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陽木雕舞進千家萬戶(圖)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浙江東陽木雕舞進千家萬戶

  陸光正作品《三英戰呂布》 東陽攝影家協會 攝

  具有現代美感的明式紅木家具 奚金燕 攝

  中新網金華1月15日電(記者 童靜宜 見習記者 奚金燕)在整個「國遺」家族裡,浙江東陽木雕算是最接地氣的了。近年來,精雕細琢的東陽木雕通過與紅木家具的碰撞融合,跳起一曲雙人舞,舞到了APEC國宴上,舞到了尋常百姓家裡,由古時的「高大上」,變成了現代人觸目可及、觸手可碰的「國遺」。

  東陽木雕:一手一刀雕刻世間春秋

  古時,江南富庶人家的女子出嫁,場面十分隆重,嫁妝豐厚,蜿蜒數裡的紅妝隊伍浩浩蕩蕩,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產的富足,故稱「十裡紅妝」。

  在中國木雕博物館裡,就陳列著一套「原裝正版」的十裡紅妝,有炭火盆、梳妝鏡、食盒等等,物什齊全,精雕細琢。邊走邊看,眼前仿佛浮現了舊時女子嫁衣如火,十裡紅妝與花爭豔的場景。

  據了解,這套「十裡紅妝」正是東陽木雕的典型作品。東陽木雕始於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除了十裡紅妝,還有西窗剪燭時的鏤空窗欞、觥籌交錯間的華美家具……精工細作的東陽木雕,在人們的生活中可謂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東陽的木雕匠人們以手為準,以眼為尺,在平淡無奇的木板上遊走,一刀一筆,雕刻飛鳥走獸、詩畫山水。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東陽木雕逐步形成了以浮雕、圓雕、半圓雕等10多種獨特的雕刻技法和藝術風格。

  有人說,東陽木雕的精粹都在盧宅。始建於明清永樂年間的盧宅是現世遺存的為數不多的大規模明清住宅群。遊走在盧宅內,只覺得庭院深深,屋宇鱗次,一片雕梁畫棟。門窗格扇上、軒廊外簷處、鬥拱牛腿上,東陽木雕匠人們好似將萬千世界都鏤刻在了宅院之中。

  東陽木雕與紅木家具的雙人舞

  東陽木雕大多應用於建築之中,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居住結構的改變,輝煌百世的東陽木雕漸漸沉寂了下來。

  近年來隨著紅木家具的風生水起,聰明的東陽人順勢而為,將東陽木雕元素融入紅木家具中,打開了另一扇窗。從南亞或非洲進口的優質原木,往往經過東陽工匠的精心製作,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奢華的紅木家具,每套幾萬到幾百萬不等,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

  在東陽市委書記徐建華看來,東陽木雕以前是大戶人家的「專屬」,而現在通過與實用家居相結合,卻走向了千家萬戶。兩者就跳起像一曲雙人舞一樣,紅木家具因東陽木雕而增值,東陽木雕因紅木家具而更加「親民」。

  迅速崛起的紅木家具業,也正在刷新這裡的產業形態和經濟生態。徐建華告訴記者,「工廠化生產」、「分散生產、集中經營」、「藝術化製作」已經成了當下東陽木雕的主要生產方式,原先雜亂的東陽木雕經過洗牌已形成了細分市場,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在中國木雕城二期,記者隨便逛了逛就覺得被「亮瞎了」。在「大清翰林」,記者看到一套名為「榮華富貴」的精雕方桌,桌面採用了深雕、鏤空、淺浮雕等多種技法,將牡丹雕得栩栩如生、楚楚動人,再細細一看,椅子、桌子的拼接處更是看不到榫卯結構的半分痕跡,整件作品就像渾然天成一般。據店長介紹,這套清式家具要花兩年時間,經87道工序才能打造完畢,非常珍貴,所以價格也十分高昂。

  而在整個木雕市場,不乏這樣的精品,一些材質較好、做工精細的清式家具動輒就要上千萬,稍微簡單一點的明式家具也不下萬把塊錢。而在中國木雕城一期,這裡的家具價格就顯得比較親民了,做工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有人說,木雕之於東陽,猶如小橋流水之於江南。近年來,東陽大力發展以「東陽木雕」為核心的工藝美術產業,如今從業人員已有3萬餘人,2014年產值就超過150億元,讓古老的傳統技藝煥發了新生活力。(完)

相關焦點

  • 浙江東陽木雕「舞」進千家萬戶(圖)
    中新網金華1月15日電(記者 童靜宜 見習記者 奚金燕)在整個「國遺」家族裡,浙江東陽木雕算是最接地氣的了。近年來,精雕細琢的東陽木雕通過與紅木家具的碰撞融合,跳起一曲雙人舞,舞到了APEC國宴上,舞到了尋常百姓家裡,由古時的「高大上」,變成了現代人觸目可及、觸手可碰的「國遺」。
  • 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東陽木雕一篇建議收藏
    東陽木雕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以浙江東方木材命名,「東方木雕」,「青田石雕」和「箱木雕」也被稱為「浙江三雕」。浙江,被稱為中國的木材通告東方,有一千多年的木雕歷史,在北京紫禁城,蘇聯,杭州,安徽有美麗的東陽木雕。
  • 浙江東陽木雕小鎮項目案例
    浙江東陽木雕小鎮一角項目簡介浙江東陽木雕小鎮總體規劃2.9平方公裡,建設用地面積約2000畝,計劃總投資55億元。項目優勢1、木雕歷史悠久東陽是中國木雕之都,有千餘年的木雕歷史,早在1915年,東陽木雕就在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上榮獲「大獎章」和金獎。2006年,東陽木雕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鬼斧神工」第一課,浙江金華東陽木雕迎來非洲學徒!
    2019年9月20日,浙江金華,在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木雕國際班班主任杜飛棟老師的帶領下,21名來自剛果(布)的留學生正在教室裡開始了「東陽木雕學習第一課」。浙江金華,在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木雕國際班班主任杜飛棟老師的帶領下,21名來自剛果(布)的留學生正式開始了「東陽木雕學習第一課」的學習。據介紹,這批非洲學生來到中國已有近一年時間,現在他們與他人進行基本的漢語交流已完全沒有問題。接下來的,他們將在東陽開始為期3年的木雕方面的學習。
  • 浙江東陽「三展合一」為木雕紅木「聚氣聚財」
    (原標題:浙江東陽「三展合一」為木雕紅木「聚氣聚財」) 日前,首屆
  • 鏡畫浙江 | 東陽木雕:傳承千年的木上巧思
    浙江山川秀麗、人傑地靈這裡既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亦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裡傳承和發展了眾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東陽木雕因發源於浙江東陽而得名,由唐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的優秀代表。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散點透視構圖,層次豐富,色澤清淡,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2006年,東陽木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在木雕藝術領域孜孜以求六十餘年,作品近千件,是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
  • 160位木雕好手齊聚浙江東陽 同場競技一展木雕技藝
    160位木雕好手同場競技 奚金燕 攝中新網金華9月26日電(記者 奚金燕)26日,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家具雕刻職業技能競賽浙江東陽賽區選拔賽暨浙江省木雕工職業技能大賽在東陽開賽。現場160位木雕好手同臺競技,一展木雕技藝,吸睛十足。本屆大賽在全國設浙江東陽、福建仙遊、河北淶水、江蘇常熟、廣東新會、廣東南海和廣東中山7個分賽區,自5月份開始分別在全國各地選拔優秀選手角逐總決賽。
  • 不產一寸紅木,卻是全國紅木家具重鎮——浙江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成長記
    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蔣彤)1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刻刀善舞 匠心傳承——浙江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成長記》的報導。「我要實現一個夢想,讓東陽真正成為木雕紅木之鄉。」(小標題)「百工之鄉」闖出的產業歷史上,東陽人多地少,面對緊張的人地關係,東陽人多發展副業謀生。據《東陽縣誌》,明清時期,手工業從家庭副業中分離出來,形成以建築、竹編、木作泥瓦作及紡織為主的百工隊伍,此為東陽「百工之鄉」由來,也是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木上功夫」的「培土」。20世紀80年代,大批東陽木工南下做學徒。
  • 雕塑工藝篇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在浙江東陽有著悠久歷史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東陽曆來是能工巧匠雲集之地,有「百工之鄉」之稱譽。被譽為「東陽幫」的木雕建築工匠群體,其手藝祖輩相傳,形成了鮮明的精細雕刻獨特風格。確實,當我們走遍整個浙江大地,欣賞那些歷經滄桑的老房子上留存的東陽木雕,驚嘆木雕作品絕對是中國民間雕刻中的一個傳奇。
  • 傳承, 行走在東陽盧宅的木雕手藝人
    浙江在線4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 戴利強 曹楊)雕刻藝術,世上以中國為最;木雕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佳
  • 十年筆耕編著六本教程 廿年傾心結緣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教程》問世,猶如打翻了「多米諾骨牌」,金柏松的寫作任務接踵而至:2013年,《中國工藝美術全集·浙江卷》主編、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高而頤邀他負責撰寫「東陽木雕」一章,並把他的提綱目錄作為範本供所有撰稿人參考;之後又特別請他負責浙江卷雕刻篇的修改和統稿。
  • 最早東陽木雕現身博物館
    原標題:最早東陽木雕現身博物館   最早東陽木雕現身博物館   北京商報訊(記者 徐磊) 1月30日,中國木雕博物館在東陽正式開館。在開館儀式上,一尊現存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東陽木雕作品「五代木雕羅漢」精雕細刻,神態祥和,吸睛無數,成了當天的「鎮館之寶」。   中國木雕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全面展示木雕歷史文化,併集收藏、研究、陳列三大功能於一體的專業木雕博物館,於2011年落基於東陽,歷時三年完工,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展出各類精品2000多件。
  • 講到浙江特產,溫州石雕和東陽木雕都熟悉,然而甌塑甌繡獨秀一方
    甌塑實拍圖二、溫州石雕溫州石雕是東陽三大雕塑之一(木雕、樂清黃楊木雕、青田石雕),溫州石刻主要由青田優質葉蠟石製成。溫州石雕實拍圖三、東陽木雕:東陽木雕因其起源於浙江省東陽而得名,早在唐代,東陽人就開始了木雕的歷史,他們代代相傳,創作了不少傑作,創造了無數的木雕藝術家
  • 東陽:與大師面對面 感受木雕文化
    2017-05-03 13:36 |浙江新聞客戶端 拍友
  • 歷時六年 「世界木雕之都」最終花落浙江東陽
    中新網金華10月6日電(記者 童靜宜 見習記者 胡豐盛 實習生 奚金燕)9月27日,「世界木雕之都」成功落戶浙江東陽,從此東陽木雕真正地走向世界工藝之巔。從「中國木雕之都」到「世界木雕之都」,六年漫漫「申都」之路,難度堪比「申奧」,東陽始終矢志不渝。  「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在「世界木雕之都」評審會議上,東陽市長朱建軍如是說道。
  • 十年磨一劍,東陽中國木雕城砥礪前行
    2007年,東陽世界貿易城作為「商貿興市」發展戰略項目和省重點項目,拔地而起,然而由於市場優勢不明顯,缺乏核心競爭力,於2009年轉型升級為東陽中國木雕城。  古有「十年磨一劍」,今有「築夢十年出」。
  • 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的浙江東陽,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黃小明。這位木雕界最年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同時始終與時俱進,賦予了東陽木雕新時代的審美與價值。日前,記者走進了他的木雕藝術館,聽他暢談自己的藝術、追求與人生。突破傳統 「雕」出新意漫步藝術館,展廳內呈現的是黃小明從藝40年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極具個人風格,用「耳目一新」這個詞語來形容黃小明的作品再合適不過了。
  • 中華木雕的東陽往事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木雕藝術在各地都譜寫著自己的故事,而在浙江,也留下一段段深厚悠長的東陽往事。尋根溯源  東陽木雕的歷史最早大約可以追溯到唐代。善財童子立於雲紋裝飾的蓮花寶座之上,細膩清雅,形態生動,無論從造型或是刀法上,都足以證明東陽木雕的獨特風格在北宋年間已初具雛形。  經過多年的發展沉澱,東陽木雕最終在元明時期形成了成熟、獨特的藝術風格。此時的東陽木雕多用於建築裝飾。
  • 無法復刻的美麗 -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浙江東陽地區的木雕工藝流派,不僅有上千年的雕刻歷史,更為中國四大木雕工藝之一,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ps:因為主要分享的是圖片,為了文字的準確性,以上文字均來自wiki百科全書,略有刪減和修改。
  • 藝術人生|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記者 夏琳 孫樂怡在被稱為「中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黃小明。這位木雕界最年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同時始終與時俱進,賦予了東陽木雕新時代的審美與價值。日前,記者走進了他的木雕藝術館,聽他暢談自己的藝術、追求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