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2020-10-03 小佛說史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起源於古人在秋季對月亮的祭祀,在漢代時人們普遍開始過中秋節,但並沒有賞月、團圓的習俗,直到唐朝初年賞月、團圓才逐漸成為過中秋節會做的事,故而我們能看到唐代以前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歌並不多,但是到了唐朝,我們就能在《全唐詩》中看到許許多多與中秋節賞月有關的作品,宋朝則是更甚,常常舉家出遊賞月,熱鬧程度不比元宵差。

相信很多人都能背出一些唐詩中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句吧,譬如:杜甫的「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白居易的「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李涉的「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李白沒有中秋賞月的佳作,有的只是望月思鄉的《靜夜思》?畢竟那會尚未盛行。李白未能中秋賞月,唐詩中中秋的佳作似乎因此少得可憐,就算是前面列舉到了的詩人及作品,想必對於詩句,大家也是極其陌生的。不過,這並不是說唐詩中完全就沒有中秋賞月的佳作。今天咱們就來讀一讀唐詩中關於中秋賞月的上乘之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人王建,出身寒門,年輕時在幽州參軍,成為唐王朝一名邊疆將士,在邊境生活多年,40歲之後才算是正式進入仕途,成為一名縣丞(相當於縣公安局局長),後來做到太府丞(掌管農業相關事務的太府寺一名中層官員,主要掌管寺務,管理帳簿)、陝州司馬,他工於樂府詩,詩歌內容大多數具有批判意義。

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於某年中秋之夜,那時一群朋友歡飲達旦,而摯友杜郎中(唐朝時期宰相杜元穎,右僕射杜淹六世孫,大理正杜佐之子,王建寫這首詩的時候,杜元穎只是郎中)未曾在身邊,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杜元穎。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月亮照在聚會的院落的中庭與樹上的烏鴉身上,一片潔白的月光,那夜晚的露水打溼了樹梢上的桂花,卻沒有發出半點響聲。這是一幅何其悽涼的景致,襯託出王建此時雖在宴飲,心中依舊有種悽涼的感覺。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世間,好像人人都在遙望同一個月亮,但是秋夜的悽涼與思念不知道會落在誰家。王建生活的年代是安史之亂之後,安史之亂給唐朝的百姓帶去了極大的傷害,唐王朝長期處於動亂之中,憂愁籠罩著當時的世界。王建的秋月便帶著深深的愁思,想要表達的是整個社會的憂愁,感染力也就極強。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是那樣的憂愁,王建寫得又是那樣的含蓄,更暗含他自己在外漂泊的一種心態,千百年來一直感染著眾多人,成為這首詩中千古流傳的佳句。

參考資料:《全唐詩》

相關焦點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時間:2018-09-19 20: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節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禮儀。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中秋唐詩,短短28字驚豔了世人千年
    文|丁十二唐詩中有很多寫月的名篇,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隱的《錦瑟》,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但是若說到中秋詩詞,說到中秋望月,腦海中先浮現出的一定是北宋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確實,相較於宋代詩詞而言,唐詩中寫中秋月的作品是少之又少的,這主要是因為「中秋團圓賞月」的習俗在唐代初期才剛形成,到宋代才最盛行,一直發展到明清時期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一首經典的中秋唐詩,詠月的千古名篇,短短四句驚豔千年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關於中秋詠月詩。小編昨天一個朋友生日,我們幾個朋友聚了一下。中間聊到了大家生日日期這個事,說道小編自己的生日的時候,就提到了是中秋之後兩天。說道這個小編就想起了這首詩,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精彩的中秋唐詩。
  • 寫中秋最唯美的一首唐詩,是詠月詩的千古名篇,末尾二句驚豔文壇
    今天,在中秋節還未到來之際,筆者想與大家分享一首描寫中秋最唯美的唐詩,以安放遊子們心中即將瀰漫的鄉愁。它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是詠月詩詞中的千古名作。尤其是詩作的末尾二句,更是驚豔了整個文壇。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大唐熠熠生輝的詩人群中,王建或許並不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 一首紅了千年的經典唐詩,然而詩紅人卻不紅,其中的名句驚豔詩壇
    實際上,作為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一個時期,「唐詩」的輝煌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結果。它也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完善,直至成熟的過程。在李白和杜甫出現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無名詩人為唐詩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在歷史上寂寂無名,然而他們的詩作卻如天上的日月一樣光耀千古,青史流芳。
  • 唐詩裡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可謂句句經典,最後兩句更是千古名句
    同時裡面一些經典的名句,那更是膾炙人口,即使是到今天那些名句,也依舊還是會被頻繁引用。其實唐詩對於中國文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經典的詩句,不僅描寫的很唯美,同時也非常的感人,這也使得這些詩句也令我們的漢語更加的豐富。中國文學也正是由於有了唐詩的存在,才顯得更加的豐富,也更加的有內涵。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蘇軾的詩寫得很深刻,裡面還有很多經典的名句,這些詩句深入人心,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一首紅了千年的經典唐詩,然而詩紅人卻不紅,其中的名句冠絕古今
    實際上,作為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一個時期,「唐詩」的輝煌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結果。它也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完善,直至成熟的過程。在李白和杜甫出現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無名詩人為唐詩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在歷史上寂寂無名,然而他們的詩作卻如天上的日月一樣光耀千古,青史流芳。其中,有些詩作和初唐的歷史發展緊密地聯繫起來,產生了某種微妙的關聯。
  • 唐詩宋詞中的中秋詩詞,驚豔千年,美不勝收!
    中秋最典型的節日特色就是賞月了,畢竟這天的月亮是真的很好看啊,所以許多中秋詩詞都離不開月亮,最著名的中秋詞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只要讀過詩詞的人就沒有不知道的,穿越了千年,依然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這就是屬於中國詩詞的魅力啊,因在中秋節思念遠方的弟弟而寫出的名作,道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理,最後又用「但願人長久
  • 《唐詩三百首》最美的一首詩,流傳千年,讓人驚豔!
    當時有名的優秀詩人數不勝數,而這些作品大多被收藏在《全唐詩》當中,共計五萬多首。而在《唐詩三百首》中更是選取了311首流傳最廣的作品。今天一起來欣賞的就是這其中最美、最有意境的一首詩,作者是唐代詩人常建。
  • 《全唐詩》最令人驚豔的一首詩,出自一神童之手,成為千古名篇!
    《全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明星,整部詩集收錄了唐朝眾多詩人的作品,大致有四萬多首,而且裡面很多的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深人入心,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而一個人想要系統性地去了解唐詩的話,那《全唐詩》是一定不要錯過,讀這樣的作品,除了感嘆古人無窮無盡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被他們的才華所深深地折服。唐詩它作為中國文學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了中國文學代表,現在只要一提起中國的古典文學,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唐詩,裡面的一些詩句,也是會令我們在某一個時刻會突然地記起。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第一句便令人拍案叫絕,驚豔了千年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第一句便令人拍案叫絕,驚豔了千年說起張九齡,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是開元年間的一代名相。這首詩是張九齡在遭遇貶謫後所創作的《感遇十二首》中的第四首,主要通過託物寓意,表達出張九齡的人生的感悟。在這首詩的首句「孤鴻海上來」,是張九齡的千古名句,這一句的意境闊大,與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以及自己的「海上生明月」都有著一樣的意境,看似平淡無奇,但是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絕。
  • 史上最唯美的中秋詩詞,一首宋詞,一首唐詩,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
    然而,在所有這些描寫中秋節的古典詩詞中,有兩首詩詞最唯美,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一首是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一首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然而,僅憑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就足以在星光燦爛的唐代詩壇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整首詩意境唯美,委婉動人,在唐代詠中秋的詩篇中,堪稱最為經典的一首詩作。首先,整首詩帶給讀者最深的印象就是情景如畫,十分唯美。
  • 史上最唯美的中秋詩詞,一首唐詩,一首宋詞,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
    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傳統佳節,流傳了上千年。據說,早在周朝時,就已有「中秋」一詞。古往今來,每年的這一天,無論身在天南還是海北,中國人總會盡力地趕回家中,期盼與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可以說,這種風俗習慣早已融進了中國人的骨血裡。
  • 許渾最著名的兩首唐詩,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許渾最著名的兩首唐詩,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許渾是晚唐詩壇相當重要的人物,和「小李杜」中的杜牧過從甚密。他的詩歌題材很廣泛,感時傷事、懷古詠史、登臨題詠、田園風光、寓興抒懷,多所吟唱。韋莊曾贊曰:「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
  • 三流詩人寫下一首中秋詩,唯美而又悽清,驚豔了千年
    同樣的一輪月,在詩人的筆下,卻蘊含著千百種不同的情感,張九齡筆下的明月是雄渾壯闊的,蘇軾筆下的明月是豁達灑脫的,今天,我們來欣賞唐詩最唯美的一首寫月詩這首詩是詩人王建的代表作,名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這位杜郎中據說就是詩人的好友杜元穎。王建在中秋之夜,與人宴飲彈琴,忽然想起了友人,故寫下這首七絕相寄。
  •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有著一種迷人的景致,驚豔美醉了!詩中洋溢著詩人熱愛春天,嚮往大自然。這首詩的語言清新明麗、意境澄明悠遠,讀它如飲甘冽的清泉。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詩》,首聯便是千古名句
    而這些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時常受到打擊,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依舊心繫天下,以一已之力對抗邪惡的勢力,從而不願服輸,僅僅是這樣的一種精神,那便是足以令人感動。那說起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張九齡,他就是一位文學造詣高,而且還官至宰相的這麼位偉人。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小詩,清新絕美,只有短短四句卻驚豔了千年!
    在詩歌中,「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是美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也是美的。在文人筆下,秋天就像姿態萬千的美人,有太多的面目。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古詩裡的秋天,感悟詩人眼中秋天獨特的美。
  • 《全唐詩》中翁宏最經典的一首閨怨詩,意境柔美,動人心弦
    曾寓居昭、賀間,以能詩聞名,常和詩人廖融、王元交遊唱和。《全唐詩》錄其詩三首。《春殘》翁宏最經典的一首閨怨詩,全詩文如下: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詩中描寫了一位女子暮春時節獨自站立在自家庭院中懷念情人時的所見所感,表現了她哀怨愁苦、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這首詩意境柔美,具有孤絕高冷的韻味,能深深打動人的心弦,是詩人存詩僅三首中的一首,同時因詩中有絕妙佳句而廣泛流傳。這首詩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兩句尤為經典,獨:獨自,孤獨。微雨:細微的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