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飲中八仙」是人們對於一些有名詩人的合起來的稱號,也是對詩人們才華的一種認可,然而,這三個稱號中,都有賀知章,他還是「飲中八仙」中的第一位,比李白還要好酒,杜甫說他就算喝醉跌到井裡,恐怕也能在井底睡著,可見賀知章的酒品和他的詩品一樣廣為人知。
在大唐的詩人中,賀知章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一個,他沒有李白的鬱郁不得志,也沒有杜甫為生計困擾,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遭貶謫,他是武則天時期的狀元,也是浙江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狀元,從他考中狀元後,仕途就一直順順利利,連後來的唐玄宗也很優待他,在他86歲致仕後,還讓太子率百官送行,更親自為他兒子取名,可見賀知章多麼簡在帝心。
賀知章一生寫過的詩沒有多少首,但其中有兩首堪稱千古名篇,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就是我們熟知的《回鄉偶書二首》和《詠柳》,其中《詠柳》還有一個名字叫《柳枝詞》,這裡不多說,我們今天要來介紹的就是《詠柳》這首詩,也是賀知章寫得最快樂的一首。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詠物詩,而這個物就是柳樹,為什麼賀知章快樂的時候要寫柳樹呢?這還得從唐天寶三載說起,賀知章在外做官,這年正好奉詔回鄉,當地文武百官送行,到了家鄉縣城,又有百官相迎,當時正好是二月,河邊的柳樹個個萌發了綠色的小芽,放眼望去一片青綠,賀知章在眾人陪伴下回到家鄉,心情自然格外激動,他難掩快樂,就寫下這首著名的詠物詩。
而這首詩之所以老師強調必背,就是因為太經典了,可為詠物詩的範文。首先「碧玉」這個詞,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非常有名,所以後來把女子稱為「小家碧玉」,詩人開篇就以「碧玉」開頭,說明詩人將柳枝比作美人,在春風的吹拂下,美人搖曳擺動,後面的「綠絲絛」也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這一場景。
最後兩句也能看出詩人快樂的心態,他自問自答,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的啊,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啊,可見詩人此時心境樂觀曠達,連柳葉也能寫得這麼有趣。
賀知章這首詩,寥寥數語,卻一環緊扣一環,讀起來還朗朗上口,所以最適合小學生背誦,因此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學過這一首,老師有讓你背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