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茯茶博物館 展現涇陽茯茶千年文化…

2020-11-25 騰訊網

中國茯茶源起涇陽,1000餘年前,溯涇河北上西行,歷經萬裡到達羅馬,這塊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製作工藝極高的涇陽茯茶可消食解膩,也由此延續千年。

「這裡的雕塑展示了茯茶之源,涇河之水,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日前,記者來到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講解員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千年茯茶文化。

據了解,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以茯茶為專題的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100平米,位於茯茶鎮核心位置,是一個集茯茶文化展示交流、茯茶文化創意傳播、品質茯茶倉儲銷售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展示空間。

與單層博物館不同,該館共設計三層空間。一層為茯茶文化博物館及茯茶宴餐廳,通過還原設計館內展示了茯茶歷史淵源、制茶工藝流程、產品銷售,講述了茯茶在茶文化史中的地位,挖掘、展示茯茶歷史。

二層為茯茶文化演藝空間,包括可容納200人的主題演藝劇場、簡餐廳、特色商鋪等,增強了沉浸感;三層主要用於茶文化培訓及交流,辦公、倉儲、會議、包間盡在其列。

作為核心展示區,一層由茯茶溯源、千年宗祖、絲路飄香、築茶工藝、金花奧秘、陝西茶商、茯茶圓夢七部分組成。茯茶溯源講述了神農氏「嘗百草而得茶」的傳說故事,絲路飄香以動態油畫投影展示茯磚茶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作用,金花奧秘展區,則以光電投影形成的「茶精靈」展現茯茶中「金花」的由來。

另外,館內三座茶窖打造了國內首個「茯窖」產業,實現品質茯茶倉儲約30噸。作為該館重點打造項目之一,恆溫恆溼的儲藏空間提升了茯茶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可將茯茶博物館打造為陝西茶文化的會客廳和中國茯茶文化源頭體驗地。

陝西茯茶文化博物館於2018年掛牌設立,4月開館後當年接待遊客10萬人。2019年達30萬人次,預計2020年接待遊客可至50萬人次。開放的博物館不僅是茯茶鎮旅遊動線首站,而且通過挖掘推廣茯茶文化與茯茶產業,進一步將茯茶培育成涇河新城產業轉型發展的核心產業之一。

據悉,未來陝西茯茶文化博物館將打造成為體驗式、旅遊式的多功能新型博物館,包含傳統劇目演藝、主題「茯道」藝術作品設計展演,以及文創產品開發與銷售,並打造一批可複製、可輸出的茯茶主題餐飲品牌,逐步推進茯茶產業發展,使茯茶文化走出涇河,重構絲路茯茶文化溝通交流平臺。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相關焦點

  • 中國茯茶博物館續寫秦商與茯茶古今情緣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 「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不誇張的說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茯茶專題博物館。」在涇河新城茯茶鎮的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講解員為遊客聲情並茂講述著茯茶文化。據介紹,茯茶作為黑茶的精華品種和典型代表,2008年6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 涇陽茯茶的故事介紹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以來好評如潮,該劇改編自真實故事,網友好奇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怎樣靠涇陽茯茶發家的,涇陽茯茶是什麼茶?   在她的努力下,吳家東院重新拾起鹽商生意,商鋪遍及全國,另在全國設立了7個總號;不僅如此,周瑩還將生意擴充到了蠶絲、棉花、棉布、藥材、茶葉等方面,涉及面非常之廣。
  • 記錄發現|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涇陽茯茶
    涇陽茯磚茶屬黑茶類,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涇陽茯茶工藝複雜,多達29道工藝,並有三不制之說「離開涇陽水制不了茯茶據品級和傳統貿易對象茯茶有分為貢茶、商茶、官茶。
  • 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千年古都金花璀璨,滻灞兩岸茶香四溢。10月30日,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涇陽茯茶再次成為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活動現場,副縣長劉洋對涇陽茯茶進行了全面推介,對與會的領導嘉賓、國內外採購商和消費者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大家能夠到涇陽走一走、看一看,共品茯茶香,共續絲路情,在合作中加深友誼,共同推進「涇陽茯茶」走出陝西、走向世界!推介會發布了涇陽茯茶公共品牌logo及文創IP形象,進一步提升了涇陽茯茶的品牌培育意識及產品創新意識。
  • 涇陽茯茶的歷史概括
    1.時代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利用茶來安邊治邊。從宋朝時起就有以茶治邊的政策,朝廷設有【茶馬司】以茶易馬,與邊民進行【茶馬交易】,統治邊民,從中獲利。涇陽茯磚茶正是歷朝歷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
  • 茯醇香:金花閃閃耀古道——涇陽茯醇香茶業傾力打造茯茶傳統品牌
    據考證,涇陽茯磚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尤其是明清和民國時期,更是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不但遠銷西北乃至更遙遠的中西亞各國,帶動當地商業的繁榮,更承載著了秦人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豪邁情懷。
  • 陝西省涇陽,中國茯茶之都,茯茶鎮
    茯茶鎮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中路交匯處,佔地約2200畝。突出涇陽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完善茯茶文化體驗幫助了文化旅遊及茯茶產業聯動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增收,成為區域新型城鎮化範例和建設優美小鎮的項目。
  • 金花璀璨、茶香四溢,涇陽茯茶亮相第八屆西部茶博會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10月29日,第八屆中國西部茶博會在西安盛大開幕,作為本屆茶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涇陽茯茶專場推介會於開幕會次日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千年古都金花璀璨,滻灞兩岸茶香四溢」,涇陽茯茶再次成為茶博會上的一大亮點。
  • 陝西涇陽:傳承千年歷史 茯茶萬裡飄香
    其中,陝西茶企抱團出擊,首次打造「絲路陝茶館」(B3館),展覽面積10000平米,設國際標準展位425個,規劃「各地市品牌展區」、「茶文化及相關產品展區」、「陝茶品牌推介區」三大主題區域,集中宣傳展示陝茶取得成果,擴大陝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推動陝西茶企與國內外企業合作交流。
  • 中國茶文化之涇陽茯茶
    茯磚古茶,唯秦炮製。唐代,茯茶由官方統制,貯存府庫,交換馬匹,故稱「官茶」。明清先後出現了老字號「馬合盛」、「天泰全」、「古道坊」等招牌茯磚。號稱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黑黃金。茯茶作為黑茶中之極品,茯茶中培制的「冠突散囊菌」,俗稱為金花。
  • 《話說茯茶》涇陽茯茶為何遷徙到湖南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陝西省涇陽縣從事茯茶生產的工人數量超過萬人,直到1958年之前,涇陽茯茶產業一直都比較繁榮,但由於陝西加工茯磚茶的原料主要來源於湖南安化等地,運輸成本較大,政府於是決定將公私合營的陝西鹹陽人民茯茶廠逐步關閉,將茯茶加工產業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湖南安化。
  • 2020茯茶科創論壇暨劉翔《話說茯茶》分享會在中國茯茶博物館舉行
    10月28日,由碑林區茶文化協會、北極宮茶業、中國茯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講好茯茶故事 振興茯茶產業」2020涇陽茯茶科普創新發展論壇暨劉翔《話說茯茶》分享會在中國茯茶博物館拉開帷幕。書中每章每節每段都充分展現了劉翔與其科研學術骨幹嚴謹務實、紮實深厚的優良學風和研究功底,濃縮了他們在科研一線辛勤工作的成果和收穫。
  • 涇陽茯茶為什麼被稱為「生命之茶」?
    ,茶中茅臺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茯茶。 涇陽縣地處陝西省中部,「八百裡秦川」的腹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位於兩山兩水之間,擁有悠久的茯磚茶製造技藝和歷史文化,特別是擁有製造茯磚茶需要的獨特自然地理環境:水質、氣候、溫度等;對茯磚茶的發花質量起著決定的作用。從而造就涇陽茯磚茶獨特自然香味。因此歷史上有「三不離」之說。
  • 清晨6點的涇陽茯茶小鎮沒有人山人海
    當我來到陝西涇陽茯茶小鎮的時候,剛剛清晨6點。這一天,我4點半就起床,5點從西安出發,看著天色一點點亮起來。所以我到達這座大門的時候,沒有看到一個人。陽光灑在朱漆大門的獸頭裝飾上,一個喧囂小鎮的早晨開啟了。日出的時候,街道上的石板路一片金黃,是那種古鎮的氣質。
  • 絲綢之路名品——陝西涇陽茯茶
    陝西涇陽,位於中國地理中心,涇陽茯茶歷史悠久,通過絲綢之路,除銷往西域各地外,更遠銷至俄國、西番、波斯等四十餘國家。因其湯色橙紅透亮,清澈紅濃,茶香持久,口感香醇,回甘,綿滑。也有助於「消惺肉之膩,解青稞之熱」的功效,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 文化尚品丨絲路之魂 - 涇陽茯茶
    唯有涇陽出名茶涇陽縣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腹地,被譽為「原點之城」,這裡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歷史上南茶北運、西運的紐帶之地,是世界茯茶的發源地,人文歷史厚重,已有2200多年歷史。中國第一片茯茶、第一片金花茯磚茶誕生於陝西涇陽,是與涇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氣候分不開的。
  • 涇陽茯茶,老陝特色!那叫一個美!
    "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茶,乃國之飲品。"它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所以開門七件事裡茶的地位舉足輕重。在我國,茶分為六種,即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黑茶中,最著名的當屬涇陽茯磚茶!
  • 城市IP「俑樂繪」與「涇陽茯茶」結合「秦人制茶」新鮮出爐
    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涇陽茯茶由於獨特的「金花」而名揚天下。涇陽茯茶始於1068年, 誕生於中國 大地原點 - 涇陽縣 ,涇陽茯茶工藝複雜,多達29道工藝,並有三不制之說「離開涇陽 水制 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這三大條件。
  • 《話說茯茶》茯茶的重要歷史節點
    1068年:北宋神宗熙寧年間,記載了「涇陽茶」的概念。1368年:明朝元年,產生了「涇陽茯磚茶」的名稱和形狀。1951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方心芳院士研究茯茶,並確定和命名金花為「金花菌」。1953年:日本學者開始研究茯茶及金花菌。1958年:涇陽茯磚茶的生產廠,即人民茯茶廠計劃性停產。1990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齊祖同教授,湖南省農業大學溫瓊英教授,共同提出將「金花菌」改名「冠突散囊菌」,以符合國際通用命名規則。
  •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歷史裡程碑—陝西涇陽茯茶
    涇陽茯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它與糧、奶、肉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它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物資,遠銷中西亞國家。這是茶界的一朵奇葩。南茶北上的必經之地,成為涇陽茯磚茶的催生素涇陽位於秦嶺北部,本不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