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地宮銀寶函23.5釐米高,多聞天王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

2020-12-04 建安視角

陝西省扶風縣,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金光閃,天王持弓執箭踏惡鬼。法門寺地宮銀寶函23.5釐米高,多聞天王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王建安 攝影)

法門寺遺址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裡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裡,西距寶雞市96公裡。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法門寺地宮發現至今已有30多年,1987年在對倒塌了6年的法門寺寶塔進行重修時,人們發現了塔下在幽暗中被禁錮了一千多年的地宮,寂靜地置身其中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以及簇擁著它的2499件大唐國寶重器。

因佛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的法門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阿育王在公元前3世 紀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

在中國,唐代諸帝對佛教推崇至極,這一時期的法門寺成為了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佛塔也被譽為「護國 真身寶塔」。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敕命法門寺地宮封門,一座聚集了唐代供佛的奇珍異寶和燦爛文化的寶庫淹沒地下,從此1113年間不被人知。

鎏金四天王盝[lù]頂銀寶函,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為八重寶函之第七重。通高23.5、邊長20.2釐米。重2699克。鈑金成型,紋飾鎏金。寶函作正方形,函前有司前,後有兩鉸鏈與函蓋相連。蓋為盝頂,頂面鏨行龍兩條,四周襯以流雲紋,每側斜剎均鏨兩隻狻猊,底襯卷草。立沿各鏨兩體迦陵頻伽鳥,鳥側襯以海石榴與蔓草。

函體四壁飾四天王像,並分別在方框格內鏨刻四天王名稱:「北方大聖毗沙門天王」,左手託塔,右手舉劍;「東方提頭頓吒天王」,雙手持劍;「西為毗婁勒義天王」,左手掛弓,右手執箭;「南方毗婁博義天王」,左手拄劍。天王身側均侍立神將、夜叉多人。銀函上的天王名號是根據《長阿含經》經鏨刻的,天王的服飾,頭戴冠,身著明光甲,腳穿氈靴,儼然是個唐代的武將裝飾,造像已經完全世俗化。

和目前我們接觸到的明清以來四大天王形象和法器不同,寶函上的東方持國天王(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雙手持劍,而不是手彈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南方毗婁博義天王),左手拄劍,不是目前的手握慧劍。西方廣目天王(西方毗婁勒義天王),左手掛弓,右手執箭,手上沒有纏赤龍。北方多聞天王(北方大聖毗沙門天王)的形象和寶器差別更大,沒有寶傘,而是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世俗化,各個朝代的天王塑像不盡相同,我們今天熟悉的佛教山門中手執琵琶等形象的四大天王大多是明清之後的。唐代的天王形象已經比較中國化,但還沒有完全徹底,到了宋代就徹底中國化,但形象和法器還是以佛教經籍為準。到了明代,天王的形象再次發生大的變化,據說是受封神榜等傳說的影響,比如拿琵琶的形象在佛教經籍中就沒有記載,又如將北方多聞天王和託塔李天王李靖關聯起來等等。

相關焦點

  • 法門寺地宮珍貴文物
    唐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通高23.5釐米 邊長20.2釐米 重2699克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後室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此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八重寶函之第七重四壁鏨刻四大天王及其部眾即夜叉天人眷屬像,各持供養器及法器。分別刻北方大聖毗沙門天王,左手託塔,右手持金剛棒東方提頭頓吒天王,雙手持劍;「西為毗婁勒義天王」,左手持弓,右手執劍「南方毗婁博義天王」,左手駐劍於地。密教興起後,佛教部眾神將以及儀軌思想逐漸流行,四大天王及其部眾是各大寺院熱衷圖繪的護法善神。
  • 千年古剎法門寺地宮考古
    地宮甬道的盡頭是第二道石門,門上雕刻有兩尊對稱的菩薩像,門框上還有坐佛像和護法的天王像,十分莊嚴肅穆。由於長年承受重負,石門已經斷裂。石門前矗立著兩塊石碑。細讀碑文,考古專家們大喜過望。其中的鎏金雙攏12環錫杖長1.96米,用金62兩、銀58兩,後被認定是「世界錫杖之王」。考古專家又被一座高78釐米的漢白玉阿育王塔吸引住了。它是由整塊漢白玉石料雕繪而成的,共由塔剎、塔身、塔座三部分組成。塔的四面雕刻著身姿婀娜的菩薩像和12名護法力士,朱紅色的裙褲和粉綠色的披帶仿佛就像剛完成的作品一般。
  • 法門寺佛指舍利發掘記
    1987年,陝西省政府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重建法門寺塔。明代重修的法門塔,距今已經300多年,雖歷代多次重建,也屬於古代遺存,依然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考古發掘工作也提到了日程之上。而法門寺本身建有地宮,有地宮就應該有舍利。如有聖物,理所當然。
  • 法門寺地宮的寶藏,一個鏽跡斑斑的鐵函,讓萬千佛教信徒激動不已
    那麼,在唐代法門寺塔中藏有釋迦牟尼的一枚真身舍利的說法,究竟是真是假?寺塔中還有其他什麼珍貴的文物嗎?為了揭開寺塔的神秘面紗,考古人員於1987年和1988年對法門寺進行了兩次全面挖掘,其間最為重大的發現就是法門寺地宮的出土。隨後,一批神秘寶藏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 韓金科:法門寺唐代地宮的大日金輪
    陝西省佛教學會西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員韓金科發表了題為《法門寺唐代地宮的大日金輪》的主題演講,論文全文如下:1987年4月3日,法門寺唐代地宮面世,5月5日(農曆4月8佛誕日)凌晨二時,地宮後室中央八重寶函經一重一重啟到最後,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淹沒1113年之後顯現於世,引起海內外極大關注,佛教佛學界為此而振奮。
  • 託塔天王李靖和大唐開國名將有什麼關係
    神話中的託塔天王李靖,原型之一是佛教四大護法之一的吡沙門天王,又名多聞天王。多聞天王是佛教北方守護神,也是佛教的戰神。「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
  • 破譯大唐地宮之謎——法門寺地宮發掘紀實(組圖)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阿育王塔內銅浮屠     5月10日23點,第四枚佛指舍利很快在阿育王塔中發現了。法門寺地宮出土《第七重四天王曼荼羅右側面:西方毗婁勒叉天王》     一九九四年初,我國社科界、佛學界終於完成了對法門寺地宮唐密佛舍利供養曼荼羅的全面破譯。
  • 記錄法門寺地宮開啟的瞬間
    法門寺地宮天下聞名,出土寶物璀璨奪目。地宮一開,就是半個盛唐。在1987年,地宮開啟的那一剎那,考古學家看到了什麼?通往幽深神聖的地宮深處,首先是由上向下20級臺階,在最下面6級臺階上,鋪滿了「開元通寶」銅錢。
  • 記錄法門寺地宮開啟的瞬間
    法門寺地宮天下聞名,出土寶物璀璨奪目。地宮一開,就是半個盛唐。在1987年,地宮開啟的那一剎那,考古學家看到了什麼?石門只有80釐米高,60多釐米寬。從小小的門縫裡望進去,裡面漆黑一片,看不到傳說中的寶藏。
  • 「歷史」寶雞法門寺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其所記佛指舍利的形狀與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相吻合;1987年5月5日至12日,法門寺真身寶塔舍利地宮打開期間共出土4枚舍利,除經專家鑑定的真身佛指骨舍利外,還有兩枚白玉所制和另一枚高僧的舍利共3枚「影骨」,為了保護「靈骨」而和其放置在一起,法門寺也隨著這枚當今世界獨一無二、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真身佛指骨舍利的出土而成為佛教著名勝地;
  • 傳說終證:打開法門寺地宮石門,滿室稀世珍寶,猶如夢回唐朝!
    而今天要講的就是有關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遺蹟——法門寺地宮。法門寺地宮的傳說法門寺,別稱法雲寺,地處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據傳,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明帝十一年(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法門寺最著名的就是有關法門寺佛塔下方地宮供奉著的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的傳說。
  • 佛教:託塔天王,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
    此天王住於須彌山第四層之北面,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兼守其餘三州,具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囑,護持正法,守護國家。因其掌託古佛舍利塔,故俗稱託塔天王,四大天王中只有此天王有時被單獨供奉。此天王也因時常守護道場,聽聞佛法,故稱多聞。多聞天王為印度及西域地方所信奉,然有時亦被視為戰神而受到尊崇。
  • 法門寺地宮中的珍寶盤點,尤其不能錯過這三件聖物
    首先,法門寺的珍寶,有三件列入了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可以認為是最珍貴的。包括八重寶函、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銅浮屠。這三件一定要參觀,否則你就白跑一趟。整個陝西,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不過二十多件,法門寺就佔了3件。僅次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 法門寺,打開一座盛唐寶庫
    文/倪政南如果說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華夏的裡程碑,靈隱寺凝固著吳越國的歷史變遷,那麼法門寺一不小心便收納了半個盛唐。塵封的地宮就像是一座琳琅滿目的地下寶庫,先人為了禮佛崇教而放入的供品,卻成了留給現代人最珍貴的遺物。
  • 法門寺佛指舍利的發現
    當地宮珍寶重現人寰之時,人們便開始尋找那歷經歲月風波的國之重寶佛骨舍利的下落。法門寺八重寶函1987年5月4日傍晚,在古雅幽深的扶風縣博物館內,考古專家在簡陋的工作室內開始工作首先開啟出土於後室天井中的八重寶函,這是一個由大小不同的八重金銀寶函套合而成的多重寶函。它的最外層是一個長、寬、高各30釐米的銀稜盝頂黑漆寶函。所謂盝頂,就是函蓋上稜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極珍貴的檀香木製成,用雕花銀條稜邊。發掘時,此函已嚴重朽壞。
  • 法門寺地宮考古記
    從現場觀察,藻井蓋在塔基中心,距地面約3米左右,距地宮地面也有一段距離。我想如此珍貴的佛財及舍利,不可能從藻井垂直放入,地宮自應有其出入之門徑,於是,囑咐跟隨我在雍城共同工作多年的王保平先執探鏟在塔基正南方向尋找地宮大門。4月3日下午開始探查,翌日,果如所料在羅漢殿之北發現宮口。據王保平報告,宮口距地表極近,大約僅有30釐米左右;口內鋪磚,水平距離下降70釐米左右。
  • 法門寺佛骨舍利「伴出」有感應舍利
    原標題:專家最新認定法門寺佛骨舍利「伴出」有感應舍利新華網西安4月21日電(記者馮國、李樹峰)作為現存唯一的佛指舍利,陝西法門寺唐代地宮考古出土的五重寶函包裹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自1987年出土以來享譽全球,但與其同出秘龕的兩枚水晶球一直寂寂無聞。
  • 國家寶藏-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
    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是我國引以為傲的藝術瑰寶。這些罕見的稀世珍寶代表了我國唐代傑出的藝術成就和精湛工藝。紫色百合香為您細數國家寶藏-法門寺地宮寶物,使您領略這些珍貴文物的同時能繼續傳承這些文物背後的深刻文化內涵。
  • 法門寺地宮,震驚了全世界
    1987年4月9日,全世界的目光投向這裡,這一天,距離西安一百公裡的法門寺神秘的地宮轟然洞開,幾千件奇珍異寶光芒四射,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文明震驚世界。而更加石破天驚的消息是:被奉為萬世不朽聖骨的佛陀真身舍利首現人間。
  • 盛世佛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4枚舍利及寶函
    法門寺地宮的發現經過和雷峰塔地宮的發現類似,1981年8月24日,歷經372年的寶塔轟然倒塌,一塊巨大的漢白玉石板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挪開石板,手電筒往裡那麼一照,不得了,一片金碧輝煌。法門寺地宮就這樣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