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過年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2021-01-15 e趣幸運折扣


臺灣的小年夜

  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小年夜,小年夜在臺灣的習俗是要拜天公的,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又叫天帝)。


   拜天公要先看黃曆也就是農民曆來選擇吉時進行祭拜儀式,臺灣拜天公一般需要準備五牲來拜,五牲包括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也可以用幹魷魚來代替魚肉)、豆腐乾等五種。


  雞肉與鴨肉一定要用全雞與全鴨來拜,所以雞肉不可以用肯德基來拜,但是鴨肉可以用北京烤鴨來拜(在臺灣某些地方的北京烤鴨還叫北平烤鴨)。

  除此外,雞與鴨的腳都要放在它們的腹腔之內,不可以放在外面,這是因為避免煮熟的雞鴨飛了。

  除了五牲外,還要配合五行小菜來祭拜,但是因為臺灣各族群對五行蔬果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些是用蔬果中有帶五行的字來看五行,而有些族群則是用顏色,所以小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

  五行祭祀之金:


  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金針或金桔」,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冰糖或白米"。


   五行祭祀之木:


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黑木耳」,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綠色的蔬果"。

  五行祭祀之水:


   在水的部分比較少用字中帶五行,而是用顏色或是形狀看,例「冬瓜糖"的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就代表水。而"冰糖"的形狀像冰塊一樣,有些族群也拿來代表水。除此外;現在也有很多的臺灣家庭用飲料代表水。

  五行祭祀之火:


  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火龍果",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龍眼乾或蘋果代表火」。

  五行祭祀之土:


  一般都用「花生",因為花生代表土,也代表長生的意思」。

  除了五牲與五行小菜的祭品外,也要準備三杯酒與三杯茶來祭拜,祭拜的過程不可以一次加滿,要分三次加滿,這代表酒(茶)過三巡才能讓神明喝的痛快。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必備祭品外,尚有:

  金桔:代表大吉大利。


   甘蔗:代表甘之如飴,也代表節節高升。


  蘋果:代表平安。


  發糕:代表一路發或發財的意思。


  年糕:代表年年高升。


 蘿蔔糕:代表好彩頭(蘿蔔閩南語叫做菜頭,諧音彩頭,又叫好彩頭)。

   拜天公的儀式結束前要焚燒祭天的壽金(紙錢),焚燒壽金首先要先燒長壽金再燒壽金,並把供神的茶酒倒在供桌前,每倒一杯嘴裡就念一遍平安進財,三杯酒與三杯茶倒完後就代表六合。


  最後才燃放鞭炮,當鞭炮放完後也就代表整各儀式完成。

 除夕的習俗

  除夕當天一定要祭祖,選吉時祭祖,供品也是以三牲為主(雞、豬、魚或魷魚)。

  當然最重要的是晚上要吃年夜飯啦!

  有些比較傳統的閩南家族還會圍爐,圍爐就是在用餐的圓桌底下擺木炭火爐,並在火爐周圍放著紅色的鈔票,圍爐過後小朋友就跪著向長輩說吉祥話與領紅包。

領完紅包後就開始守歲,當天就是小朋友最快樂的時間了,因為沒有宵禁。

  在守歲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大朋友都在熬夜打牌,小朋友熬夜與許久沒有見面的堂表兄弟姐妹們放煙火與玩耍。

  當然臺灣有些大陸北方的族群會在年夜飯時吃餃子(餃子代表元寶),而且這個餃子是很大的餃子,因為在民國之前的北方會習慣在餃子餡裡面放錢,所以當初國軍中的某些北方族裔還保留了這個傳統,而在年夜飯吃到有錢的餃子就代表吃到錢,也就代表會發的意思。


 初一的習俗

  初一當天要依據黃曆的時間來開門我們叫做開門大吉,並依據黃曆上所說好的方位走到廟裡去拜拜,並設法去廟宇搶頭香。


  搶頭香就是第一個進到廟裡面,並把香插入香爐的,依照臺灣傳統搶到頭香的人代表今年的運氣與事業都會第一名。

  初二的習俗

  年初二在臺灣的習俗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回娘家一般女婿都會帶伴手禮回去吃完午飯後,休息片刻在晚餐前離開娘家。


  為什麼在晚餐前離開娘家呢?

  臺灣傳統的習俗認為嫁出去的女兒,過年的時候不可以在娘家吃兩餐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屬於男方的人,傳統習俗認為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連吃兩餐的話,娘家會被吃垮。

   臺灣是否有春晚

  除此外臺灣有沒有春節聯歡晚會呢?這也是很多大陸朋友想知道的事情。

 臺灣在70年代以前,當時臺灣只有三家無線電視臺的關係,所以在過年期間就會一起製作節目共同播出,但是名稱叫做春節特別節目而不叫春節聯歡晚會。

  到了80年代臺灣有線電視臺開發放後就沒有共同的春晚了,因為各個電視臺都為了收視率就自己製作自己的春節的特別節目了。


❤e趣商城祝大家新春快樂,闔家歡喜~❤


相關焦點

  • 農民都紛紛回家過年,農村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農民都紛紛回家過年,農村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導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古老而隆重的節日,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節日,在春節的時候,有很多習俗,農民這個時候也都是從各地回到家裡,在農村還有很多習俗,你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帶你一起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吧!
  • 臺灣過年習俗與禁忌
    每次過年,臺灣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採買春聯等年貨了呢!除了包紅包、吃年夜飯等流傳千百年的春節習俗,其實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跟禁忌,就算沒有遵循也不用過於在意!雖然流傳下來的習俗自有它的道理所在,但相信大家心存良善,肯定也是開心過好年!
  • 紅紅火火過年!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國僑網1月25日電 題:紅紅火火過年嘍!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為迎接這個盛大的節日,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小僑今天帶你看看,這些僑鄉別具一格的春節習俗。
  • 大年初二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大年初二的習俗你知道多少?政務 正月初二有很多寓意吉祥的民俗活動,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 過年這些事不能做!過年這些有趣習俗你知道多少?
    很多公司開始放假了,春運的忙碌預示回家過年的人潮開始湧動!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年一度春節馬上就要來臨,大家過年的年貨都準備好了嗎?春節的紅包準備好了嗎?準備以什麼新衣服新鞋子,換個什麼美美的髮型,以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還是一如既往的形象來迎接即將見面的七大姑八大姨呢?
  • 臺灣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在臺灣過年,習俗竟然這麼有趣與精彩!
    臺灣民眾搶頭香 百米衝刺搶今年運勢,旺旺旺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你是不是在謀劃著這個春節怎麼過呢?如果你想換一種環境過年,但是又想要有濃濃的過年氣氛的話,現在到臺灣過元宵當然是你不二的選擇。臺灣和中國大陸血脈相連,在習俗上更是匯聚了中華民族各個地方的風俗,文化十足,熱鬧十足。臺灣又是個傳統的地方,但在過年的時候更會 有一些時尚的元素,一定讓你收穫滿滿。
  • 50年代臺灣民眾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各地奇葩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
    快過年啦   雖然有人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但仍然有許多人在堅守著自己地方的過年習俗   沒有習俗的年怎麼能叫年呢?
  • 今日小年 過年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今日小年 過年這些習俗,你知道嗎?政務 今日小年過年的這些習俗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過大年。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1950年代,臺灣民眾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 江西人如何過年的,江西人過年習俗你們知道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江西人過年的一些習俗。過年你們知道最開心的是誰嗎?小孩和老人,話說今天就是小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發哥這樣的文章,真的是有感而發。過年的習俗也是繁多哦,江西春節的民風民俗江西人過年,除了年夜飯,早餐也是非常講究的。為了新年有個好兆頭,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不允許睡懶覺。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6點多都得起床,7點多一家子要坐一起吃新年早餐。這頓早餐一般吃的是「素餐」,以青菜豆腐為主,以示新的一年清清吉吉,富貴有餘。
  • 「詩詞話春節」古時的這些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過年了,大家都忙著除塵、洗浴,貼春聯、剪窗花、備年貨,準備過一個熱熱鬧鬧、歡樂祥和的春節。那麼,除了這些,你知道古人在過年時還有哪些習俗嗎?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描寫了古人在過年時燃爆竹、飲屠蘇、貼桃符的習俗。關於桃符,《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中說,桃符是門神的原始形式。其中還有一個十分美麗的傳說。據傳,東海度朔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曲蟠三千裡,人吃了樹上的桃子就可以成仙。
  • 春節過年,各地習俗您知道嗎?
    春節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意味著團圓,意味著豐收,意味著新年的開始各地的春節習俗大同小異都講究的是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成方君帶您來了解一下各地的過年習俗北京過年習俗以孔孟之學聞達四海,在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尊老敬祖,勤勞智慧的山東人民,把祭祀祖先、祈求豐年、年節世俗、風土人情、娛樂慶祝巧妙地集為一體,獨具齊魯文化特點、鄉土氣息濃鬱的山東春節習俗。餃子是山東人過年習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在曲阜,年夜飯菜無論多豐盛,也一定要有餃子。過年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家庭包餃子時,還把幾枚硬幣包進去,誰先吃著了,預示著來年好運。
  • 這些全國各地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同樣的,每個地方也有著自己獨有的奇特的過年奇葩習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神奇過年的神奇操作吧?相信總有一個是你聽說過的。1、過年集體「天體浴」這是怒江地區的一種習俗,每到春節,怒江地區傈僳族男女老幼裝扮一新,帶著乾糧和帳篷來到怒江的溫泉邊,一起在溫泉裡沐浴。據說這樣可以在新的一年裡洗去疾病、災難和壞運氣,進入全新的一年。
  • 過年穿新衣是個古老的習俗 你知道嗎?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李翔農曆新年已進入倒計時辣麼問題來了又要走親戚參加各種聚會還有年會和見朋友記得小編小的時候,過年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不過慢慢長大後,似乎對穿新衣服越來越淡薄,大概平時也經常在穿新衣服吧。那麼過年為什麼要穿新衣?你知道過年穿新衣的來歷嗎?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吧。過年為什麼要穿新衣舊時,富紳、富戶呢毛綢緞穿戴一新。
  • 那些被淡忘的過年習俗
    人經歲月愈見成熟,處事越來越淡然,那些歡樂的幼時活動也隨著時代的改變在慢慢消失,那些90之前的過年習俗,你還記得多少。二,放鞭炮年獸是過年由來的主要生物,和平精英裡存在的年獸保留了人們關於過年的神話色彩,然而隨著國家對環境管理和監督的嚴格,各村各寨過年禁止燃放煙花炮竹已經落實到鄉村。
  • 中國臺灣地區過年有何特別的習俗?這些差異你肯定 不知道!
    美麗的寶島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息息相關。臺灣過年的民間風俗,跟祖國大陸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獨特之處。在臺灣地區,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火鍋周圍吃年夜飯,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不論是誰,桌子上所有的菜都要夾著吃,即使是平日裡不喝酒的人,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