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我睡在一個三角空間,躲過了一劫

2020-12-21 青鑑文史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唐山人,意識深處一直迴避著1976年7月28日那次大地震,把那慘痛的記憶塵封在心底,不願意觸碰。

隨著時光的流逝,那場浩劫在內心形成的餘震漸漸地消失,現在才敢拿出來晾一晾。

兒時記憶就是在那場大地震發生時清晰起來的,震前我們家族應該多年形成的一個大家族,所有人生活在典型的大庭院,有正房,有廂房,有跨院,還有種著幾棵桃樹的花園,院和院之間月亮門相連。

震後出現的地縫
地震遺址

我家住在西廂房,和大爺大媽家一家一半。爸爸媽媽、七歲的弟弟和八歲的我擠在北屋,大爺大媽家住在南屋。

這麼多年我一直以為自己命大才能在地震中活下來,地震時父親住在離家幾十裡地的漢沽,給生產隊搞副業賺錢。當時我家北邊炕頭有一個老式的板櫃,地震前一天夜裡非常悶熱,我靠著涼涼的板櫃才睡著,這裡形成了一個三角空間,這個空間救了我的命。母親和弟弟則是睡在炕的另一邊,沒有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空頭救災物資
解放軍進入災區救災

記得那天懵懵懂懂中感覺房子塌了,8歲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地震,本能地用手亂刨,漸漸地眼前出現了亮光,我用力地刨啊刨啊,終於鑽了出來。大院的房子全塌了,院子裡是地裡冒出來的水,我站在坍塌的草房屋頂上,用腳試了試,水很深,嚇得我趕緊縮了回來,「救命啊,救命啊」,從西跨院不知哪裡傳來的救命聲嚇得我不知所措,我沿著屋頂深一腳淺一腳地往沒有冒水的西跨院走,見到一個叔伯家的姐姐孤零零地站在倒塌的房前。她運氣好,是被震出來的,毫髮無傷。

本家族輩分最高的是四爺,他家的房子是整個村裡唯一沒有倒塌的房子,家中一個人也沒有損失。跑出來的四爺利用他的威望開始組織大人們自救,一家一家地救被埋在廢墟下面的人。他們雖然都是普通人,但是身上具有唐山人的患難與共百折不撓的精神。

尋找逝去的親人名字
地震遺址公園

震後不久大雨傾盆而下,大人們忙著自救救人,小孩子們則被收攏在一個用草蓆搭起來的棚子裡,中午的時候我還分到了一塊餅。後來我才知道,他們用的是我家的面(面是媽媽準備給外地的爸爸的),災難面前有難同當,有飯一起吃沒錯的,但是當中有人偷偷把媽媽辛辛苦苦攢的錢順走了,最不能理解的是無人順手扒一扒廢墟下的媽媽和弟弟。

事後想來,也許他們喊了幾聲,但是媽媽和弟弟昏迷了,沒有回應,他們去救別人了,畢竟埋在屋子下的很多人在喊救命。但是我一直不能理解,對此我一直耿耿於懷,這也許是我對大家族沒有歸屬感、親近不起來的原因之一吧。

新唐山

當父親傍晚回到家,才把媽媽和弟弟扒出來,人已經死了,全身沒有傷痕,是窒息而死。父親很後悔,常說,如果他在家,早點救出來,人也許不會死的。

天開始下大雨了,救出來的人越來越多。傍晚時分,我見到了父親,他身上披著麻包片,一隻腳穿著鞋,一隻腳光著,流著血。他是從幾十裡地外一步一步走回來的,中途一隻腳不小心踩在了釘子上,鞋也丟了一隻。我撲在父親懷裡大哭。

相關焦點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會有餘震?專家口譯
    釋新聞專家解讀: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還有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同一天,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
  • 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還有餘震?專家解讀
    (原標題:釋新聞|專家解讀: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還有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
  • 提前通知唐山5.1級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今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河北、北京、天津有震感。這是繼唐山大地震後44周年以來,一次影響較大的地震。回顧下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何至今還有餘震?專家解讀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
  • 河北唐山大地震44周年,父親曾親歷過那一場世紀大災難
    #唐山大地震44周年# 44年前末齋還未出生不曾經歷唐山大地震,但曾聽親歷者的父親講起過那場世紀大災難。當時25歲的父親是在河北邯鄲某部的一名志願兵,也是一名部隊駕駛員,曾隨部參與過唐山大地震震後的救援工作。每當父親回憶起當時在震後現場看到的一幕幕,父親的眼中總是含著淚水。
  • 唐山連發3次地震:44年前唐山人的「朋友圈」,我至今不敢翻起
    唐山連發3次地震:44年前唐山人的「朋友圈」,我至今不敢翻起作者:清歡來源:清歡讀書會1今天早上,新疆發生5級地震。而昨天,唐山突發地震,也再次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弦。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
  • 不堪回首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那年我4歲,自己從地震廢墟中爬出來
    100年以前的糧食街現在的建國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唐山爆發了舉世矚目的7.8級大地震,那年的6月我剛滿4歲。唐山抗震紀念碑,當年大伯家就在西側小時候我記事很早,隱約間對地震已經有了一些記憶。當天晚上後半夜,我被父親母親的呼喊聲給吵醒。朦朧中聽父母在說地震了,我不懂是怎麼回事。
  • 釋新聞|專家解讀:為何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還有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 太原青年宮開展紀念「7·28」唐山大地震44周年,地震科普知識活動
    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刻骨銘心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那場災難使唐山這座百年工業城市瞬間變為廢墟,人民生命財產蒙受了損失。在紀念「7·28」唐山大地震44周年之際,由太原市應急管理局、太原市青年宮共同舉辦的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活動7月22日至7月29日在太原市青年宮展開。
  •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唐山大地震44周年
    卻在廢墟上構築起物質和精神的美好家園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在河北唐山,一場7.8級的特大地震讓24.2萬人遇難。44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要祭奠每一個逝去的同胞,也祝福這座重生的城市。黑白照片(左)大地震後,唐山化為一片廢墟(1976年7月28日,常青攝);彩色照片(右上):7月18日拍攝的唐山市雲天廣場。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2020-07-28 12:51:44 7月28日電 題:唐山大地震44周年祭:願逝者安息 生者無畏  中新社記者 王天譯  紅日初升,透過淡淡霧靄,照亮了黑色牆壁上的一排排鎏金名字。
  • 唐山大地震親歷記
    我今年69歲了,是一名在鐵路崗位上工作近44年的退休職工。回想起44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那場唐山大地震,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便會湧上心頭。許多慘烈的場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令人過目不忘。尤其是那天我沿鐵道線從天津徒步走回唐山那個人生經歷的特殊時期的往事,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 7.28唐山大地震44周年:活著的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愛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汶川地震時,一位女士在遇難前寫給身下嬰兒的留言。唐山大地震的時候,人們還沒有手機,但人們的感情何嘗不是一樣的?面對災難,人們渺小無力,唯有愛讓人哭,也讓人不哭。
  • 40年前唐山大地震新聞人物今安在
    原標題:40年前唐山大地震新聞人物今安在新華社石家莊7月25日電題:40年前唐山大地震新聞人物今安在新華社記者李俊義、任麗穎、高博1976年7月28日,十幾秒的地震瞬間改變了唐山百萬人的人生軌跡。40年過去,人們在為逝者悲傷的同時,更想知道那些倖存者的現狀。正如一位被採訪者說:生命來之不易,活著就要有價值。
  • 紀念唐山大地震44周年!苦難,是鞭策中華民族進步的動力!
    那麼,「地震」就是最具「末世」景象的災難!1978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災難:公元1976年7月份28日3時,一場裡氏7.8級的大地震在中國的河北省唐山市爆發,僅僅23秒後,整個唐山夷為廢墟。
  • 大地震親歷者回唐山看望40年前遇難的四川親人
    7月17日,中建二局第一建築公司後院舊磚瓦房牆上,貼出一則通知,告知公司將組織遇難者家屬,前往河北唐山悼念。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相同的位置,都會貼出同樣的通知。  40年前,一大批川人前往唐山,成為建設陡河電廠的主力。就在1號機組剛剛建起時,地震突如其來,3年的成果毀於一旦,更悲痛的是,537位川人不幸遇難,他們的名字留在了陡河電廠陵園的石碑上。
  • 為何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還有餘震?餘震會對北京產生啥影響?聽聽...
    而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上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距離唐山7.8級主震約28千米,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專家會商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唐山大地震,距離震中不遠的清東陵,躲過地震波及,全靠一種結構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這一刻對於唐山人來說,肯定是永生無法忘記的。這一刻爆發了二十世紀中,排名第二的大地震。現如今的唐山人對唐山大地震仍然是記憶猶新,很多人說到唐山,就立刻會想到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大部分唐山地區都受到了影響,可是在距離唐山大地震震中不遠的清東陵,竟然沒有受到波及。古代的帝王是非常重視自己死後的去處,帝王認為自己死後會去另一個世界。在這時候,皇帝剛剛登基就會修建皇陵。古代皇帝的陵墓中,大部分都會放置很多陪葬品,這樣一來,很多古代的盜墓賊就盯上了皇陵。
  • 中國近些年有哪些大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幾個小時後的44年前,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