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鐵飯碗原本指的是用鐵做的飯碗,形容非常堅固,現在人們將它的意思延伸,指一個好的單位或者部分,進入後基本就工作穩定、收入無憂。
鐵飯碗也是很多人找工作的職業,不少父母都想讓自己孩子找這麼一個工作,父母覺得找到鐵飯碗工作後似乎就衣食無憂了,起碼不用擔心溫飽問題,而公務員、教師和其他事業單位就成了人們眼中的理想職業。
據了解,我國一共有110多萬個事業單位,員工數量超過3000萬,這些年事業單位改革也一直在穩步推進,一般來說他們就兩條路,要麼轉入公務員,要麼變成企業員工。
對於那些變成企業員工的人來說明,事業單位改革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他們的鐵飯碗直接變成了合同制,而且還需要考核相關的業績和績效,福利待遇和薪資以及穩定性都大不如前。
可對於轉入公務員的部分群體來說這簡直是一件好消息,畢竟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比以前更穩定,前景也要更好一點,而以下7類事業單位的員工在未來調整後就有機會變成公務員,工資高還體面。
第一類是文物管理,他們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包括文物的保護和管理監督工作,負責管理轄區文物和考古直到等等,他們從事的工作大部分屬於行政職能,因此轉成公務員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第二類是道路運輸管理,這個崗位只要負責道路的運輸、貨運等業務,遇到路線規劃也要參與,這就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行政職能差不多。
第三類是漁政監督管理,他們主要是負責當地的漁業和水產資源。第四類是公路行政管理,他們是針對公路和交通的,行政職能跟交通局有重疊的部分,因此很容易轉成公務員。
第五類是海事航運管理,第六類是港口管理,第七類是動物衛生監督,這些職業都會轉為公務員,不過有些網友也提出了提問,那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想成為公務員呢?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是收入增加,至於漲幅多少,還是得看具體崗位和工作制的,而且還有公車補貼,年終獎等等,這些加起來也是一筆很高的收入,比事業單位的薪資結構要更加透明化,更容易激發員工的上進心。
第二個原因是晉升,更合理和靈活,只要你在崗位上做出成績,沒有犯原則性錯誤,那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是會得到獎勵和晉升的,這比較適合長久發展,而部分事業單位的晉升不是很明確,這對於個人成長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第三個原因是職業穩定,公務員行業相對事業單位按理說更加穩定,大家基本不用擔心失業的情況,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去事業單位和成為公務員哪個要更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