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藏人物肖像畫(圖)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藏人物肖像畫(圖)

2014-06-26 08:16:56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畢卡索《藍色房間》中的隱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

圖為畢卡索作品《藍色房間》。均為資料圖片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  

  美聯社日前報導稱,專家們披露,將畢卡索名作《藍色房間》順時針轉90度垂直觀看時,會發現該作品下隱藏了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一手託腮,似乎正陷入沉思。這名男子繫著領帶,右手戴三隻戒指。這一發現引發了業內和外界的無限遐想:這名男子是誰?畢卡索為什麼會在舊作上創作新畫?

  眾所周知,畢卡索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該作品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這幅作品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然而,畢卡索的不少作品同時又充滿了神秘色彩,特別是其作品《藍色房間》驚險的「畫中畫」問題,更激發了人們對其作品進行研究與探索的欲望。

  據報導,《藍色房間》早在1927年就被美國菲利普藝術博物館收藏。由於畫中所描繪的裸女沐浴形象存在著異樣的筆觸線條,這使得專家們很早就懷疑在這幅作品下隱藏著什麼。1954年,一位專家在一封信裡提到了《藍色房間》畫中出現的異樣筆觸。20世紀90年代,專家們用當時最先進的X光掃描《藍色房間》,發現畫中確實隱藏著一個模糊的形象。直到2008年,菲利普藝術博物館研究人員利用紅外線成像技術再次掃描該畫作,才意外發現了清晰的「畫中畫」。但是,時隔6年之後,專家才首次向外界透露這一驚人秘密。

  據悉,過去5年裡,來自菲利普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家藝術畫廊和德拉瓦州溫特圖爾博物館等的專家們試圖共同復原這幅「畫中畫」。為了獲得更精確的細節,使復原作品更加清晰,專家們甚至還利用多光譜圖像技術等手段來挖掘這幅人物肖像的顏色。專家們認為,這幅「畫中畫」是畢卡索在創作《藍色房間》之前的作品。

  參與此項研究的菲利普藝術博物館專家帕特裡夏·法威羅說,這一發現不僅為畢卡索作品蒙上了神秘色彩,而且激發了人們探索真相的欲望。這位神秘男子到底是誰?目前,專家已經否定了「畫中畫」男子是作者自畫像的可能。有的專家猜測,他可能是巴黎藝術品商人沃拉爾。沃拉爾曾於1901年主辦過畢卡索的首次畫展。專家們迄今尚沒有發現任何記錄或線索以證實這些猜測,因此仍在繼續探索秘密。

  「畫中畫」引發的另一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業界人士。畢卡索為什麼在完成的作品上進行創作?菲利普藝術博物館館長蘇珊·貝倫茲告訴記者,當畢卡索靈感乍現時,他必須立即將靈感描繪下來,但當畢卡索手頭拮据,無法負擔新的畫布時,他只能在舊畫布上創作新作。由於畫布很昂貴,畢卡索有時甚至將突現的靈感畫在硬紙板上。《藍色房間》的「畫中畫」就應該是這樣形成的。有報導稱,年輕時的畢卡索手頭很緊。他住在巴黎,一幅畫經常是畫一個開頭就扔在那,又在同一塊畫布上開始畫另一幅,他在後來的創造中一直保留著這個習慣。事實上,畢卡索的「畫中畫」已經不是第一回被發現了。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收藏了畢卡索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這幅畫裡就被專家發現了舊作的影子。曼哈頓古根海姆博物館收藏了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代表作《熨衣服的女人》,這幅畫下面被證實藏著另一幅上下顛倒的影子畫作——一位蓄鬚男子的肖像畫。但是這位蓄鬚男子是誰,數十年來藝術界一直爭議不斷,或許這將成為永久之謎。 (本報華盛頓6月24日電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王傳軍)

相關焦點

  • 畢卡索作品《藍色房間》現畫中畫:暗藏男子肖像(圖)
    據鳳凰衛視報導,美國一家藝術收藏館近日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他們在一幅畢卡索的早期作品,發現了一幅暗藏的男子肖像畫。  2008年,科學家使用紅外線成像技術掃描畢卡索的的作品《藍色房間》,在圖像之下發現了這個繫著領結的男子肖像。
  • 逾40幅畢卡索與康多肖像畫作品亮相香港
    新華社香港3月15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蘇富比將於16日舉行「畢卡索與康多」展覽,展出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與美國畫家喬治·康多兩位藝術大師的42幅肖像畫作品,其中包括19幅畢卡索的作品,是香港歷來規模最大的畢卡索作品展覽。
  • 《韓熙載夜宴圖》藏大秘密 揭中外傳世之作隱藏的真相
    《韓熙載夜宴圖》(部分)(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許心怡)據國際在線報導,故宮珍藏的《韓熙載夜宴圖 畢卡索的女子沐浴圖中隱藏男子肖像 畢卡索的《藍色房間》 《藍色房間》中,發現了暗藏的男子肖像畫。
  • 中國傳世名畫中竟藏驚天秘密 盤點名畫背後的真相
    原標題:《韓熙載夜宴圖》藏大秘密 揭中外傳世之作隱藏的真相 畢卡索的《藍色房間》 神秘男子拖頭肖像 美國一家藝術收藏館向外界透露,他們在畢卡索的早期作品《藍色房間》中,發現了暗藏的男子肖像畫。 2008年,科學家使用紅外線成像技術掃描畢卡索的的作品《藍色房間》,在圖像之下發現了這個繫著領結的男子肖像。畫面中男性有鬍鬚,身體微微前傾,右手託腮。《藍色房間》完成於1901年,與畫中所描繪的女子沐浴形象不符的筆觸,令專家產生了懷疑,並最終發現了這幅畫中畫。現在困擾專家的問題則是畫中男子的身份,專家已經否定了是作者自畫像的可能。目前這幅作品正在韓國展出。
  • 《「畢卡索」立體主義肖像畫畫展》將在杭城舉行?
    最近,一則【「畢卡索」立體主義肖像畫將在杭城展出?】的消息在網上曝光後,引來了諸多爭議。許多人在網上紛紛留言想知道會坐落在哪座美術館,更是有企業家宣布變賣家產也一定要得到其中一幅作品。大家熱衷於追逐畢卡索,一是因為他是世界著名的畫家,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二是因為他的立體主義作品,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 畢卡索肖像畫《戴帽女子頭像》將拍賣 估價1.5億
    畫作用色明豔,線條銳利,構圖大膽,是畢卡索作品裡體現女體聖潔與情慾兩者衝突的典範。他當時與兩位對他影響深刻的繆思女神交往,她們分別是瑪莉德雷莎沃特(Marie-Thérèse Walter)與朵拉瑪爾(Dora Maar),這兩段澎湃的激情孕育出畢卡索藝術生涯裡最創新突破的作品。
  • 畢卡索的突圍
    接著便是他著名的藍色時期和粉紅色時期。這時候的畫還能看出印象派大師的影子,但它已經是一幅畢卡索的作品了,他有了自己的風格。這位妹妹也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不僅因為她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更是因為她的特立獨行,以及前衛和獨到的眼光。是斯坦兄妹最早收藏了馬蒂斯和畢卡索和作品,那時馬蒂斯還在被世人所嘲笑,畢卡索還沒有露出頭角,而畢卡索和馬蒂斯也因此相識。馬蒂斯長畢卡索12歲,兩人在此後一生中,亦敵亦友。馬蒂斯也成為畢卡索唯一承認可以與自己匹敵的人。
  • 明清人物肖像畫欣賞
    明清肖像畫 [明]無款 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57.3cm×40.5cm 紙本設色肖像畫因其側重人物面貌的描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明清時期的肖像畫。這一時期,肖像畫發展最為鼎盛。且明清時期離我們最近,保存的作品最多。雖然漢唐時期就有不少的肖像畫家和肖像畫,可是真正的作品傳下來很少,故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大量肖像畫實際上集中在明清時期。
  • 觀天下|藍色畢卡索
    觀天下|藍色畢卡索 2020-03-20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幅畢卡索風格的信息圖獲獎了,講的是畢卡索繪畫的故事
    畢卡索一度認為「繪畫不是用來裝飾房間的。它是與敵人戰鬥的武器」。除了反戰主題,自畫像和人像也是畢卡索的最愛。其中,各個階段的自畫像也體現了畢卡索風格的變化,從繪畫技巧掌握到立體時期,再到形成自己的風格。畢卡索有一組牛的繪畫手稿,由繁到簡,集中體現了他的審美。這一風格甚至被蘋果拿來類比智能設備的產品設計。
  • 從記錄人生到觀照內心——跨越2400年的西方肖像畫
    畫中人物目光炯炯有神,神態自然放鬆,但它並不是為了欣賞而創作的,而是一幅遺像。這可能是人類最早的肖像畫形式。《一個大鬍子男人的木乃伊肖像》 木板蠟畫40.5cm×20cm 公元140年—160年美國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藏中世紀肖像畫為宗教服務中世紀的許多肖像畫是以馬賽克的形式鑲嵌在牆壁上。畫中人物並不是獨立的,通常作為群像或者歷史、宗教事件的一部分呈現。
  • 畢卡索石版畫作品首度在臺展出
    據新華社臺北電  (記者章利新、查文曄)「畢卡索:想像中的人物肖像」交流巡迴展9日在臺灣歷史博物館開展,29件畢卡索石版畫作品首度來臺展出。主辦方希望這些藝術珍品能讓臺灣觀眾感知天才藝術家的超現實視野與獨特藝術思維。
  • 畢卡索作品全集,果斷收藏!
    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的能力。同一年,14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肖像畫裡生動的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曾讚嘆道,「毫無疑問,這是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 誰的畫值得畢卡索臨摹15遍?
    (圖/Christie's)文/孫琳琳40多天後(2015年5月11日),畢卡索名作《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Les Femmes D'Alger,O Version)將在紐約佳士得上拍。這件作品估價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億元)。——這麼估價,顯然是叫板的意思,向目前世上最貴的畫叫板,以衝刺「全球最貴藝術品」冠軍寶座。
  • 沒有她,或許就沒有畢卡索的立體派
    一幅《格特魯德·斯泰因》讓畢卡索成為「畢卡索」畢卡索這時的創作雖正處在從藍色時期轉向粉紅時期的階段,但此時作品仍然延續了傳統的繪畫方式。當他走進花園街27號的客廳時,滿牆掛著的馬蒂斯的作品無不刺激著畢卡索。
  • 創造與破壞 畢卡索和他的七個女人
    就不知道他遇上畢卡索筆下那些五官四肢都走錯了位的錯體女人,那些好像在一面破碎的鏡子裡面的女人,那些婦科解剖圖裡面的女人,那些正面和側面縫合在一起的女人,還會有些什麼方法來給她們打扮呢?    在二十世紀的今天,文章越寫越糊塗,畫越畫越塗鴉,歌越唱越走調,而趕時髦的,又大有人在,你說不喜歡畢卡索,不就有點老土了?誰甘心被人指為「土佬」?
  • 巴黎有黃背心也有藝術的藍色和粉紅——畢卡索再次成為城市的焦點
    黃背心抗議運動尚未完全停住腳步,浪漫的巴黎人已經按捺不住藝術的激情,他們在奧賽博物館門前排隊,等待著在一個的新展覽中,欣賞畢卡索「藍色時期」和「粉紅時期」的藝術傑作。這個9月份就已開始的展覽,將展到2019年1月。
  • 春天的畢卡索是粉紅色的
    然而,在1901年到1904之間,初來乍到的畢卡索生活很不如意,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以藍色為主調的畫作,被稱為畢卡索的「藍色時期」。《藍色房間》1901,美國華盛頓菲利藍色,blue,有一層悲傷的含義,對畢卡索來說,是一段死亡牽扯出了這層憂鬱的色調。
  • 29件畢卡索石版畫作品首度在臺展出
    新華社臺北6月9日電(記者章利新 查文曄)「畢卡索:想像中的人物肖像」交流巡迴展9日在臺灣歷史博物館開展,29件畢卡索石版畫作品首度來臺展出。主辦方希望這些藝術珍品能讓臺灣觀眾感知天才藝術家的超現實視野與獨特藝術思維。  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高玉珍在開幕儀式上指出,這批展品是畢卡索在逝世前的三四年間完成的石版畫作品。
  • 畢卡索名畫欣賞
    他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1901~1904 年初的作品多表現飢餓的窮人形象,並主要以藍色調加強孤獨和失望、災難與不幸的感覺,這一時 期為他創作上的「藍色時期」;1904~1906 年是「玫瑰色時期」,這一時期的作品題材以描寫江湖藝人為主,形象雖 然憂鬱,但不孤寂;1907 年前後,他學習黑人雕刻的藝術手法,被稱為「黑人時期」;1908 和布拉克創造「立體主義」,發展為「綜合立 體主義」,從而使他成為歐洲畫壇的矚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