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涇陽,中國茯茶之都,茯茶鎮

2020-11-25 行者da春

茯茶鎮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中路交匯處,佔地約2200畝。

突出涇陽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完善茯茶文化體驗幫助了文化旅遊及茯茶產業聯動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增收,成為區域新型城鎮化範例和建設優美小鎮的項目。

涇陽茯磚茶歷史悠久,明、清時期曾為「陝引」、「甘引」之主要茶品,沿絲綢之路遠銷西北各省及國外,曾被譽為西部人的生命之茶、長壽之茶。

它的出現,使陝甘茶馬古道與安化茶馬古道相銜接,演化為陝、甘、湘茶馬古道,貫穿了幾乎大半個中國。

涇河新城茯茶文化景區項目,以茯茶產業為核心,由茯茶產業延展至文化產業及商業,致力打造一個以茯茶產業、旅遊產業、城鄉統籌三位一體的特色風情街,令人期待。

茶鎮以茯茶產業為核心產業,依託茯茶文化、關中民俗文化,堅持「中國茯茶產業聚集地」的目標,通過產業聚集,做大產業規模,全力打造「中國茯茶之都」,使茯茶鎮成為具有地方歷史特色的產業小鎮。

相關焦點

  • 中國茶文化之涇陽茯茶
    甘苦之間,啟迪深遠自然之道,見諸於茶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歷史,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國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中國茶分為六類: 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
  • 《話說茯茶》涇陽茯茶為何遷徙到湖南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陝西省涇陽縣從事茯茶生產的工人數量超過萬人,直到1958年之前,涇陽茯茶產業一直都比較繁榮,但由於陝西加工茯磚茶的原料主要來源於湖南安化等地,運輸成本較大,政府於是決定將公私合營的陝西鹹陽人民茯茶廠逐步關閉,將茯茶加工產業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湖南安化。
  • 涇陽茯茶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茶」?
    涇陽茯磚茶成名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興盛於明清至民國時期。明清至民國時期,商品生產和商業貿易逐步擴大,涇陽茯磚茶除銷往西域各地外,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俄國、西番、波斯等四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健康之茶」。
  • 陝西涇陽茯茶鎮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磚茶
    涇陽茯磚茶,陝西省涇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涇陽茯磚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製作,其香氣和作用又類似茯苓,且蒸壓後的外形成磚狀,故稱為「茯磚茶」。涇陽茯磚茶又稱「封子茶」,「涇陽磚」,是再加工茶類中黑茶緊壓茶的一種。
  • 陝西涇陽:傳承千年歷史 茯茶萬裡飄香
    由陝西省農業廳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2018首屆絲路陝茶文化節於10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在「絲路陝茶館」中,由涇陽縣茯茶中心和涇陽縣茯茶協會共同組織的12家茯茶代表企業參展的涇陽茯茶展區成為大會上的一大亮點。10月12日上午,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陝西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主任、原陝西省林業廳廳長李三原、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主創人之一吳國華女士分别致辭。
  • 茯醇香:金花閃閃耀古道——涇陽茯醇香茶業傾力打造茯茶傳統品牌
    圖片說明:涇陽茯磚茶傳承大師 田歲慶 【記錄中國訊】記者張建峰 通訊員 高鵬韜報導:近年來,涇陽茯磚茶,在中國異彩紛呈的茶葉家族中,大有異軍突起之勢。熟悉茶的人都知道,涇陽茯磚茶的閃亮登場絕非逆勢來襲,而是一種理性回歸,因為它作為中國茯茶源頭由來已久,在神州大地已經走過2000多個春秋,盛興了600多年,只是到了今天,它原有的消食減肥等功能才被人們徹底激活,並備受追捧,成為倡導健康飲食者不可或缺的優先選擇,尤其是正宗涇陽茯磚茶後裔田、馬兩家聯手打造的「茯醇香」更是彌足珍貴,成為茯茶家族中的新寵。
  • 全國唯一茯茶博物館 展現涇陽茯茶千年文化…
    中國茯茶源起涇陽,1000餘年前,溯涇河北上西行,歷經萬裡到達羅馬,這塊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製作工藝極高的涇陽茯茶可消食解膩,也由此延續千年。
  • 墨君茯茶,不止於茶——墨君茯茶深圳店盛大開業
    6月27日,墨君茯茶華南區運營中心成立暨墨君茯茶深圳店開業慶典儀式在深圳寶安區體育場茶閱世界隆重舉行,眾多業界專家、茶友及特邀嘉賓參加了此次開業典禮,共同見證涇陽茯茶落戶「世界之窗」。在熱烈地掌聲中,墨君茯茶華南區運營中心正式揭幕。
  • 中國茯茶博物館續寫秦商與茯茶古今情緣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 「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不誇張的說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在涇河新城茯茶鎮的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講解員為遊客聲情並茂講述著茯茶文化。據介紹,茯茶作為黑茶的精華品種和典型代表,2008年6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 涇陽茯茶的故事介紹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以來好評如潮,該劇改編自真實故事,網友好奇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涇陽茯茶是什麼茶?   《那年花開月正圓》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安吳家族的發家,是從經營茯茶起家,後有做官鹽,算是官商,但是安吳家族卻因門丁不旺。
  • 涇陽茯茶的歷史概括
    1.時代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朝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朝歷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 中國茯茶之都:一壺古茶烹出絲路「金花」
    幾年前,陝西省涇陽縣涇幹鎮雙趙村村民石新順還是一個在外面做裝修、攬工程的「打工者」。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都幹得灰頭土臉的,也沒賺下幾個錢。如今,雙趙村已成茯茶鎮,石新順家的院落也改造成了農家茶館。(3月29日攝)「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歷史上石新順的家鄉並非是茶葉的主產區,卻是中國茯茶的加工發源地和古絲路「茶馬互市」的主要通道。官茶到涇陽後,被製成茯磚茶,沿絲路銷往西北地區和中亞各國,成為古絲路上的重要商貿品,也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一直以來的生活必需品。
  • 涇陽茯茶, 下一個崛起的茶界寵兒
    5月18日,通過一天的考察與溝通,陝西省涇陽縣與大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茯茶已經被確立為涇陽縣主導產業之一,目前正在全面開發新品,整頓產品質量,建立良性的發展機制。希望與借用大茶的網絡渠道、優秀電商人才、創新推廣模式、以及線下實體店,讓涇陽茯茶走出去。」涇陽縣副縣長賈小軒說。
  • 【閒情雅致】邢群娥:茯茶鎮裡話茯茶
    茯茶鎮毗鄰崇文塔、中國大地圓點、亞洲最大的遊樂場----樂華城,交通發達,停車便利。經過幾年的開發,茯茶鎮已成為集茯茶、茯茶文化衍生品研發、茯茶文化展示、旅遊體驗和城鄉統籌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現在,茯茶鎮已整修一新,趁著新年的喜氣,不妨跟我去茯茶鎮轉一轉。首先,帶你去拜一拜茶神——陸羽。
  • 記錄發現|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涇陽茯茶
    邊疆牧民"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茯茶是邊疆牧民的生命之飲,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漢族可以用之交換戰馬。茯茶以其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與奶、肉並列,成為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少數民族群眾探親訪友、過年過節相互饋贈的首選禮品,被譽為「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數民族生命之茶」。
  • 《話說茯茶》茯茶的重要歷史節點
    1068年:北宋神宗熙寧年間,記載了「涇陽茶」的概念。1368年:明朝元年,產生了「涇陽茯磚茶」的名稱和形狀。1951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方心芳院士研究茯茶,並確定和命名金花為「金花菌」。1953年:日本學者開始研究茯茶及金花菌。1958年:涇陽茯磚茶的生產廠,即人民茯茶廠計劃性停產。1990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齊祖同教授,湖南省農業大學溫瓊英教授,共同提出將「金花菌」改名「冠突散囊菌」,以符合國際通用命名規則。
  • 借「一帶一路」春風——神秘涇陽茯茶再放異彩
    而作為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流通商品之一——神秘涇陽茯茶也在消失多年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據了解, 涇陽茯茶,素有「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這「三不制」之說,清純不粗、口感強勁。茯茶中的益生菌「金花」更兼具調節新陳代謝,強生健體和病理預防作用。
  • 陝西涇陽絲路茯茶今天在京推介
    涇陽縣政府縣長楊隆豐在推介會上介紹,在歷史上涇陽茯磚茶曾沿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銷往西北,並遠銷俄國、波斯等40餘個國家,被譽為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的「黑黃金、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 走進茯茶鎮 首屆陝西網上茶博會產地行活動圓滿收官
    4月29日,由陝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辦,陝西省園藝技術工作站、陝西省發展特色與休閒農業指導中心、陝西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協辦,陝西農業品牌網承辦,西部網茶業頻道等單位支持的首屆陝西網上茶博會產地行活動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活動在茯茶鎮舉行。
  • 涇陽茯茶推介及公益拍賣會在廣舉行 成果頗豐
    海外網11月11日電 11月11日,第八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陝西名品展系列活動——涇陽茯茶推介及精準扶貧公益拍賣會在廣州舉行。陝西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段永安以及副處長王夢州、西安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段振宇、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辦公室副主任阮軍等出席本次推介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