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15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千呼萬喚,終於定檔了!
9月2日,由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電影《花木蘭》發布公告,正式宣布將於9月11日登陸中國內地院線。
花木蘭為何突然上映?
22年前,由美國動畫巨頭迪士尼打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木蘭代父從軍」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為全球觀眾熟知,時隔22年,真人版《花木蘭》出爐,並選擇劉亦菲出任女主角。
客觀地說,《花木蘭》IP的價值毋庸置疑,這是迪士尼願意豪擲2億美元翻拍真人版的前提。
不過,其在中國市場的話題性能夠如此持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花木蘭》是電影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大部分主角由華人出演、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全球範圍傳播的真人電影。
為了充分凸顯中國元素,影片集結名震全球的華語巨星——甄子丹飾演董將軍,再秀矯健身手;鞏俐飾演法力強大的仙娘;李連杰也再度出山,飾演皇帝。中文版中,劉亦菲、鞏俐、李連杰也親自進行中文配音。
按照原計劃,《花木蘭》應該在今年3月27日全球上映,劇組3月10日還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劉亦菲、李連杰等主要演員出席,
但因為疫情,《花木蘭》從3月份起連續4次更改檔期,不久前乾脆宣布:放棄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線,改為9月4日在迪士尼所屬的流媒體平臺上線,以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的價格進行付費點播。
《花木蘭》宣布線上放映(圖源:社交網絡)
緊接著,迪士尼宣布,對於普通的Disney+訂閱會員來說,可於12月4日起免費觀看《花木蘭》,也就是說,只要願意等到12月,就無需額外再為點播付費了。
昨日,《花木蘭》已經在Disney+上映,而對於國內用戶來說,有「辛勤的字幕組」支持,數字版的提前上線也勢必意味著,盜版洶湧而來。才上映一天,《花木蘭》高清片源已經充斥貼吧。
圖源:百度貼吧
高清盜版的提前流出會對票房造成很大衝擊,這次迪士尼選擇在9月11日上映,一定程度上也是形勢所迫,如果再晚上映,票房衝擊可能更大。
為了配合新檔期的確定,《花木蘭》也第一時間公布了中文版預告片,鞏俐飾演的巫師、李連杰飾演的君王、甄子丹飾演的將軍等角色也一一亮相。
鞏俐飾演的巫師(圖源:預告片截圖)
此外,《花木蘭》的臨時入局,與《八佰》出色的票房表現不無關係。
一位資深經理分析,《八佰》上映前,沒人能準確預測當下的電影市場到底有大潛力,所以很多公司都把片子藏了起來,「讓別人家的子彈先飛一會兒。但《八佰》票房輕鬆破了20億,足以證明只要你電影的品質夠好,觀眾自然會來捧場。簡單來說:票房和觀眾就在這裡等你,就看你夠不夠自信進來。」
海外口碑爆炸
當然,迪士尼敢冒著盜版的風險在流媒體平臺上線《花木蘭》,也是對其質量信心十足的體現。
《花木蘭》也不負眾望,影評口碑解禁後不久,就在爛番茄上衝到了83%,MTC是69分,是迪士尼近四年來評分最高的一部真人電影,在整個公主系列中僅次於《灰姑娘》,可以說非常不錯了。
圖源:新浪微博
花木蘭的這個評分甚至超過了同檔期上映的華納動作驚悚大片《信條》(Tenet),後者在爛番茄的評分為新鮮度75%(142「鮮」47「爛」)。
在亞洲地區,泰國9月3日公映《花木蘭》,較中國內地公映日9月11日提前了一周,目前《花木蘭》已經力壓《信條》佔據票房榜榜首。
泰國已經上映花木蘭(圖源:社交媒體)
從屏風看,基本能確定《花木蘭》品質不錯,很適合北美觀眾的審美。有42家媒體給出了評價,大部分媒體打出高分,比如IGN給出了8分,還有媒體稱《花木蘭》是「動作史詩佳作」。
《舊金山紀事報》的評價為:「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
《芝加哥太陽時報》表示,太美了。即便是在小銀幕看也能感受到它的美。遺憾的是美國觀眾無法在大銀幕欣賞到。好在這是一部佳片,具有令人驚嘆的場景和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鮮豔的色調實在耀眼!
圖源:MTC
美聯社評價為:「《花木蘭》好的方面比壞的多,我們也應該慶幸能有適合孩子觀看、華麗又鼓舞人心的戰爭大片。甚至可能激勵一些孩子對亞洲電影感興趣,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有時候也應該放棄對動畫電影的盲目忠誠了,因為這阻擋了『偉大』的誕生。」
《Empire》評論稱:Niki Caro打造了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極具戰鬥感的傳奇之作!凸顯了劉亦菲的明星影響力。毫無懸念,真人版翻拍大獲成功。
ThePlaylist:《花木蘭》是一部史詩般的成長之旅故事,規模宏大,場面壯觀,振奮人心。這是一部凱旋之作,是一部女力十足的影片,證明了男孩們的想法是錯的,她既能忠於自己的內心,又可以為父親帶回榮耀成為驕傲。這些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導演Caro拍出了驚豔的層次感,無論色調、輪廓還是暗影都塑造出一部宏大的童話故事。
如潮的好評吸引了大量觀眾,流媒體上映第一天,「Mulan」便上了推特熱搜,甚至迪士尼流媒體都崩了,用戶不能付款,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剛開的時候。
而作為《花木蘭》當仁不讓的主角,媒體和影評人對劉亦菲的評價則顯得有些毀譽參半。
電影知名媒體《Empire》認為電影凸顯了劉亦菲在多方面的明星影響力,毫無懸念,真人版翻拍大獲成功。而影評人Christopher Lloyd則批評劉亦菲表現平平,缺乏感情。
除了各大知名媒體的點評外,不少觀眾則表示,《花木蘭》始終沒有擺脫動畫的影響,劉亦菲作為主角魅力十足,但劇本沒有給她足夠的深度以及合作的意義。
國內口碑崩盤
不過,相較於海外的火熱,《花木蘭》在中國還未正式上映,但網絡口碑已經處於崩盤邊緣。
目前《花木蘭》在豆瓣已經正式開分,開畫5.9分,共有15099人打分。其中打三星的人佔據最高比例,34.6%,打四星和五星的分別是21.8%和10%,打一星和二星的相比其他迪士尼電影比例也很高,分別是22.1%和11.5%。
圖源:豆瓣
對此,網友毒舌吐槽:評分還有下降的空間。
再翻看一下熱門短評,吐槽聲不斷。雖然有人誇讚,但是大多數人都在吐槽劇情尷尬、改編垃圾、劉亦菲演技差等。
關於劇情,部分觀眾不滿電影中對中國文化的展現,有些四不像了,與中國的文化背景有些偏離。還有改編的故事劇情渙散及人物心境的鋪墊不夠順暢,引發了部分觀眾不滿。
再說製作上,觀眾表示場景還是拘泥於迪士尼的童話風格,沒有達到真正的大氣磅礴。而鞏俐、鄭佩佩等人物的造型十分違和,既不符合文化背景也不具備觀賞性。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花木蘭》難看,豆瓣短評和微博上還是有不少人覺得該片好看又大氣,並極力讚賞劉亦菲的演技。
不過,看了盜版的網友們表示這部電影實在是粗製濫造,裡面甚至還有替身露餡的鏡頭,堪稱是剪輯事故。當然使用替身與劉亦菲無關,只是這樣的失誤很難讓人相信片方真的用心了。
其實,國內評分低口碑不高,一部分原因是大眾的期待值太高,而這個期待很大程度上是《花木蘭》自己造出來的。要知道,僅僅在微博這一個社交平臺上,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就經歷了《花木蘭》近百次熱搜詞條的狂轟濫炸,
圖源:豆瓣App
不可否認,營銷在整個電影的生命周期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它一定不能喧賓奪主。問題是《花木蘭》在定檔和撤檔之間反覆橫跳了一年裡,宣發團隊硬是保持著三天一熱搜的頻率「捂」出來近百條。
如今,日益挑剔的中國影迷更看重影片自身的質量,如果最終觀影體驗不能值回票價,當初營銷的執行力越強,《花木蘭》受到的反噬就會越大。毫不客氣的說,這些年電影行業爛片橫行,「營銷大於內容」的歪風邪氣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經濟的痼疾,對整個行業都是一種傷害。
相較於外國觀眾對中國文化和歷史不了解,中國觀眾對於本國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要求也更苛刻,希望真的能呈現一個貼合歷史背景的完美的花木蘭。
至於《花木蘭》到底好不好看,小編還不得而知,衷心希望《花木蘭》能在11日正式上映後證明自己,給中國電影市場再注入一針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