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下午,由茶業復興與小罐茶共同主辦的「看見茶文化」茶書展在昆明正式開幕,來自文化、傳媒、教育、茶業等各界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
原雲南省副省長、省政協原副主席、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創會會長陳勳儒;作家、茶業復興出品人周重林;滇紅茶製作技藝國家非遺傳承人、鳳慶小罐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仁三位重量級嘉賓進行了開幕式致辭:
陳勳儒先生致辭
從茶馬古道到「一帶一路」,雲南的茶葉帶來了經濟、社會、文化、歷史價值,為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文化是一種力量,茶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時空前景都非常廣闊,茶文化應該為茶產業的發展,對人類生態環境的改善,對人類的健康,為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周重林先生致辭
在日常生活中,茶文化經常會遭到無知者的責難與攻擊,他們會說,茶有什麼文化啊,不就是解渴的飲料罷了。他們也會說,茶文化太玄乎啦,動不動就是什麼「禪茶一味」的,聽了一頭霧水。他們還會說,茶文化到底長什麼樣子,有誰見過啦?
張成仁先生致辭
看到今天這麼多年輕人來到現場,讓我對中國茶的傳承有了更多的信心,小罐茶根植茶文化,致力於用統一的標準簡化茶葉認知,使之簡單、時尚、便捷,我們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建立了嚴苛的標準,將大師工藝與現代設備相結合,讓消費者品嘗一杯高品質的茶葉。
「看見茶文化」茶書展為常設展,展期兩年,將有5000多冊茶書展出,其中300餘本為珍稀茶書,據悉此次茶書展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茶書專題展。
茶書展開幕當天,還舉辦了「看見茶文化·傳承中國茶」論壇,茶業復興出品人周重林;雲南省社科聯原主席範建華;雲南省政府參事、雲南省農業廳原廳長王敏正;茶山黑話創始人、吉普號CEO張宇;雲南茶產業踐行者、資深茶人徐亞和;人文茶道創始人、作家王迎新;滇紅茶製作技藝國家非遺傳承人、鳳慶小罐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仁圍繞「茶文化如何被看見」以及「中國茶如何傳承」等主題進行了精彩討論。
「看見茶文化·傳承中國茶」
周重林:如何看見茶文化
做這樣的茶書館,它有書店的性質,也有博物館的性質,同時又有圖書館可觀賞、可研究的性質,這樣就可以把很多人留住,這是我的主要目的。
範建華:雲南的茶文化獨特的屬性和符號
雲南是茶馬古道核心區,因為它是原產地又是交通樞紐,所以雲南對茶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儀式感就是茶文化,有了這種儀式感你就去觸摸茶的靈魂,沒有這種儀式感,那麼它就是飲料。
王敏正:文化賦能產業
農業的英文是agriculture,這個單詞後綴是culture,文化;前綴Agri,是土地的意思。agriculture就是土地上的文化。所以茶樹從野生茶到栽培茶的過程其實凝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這些文化的深厚挖掘對於我們產業的發展是很有推動作用的。
「如何傳承中國茶?」
張宇:年輕人喜歡茶嗎?
從天貓消費的數據上來看,00後和90後的消費增速是282%。他們的佔比基數非常低,才會導致他們增速非常可觀,這是第一個點。第二個點,今年以來,我們一直在關注奶茶,年輕人都在喝奶茶。這些喝奶茶的年輕人有一天也會成為喝清茶的群體。
徐亞和:茶市場的變化
我在茶行業有36年了,現在茶行業肯定是越來越興盛。當年雲南省政府口號是3個一的目標,現在全省的目標是「千億雲茶」,比以前是興盛太多了。
王迎新:雲南的茶人如何傳承茶文化
中國茶現在是非常鼎盛的時期,有這樣一個好的大時代背景,作為茶文化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機遇和時代,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一直提倡了人文茶道的理念,讓我們從對茶的理解,對生命本真的思考,然後進行對文化和美學的傳承,從而達到對善的體悟和踐行。
張成仁:傳承好中國茶葉,要「守正創新」
我認為傳承是包括方方面面的,不單單是工藝的傳承,因為茶葉的傳承從種植端到消費端整個產業各個環節都需要傳承,要傳承好中國茶葉,我認為四個字「守正創新」,守正就是要遵循科學的制茶原理,這叫守正,如果不遵循科學的制茶原理,那就制不出好茶。
此次茶書展除了規模大、展期長之外,還得到了省內外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中華文化促進會萬裡茶道(國際)協作體 、雲南省普洱茶協會 、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西南林業大學世界茶葉圖書館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中華書局、北京予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成都研習品牌設計 、昆明網絡文學協會、昆明市新的社會階層專聯會以及昆明市雄達茶城等機構參與了此次茶書展的聯合舉辦。多家機構跨界合作,目的是為了讓茶文化走出茶界,被更多的人「看見」。
策展人之一周重林先生表示:「擁有茶書的人很多,但只有我們能將這麼多茶書編織成四個精彩的故事講給大家,真正看見茶文化。」
此次書展設有四大專題,講述了四個故事。第一個專題是「世界三大茶書」:1200年前,世界誕生了第一本茶書——《茶經》,之後世界各國作家紛紛參與到茶的寫作中來,有了茶書,茶文化的傳播才成為可能;第二個專題「茶與世界」,茶葉的流動帶來了世界格局的變化,茶在世界各地也發生了相應改變:英式下午茶、日本茶道、北非薄荷茶......茶葉遠徵的故事還未結束。
第一櫃:「世界三大茶書」
第三個專題是「古茶樹與古樹茶」,涉及了多數人都不熟悉的領域——植物學,從林奈到張宏達、閔天祿,茶樹分類學裡既有三百年間人類對茶樹的科學求證,也有中國植物學人濃濃的家國情懷。最後一個專題落腳於雲南——「茶馬古道與普洱茶的復興」,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普洱茶正式復興,其復興離不開土地、離不開產業發展、離不開文化復興,更離不開深耕其中的人。
於卷帙浩繁的書海而言,茶書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花。因為熱愛,因為鑽研,經過多年積累,水滴匯聚成河,寫書者成為藏書者,周重林及其團隊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別樣的大世界。
另一位策展人——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先生則表示,這些茶書記錄了世界茶葉的發展和變遷,有歷代茶人的努力,有傳承,也有創新,值得被更多人看見。新時代的茶文化或許還沒有標準答案,但所有人都是探索者,或許有一天,也能成為開創者。
「看見茶文化」
展出時間:2020年8月8日—2022年8月8日 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
上午10點30分-下午5點30分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雄達茶城1號門唐城1棟2樓茶業復興/貓貓茶書店
參觀預約微信:XI0NG-XI0NG
期待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