大學,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供大家選擇的空間更大。

然而從今年年初至今,美國先後發布多項政策,對中國留學生而言並不是特別友好,尤其是籤證審批這個環節更是卡住了一大批人。

 對此我們可以看這樣一組數據: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司長岑建君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讓人驚訝不已。

今年美國方面給中國留學生發放的籤證數量只有808張,那麼2019年發放了多少呢?

9萬多張!對比之下,今年比去年少了99%!

所以從政策上來看,美國對於中國的留學政策是收緊的。

當然,美國政府的想法和美國高校的想法有著一定的差異。畢竟高校需要有收入,而中國留學生以往為美國高校貢獻了大量的學費收入。畢竟中國留學生中大部分都是全額學費,真正獲得全額獎學金不用出學費的學生並不多。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高校對於中國學生前往美國留學是支持的,只是迫於某些政策的壓力,導致他們也處境艱難。

「一帶一路」俄羅斯留學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到俄羅斯留學。在立思辰留學看來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比起美國、英國等熱門留學國的留學費用,留學俄羅斯的費用較低,所以有些中國家庭考慮到經濟因素,會將俄羅斯作為留學選擇。二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關係更進一步友好,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更加頻繁。

戰略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其中絲路新圖中境外部分包含有5條線:

1、北線A: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日本海——海參崴(扎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奈洛比——雅典——威尼斯

5、中心線: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可以看出,除了南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外,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北線、中線以及中心線都途徑俄語區國家,也就是說,俄語是未來一帶一路中心軸國家官方語言,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大部分都需要由俄語作為媒介語言來完成,所以俄語區留學的優越性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部長:著力鼓勵出國留學,教育必須面向世界!
    赴海外留學的安全性,複雜多變的國際關係,一直讓國內學生進退兩難,接下來的留學趨勢究竟會如何發展?教育部部長已經給出了答案!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開幕。
  • 教育部部長鼓勵出國留學,全國首批12家四星級校外培訓機構掛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鼓勵出國留學在12月7日開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疫情終將過去,但世界已回不到過去,教育也不會再是原來的教育。
  • ...中國是全球最大留學生源地國,出國留學人員約有160萬人,目前在...
    【中國已與54個國家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目前,中國已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在此次論壇上介紹,中國是全球最大留學生源地國,出國留學人員約有160萬人,目前在海外約140萬人。
  • 龐大的留學群體,真的是國之幸運?教育部長的看法與眾不同!
    如何看待出國留學據相關媒體介紹:12月14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2019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統計顯示,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
  • 「一帶一路」五年來 中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一帶一路」文化)
    為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教育部2016年發布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教育行動》設計了「四個推進計劃」,一是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為沿線各國專項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二是實施「絲綢之路」合作辦學推進計劃,促進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化產教融合;三是實施「絲綢之路」師資培訓推進計劃,加強先進教育經驗交流,提升區域教育質量;四是實施「絲綢之路」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計劃,推進沿線國家間的研修訪學活動。
  • 教育部最新發布: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70.95萬人!
    據中國教育部12月14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6.09萬人,增長11.73%。
  • 西班牙官碩|教育部部長:同學!安靜!「請你出去」!
    今天我們分享教育諮詢和西班牙碩士留學~ 在12月7日開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上著力,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 碩士留學|教育部拍了拍「你」:這裡需要你!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4.14萬人,增長6.25%; 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6.09萬人,增長11.73%。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展更適合每個人的開放靈活教育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智能時代,如何通過教育幫助人們培養新能力、駕馭新科技?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前表示,迎接智能時代,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更公平包容、更適合每個人、更開放靈活的教育。   在8日於北京落下帷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陳寶生指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陳寶生表示,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加強跨文化教育,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日前教育部等8部門印發《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提出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的任務要求。服務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職院校要按照新的任務要求,針對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跨文化教育的制度與教學設計,並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第一,明確培養目標,將跨文化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職業技術人才。
  • 官方鼓勵出國留學,家長孩子望而卻步,機遇與困難共存
    12月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公開表示:教育必須面對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鼓勵出國留學。你願意讓孩子出國留學嗎?出國留學有哪些困難和機遇呢?讓繆老師老師陪你聊幾句。
  • 「一帶一路」五年來 中外文化交流成果豐碩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中外文化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品牌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實施,中外文化交流呈現快速化、多元化、品牌化發展趨勢。 2016年,《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印發。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發布,強調將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
  • 教育部:發展更適合每個人的開放靈活教育
    智能時代,如何通過教育幫助人們培養新能力、駕馭新科技?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前表示,迎接智能時代,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更公平包容、更適合每個人、更開放靈活的教育。  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陳寶生指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陳寶生表示,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北京師範大學整合優質資源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北京師範大學整合優質資源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2019-01-23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學校對外合作的主線,充分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
  • 中國教育部力挺留學生!而澳洲留學生已準備好在臥室畢業!
    >支持出國留學、鼓勵回國!12月7日,在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留學教育的展望上釋放了積極的信號,他表示:中國認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加強同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
  • 教育為「一帶一路 」夯實人文之基
    共建「一帶一路」開拓文明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形成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核心的全要素流動,旨在打造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唯有實現民心相通,方可開拓文明之路,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人文交流與政治互信、經貿往來一道,構成我國對外關係三大支柱。人文交流可謂實現民心相通並開拓文明之路的利器以及中外關係的地基。
  • 出遊便捷、交流頻繁 一帶一路創造了哪些新機遇
    中柬兩國團隊歷時3年通力合作,不僅打造了這座雄偉的劇院,而且排演了高水平的舞臺劇。周小衡是該項目發起人之一,在2015年一次考察中,他發現暹粒旅遊開發尚不成熟,而中國的旅遊相關產業發展迅速,他從中看到了當地旅遊業的商機。「『一帶一路』倡議讓我產生了把文化旅遊產業拓展到柬埔寨的想法。」周小衡說。  多元的文化、簡化的手續、便捷的交通,激發了「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的居民旅遊熱情。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在202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會作...
    11月30日至12月4日,202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在陝西西安舉行。此次培訓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學基金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委)、人事廳(局),全國主要高等院校等351家單位的700餘名代表參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事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一帶一路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給百姓帶來的六大福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本周末在北京開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社會,對此次峰會都非常關注。  提起「一帶一路」,有人認為只是外交行動,跟自己沒關係,還有人覺得受益的都是外國人,距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其實,「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核心就包括互學互鑑、互利共贏,倡議提出3年多來,已經真真切切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