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奇妙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句句驚人,入選小學課本

2020-12-07 古典文學與詩詞

李白寫詩最喜歡用誇張的手法,其中,名句迭出: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裡。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每每讀來,不得不佩服李白的想像力,感慨他的豪邁之筆。

說起誇張,李白有一首小詩,20個字,句句驚人,讀來令人嘆服,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都會背。

這首詩就是李白的《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全詩明白如話,可以說不用翻譯,讀完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呀,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站在樓上,好像可以摘到天上的星辰。

站在這裡,我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李白此詩極度誇張的寫山寺樓之高。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

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託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李白非常善於抓住事情的某一個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像誇張。誇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那麼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

例如李白《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的深厚感情。

汪倫來送別,李白將送別之地桃花潭來作比,顯得親切自然,誠摯動人。

而在《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將瀑布比作落入塵世的銀河,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

如果說李白的《贈汪倫》和《望廬山瀑布》中誇張的是其中的某一句或某兩句詩,那麼這首《夜宿山寺》是句句皆驚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樓高百尺,已經讓人十分驚嘆了,更讓人叫絕的是,伸出手,可以夠到天上的星辰。這麼高,必生恐懼,話都不敢大聲說了,生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

這首詩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小學生必背的詩作。

讀這首詩,小七佩服李白想像力,他藉助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讀這首詩,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摘星辰、驚天人,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上學時,有一年暑假,小七回到老家過暑假,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夥伴一邊玩一邊念了這首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全詩明白如話,卻又朗朗上口,讀完後,還能啟發我們的想像力,這個世界,是多麼奇妙呀!

感謝詩詞,啟迪我們的想像,帶給我們超出生活的體驗。

相關焦點

  • 李白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無論是五絕、七絕,還是歌行,李白都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眾所周知,李白的詩歌大部分都在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並且,李白的寫景詩,由於想像、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往往有一種獨特的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歷來深受世人的好評。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望廬山瀑布》,便是李白此類詩作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
  • 李白想像最奇瑰的一首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
    他就是李白,一個讓大詩人杜甫甘心成為他小迷弟的男人。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王之渙等七絕寫得很好,但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常駐小學二年級課本,短短20字妙趣橫生!
    然而浪漫的詩人往往有一顆赤子之心,他表達自己的情感非常真誠,表達的方式也非常的單純,只是用了最貼合自己現在情緒的意象而已。比如著名的「朝如青絲暮成雪」,「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都是李白心中的自己,滿面愁容,一頭白髮;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比如「玉盤珍饈直萬錢」,「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 李白最富想像力的一首詩,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還入選課本!
    李白的詩歌對於整個中國文學那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他也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有才華,也是最富才情,最有想像力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描繪的如夢如幻,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李白最特別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的魅力。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飲中八仙」是人們對於一些有名詩人的合起來的稱號,也是對詩人們才華的一種認可,然而,這三個稱號中,都有賀知章,他還是「飲中八仙」中的第一位,比李白還要好酒,杜甫說他就算喝醉跌到井裡,恐怕也能在井底睡著,可見賀知章的酒品和他的詩品一樣廣為人知。
  • 白居易入選小學課本的一首詩,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
    #每天一首古詩詞今天再向大家介紹一首白居易的小詩,這首詩僅僅20個字,因頗有童趣而被選入小學課本中,幾乎人人會背。但很多人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且來欣賞白居易的這首《池上》:池上·其二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這首《池上》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小學課本中的必背詩之一,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他自稱無人超越,寫了首20字的詩,入選小學課本,學生表示讀不懂
    在唐代,李白推崇的詩人不多,就連杜甫,李白也只是略作調侃,並不認為杜甫高過自己。李白甚至戲言,杜甫達不到爐火純青,是因為不會喝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李太白,卻十分推崇一個和他一樣狂的詩人,他就是劉長卿。劉長卿,字文房,唐代詩人,比李白小了8歲。劉長卿工於詩,長於五言,在他眼裡五言詩是最難寫的,而自己的詩是五言裡的佳品,還自己給自己封了個稱呼叫「五言長城」。這個意思是,我寫的五言城,如長城一樣宏偉,難以超越。這樣的狂妄,和他當時的身份卻不相符合。首先,在詩壇他當時並不算出名,前有李白等前輩,他只擅長作這一首詩,很難有更高的知名度。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 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整個唐朝的詩人可謂是燦若星辰,王維也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那顆,縱觀他的一生雖然沒有李白的那種大起大落,也沒有杜甫那種憂愁之感,可是他卻是多了一份平靜,特別是他晚年隱居在終南山,無論是對於人生的理解,還是思想上的轉變,那都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正是王維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更為深刻,也更加的唯美。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入選小學課本,百讀不厭
    ; …… 許多詩人都寫過哲理詩,對於詩詞君而言,印象最深的哲理詩,是小學課本上蘇軾的《題西林壁》。 在語文課本上,《題西林壁》背後有四個大字:背誦全文。從此這首詩就印在我的腦海中。 鮮為人知的是,《題西林壁》是蘇軾遊廬山時所作。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軾從黃州被調到汝州,路過九江時,與友人參寥子遊覽了廬山。
  • 小詩人在牆壁上寫了首謾罵詩,全文無一髒字,卻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詩歌作為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其實它最早源於民間生活,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草根文學,《毛詩·大序》就曾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而古代詩歌歷經數個王朝的發展也有諸多類別,比如我們通常所說的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等皆是按內容劃分的。
  • 乾隆一生作詩4萬餘首,只有一首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值了
    乾隆皇帝25歲即位,估計在此之前,他寫的詩是很少的,在詩詞上的愛好,應該是在做皇帝的時候培養的,如果算從25歲開始寫,一生寫了60餘年,要每天寫兩首詩才能達到一生四萬餘首這個數量。平均每天寫兩首詩,想想也能知道詩的質量如何,這裡並不是質疑乾隆皇帝的文學水平,而是詩歌這種東西,每一個字都需要細細推敲、打磨的,只有這樣才可能打磨出一首好詩,當然李白那樣的天才不在此列。
  • 小詩人一罵成名之作,僅28字偷偷寫在牆上,入選小學課本流傳千年
    有一種詩,叫「牆頭詩」,這種詩寫起來容易,紙都不用,牆上寫幾個字就能「不負責任」地溜之大吉。但這種詩,是最考驗人的。寫得好,就如李白在牆上寫的《梁園吟》,宰相孫女花千金把牆壁都買了下來;寫的不太好的,就像朱元璋在寺廟寫的那首打油詩,「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他一走老和尚就大刷子一抹,管他三七二十一。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稱得上是牆頭詩之冠,詩名《題臨安邸》。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僅有一首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好感動
    而歷史上我們常常提及的詩人我們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那幾個:李白、杜甫、李商隱等等。因為這也是詩歌最流行的時候,我們常說唐詩宋詞,說明了在唐朝時期詩歌文化的繁榮昌盛,所以後世的人才會特地編撰了一部《唐詩三百首》。然而要問歷史上誰是寫詩最多的人,恐怕這個問題要令你們大失所望了,很多人都以為是李白等人,恰恰相反,李白雖然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可是他卻不是歷史上創作詩歌最多的人。
  •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僅有一首入選小學課本,小學生:好感動
    而歷史上我們常常提及的詩人我們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那幾個:李白因為這也是詩歌最流行的時候,我們常說唐詩宋詞,說明了在唐朝時期詩歌文化的繁榮昌盛,所以後世的人才會特地編撰了一部《唐詩三百首》。然而要問歷史上誰是寫詩最多的人,恐怕這個問題要令你們大失所望了,很多人都以為是李白等人,恰恰相反,李白雖然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可是他卻不是歷史上創作詩歌最多的人。
  • 唐代宰相的一首謎語詩,寫風入選小學課本,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首以風為題目的詩,在讀詩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創作者的身份。李嶠是初唐盛唐之間的一位詩人,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而關於他的詩歌,大多數人應該只知道他最著名的一首詩,這首詩被選入了小學課本,是小學必背70首詩詞之一,足可見它的藝術水平和影響力之高,不知道早已告別校園或是還在上學的你,還能不能背過呢?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蘇軾給兄弟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被選入小學課本,有學習價值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出了非常多的著名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隱,李清照,蘇軾,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主要講的就是蘇軾,當時給自己兄弟寫了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被選入了小學課本,可謂是驚豔了千年,非常有學習的價值。
  • 文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五言絕句,打敗了幾萬唐詩,入選小學課本
    目前在小學課本上僅有三首清朝古詩,一首是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一首是鄭板橋的竹石,最後一首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舟夜書所見》。要知道《全唐詩》共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入選小、中、高課本的不過一百多首,能打敗幾萬首唐詩入選,可見這首《舟夜書所見》的魅力。
  • 永嘉四靈中很重要的一位詩人,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頻頻入選課本
    古代有無數了不起的詩人,而且他們的作品也都是自成一派,為此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頻頻地入選我們的小學課本,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相思》;杜甫的《絕句》等等,那都是每年都是課本裡必選的古詩。這些作品也是深入人心,早已是成為了經典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