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茶香 品文化 小得書院帶你走進 涇陽茯茶挖掘者朱全勝

2020-11-25 金色財經區塊鏈

藏諺云:「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藏胞早在千百年的飲用中發現了茯茶「清油膩、消熱毒」的功效。

涇陽茯茶作為茯茶的代表,如今亦是如火如荼,國人盡知。一帶一路一福茶,這個「福茶」就是涇陽茯茶。小得書院立足於陝西,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播民族精粹」為使命,如今也與涇陽茯茶達成戰略合作,努力為茶文化的發展做貢獻。

說到一些著名文化標識,人們總不免會想到那些致力於文化發展的匠人,茯茶亦是,而朱全勝老先生就是茯茶文化發展路上不可或缺的人。於二十世紀中之後出生的涇陽人對茯茶是沒有直接體驗的,只是停留在老一輩人的口口相傳中。而對於朱全勝老先生來說,茯茶是一種真切的記憶,或者說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

朱全勝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涇陽人。朱老先生1943年生人,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茯茶很火熱的時期。在他懵懂的記憶中,就從這家院裡穿到那家,在各個做茯茶的院子裡跑來跑去,和小夥伴們嬉笑打罵。「一街兩溜都在做茯茶。那個時候也不知道這就是做茶,只覺得好玩,很香。」這就是茯茶給朱老先生的最早記憶。

一晃多年過去了,歲月衝刷掉了涇陽縣城關於茯茶的記憶,朱老先生也從一個孩子長大成人,中學畢業後朱老先生回鄉務農,實踐中自學多能,做過機械修造、工程建築、水電安裝、駕車營運等營生。

作為陝西涇河茯茶的生產顧問,朱全勝老先生是業界知名的茯茶加工專家,涇陽茯茶復興事業的發起人之一,可謂「中國茯茶技術第一人」。朱老先生六下湖南、續茶緣、考工藝、究數據,挖掘恢復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地方歷史文化名品——涇陽茯磚茶。2008年,66歲的朱老先生聯合「縣前八老」的其他七人,成立合作社全力搶救已經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涇陽茯磚茶,朱老先生創立了涇陽縣「復興盛」茯磚茶專業合作社,搜集整理出「涇陽茯磚茶」文化歷史淵源。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組、陝西、湖南、鹹陽等多家電視臺報紙都先後前來涇陽採訪,宣傳「涇陽茯磚茶」給人們健康帶來了福音。

「縣前八老」合影

作為陝西涇河茯茶的生產顧問,朱全勝老先生是業界知名的茯茶加工專家,涇陽茯茶復興事業的發起人之一,可謂「中國茯茶技術第一人」。朱老先生六下湖南、續茶緣、考工藝、究數據,挖掘恢復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地方歷史文化名品——涇陽茯磚茶。2009年,66歲的朱老先生聯合「縣前八老」的其他七人,成立合作社全力搶救已經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涇陽茯磚茶,朱老先生創立了涇陽縣「復興盛」茯磚茶專業合作社,搜集整理出「涇陽茯磚茶」文化歷史淵源。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組、陝西、湖南、鹹陽等多家電視臺報紙都先後前來涇陽採訪,宣傳「涇陽茯磚茶」給人們健康帶來了福音。

朱老先生出席的部分活動圖片:

圖為朱老接受亞太茶業頻道專訪

圖為朱老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屆茯茶推介會

圖為中央商品交易所舉辦的交流會

圖為朱老參加茯茶鎮開園祭茶神大典

生活之餘,朱老還擅寫小詩,最後附朱老七律一首:

安化續茶緣七律

安化黑茶涇陽名? 花香西域顯神功!

陸羽無緣評口福, 伍湘有著述盛茗。

六百多載合作史, 五十餘年中斷情。

首闖安化尋舊夢, 繼開神茶惠眾生!

(2008.11.11日,吟於仙溪橋)

茯茶是一種帶有記憶沉澱的茶品,在時光的長河中沉澱出獨有的茶香,是時間堆積的味道。對於致力於茯茶的朱老來說,小時候聞到的茶香,老年時所做的努力,都是人生幸福的節點,關於茯磚茶是夢,也是人生,朱老先生寄希望於當下年輕人,希望能帶領涇陽茯茶走的更遠,小得書院作為傳統文化傳播者,將時刻謹記老先生的囑託,將茯茶文化與小得經濟相結合,相輔相成,共同為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祝願朱老先生福體安康。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小得書院

相關焦點

  • 傳承茯茶文化 陝西涇河涇陽茯磚茶亮相農高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1月7日電 近日,陝西涇河茯茶有限公司出品的涇陽茯磚茶亮相第23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
  • 金花璀璨、茶香四溢,涇陽茯茶亮相第八屆西部茶博會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10月29日,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在西安盛大開幕,作為本屆茶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於開幕會次日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千年古都金花璀璨,滻灞兩岸茶香四溢」,涇陽茯茶再次成為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
  • 茯醇香:金花閃閃耀古道——涇陽茯醇香茶業傾力打造茯茶傳統品牌
    熟悉茶的人都知道,涇陽茯磚茶的閃亮登場絕非逆勢來襲,而是一種理性回歸,因為它作為中國茯茶源頭由來已久,在神州大地已經走過2000多個春秋,盛興了600多年,只是到了今天,它原有的消食減肥等功能才被人們徹底激活,並備受追捧,成為倡導健康飲食者不可或缺的優先選擇,尤其是正宗涇陽茯磚茶後裔田、馬兩家聯手打造的「茯醇香」更是彌足珍貴,成為茯茶家族中的新寵。
  • 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千年古都金花璀璨,滻灞兩岸茶香四溢。10月30日,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涇陽茯茶再次成為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活動現場,副縣長劉洋對涇陽茯茶進行了全面推介,對與會的領導嘉賓、國內外採購商和消費者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能夠到涇陽走一走、看一看,共品茯茶香,共續絲路情,在合作中加深友誼,共同推進「涇陽茯茶」走出陝西、走向世界!推介會發布了涇陽茯茶公共品牌logo及文創IP形象,進一步提升了涇陽茯茶的品牌培育意識及產品創新意識。
  • 涇陽茯茶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茶」?
    ❖涇陽茯茶發源於陝西省涇陽縣,據史料記載:涇陽為南茶西運加工轉運的集散地,始於漢,聞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涇陽茯磚茶產生於北宋神宗熙寧年(1068年)。相傳運送涇陽茯磚茶的駝隊來到藏區一個小村莊,村裡的人茶飯不思,生命幾近垂危,牛羊因不得食而聲聲慘叫。有個叫扎旺的妻女見是來了客人,掙扎著坐起身,駝隊頭領問起了村裡的情況,當下就拿出一塊磚茶,用利器橇下一角,吩咐扎旺放進正在熬煮的奶中熬製。半個時辰之後,帳篷裡散發出陣陣奶香和茯茶的清香,扎旺一家人趁熱喝下。第二天一大早,扎旺的妻子緩緩走出帳篷,仿佛精神了很多。
  • 今年涇陽共生產茯茶1900噸 產值達到1.08億
    此次茯茶質量評審大賽由省園藝蠶桑技術工作站、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西北農林大學涇陽茯茶研發中心、涇陽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涇陽縣茯茶中心和茯茶協會承辦,邀請了陝西省園藝站、鹹陽市農業局和國內茶葉界專家,以及百富、元順、涇磚等21家涇陽茯茶企業參加了大賽。
  • 全國唯一茯茶博物館 展現涇陽茯茶千年文化…
    中國茯茶源起涇陽,1000餘年前,溯涇河北上西行,歷經萬裡到達羅馬,這塊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製作工藝極高的涇陽茯茶可消食解膩,也由此延續千年。
  • 記錄發現|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涇陽茯茶
    涇陽茯茶 有色攝影:記錄發現你所見 按下快門就是你對這個時代的貢獻 茯茶 在中國古代 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 央視名嘴康輝、王筱磊打CALL涇陽茯茶,你買了嗎?
    「買遍中國 助力美好生活」央視資訊&國美帶貨直播陝西站央視名嘴康輝、王筱磊為涇陽茯茶站臺打CALL這場直播帶貨讓涇陽茯茶展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消費者面前短短幾分鐘的直播推介怎能讓你真正了解已有600年歷史的涇陽茯茶
  • 中國茯茶博物館續寫秦商與茯茶古今情緣
    近幾年,涇河新城充分挖掘區內茯茶文化、陝商文化資源,加快構建「文化+旅遊」產業格局,形成資源優化、空間有序、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全域旅遊形態,成為大西安北部文化旅遊新IP。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涇河新城,探訪這片神奇土地上的茯茶與陝商文化,用文字與圖片形式敘二三故事,以饗讀者。
  • 涇陽茯茶的歷史概括
    1.時代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朝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朝歷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 相約國際茶日 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成功召開
    本報訊(記者 於飛)5月21日上午,相約國際茶日,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在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二樓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主辦。旨在營造首個國際茶日的濃厚氛圍,讓茶文化深入人心,讓更多的人「品茯茶,享健康」,從而推動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穩勝、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勳受邀出席。
  • 文化尚品丨絲路之魂 - 涇陽茯茶
    唯有涇陽出名茶涇陽縣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腹地,被譽為「原點之城」,這裡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歷史上南茶北運、西運的紐帶之地,是世界茯茶的發源地,人文歷史厚重,已有2200多年歷史。中國第一片茯茶、第一片金花茯磚茶誕生於陝西涇陽,是與涇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氣候分不開的。
  • 品味茯茶香 邂逅大長安 | 和荼·墨君尋茶之旅精彩回顧
    六月十六日至六月二十日,和荼·墨君的涇陽茯茶遊學訪茶之旅拉開序幕,來到西安,賞金花、看歷史,解密絲綢之路上的茯茶。西安,絲綢之路的起點。墨君茯茶在茶藝師嫻熟的衝泡之下,香氣自來,氣韻生動,頓感心情飛揚。人生樂事,大概就是品鑑墨君茯茶,體驗茶香茶韻,了解茯茶文化了吧。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和荼·墨君大家庭來到了中國第一家茯茶博物館,了解幾經沉浮,又重現輝煌歷史的茯茶。
  • 陝西省涇陽,中國茯茶之都,茯茶鎮
    茯茶鎮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中路交匯處,佔地約2200畝。突出涇陽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完善茯茶文化體驗幫助了文化旅遊及茯茶產業聯動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增收,成為區域新型城鎮化範例和建設優美小鎮的項目。
  • 絲綢之路名品——陝西涇陽茯茶
    陝西涇陽,位於中國地理中心,涇陽茯茶歷史悠久,通過絲綢之路,除銷往西域各地外,更遠銷至俄國、西番、波斯等四十餘國家。因其湯色橙紅透亮,清澈紅濃,茶香持久,口感香醇,回甘,綿滑。也有助於「消惺肉之膩,解青稞之熱」的功效,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 探訪涇河新城文化名片——陝西商幫和茯茶的那些事兒
    近幾年,涇河新城充分挖掘區內茯茶文化、陝商文化資源,加快構建「文化+旅遊」產業格局,形成資源優化、空間有序、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全域旅遊形態,成為大西安北部文化旅遊新IP。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涇河新城,探訪這片神奇土地上的茯茶與陝商文化,用文字與圖片形式敘二三故事,以饗讀者。
  • 他做涇陽茯茶50年 仍說自己只是略懂皮毛…
    如今,50多年過去了,涇陽茯茶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但他逐夢的腳步未曾停歇,一直向前,他就是以匠心做涇陽茯茶的賈根社。 從一名普通的茯茶製作師到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涇陽磚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從傳承制茶祖業到開啟涇陽茯茶的產業興起,賈根社憑藉拙樸的思想,憨厚的心態,鑽研的精神,在茯茶領域摸爬滾打,日夜兼程,幾十年如一日地邁步於這場生命的修行。
  • 央媒推薦涇陽茯茶,多家外語頻道熱播
    在華夏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茶文化在漫漫年輪裡綿延至今。「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因關中涇陽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出一種獨有的茶品——茯茶,憑藉自身獨特的色、香、味、形,廣泛受到國人的青睞。未曾想,最近網絡上一段關於茯茶的小視頻,使茯茶身影在國際舞臺受到了注目!
  • 清晨6點的涇陽茯茶小鎮沒有人山人海
    600年前,在陝甘茶馬古道上,有著「黑色黃金」之稱的茯磚茶從陝西涇陽源源不斷運送到邊塞,茶馬互市,造就了當時的繁榮盛景。茯茶鎮位於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大道交叉處。茯茶鎮以茯茶文化為特色,同時將關中民俗和餐飲聚集,讓今天的人們感受到數百年前茶馬古道上的特有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