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憑此詩少年成名,該詩曾選入小學課本,後四句知道的人很少!
說起白居易,很多人都清楚的記得這個傑出的唐代詩人,很多人都能記住他的很多詩作。無論是《長恨歌》、《賣炭翁》,還是《琵琶行》都是名傳千古的好詩,但是小水今天說的這首詩大部分人都知道,而且是白居易少年時代的成名作,也曾入選小學課本,你知道是哪首詩嗎?
為躲避戰亂,白居易移居宿州符離,十六歲的他寫下了成名作!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其作品有很多,要說其成名作,也僅有一首!白居易十六歲的時候曾憑藉這首詩名揚天下,該詩的前四句被選入小學課本,詩作的名字是《賦得古原草送別》。
小水的家鄉就在宿州符離,這裡還有白居易少年時代讀書的東林草堂遺址。白居易在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出生,家在鄭州。後因為戰亂,父親白季庚將家遷到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在這裡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時光,而當時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在此時寫下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曾選入小學課本,後四句知道的人很少!
小水當年讀書的時候,在小學課本裡有一首詩《草》,其內容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想必很多人可以熟記背誦,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首詩是節選自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的前四句,詩的後四句是什麼你知道嗎?
但看這四句詩,大部分人都覺得這首詩是寫古原野草的堅韌不屈,春風吹有生的頑強生命力,詩意簡單易懂。但是看了後四句的話,很多人才發現,這首詩確實如詩名一樣,是在寫離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詩人從寫景轉而寫離別之情,感情真摯,來自肺腑。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才十六歲,之所以在題目中加「賦得」二字,是因為白居易是在應考時候的習作。當時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就必須遵照當時的考場規定,寫出符合要求的詩作來。誰知道,《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問世,使得白居易不僅迎來了詩名遠播,更為自己的仕途未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白居易以一首詩成名,入駐長安!
長安在當時的唐朝來說,可謂是繁華之地,在裡面安家居住可謂是大費錢。唐代張固的《幽閒鼓吹》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白居易在貞元三年(787)進京,當時《賦得古原草送別》已經寫成,他把自己的詩作拿給名士顧況看。
當時顧況看到白居易的姓名,有點輕視,就說了一句「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意思是,長安的米價很貴,想在這裡居住很是不容易。話外之音是你想白白在這裡居住,怕是不容易!不過當他看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之後,大加讚賞,特地為白居易揚名,白居易之後的路就非常容易走了。
其實在小水看來,白居易也沒想到,自己單憑一首詩就能獲得名士的垂青,也憑藉一首詩名揚天下,讓後世也銘記在心。但是,白居易能夠有以後的成就,在文學史上赫赫有名,和他當初刻苦讀書十分相關。
白居易不僅聰穎,而且從小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倘若沒有當初的知識積累,是不會在十六歲的時候寫成名作,也不可能成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他的成功,其實就源自於他自身的刻苦努力,後人也要以他為榜樣,好好用功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