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被日本人視作傳統文化中的國粹,殊不知是唐朝傳入日本!

2020-12-05 無羨的照妖鏡

1984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在進行市紡織廠的基建時發現了三國時東吳名將朱然之墓。朱然在三國時代似乎存在感並沒有那麼高,但他曾與潘璋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也算是東吳的的大人物了 。

經考古鑑定,朱然墓是迄當時為止長江中下遊區域已發掘的300多座東吳墓葬中最能反映東吳最高統治集團墓葬特點的一座大墓。墓室雖早年被盜,但許多隨葬的精美漆器倖免劫難。在140餘件出土文物中,有部分還被列為國家一級珍品。

看上去是不是並沒有太厲害?

朱然墓中發掘的一件看起來不起眼的文物卻不僅震動了中國考古界,並且震動了日本全國。

我們都知道,木屐算是日本文化中一件非常特殊的存在,被日本人視作傳統文化中的國粹,輿論一直以來都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

但在朱然墓中卻發現了一對漆木屐,和當代木屐樣子差不多,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證明了木屐不是日本發明的,二十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

在朱然墓發現了這種木屐後,日本方面還多次請求將其運到日本展覽,在很多日本人看到了在中國出土的木屐後,都紛紛表示詫異,以及那不可避免的尷尬。

但自2002年起,日本人再想看這對木屐,就沒那麼容易,必須到中國來了。這對木屐在2002年,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一共只有64件,全是國寶。

對於木屐是中國傳入日本,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提起鄰國日本的國粹,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比如相撲、和服、木屐、抹茶、榻榻米,這些國粹都是來源於中國,來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期。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國粹如何傳入日本,又是什麼原因在日本保留至今,然而卻在國內式微或者消失的。
  • 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木屐文化 | 日本文化
    記得上學的時候因為喜歡日本文化,就買了浴衣和木屐在宿舍穿來體驗。而日本的木屐式樣也多為方形,婦女也常用圓頭木屐,而且,日本自古便將木屐寫作足下,令人深思中日兩國木屐的親緣關係。木屐由漢族人發明,在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的常見服飾。其名來自中古音「屐屜」,常稱作木屐,使用於室外,因為日本潮溼,腳氣病多,穿著木屐可避溼。
  • 日本視為傳統國粹的木屐,被中國出土的文物錘了?
    木屐,一種走起來吱吱作響的木底鞋,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鞋類,但離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有點遠,而且現在說起來,大家普遍都會想到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著小又快步伐的日本女性,並覺得木屐是他們的傳統木鞋,這種印象太令人深刻了。這裡不得不說一句,他們的文化輸出做得確實挺不錯的。
  • 日本申請文化遺產,卻因這件中國文物泡湯,聯合國:山寨貨沒資格
    關於日本的起源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日本的神武天皇其實就是徐福。儘管這只是個傳說,並沒有相關史實印證,但日本的許多文化都起源於中國卻是不爭的事實。當時中國在許多方面都遠遠領先於日本,日本對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十分羨慕,多次派人來中國學習,唐朝時期達到頂峰,稱之為遣唐使,中國的許多文化技術由此流入日本,其中就包括了飲食文化和服飾文化,日本的茶道與和服都有中國文化的影子,木屐也在這一時期傳入了日本。木屐在我國又稱為「足衣」,是漢服足衣的一種,最早出現於我國的商朝時期,隨著清朝的滅亡而消失。
  • 這些東西起源於中國,後來都被日本學去,如今卻在日本發揚光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周邊各國也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日本就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在日本的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國的影子。很多起源於中國的東西,被日本學去,在日本發揚光大。木屐在日本會經常看到身穿和服,腳踩木屐的女子。其實這個木屐是中國人發明的,木屐是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的常見服飾。其名來自中古音「屐屜」,常稱作木屐,使用於室外。
  • 專家挖到三國名將墓,墓中出土一雙鞋,專家:日本木屐源自中國
    在他的墓中,發掘出了一件最讓日本人驚訝的文物,那便是漆木屐。這一漆木屐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出的最歷史悠久的漆木屐,他的長短為20.7釐米,總寬是9.6釐米,高寬比為0.9公分。漆木屐發掘出的這一信息傳入日本以後,日本的群眾十分地興奮,日本的國家電視臺也是2次前去中國安徽馬鞍山開展拍攝,甚至還拍攝了與他有關的大中型文物系列片。
  • 日本一直說木屐是他們發明,卻因為一座古墓出土,讓他們臉面掃地
    木屐這個東西,我想大多數現在的年輕人肯定是從日本哪裡知道的,無論看現在的戰 爭片的影視作品還是去日本旅遊都能隨時隨地的看到日本人穿著木屐,而大多數人不 知道木屐是日本從中國學去的,後來被日本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所傳承下來,而在中國 慢慢的被拋棄了。1988年出土了我國最早的木屐。這木屐的發現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木屐。
  • 衣冠王國:聊聊歷史上唐朝的服飾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二、日本服飾文化及特點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和服,由於日本90%以上人口屬於「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和服極富日本傳統文化特色,千百年來與日本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連,和服的產生與演變是日本服飾文化發展過程的重要內容。
  • 日本說: 我擁有獨立的文化! 中國: 來, 先交代下你的八大國粹
    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大國,如今千年過去,突然發現中國周邊的鄰居也全部變得不簡單:韓國成了宇宙起源之國,可國旗長的和八卦一模一樣;而日本號稱自己擁有獨立的文化。既然如此,我們就來掰扯一下日本的八大「國粹」,從自然植被到衣食住行,這些東西過去你認為是日本的,其實全是中國的。一,櫻花,日本國花。
  • 木屐,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人穿了,並不是什麼日本發明的!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的風俗中,木屐是他們常見的一種穿搭,這是他們的一種文化傳統,但說到木屐的由來,日本人雖然一口咬定說是他們祖先發明的。但是對於咬定的事情,他們又拿不出證據來證明,這不可謂不是一個笑話。對於此事,我們也沒有力爭,因為我們都是用事實來說話的。在三國時期的朱然的墓穴中,人們發現了一雙鞋子。而這雙鞋子,正是傳統的木屐。
  • 老祖宗發明的木屐早已被國人遺忘,為何在日本卻大受歡迎?
    隨著一曲《櫻花》,點著紅唇的日本婦女穿著和服、布襪,踩著木屐,撐著紙傘,從和室中緩緩走出,極盡柔美、優雅。在電影、電視劇中,傳統日本的女性形象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不錯,傳統日本的女性。如今,日本與大多國家一樣,早就拋棄了傳統服飾,換上簡潔的西式時裝,在這個背景下,日本人當然也就不再青睞木屐,而穿上比較流行的皮鞋、帆布鞋等。
  • 日本這些國粹,其實都是起源於中國,也包括和服在內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的交往密集,而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源於中土。自漢朝開始,我中原王朝就對日本島國進行過冊封,三國時代魏國曹丕更是賞賜印綬。到了唐朝時期,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又被唐軍在白江口揍了個踏實。自此開始,日本開始以中華為師,派出大量僧侶充當遣唐使到中原進行學習。
  • 日本的木屐是盜版,是被我國遺忘的文化,日本人穿木屐方便還健康
    現在只要一提起古代的日本女人形象,應該就是身穿和服,腳穿木屐,手撐花傘,伴隨著一曲櫻花,帶著日本獨有的紅唇妝容,然後從房間裡面緩緩的走出來,渾身上下散發著柔美優雅的氣質。在很多影視劇當中,日本女人的形象大多都是這個樣子,現代女性不做評價,起碼日本的傳統女性一定是這個樣子的。
  • 日本人常穿的木屐,其實是我們祖先發明的,為何被國人遺忘?
    日本人常穿的木屐,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為什麼在日本流行,卻被國人遺忘了呢?提起木屐,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木屐造型可以理解為涼鞋和草鞋的結合體,有點像人字拖。只不過木屐在鞋底有兩個齒子,讓鞋子遠離地面,經常看電視劇的人會對它很熟悉。雖然現在日本全面西化,很多人也都換上了西裝,但是在家裡或者重大節日,日本人還是更喜歡穿木屐,無論男女。
  • 去日本旅遊後,才知道原來不僅只有日本木屐,還有這些種類
    大家都知道日本傳統的服裝是和服,那傳統鞋子自然就是日本木屐了。之前一直以為木屐是日本獨有的一種鞋子,直到去日本旅遊後,才知道原來不僅只有日本木屐,還有這些種類。當時在日本九州旅遊時,在一個木屐店裡就和店主聊起了木屐文化。
  • 中國挖到三國時期的木屐,這讓穿和服木屐的日本人尷尬了。
    根據墓中發現的文物以及相關的資料,得知此墓的主人為三國東吳名將朱然。朱然,字義封,漢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出身於東吳豪族,少年時期與東吳主公孫權為同窗好友,兩人關係相當不錯,估計曾一起把妹。之後,胸懷大志的朱然成為吳國將領,率領吳軍北抗曹魏,西拒蜀漢,一生屢立戰功,官左大司馬、右軍師。
  • 三國默默無聞的吳國將軍,千年後將軍墓葬文物驚動日本
    所以題目中所說的轟動日本的不是朱然本人,而是1984年在朱然墓中出土的這雙木屐讓日本人驚詫莫名。因為日本人一直把木屐和和服作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殊不知木屐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到了宋代士大夫階層改變了這一習慣才使得木屐在宋朝以後的歷史中默默無聞。而在唐朝傳入日本的木屐卻被日本作為本國文化的一部分傳承下來,甚至都不知道木屐起源於中國。
  • 日本的飲茶文化從中國傳入,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
    中國對於飲茶方面的文化非常考究,表現出古代中國男子的君子氣質和文人傳統,中國的茶文化也隨著科技的發展,傳入其他國家。 一經傳入就受到了國外的廣泛喜愛,同時中國的茶文化對日本就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 日本的飲茶文化從中國傳入,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
    中國對於飲茶方面的文化非常考究,表現出古代中國男子的君子氣質和文人傳統,中國的茶文化也隨著科技的發展,傳入其他國家。一經傳入就受到了國外的廣泛喜愛,同時中國的茶文化對日本就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在一來二去之間茶文化也被日本僧人帶到日本,到達日本之後也受到了日本僧人的熱愛。中國茶文化傳入日本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日本僧人最澄。最澄在唐朝學習佛法時,將茶種帶回日本,也將飲茶引入了朝廷,得到了當時日本統治者的重視,之後便派最澄多次來唐朝求取茶種。
  • 日本人把木屐拿去申遺,結果被聯合國拒絕:這根本就是中國的!
    我們也傳承了不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而正是因為中國的強大,東亞的很多國家的文化中都有中國的影子。以前咱們常常吐槽韓國人拿中國的東西申遺,但其實日本人也幹過這樣的事情,最終被聯合國直接給駁回了,因為日本人拿的東西根本就是中國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