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入選小學課本的一首詩,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

2021-01-18 讀書狗子

#每天一首古詩詞#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有詩王、詩魔之稱,他也是唐代詩歌改革運動的倡議者。白居易力倡新樂府運動,倡導作詩論時事、關注民生疾苦,講究詩歌語言通俗。

在很多人印象中,白居易的詩大多是樂府詩,篇幅長而多敘事,語言通俗易懂又很優美,能準確傳達主題。比如我們中學曾學過的《觀刈麥》、《賣炭翁》、《琵琶行》、《長恨歌》等等都是中長篇樂府。

其實白居易所擅長的詩歌體裁很多,五言七言都能信手拈來,絕句律詩也是律工韻諧。其五言絕句如「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驢」、七言絕句如「半江瑟瑟半江紅」、律詩如「試玉要燒七日滿,辯才須待七年期」等等都是傳唱千古的名作。

今天再向大家介紹一首白居易的小詩,這首詩僅僅20個字,因頗有童趣而被選入小學課本中,幾乎人人會背。但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且來欣賞白居易的這首《池上》:

池上·其二

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首《池上》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小學課本中的必背詩之一,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

白居易最擅長敘事詩,不僅僅能長篇敘事,且能以短小篇幅描繪一些生活趣事,此詩便是描繪兒童生活的敘事小詩。

短短4句詩20個字,在白居易筆下就如同一組鏡頭,拍下兒童偷採白蓮的情景。撐船、採蓮、悄離、浮萍開等等描繪,既有動作描寫,又有兒童的心理描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將一個偷採白蓮的孩童描繪得天真活潑,淘氣可愛!

這首詩能入選小學課本一方面是其題材為兒童趣事,很貼近小學生生活,另一方面也是語言通俗易懂,易於小學生理解接受。

但其實,這首詩只是白居易《池上二首》中的第二首,再來看看第一首如何:

池上·其一

唐·白居易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這第一首寫的詩山僧對弈的場景,相比第二首的童趣,這首詩更顯清淨,山僧、棋局、竹陰、落子聲,環境和人物都安寧和諧,反映出一種一塵不染的心境。尤其結尾一句「時聞下子聲」,以動襯靜,更顯真正的幽靜。

兩首小詩,一者清幽、一者諧趣,足見白居易作詩風格多樣,各種題材風格信手拈來,天然不須雕飾,詩王之稱確實當得。

相關焦點

  • 溫庭筠最經典的一個千古名句,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
    其詩與李商隱齊名,已是很不一般,而於詞曲一道,也極為精深。溫庭筠是歷史上第一位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被稱為「花間派鼻祖」。五代與北宋詞人幾乎都在模仿溫庭筠。除此之外,溫庭筠工於書法、還偶爾創作傳奇小說、編纂學術著作等等。可惜的是他的作品遺失很多,其傳奇小說幾乎全部遺失、詩詞文賦也傳世不多。甚至他人對溫庭筠的史料記載也歷史潮河中散佚殆盡。
  • 寫冬至的詩很多,卻被一首民謠碾壓千古,還入選了小學課本
    每年冬季,幾乎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劫難。因為貧窮,很多人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所以從進入冬天開始,就盼望著春天的到來。盼望,就數數,數過去一天,就離春天近了一天,就這樣一天一天數下去,終於數到了春天。在古代,冬至是個比較大的節日,即使是現在,我的家鄉對冬至節還比較重視。
  • 白居易這首冷門詩,意義深遠,是最應該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一首詩
    在我們經常哼唱的由詩通過作曲而來的一首歌中,也同樣表達了一種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問。可以說,在古代的時候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思想已經在很多文人墨客、士農工商的先進人士生根發芽了。今天小赫赫就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來自香山居士白居易的一首倡導人們愛護動物的詩《鳥》。
  • 白居易憑此詩少年成名,該詩曾選入小學課本,後四句知道的人很少
    白居易憑此詩少年成名,該詩曾選入小學課本,後四句知道的人很少!說起白居易,很多人都清楚的記得這個傑出的唐代詩人,很多人都能記住他的很多詩作。無論是《長恨歌》、《賣炭翁》,還是《琵琶行》都是名傳千古的好詩,但是小水今天說的這首詩大部分人都知道,而且是白居易少年時代的成名作,也曾入選小學課本,你知道是哪首詩嗎?為躲避戰亂,白居易移居宿州符離,十六歲的他寫下了成名作!
  • 白居易一首詩歌雖然不知名,但是很有道理,應該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白居易有很多的詩歌都是寫生活的情趣,他說自己是一個「閒」人。正是由於這種「閒適」心情的存在,才會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自然界當中的一切,寫出許多精美的詩篇。這些詩篇當中還注入了一些人生感慨,甚至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了環保保護動物的概念,在這一首不太知名的唐詩當中寫得最為清楚。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 入選課本多年的杜甫《石壕吏》,被白居易的這首詩取代,憑什麼?
    事實上,在2019年的新版教材中,古詩詞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量增加了,目前小學古詩詞增加了87%,初中增加了51%。不過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還是被刪了,它就是杜甫的《石壕吏》,取而代之的是白居易的妙詩《賣炭翁》。說起這首《賣炭翁》或許很多年輕的朋友不太熟悉, 但曾經這篇文章也是躺在課本中多年的作品。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賀知章一生寫過的詩沒有多少首,但其中有兩首堪稱千古名篇,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就是我們熟知的《回鄉偶書二首》和《詠柳》,其中《詠柳》還有一個名字叫《柳枝詞》,這裡不多說,我們今天要來介紹的就是《詠柳》這首詩,也是賀知章寫得最快樂的一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 唐伯虎有一首詩,非常俗氣,看似沒水平卻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其中就有這首《畫雞》,這首詩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俗氣,整首詩就像是一首沒有水平的打油詩,但是通俗易懂,讀來也是朗朗上口,為此也是年年入選了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詩: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 李商隱的炫技之作,入選小學課本,不少老師卻不知如何給學生講解
    恨他,是因為他的詩太難懂了。為了追求駢文式的美感,李商隱用上了各種寫作手法,引經據典、排比類比、借代隱喻,這讓他的很多詩都很難懂,以至於到現在文史專家們都還在討論《錦瑟》到底想表達什麼。難懂畢竟蓋不住詩本身的光芒,也擋不住他的詩進入中、小學課本。
  • 王維入選課本最多的一首詩,不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並不是寫愛情
    王維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才華可以比肩李杜,知名度也是很高,他的詩風格簡練,不像有的詩人喜歡引經據典,讓人難以理解,王維的詩沒有這方面的障礙,人們一讀就能夠明白其中意思。尤其是這首《相思》可謂是膾炙人口,只要上過學的人,那都讀過這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但是這首詩被很多人誤解了,認為是一首愛情詩,其實並非描寫愛情,而是在寫友情。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儘管唐朝有無數的詩人,但果要論細膩的話,大概沒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比。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白居易在山上看到僧人下棋,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白居易也是繼李白和杜甫之後,唐朝詩壇名氣最大的一位,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還頻頻地收錄於我們小學的課本裡,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通篇背誦,所以說我們白大詩人的作品,當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 永嘉四靈中很重要的一位詩人,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頻頻入選課本
    古代有無數了不起的詩人,而且他們的作品也都是自成一派,為此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頻頻地入選我們的小學課本,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相思》;杜甫的《絕句》等等,那都是每年都是課本裡必選的古詩。這些作品也是深入人心,早已是成為了經典名篇。
  • 杜甫一首罵人不帶髒字的詩,多次入選課本,卻被很多人用錯來誇人
    唐代作為詩歌發展的盛世,可謂是將詩這一文學體裁發展到了絕顛,既超越了前人,又為後人立起了難以逾越的高峰。雖然唐代著名詩人不勝枚舉,但在唐詩這座高峰上,站在巔峰的當屬「李杜」二人。杜甫現存詩歌1500多首,其中有很多入選課本的佳作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繁華與落寞,還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一首詩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能夠打動讀者,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有情感,如果文字沒有力量,沒有那種旺盛的生命力,即使是寫再多,那也是無濟於事,不可能流傳於世,這就好像是乾隆皇帝寫了四萬多首詩,差不多每一天都寫一首,可是後世的讀者沒有記住他一首詩,所以說好的作品,只要一首就夠了,如果有幸還入選了課本的話,那麼足以流芳百世。
  • 羅隱一首很經典的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感動
    科舉考試也的確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自從隋朝開始首次以科舉的方式選拔人才,古代的科舉一直延續到清朝,一共是有一千多年,選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當然科舉考試有利有弊,有的時候往往太過於注重形式,反而讓人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沒有那麼幸運,羅隱就是其中最倒黴的一位,前面說過他參加了十次科舉考試,但是始終沒能如願。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僅有一首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好感動
    因為這也是詩歌最流行的時候,我們常說唐詩宋詞,說明了在唐朝時期詩歌文化的繁榮昌盛,所以後世的人才會特地編撰了一部《唐詩三百首》。然而要問歷史上誰是寫詩最多的人,恐怕這個問題要令你們大失所望了,很多人都以為是李白等人,恰恰相反,李白雖然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可是他卻不是歷史上創作詩歌最多的人。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僅有一首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好感動
    因為這也是詩歌最流行的時候,我們常說唐詩宋詞,說明了在唐朝時期詩歌文化的繁榮昌盛,所以後世的人才會特地編撰了一部《唐詩三百首》。然而要問歷史上誰是寫詩最多的人,恐怕這個問題要令你們大失所望了,很多人都以為是李白等人,恰恰相反,李白雖然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可是他卻不是歷史上創作詩歌最多的人。
  • 這詩在唐代就被寫成歌詞,如今入選小學課本,作者卻不知是男是女
    而本期筆者要分享的這首唐詩,雖然是古詩,但是也是受到樂府民歌的影響,配上音樂就能演唱,這首詩就是《金縷衣》,據說這首詩是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錡或是他的侍妾杜秋娘所作,但是卻沒有直接證據,而李錡也時常在宴會上讓杜秋娘演唱這首唐詩。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唐代的歌詞,領略屬於大唐的流行歌曲。
  • 李白最奇妙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句句驚人,入選小學課本
    說起誇張,李白有一首小詩,20個字,句句驚人,讀來令人嘆服,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都會背。這首詩就是李白的《夜宿山寺》。《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如果說李白的《贈汪倫》和《望廬山瀑布》中誇張的是其中的某一句或某兩句詩,那麼這首《夜宿山寺》是句句皆驚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