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之涇陽茯茶

2020-11-15 簡十一讀文史

甘苦之間,啟迪深遠
自然之道,見諸於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歷史,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中國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

中國茶分為六類: 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

1、綠茶:龍井、碧柔春、黃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陽毛尖、廬山雲霧茶等。

2、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銀駿眉、坦洋工夫、祁門工夫、寧紅等。

3、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武夷巖茶(包括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黃芽奇蘭、永春佛手、臺灣凍頂烏龍、廣東鳳凰水仙、鳳凰單樅等。

4、白茶:君山銀針、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5、黑茶:普洱茶、茯磚茶、六堡茶等。

6、黃茶:霍山黃芽、蒙山黃芽等。

儒家看來,飲茶是一種清淡儒雅。道家看來,茶可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

在中國唯有茶將儒、道、佛三教思想融為一體,形成各種茶道。

茯磚茶屬六大茶類中的黑茶,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品種,屬後發酵茶,也是全發酵茶。


非涇水不浯,非伏天不作,非金花不成,非涇陽不宗。茯磚古茶,唯秦炮製。

唐代,茯茶由官方統制,貯存府庫,交換馬匹,故稱「官茶」。

明清先後出現了老字號「馬合盛」、「天泰全」、「古道坊」等招牌茯磚。號稱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黑黃金。

茯茶作為黑茶中之極品,茯茶中培制的「冠突散囊菌」,俗稱為金花。金花幹嗅伴有淡淡的清香,而將帶有金花這種特殊菌類的茯茶泡飲時,那種花香變融入茶湯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澀,清純不粗、口感強勁。

當然,金花還可以有效地促進調節新陳代謝,起到保健和病理預防作用。因其藥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別,並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誤以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實則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並經權威專家通過動物實驗、人體臨床實驗、毒理學研究、安全性評價、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茯磚茶「金花」的多種提取成分對PPARγ、PPARδ均有激活作用,「金花」內兩種新的活性物質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顯著降低人體類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壓、血糖、膽固醇等功效。

長期飲用茯茶,能夠促進調節新陳代謝,增強人體體質、延緩衰老,對人體起著有效的藥理保健和病理預防作用。 茯茶中的茶黃素對肉毒芽孢桿菌、腸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莢膜桿菌、臘樣芽孢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茯茶的特殊功效已經得到茶學、醫學、微生物學等領域專家的廣泛認同,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臨床實驗證明,茯茶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延緩衰老。

剛出烘房的新茯茶,磚身內著生大量的金黃色顆粒,形似「米蘭」。隨著陳放年代的延長,金花逐步萎縮變白,三十年的茯茶已基本見不到金花留下的痕跡,隱約可見白色欠均勻的斑點。陳放多年的茯茶,茶湯滋味表現為甜醇爽滑。十幾泡之後,茶湯色澤逐漸變淡,但甜味猶存,且更加純正。陳放多年的茯茶,葉底黑褐均勻,質地稍硬,用手指輕輕一捏即碎。


涇陽茯磚茶的制築有「三不離」之說,即

離了涇渭之水不能制:涇陽的水質裡的酸鹼度和水中的礦物質適宜「金花菌」生長發育的條件需求;

離了關中氣候不能制:涇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位於冶峪河和涇河兩河下遊之間,北有嵯峨、北仲兩座山系,南有終南山,地勢低洼,形成了一種既具有關中氣候特點又具有溼地氣候特徵的獨特自然環境。這一獨有氣候條件,恰好適宜「金花菌」生長、發育和繁殖;

離了秦人技術不能制:由於在古代南茶北運的過程中,對茶品的貯存和保質尤其重要,涇陽制茶的工匠採取了壓制茶磚的制築工藝,不僅減少了貯存空間的問題,也大大延續了茶品的質量保障的周期(這也是為何被稱作「磚茶」的原因)。古時沒有溫度計和乾濕儀,對茶的製作工藝,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發花的溫度,築制磚體的鬆緊度等,全憑匠工的經驗和感知來把握。千百年來,由此積澱出涇陽茶工獨特的制茶技藝。

2013年09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涇陽茯磚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陝西省涇陽縣特產「涇陽茯磚茶」正式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日本研究茯磚茶的專家從茯磚茶中的提取製成的保健品,售價超過黃金,還有「黃金白金不如黑金」之說。世界上不少學者,希望在冠突散囊菌上拿諾貝爾獎。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涇陽茯茶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絲綢之路神秘之茶,是西北各民族的「生命之茶」「健康之茶」。興於宋,繁榮於明、清,歷史上遠銷我國西北地區和中西亞各國,為民族文化交融、地方產業發展興盛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陝西省涇陽,中國茯茶之都,茯茶鎮
    茯茶鎮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中路交匯處,佔地約2200畝。突出涇陽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完善茯茶文化體驗幫助了文化旅遊及茯茶產業聯動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增收,成為區域新型城鎮化範例和建設優美小鎮的項目。
  • 世界名茶——涇盛裕茯茶,傳承中國茯茶文化
    陝西茯茶——涇盛裕  「金花鏈、海沉香、湯橙紅、味醇厚」——這就是陝西著名的涇盛裕「茯茶」。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名茶。作為最具特色的黑茶種類,茯茶是中國寶貴的茶文化,更值得我們發揚與傳承。
  • 全國唯一茯茶博物館 展現涇陽茯茶千年文化…
    中國茯茶源起涇陽,1000餘年前,溯涇河北上西行,歷經萬裡到達羅馬,這塊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製作工藝極高的涇陽茯茶可消食解膩,也由此延續千年。
  • 傳承茯茶文化 陝西涇河涇陽茯磚茶亮相農高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1月7日電 近日,陝西涇河茯茶有限公司出品的涇陽茯磚茶亮相第23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
  • 《話說茯茶》對茯茶文化意識形態的導向作用
    茯茶科普創新發展論壇暨劉翔 《話說茯茶》分享會上的發言劉翔先生的《話說茯茶》詳盡介紹了茯茶的起源和發展,尤其對茯茶之魂——「金花菌」的核心價值從微生物及發酵工程學領域進行了專業論述。這本書的出版發行是茯茶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同時,《話說茯茶》還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它把業界許多口口相傳的技藝、流程等用文字準確地記錄了下來,這既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創新。作者在每個話題後閒話式的解讀可謂獨出心裁,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 ,對愛茶之人學習、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 借「一帶一路」春風——神秘涇陽茯茶再放異彩
    而作為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流通商品之一——神秘涇陽茯茶也在消失多年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據了解, 涇陽茯茶,素有「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這「三不制」之說,清純不粗、口感強勁。茯茶中的益生菌「金花」更兼具調節新陳代謝,強生健體和病理預防作用。
  • 相約國際茶日 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成功召開
    本報訊(記者 於飛)5月21日上午,相約國際茶日,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網絡推介會在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二樓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主辦。旨在營造首個國際茶日的濃厚氛圍,讓茶文化深入人心,讓更多的人「品茯茶,享健康」,從而推動陝西涇陽茯茶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穩勝、西鹹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勳受邀出席。
  • 中國茯茶博物館續寫秦商與茯茶古今情緣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 「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不誇張的說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在涇河新城茯茶鎮的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講解員為遊客聲情並茂講述著茯茶文化。據介紹,茯茶作為黑茶的精華品種和典型代表,2008年6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茯醇香:金花閃閃耀古道——涇陽茯醇香茶業傾力打造茯茶傳統品牌
    圖片說明:涇陽茯磚茶傳承大師 田歲慶 【記錄中國訊】記者張建峰 通訊員 高鵬韜報導:近年來,涇陽茯磚茶,在中國異彩紛呈的茶葉家族中,大有異軍突起之勢。熟悉茶的人都知道,涇陽茯磚茶的閃亮登場絕非逆勢來襲,而是一種理性回歸,因為它作為中國茯茶源頭由來已久,在神州大地已經走過2000多個春秋,盛興了600多年,只是到了今天,它原有的消食減肥等功能才被人們徹底激活,並備受追捧,成為倡導健康飲食者不可或缺的優先選擇,尤其是正宗涇陽茯磚茶後裔田、馬兩家聯手打造的「茯醇香」更是彌足珍貴,成為茯茶家族中的新寵。
  • 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10月30日,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涇陽茯茶再次成為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活動現場,副縣長劉洋對涇陽茯茶進行了全面推介,對與會的領導嘉賓、國內外採購商和消費者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能夠到涇陽走一走、看一看,共品茯茶香,共續絲路情,在合作中加深友誼,共同推進「涇陽茯茶」走出陝西、走向世界!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慈禧太后逃難西安時,路經涇陽,周瑩曾以茯茶接待,被慈禧認作乾女兒,並封為一品誥命夫人。能夠接待皇親國戚,陝西茶商家底之厚可見一斑。 茶背子:茯茶背後的「產業鏈」 茯茶豐厚的利潤搭建起了陝商財富的金字塔,金字塔的頂層是富可敵國的陝西茶商。
  • 陝西涇陽:傳承千年歷史 茯茶萬裡飄香
    由陝西省農業廳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2018首屆絲路陝茶文化節於10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其中,陝西茶企抱團出擊,首次打造「絲路陝茶館」(B3館),展覽面積10000平米,設國際標準展位425個,規劃「各地市品牌展區」、「茶文化及相關產品展區」、「陝茶品牌推介區」三大主題區域,集中宣傳展示陝茶取得成果,擴大陝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推動陝西茶企與國內外企業合作交流。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慈禧太后逃難西安時,路經涇陽,周瑩曾以茯茶接待,被慈禧認作乾女兒,並封為一品誥命夫人。能夠接待皇親國戚,陝西茶商家底之厚可見一斑。在金字塔的底層,一個個「茶背子」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陝商茯茶的百年品牌。據說,新疆、青海、甘肅、寧夏一帶的居民,曾以得到「涇陽官茶茯磚」為榮,甚至將之視為一種財富的象徵,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視作珍品收藏。
  • 涇陽茯茶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茶」?
    涇陽茯磚茶成名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興盛於明清至民國時期。明清至民國時期,商品生產和商業貿易逐步擴大,涇陽茯磚茶除銷往西域各地外,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俄國、西番、波斯等四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健康之茶」。
  • 涇陽茯茶的歷史概括
    1.時代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朝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朝歷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 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西安茶博會上舉辦 將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第十四屆西安茶博會上舉辦。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級領導楊穩勝致辭。涇河新城管委會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局副局長阮軍推介涇陽茯茶。8月21日,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當天,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局共同承辦的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茶博會現場舉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陝西省茶業協會會長紀曉明、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級領導楊穩勝,涇河新城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局局長金寧、副局長阮軍等出席推介會。
  • 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西安茶博會上舉辦 將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視頻: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西部網訊(記者 石永波)8月21日,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當天,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局共同承辦的陝西·涇陽茯茶推介會在茶博會現場舉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陝西省茶業協會會長紀曉明、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級領導楊穩勝,涇河新城科技創新與新經濟局局長金寧、副局長阮軍等出席推介會。
  • 特色小鎮涇陽茯茶鎮!小罐茶中國國潮品牌!
    茯茶小鎮的魅力茯茶小鎮就像她的名字一樣以茯茶文化為重要財產,或許世人不了解茯茶,但養生的人一定知道,茯茶是一種傳統黑茶,因其製品就像一塊磚一樣所以又被稱為涇陽茯磚茶或涇陽磚。茯茶對降三高特別有用。
  • 央媒推薦涇陽茯茶,多家外語頻道熱播
    在華夏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茶文化在漫漫年輪裡綿延至今。「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因關中涇陽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出一種獨有的茶品——茯茶,憑藉自身獨特的色、香、味、形,廣泛受到國人的青睞。未曾想,最近網絡上一段關於茯茶的小視頻,使茯茶身影在國際舞臺受到了注目!
  • 金花璀璨、茶香四溢,涇陽茯茶亮相第八屆西部茶博會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10月29日,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在西安盛大開幕,作為本屆茶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於開幕會次日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千年古都金花璀璨,滻灞兩岸茶香四溢」,涇陽茯茶再次成為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