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作品《藍色房間》現畫中畫:暗藏男子肖像(圖)

2020-11-28 閩南網

  據鳳凰衛視報導,美國一家藝術收藏館近日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他們在一幅畢卡索的早期作品,發現了一幅暗藏的男子肖像畫。

  2008年,科學家使用紅外線成像技術掃描畢卡索的的作品《藍色房間》,在圖像之下發現了這個繫著領結的男子肖像。


畢卡索作品《藍色房間》現畫中畫


暗藏男子肖像

  據了解,《藍色房間》完成於1901年,與畫中所描繪的女子沐浴形象不符的筆觸,令專家產生了懷疑,並最終發現了這幅畫中畫。現在困擾專家的問題則是畫中男子的身份,專家已經否定了是作者自畫像的可能。

  目前這幅作品正在韓國展出。

相關焦點

  •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藏人物肖像畫(圖)
    《藍色房間》中的隱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圖為畢卡索作品《藍色房間》。均為資料圖片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    美聯社日前報導稱,專家們披露,將畢卡索名作《藍色房間》順時針轉90度垂直觀看時,會發現該作品下隱藏了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名蓄著鬍子的男子一手託腮,似乎正陷入沉思。這名男子繫著領帶,右手戴三隻戒指。這一發現引發了業內和外界的無限遐想:這名男子是誰?畢卡索為什麼會在舊作上創作新畫?
  • 雙語:畢卡索名畫中的畫中畫(圖)
    這兩幅畫是畢卡索在「藍色時期」在巴黎創作的。   「發現這個『畫中畫』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管理員Patricia Favero說。   作為20世紀最傑出的的藝術家之一,在1900年至1904年的「藍色時期」裡,畢卡索側重於應用藍色或藍綠色陰影創作單色畫作。
  • 畢卡索一幅神秘的畫中畫,女子背後的男子到底是誰
    畢卡索一直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意的藝術家,但是自己最初了解他還是因為一件事情,據說瑞典人眾籌巨資買下了一幅他的作品。當時自己看了那幅作品,很有畢卡索的風格。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知道了畢卡索,這個偉大的立體主義藝術家。
  • 畢卡索作品賞析:《赤足女孩》《戴帽子的男人》《男子肖像》和...
    《赤足女孩》  《戴帽子的男人》  《男子肖像》可以說,畢卡索在早期接受的是學院派的繪畫訓練,並且很快就熟練了學院風行的技巧與風格。畢卡索在青少年時期保留下來的作品除了畫幅較大的油畫之外,也包括紙本的石膏像素描、人像、風景習作、以洗鍊的筆法速寫的鬥牛場景,以及局部變形的漫畫式人物等。代表作品包括《赤足女孩》和《戴帽子的男人》等。《赤足女孩》又名《赤足姑娘》,是畢卡索在14歲時的作品。
  • 《韓熙載夜宴圖》藏大秘密 揭中外傳世之作隱藏的真相
    《韓熙載夜宴圖》(部分)(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許心怡)據國際在線報導,故宮珍藏的《韓熙載夜宴圖 畢卡索的女子沐浴圖中隱藏男子肖像 畢卡索的《藍色房間》 美國一家藝術收藏館向外界透露,他們在畢卡索的早期作品《藍色房間》中,發現了暗藏的男子肖像畫。
  • 畢卡索作品全集,果斷收藏!
    ,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的能力。同一年,14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肖像畫裡生動的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曾讚嘆道,「毫無疑問,這是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 畢卡索經典作品全集,值得收藏
    畢卡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們》、《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這期間他的創作被稱為"藍色時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時期作品背景藍,人物藍, 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 這一時期也是畢卡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群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
  • 畢卡索作品全集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
  • 畢卡索的繪畫語言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卡索在繪畫藝術道路上,經歷過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等多個創作階段,不同時期的畫作反映著畫家不同的心境。在創作著名立體主義畫作《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之前,畢卡索的風格曾經截然不同。在畢卡索繪畫創作初期,他的畫作沉浸在憂鬱的藍色裡。這個時期,他的畫作以藍綠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
  • 畢卡索的繪畫語言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卡索在繪畫藝術道路上,經歷過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等多個創作階段,不同時期的畫作反映著畫家不同的心境。在創作著名立體主義畫作《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之前,畢卡索的風格曾經截然不同。在畢卡索繪畫創作初期,他的畫作沉浸在憂鬱的藍色裡。
  • 畢卡索:一個畫家的形象演變
    自此宣告了藍色時期的來臨,畫作主要以窮人、社會邊緣人和巴黎聖拉扎爾監獄性病纏身的娼妓為主題,宛如人生苦難的總覽。《男子肖像》1902-1903年,是他早年決裂時期的印記,此時的畫家飽受蛻變的折磨,可說就如「必須剝掉自己的一層皮」一般。葛雷柯蒼白變形的《頭像》,還有梵谷和高更色彩飽滿的畫作,再次獲得徹底的迴響。 詩人卡薩吉馬斯是畢卡索在巴塞隆納羅哈美術學校的好友。
  • UCCA畢卡索大展全面解析:你不了解的畢卡索
    先來一組畢卡索各個時期的肖像攝影:14歲的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895-1896年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904年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908年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915-1916年>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920年巴勃羅·畢卡索肖像:1954年「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展覽開始部分早期畢卡索學習與影響該部分呈現了童年至少年時期畢卡索的創作。
  • 觀天下|藍色畢卡索
    ▲ 西班牙現代藝術家畢卡索畢卡索的藝術天才最早顯現出的一面是藍色的,藝術史上稱為畢卡索的藍色時期(約1901-1904)。藍色是憂鬱的世紀末,但還沒有末日氣息。那時的畢卡索無論在巴黎還是在巴塞隆納,他的愛心和興趣都留給了和他一樣準備為藝術獻上一生的人們,這些人活得並不富裕,因此顯得低調而謙虛,但他們都是極富想像力的一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畢卡索藍色時代(乃至接下來的粉紅色時期)的繪畫主題。比如畢卡索為苦艾酒飲者作的那些畫像,在藍色時期,他至少畫了四幅《苦艾酒飲者》
  • 佳士得將在紐約晚拍呈獻畢卡索的多拉· 瑪爾肖像
    在這段時期,巴黎接二連三發生越來越令人恐懼的事件,畢卡索將對這些事件的反抗傾注於作品中,以一種難以抑制的力量刻劃他的工作室和當中的人物。這些作品表現著痛苦與歡愉、 進取與沮喪, 但不管是哪種情感的表達,其共通點是都帶有一種壓迫感,使之既是多拉的肖像, 也是畢卡索展示內心世界的方式。 在《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中,畢卡索讓多拉置身於光線冰冷的擠迫閣樓之中, 她佔據畫面大量空間,展示驕傲不屈的態度, 使之成為儼如現代瑪麗安娜的優雅反抗象徵。」
  • 畢卡索風格轉變
    為了應對日漸衰老的沮喪感,藝術家在晚期作品中為自己創作了一系列的化身,例如充滿男子氣概的火槍手,或者叼著菸斗與女性浪漫邂逅的軍官。在《吻》中,畢卡索以他的老朋友--畫家亨利盧梭和他妻子約瑟芬的形象代表自己和妻子傑奎琳·洛可。畢卡索本人收藏了盧梭的《藝術家與燈自畫像》以及《藝術家的第二任妻子肖像》,這兩幅肖像的構圖被結合到《吻》之中,展現了"畢卡索」式的藝術致敬。
  • 百餘畢卡索作品今起北京展出,看其早中期藝術如何演變
    展覽現場展覽共分為六個不同章節:「早期畢卡索」呈現了畢卡索童年時期的創作以及早期受到的影響,在這一階段,他創作了《戴帽子的男人》和《古典雕塑石膏像寫生習作》;「藍色和粉色畢卡索」階段,畢卡索放棄模仿前輩的後印象派繪畫風格,轉而塑造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個人風格,並逐漸確立了最初的藝術身份,其作品包括《瘋子》和《兄弟倆》;「驅魔人畢卡索
  • 史上最全畢卡索作品全賞析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在巴黎,他感覺到創作裸體畫的自由,繪製了一系列的作品,以體現出在西班牙時受到壓抑的性解放。這一次,他住在克裡希大街的寓所裡。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靈感卻沒因此消失。        《藍色的房間和洗澡的人》就在這間屋裡誕生的,和其他幾幅相同色調的油畫一起揭開了畢卡索藍色時期的序幕。
  • 畢卡索大展28日登陸成都 56幅作品展示一生創作
    《朵拉·瑪爾肖像》裡的女人就是見證畢卡索《格爾尼卡》創作的情人朵拉。巡展北京站尚在洽談中約在三年前,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展館裝修,畢卡索的珍貴作品得以全球巡展。畢卡索中國大展也於2011年巡展至中國第一站上海。這是畢卡索博物館建館以來首次攜60餘件畢卡索珍品進入中國大陸。昨日,畢卡索中國大展組委會又在京宣布「畢卡索中國大展」將於2月28日至5月1日期間登陸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