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讓我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了

2020-08-27 全民太極

今天帶領大家走進臺灣賽區,採訪一位來自寶島臺灣的參賽選手,他在習練武術和氣功的過程中,已經深入到內心世界,探索內心世界的奧妙,從而改變了看待世界的角度。

1. 您能介紹下學習武術經歷嗎?

我首先學了楊式太極拳24式、48式和42式,之後學習陳式太極。練太極拳時,才第一次接觸到虛實和走黏的概念。後來也體驗到纏絲勁和身體的開合。

雖然當時教學中沒直接提到身體動作和吐納的關係,自己隱然感覺兩者的關係密切。

持續練習了太極拳四年之後,由於對這個疑問的濃厚興趣,於是走入了氣功和太極導引的領域,隨後持續學習了六年。

開始體驗了內和外的關係,以及內動的奧妙之後,逐漸相信內在空間的存在和變化,也隱約感覺到它們對情緒的影響。



2. 您覺得練習武術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開始體會內在空間和心理變動的關聯之後,就開始相信練功真的會回應我起初的呼喚:尋找著心裡的平靜。雖然我的功力尚淺還沒達到目標,但是我已經相信這是一條康莊大道。

我不只認為太極拳可以紓解我短暫的壓力,甚至相信它能帶來終極幸福。雖然從外形看,練功只是身體的固定動作而已,但它已經引領我去到更豐富的感受,以及更平靜的心靈了。現在的我,看世界的角度也跟著不同了。



3. 您學拳過程中遇到的艱難,最大的艱難是什麼?

內在的動作很豐富,學習的過程卻有如盲人在理解什麼是彩色,因為我的眼睛看不見。我有眼睛,卻為什麼看不見?

老師說胯要鬆,但是我感覺不出胯在哪裡,也不知道要如何鬆開。某些部位因為我們很少動它們,之後就麻痺了,根本動不了,也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例如,我們做事時用肩關節去動,但是若能用肩胛骨帶動肋骨和整個軀幹,如此動作才會輕鬆,而不容易受傷。

最大的困難在於自己身體的習慣和動作的盲點。這些習慣和盲點使我許多的動作即使不正確,卻不容易發現和改變。錯誤的方法因為時間久了,形成了一種平衡,稍微改變就覺得不順利、不安穩。雖然錯了,還不知不覺中把它們握得緊緊的,不肯放鬆和改變。



4. 您練這麼長時間了?你心中對武術是怎麼樣的一種理解?

從學習太極拳到練氣功,這十年來不斷的練習,並結合生物力學來看身體的體內空間。我發現自己身體的空間,就猶如一個小宇宙。

雖然體內的宇宙和實際的宇宙是兩件事,但我認為它們有共同的介面:身體。所以對我來說武術就是發現和開發那一片介面(自己)的工具,讓我可以研究身體內的空間和身體外空間是如何連結的。所以,我打算繼續練武術來發現自己身體的空間。


5. 您是如何把習武和生活相結合起來的?

如同上面所説,我現在的理解,武術和生活是一體兩面,都是發現自己的過程。身體內的空間是理解外在宇宙的來源,也是外在宇宙的縮影。當用武術練好內在時,也就能更好的與外在的宇宙同在同遊。

身體的下丹田是身,中丹田是心,上丹田是靈。藉由武術練好了身,就會影響到心,並且打開上丹田的宇宙空間,進而練到靈。也就是理智與心靈和身體的合一。



6. 您覺得怎樣更好的帶動年輕人練武的積極性?

武術在古代經過了不斷的發展、演變、創新,彙聚了許多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不止如此,從嬰兒和動物的動作中也可以看到太極的原理,所以,武術並不屬於單一的文化或時代,而是與大自然或整個宇宙和諧的存在。

太極拳的原理是宇宙性的,例如新出生的嬰兒身體就能符合太極拳所強調的節節貫穿原理。

我看年輕人跳舞的時候,真覺得他們的身體動作充滿了創意、動力和熱情。我不知道,能不能從他們所擅長的動作、風格、節奏中,活潑的衍生出武術的精華?能不能透過引導年輕人喜歡的事物,結合古人所傳的原理,而發現更多的武術動作和內在價值?


7. 您是如何參加這次網絡競賽的?

我的一位臺北拳友組織大家一起參加這次網絡大賽。大家經歷了一起討論、一起練習、一起找適合的場地,感覺合作緊密而融洽。整個過程,除了收獲到健康,也同時收穫到友誼。大家都很享受這段快樂的時光。



8. 對這次網絡大賽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個無遠弗屆的網絡平臺,讓五湖四海的拳友們都可以相互觀摩拳藝,交流討論。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自由選擇服裝、拍攝地點、音樂,以及容許部分動作自由發揮的創意編輯,都使得活動的參與變得更多元而豐富。

平臺保留了每一年參賽的視頻,可以看到自己學拳的歷史演變,功夫隨時間的變化都留下了痕跡。這裡面有著寶貴的回憶!

最後,有一個拍攝的相關問題,就是在拍攝了一個影片之後,為了能夠呈現更好的表現,還希望再拍一個新的,用比較好的來取代舊的影片﹔但是,也可能拍完了才發覺前一個已經是最好的。所以,是否可以提供最終使用哪一個影片參加比賽的選擇?


下載APP,隨時隨地學太極


感謝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鼎力贊助

相關焦點

  • 高質量推理懸疑類現言寵文推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不同的案件!
    NO.1 書名:和你的世界談談 作者:桃桃一輪書評:心理懸疑類現言小說,此文男女主都是心理諮詢師,男主是警方的心理諮詢師,會幫助警察破案,而女主比較悲催,文中有很多的案件都是由女主的諮詢人引發的,此文的案件發展一環扣著一環
  • 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武術,反對把武術搞成巫術!
    武術是宗教,這個觀點絕對欠妥。武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把它歸為宗教一類來頂禮膜拜,甚至欺騙民眾是不對的行為。武術怎麼出的事兒,就是多少年把它太神秘化了,某大師的隔空打人,沒接觸人就騰空飛出啥的,把國人當了傻子,自己變成了瘋子。
  • 《湮滅》以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外星人的形態
    《湮滅》以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外星人的形態首先聲明,本人沒有看過原著,沒有高深的知識和專業學術研究,甚至看電影的時候中間都睡著了,但是臨近結尾,女主在燈塔中的遭遇深深震撼了我,所以我試著根據自己的想像力去復原和解讀這整個電影的含義。
  • 當決定做一件事力不從心時,改變認知後,發現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
    看待一件事物,需要看明白事物背後的發展規律。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這個市場經濟中表演,在這個舞臺上,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太忽視自己,除非自己有意識忽視自己。每個人都會有成名的機會,關鍵看自己是否願意持續性去曝光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曝光自己,其實就是在打開自己的知名度。
  • 中國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有什麼不同?
    不同國家的不同武術門派都有自己的招數,「出其不意」說的就是武術的變化無窮,而在擂臺比賽出現後,有了競技規則,每種武術就開始向規則低頭,刪除在擂臺不能用的部分,專門練習一些能得分的攻擊,這樣一來所有的武術就有了條框,像跆拳道的不傷人,點到即止的收力就是因為擂臺而改編出來的,而泰拳也是這樣,但因為泰拳本身就很剛猛,所以就算被擂臺比賽限制也不會成為花架子,但和古泰拳相比
  • 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相信磨難終將被我們所感化,讓你光芒四射
    可能你會不解,他哪來那麼大的勇氣,失敗了那麼多次,都可以再次向前出發,因為他堅信生活美好,轉念的一瞬間,事情就會變得不同,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灰姑娘的故事人人皆知,在繼母和惡毒姐姐的對待下,每天都生活的很糟糕,可她從未在面對她們時恐懼,面對自己的困境,傷心。相反在面對美好的舞臺時,繼母的種種刁難他都欣然接受。
  • 蔣勳: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生命
    在讀紅樓夢時候,我們不斷發現不同人的眼睛看到的東西這麼不同,它提醒了你的生命,如果用欣賞的角度是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的存在的意義跟價值的。這個作者可以寫了三百多個人物,每一個人物對他來說,他都不恨。他沒有討厭任何一個人,所以他很認真的把他們存在的狀態都做了客觀的描述,那麼這才是這本書可以一讀再讀的原因。
  • 我對傳統武術的一點看法
    我本想袖手旁觀,靜靜的看著這場堪稱武林浩劫的好戲繼續唱下去。但轉念想,作為一個資深的武術搏擊愛好者,眼看著風起雲湧大浪掀船的武林泥沙俱下,愈發對傳統武術的未來充滿憂慮。今天開通了百家號,首先想淺談一下我對傳統武術的看法。冷兵器時代,武術最初的表現形式就是搏擊。古人練習武術,用於狩獵、防身、格鬥和戰爭。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不然各種現代格鬥比賽也不會設置不同重量級別,讓一60公斤的選手去和一80公斤選手格鬥,估計讓我去打張偉麗一個概念吧。認為傳說中的內功、點穴和輕功之說,嚴重違反了醫學常識和物理定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會飛的人不是天使,那是鳥人。民間也從來不會有高人。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 不同的角度,會不同的結果!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更加美滿!
    所謂角度不同,是看事的思維,觀點。站什麼位置,出於什麼原因考慮,都有不同解答。其實人生就像一個魔方,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結果卻不同。我們做事要謹慎,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已達到最後結果的更加完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一個東西要多方面去觀察,不要只在一個角度上看東西,假如桌上只有半杯水,有的人看見了很開心,但有的人見了會很傷心。如果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物,得出來的結果就越多,就有更多的收穫。凡事都是多稜鏡,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結果。一個蘋果,有人喜歡賞玩其色澤,有人想品嘗其美味。
  • 作家愛潛水的烏賊:閱讀給了我多元的角度看世界
    從勾勒一個事件出發,通過查找資料充實小說中的世界,翻閱書籍帶來的靈感激發思考,讓純粹的故事也很有深度。《槍炮、病菌與鋼鐵》換個角度看歷史「不同社會之所以在不同大陸得到不同發展,原因在於大陸環境的差異,而非人類的生物差異。」作為「雲上領讀人」,烏賊與大家分享《槍炮、病菌與鋼鐵》。
  • 恩賜下的武術瑰寶文化-傳道謝溯
    「止」原意是停止,「戈」指的是古代一種兵器或指戰爭,可想而知古人創始武術的時候早已賦予它本身的真實意義——止息爭戰!回歸武術的初心,乃是育仁者,推己及人,不爭之爭。當我們用正確的方式看待武術的時候,就明白練習功夫,其實不是為了天下無敵,或是力敵數人,乃是為貢獻和平,交織千萬顆心,作光作鹽製造和睦。
  • 從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看待當代武林"假大師的崛起"
    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武術的認識,大多都源於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可以說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夢,而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當代武林中的&34;不斷湧現到我們的視野當中,同時也興起了一陣&34;的狂潮,讓我們對各自心中的武術幻想有了顛覆性的改變。
  • 專訪|帕慕克:寫小說是為看待這個世界,去理解和我不同的人
    當時我已經寫了兩部小說,但我對蘇菲派、穆斯林文化及文本都不太感興趣;我在政治上是一個親西方的自由人士,我更多的是向歐洲尋求先例。當我第一次來紐約、經歷那場文化衝擊後,我開始閱讀更多經典的土耳其文學、奧託曼文學,或許我開始對自己說:我的老天,世界文學這麼豐富,美國文學這麼豐富,土耳其文學在什麼位置?我開始為此憂心。
  • 成熟男人看待感情的角度不同,你要知道
    而一個成熟男人在看待感情的問題上有著自己的角度,否則,他還稱不上一個成熟的男人。01成熟的男人懂得感情不可能一直是風景美好。相敬如賓,舉案齊眉,是婚姻的雙方所期望的事,但真正一生做到的,幾乎為零。
  • 武術的觀賞性演化將毀滅中華武術
    最可怕的是,中國的媒體,成篇累牘地誤導人們偽科學地看待武術,看待學拳練武之人,將猴拳與孫悟空劃等號,猴頭猴腦、抓耳掐腮成了猴拳的真正武功,嚴重地將象形拳引導到舞臺表演上,更有甚者,將舞臺高難度的跳躍,空翻,以及體操空翻與落地生根,一股腦兒全搬進武術的觀賞性裡,不懂武術,只喜歡看熱鬧的人們,逐步認為這些就是傳統文化
  • 蜜蜂與蝴蝶的故事: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問題,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就在我閒庭信步漫遊公園的時候,耳邊忽傳來一種奇怪的聲音,這聲音嗡嗡嚶嚶,時斷時續,若不細聞還真不易辯,我想它恰是在耳邊環繞才被我聽到吧。那聲音忽東忽西,飄忽不定,恍惚間,我覺得像是一種小動物在做集訓,又或是在爭吵著什麼,也或者是在做著什麼遊戲吧,就像是我們在課間操上戲耍一般。
  • 我從研學教育的角度看
    作為系列電影,取得如此多的提名數量和各種大獎,足以看出,葉問系列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以及電影本身具備過硬的質量。在這片商業繁榮的地方,出現了一位名冠中西,享譽世界的功夫泰鬥——葉問,他是李小龍的師傅,詠春拳一代宗師,憑藉一人之力,把詠春拳推向了世界。在葉問系列,我們看到了葉問為人處世的態度,也看到了葉問剛毅堅決的性格。不同於其他英雄角色,甄子丹所展現和塑造的葉問,眷顧家庭、剛毅沉穩、內斂謙和,不爭風頭、勇於擔當。
  • 用全新角度看待世界/《沉思錄》存在即合理
    ,帶給了我力量,讓我走出情緒低潮陰霾的好書——《沉思錄》。鑑於書中上面的那段話,我便也鼓起勇氣,用平凡的構思和語句寫寫我的所想所思。感謝馬克奧勒留先生這位古羅馬皇帝留下這部發自內心的對於人生宇宙的思索寶庫。馬克奧勒留是斯葛多派的學者和實踐者,他們認為「世界理性」即為神性,是決定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和主宰,人是宇宙的一分子。我對《沉思錄》印象最為深刻的這樣一句話:存在即合理。這幾乎可以看做整本書的中心思想。
  • 小學生作文再不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不同角度看待生命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最近火遍全網的小學生作文,反正小編看完自愧不如,想想我的小時候真的就是只會「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與現在的小學生寫的作文進行對比,簡直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