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也足道]從回文對說到迴文詩:一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有這樣一副對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山西懸空寺空懸西山。可以看到,在這副對聯裡,上下聯各聯從前往後讀與從後往前讀是一句話、一個意思,以「水」「寺」為中心下半句為上半句的倒序。這樣的對聯形式,被稱為回文對或迴文聯。

  回文,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方法,它將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者顛倒順序,由此產生首尾迴環的意趣,也被稱為迴環。

  而回文對,正是運用回文手法的一種對聯形式。回文對有較為簡單的,如「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等,下聯由上聯顛倒語序構成,而語義上又有連貫,獨有匠心。

  還有較為複雜的,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上下聯分別是內含迴環體,上聯以「頭」分界,下聯以「尾」為分界,且後半句均為前半句的倒序。更為難得的是「頭」「尾」呼應,對仗工整,情景相似,意境悠遠。再如「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則是同音不同字,用諧音字造成回文對,頗有畫面感。

  這種手法當然也廣泛運用於詩詞之中,也就是迴文詩。迴文詩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直到唐代,迴文詩才開始成熟。到了宋代,迴文詩已然佔據了文人詩詞一席之地,蘇軾、王安石等人都有迴文詩流傳於世,他們的迴文詩,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在意境和格律上均屬上乘。

  蘇軾就曾有《記夢》回文二首,是蘇軾做夢夢見有人用雪水烹茶,夢裡自己為之做了迴文詩,醒來只記得「亂點餘花唾碧衫」一句,於是又續作的詩。

  其一: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唾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其二: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這兩首詩是通體迴文詩,「通體回文」指一首詩從末尾一字倒讀至開頭一字,可另成一首詩。蘇軾的《記夢》二首正是這樣一種形式的迴文詩,又可倒讀出下面兩首:

  其一: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唾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其二:

窗晴鬥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

  精巧別致,別有趣味。除了通體回文外,迴文詩還有很多形式,如雙句回文,即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回讀;如就句回文,每句的後半句是前半句的回讀,等等。這幾種形式與回文對大致相似。

  還有一種形式叫字字回文,也被稱為反覆體回文。宋代桑世昌編的《回文類聚》說,「兩韻者謂之回文,一字皆成讀者,謂之反覆。」其實就是說反覆與回文的結合,即不僅從這一首詩的任意一個字讀起,可成另一首詩,且順著讀倒著讀都可以成詩。這種形式的迴文詩,常常可以做成圓形或矩形的圖,如宋代錢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閣》二首:

  其一:

碧天臨迥閣,晴雪點山屏。夕煙侵冷箔,明月斂閒亭。

  其二:

嫋霞披迥殿,香霧擁輕簾。曉花歌靜院,芳樹捧晴簷。

  這兩首詩,從第一句的第二個字讀起,依次分別可得詩二十首。這是反覆,也就是嚴羽的《滄浪詩話》所說的「舉一字而誦,皆成句,無不押韻,反覆成文也」。而倒讀也能成詩,也依次以每個字作為起始字,分別可得二十首。也就是說一首詩就可以形成四十首詩了。

  不管是回文對還是迴文詩,可以看到,回文這樣一種修辭手法在詩詞對句中的使用,豐富了詩詞和對句本身的內容,開拓了意境,也使詩詞和對句有了難以抵擋的藝術魅力,創作難度雖高,但的確是具有美學欣賞價值的。

相關焦點

  • 回文對與迴文詩,首尾迴環,意趣盎然
    這樣的對聯形式,被稱為回文對或迴文聯。回文,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方法,它將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者顛倒順序,由此產生首尾迴環的意趣,也被稱為迴環。回文對,正是運用回文手法的一種對聯形式。再如「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則是同音不同字,用諧音字造成回文對,頗有畫面感。這種手法當然也廣泛運用於詩詞之中,也就是迴文詩。迴文詩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直到唐代,迴文詩才開始成熟。
  • 劉曉明與迴文詩的書法情緣
    其曾為軍人、國家某兵工廠領導,業餘時間喜歡專研古典詩詞,酷愛自撰古典文章,尤其是能夠編撰迴文詩,雖然不乏遊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劉曉明介紹,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也寫作&34;&34;。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34;。唐代上官儀說,&34;,其七曰&34;,&34;,用的就是這種措辭方法。
  • 迴文詩賞析(十四)-- 反覆成章的迴文詩
    ;               反覆成章的迴文詩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
  • 「回文」在詩詞創作中的運用
    「回文」在詩詞創作中的運用回文,本是一種詩體,屬雜體詩。顧名思義,其詩是能順讀倒讀皆能成章的。相傳十六國時前秦女詩人蘇蕙因織錦《璇璣圖》而聞名。亦作「迴紋詩」。十六國時前秦竇滔久戍不歸,其妻蘇蕙思念心切,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
  • 漢字雜談:巧用回文,魅力無窮
    回文,在語言表達中,是一種獨特的修辭手法。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迴環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迴環。迴環運用得當,可以表現兩種事物或現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關係。一日,朱的好友告之曰:「館長說你『目無長官』。」朱季海一聽,當即託好友傳話給那位館長:「此乃一『長官無目』!」乃拂袖而去。「目無長官」是責人自高自大,無視領導;而「長官無目」則是譏人有眼無珠,不識人才。朱先生用館長原話,以「回文」這一修辭手法,巧妙變換句式,反擊對方,一語中的,力重千鈞。
  • 最燒腦和高檔的文字遊戲,漢字的小眾表現形式——迴文詩
    迴文詩恕我直言,第一次接觸到迴文詩的時候,夜述封神甚至望文生義,覺得是用回文寫的詩,每次想到都臉頰微紅。其實「回文」是一種修辭手法,回文堪稱是漢字運用的極限,在詩、詞、曲、文、對聯等場景多有運用,用這種手法寫的詩叫「迴文詩」。比如: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沒錯,這樣的就是迴文詩,「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的感覺對吧?其實迴文詩根據「回文」的方式,分為多種,下面就跟隨夜述封神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一般格律詩不大可能成為倒讀的迴文詩,這裡有兩難: 一,要構成回文押韻,原詩的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句的首字必須同韻;而絕大多數格律詩都不合此要求。 二,迴文詩要求逐字倒讀成文,這又很難辦到。
  • 回文姓名: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回文姓名是姓名學中的一種修辭方法,也是名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現象;它將相同的字這些回文姓名循環往復,能給人一種語言美的享受,也能給人以離奇的妙意。 此外,漢語民族還有人運用諧音法來組成回文姓名,如青年歌手林琳、流行歌手藍蘭、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楊揚、節目主持人伊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心芳、室內設計師陳明晨、原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張小章、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張文章、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主任醫師姜紅江等。
  • 髙雅的文字遊戲 有趣的迴文詩欣賞
    詩歌是一種通過鮮明的形象,強烈的感情,豐富的想像,和諧的韻律,集中而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丶形象性`抒情性丶音樂性。它從不同的角度,可分為許多類別。如按體材,可分為田園詩丶山水詩丶愛情詩等; 按情節,可分敘事詩、抒情詩; 從有無格律角度,又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迴文詩則是一種雜體詩,通常是指可以回讀的詩篇。多屬於文字遊戲。回文是修辭學上的辭格之一,運用調序迴環往復的語句,表現兩種事物或情理的相互關係。如"重重青山抱綠水,彎彎綠水繞青山。"
  • 千古第一迴文詩,跟蘇軾一起感受,金山寺躍然紙上的美
    作者用神形俱佳的詞彙描寫出所觀看的兩種情景,乘著月色泛著小舟和江邊天色剛剛亮起,還是一首特別有意義的迴文詩。作者蘇軾是宋代著名的詩人,因為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按照排名又稱和仲。與父親和兄長同為唐宋八大家。不僅在政治方面有極高的建樹,是非常有名的是歷史上的治水能人。
  • 回文日裡說回文
    我們從右往左讀,和從左往右讀,都是同一組數字,和文學當中的回文現象是一致的,叫作「回文日」(un jour palindrome)也很貼切。記得兩三周前,媒體熱議的話題還是「民政局2020年2月2日該不該加班?」一個回文日,並且是「愛你愛你」的諧音,又逢農曆初九,寓意長長久久,對新人而言千年難遇。白巖松「拜託各地民政部門2月2日給新人們登記開門,讓各地新人同一個夢想,同一天實現。」
  • 「原創」奇趣詩連載10 千變萬化的迴文詩(一)
    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正如清人朱存孝說的:「詩體不一,而回文優異。」這種詩體,是漢語特有的修辭方法和語言現象,世界上其他任何語言文字都沒有這種獨特功能。
  • 迴文詩雅趣橫生,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
    迴文詩雅趣橫生作者:田大金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多種詩體 。回文是 一種雅趣的詩體 ,係指順讀倒念皆能成句的詩。它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讀之文句通順有韻,詩意明晰,結構完整。倒過來念,仍是一首《詠春》詩。迴文詩始於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寫有多首迴文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題金山寺》。公元1071年初,他連續寫了幾篇批評新法的文章,受到誣陷,深感在京任職複雜危險。於是,他自請外放,到杭州任通判。
  • 那些詩詞中的回文美
    回文是一種非常有趣的修辭手法,就是指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迴環的情趣,從頭讀也可,倒讀也可。我們對回文的了解大多數是關於回文的對聯,比如:「地滿紅花紅滿地,天聯碧水碧連天。"」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 千古才女蘇小妹,循環往復迴文詩
    在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位列三席,其中蘇軾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今天我要說的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乍一看文句不通,然而聰慧的蘇小妹立刻看出這是迴文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秦少遊的迴文詩拆解如下: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蘇小妹給秦少遊回信:採蓮人在綠楊津一闋新歌聲漱玉。蘇軾在一旁也來了興致: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 迴文聯與頂針聯16副,詞序迴環往復,同詞前後蟬聯,令人嘆為觀止
    一、回文回文是一種使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手法,這一手法也很早就運用於詩歌創作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秦州刺使竇滔之妻蘇惠所作《璇璣圖》,原詩共840字,後人在正中央空格處加一「心」字,共841字,縱橫各29字,用縱、橫、斜、正等方式,可組成近八千首詩,令人嘆為觀止。迴文聯在迴文詩的基礎上又有發展,變化出許多花樣。有的是本句回文,如廈門鼓浪嶼魚腹浦聯: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 「對聯常識」了解對聯中的迴文聯
    要了解「迴文聯」,請耐心閱讀全文,確實很有趣味。回文,是漢語中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這種修辭方法,充分利用了漢語的語音和詞語結構特點,通過循環往復的組合形式,達到語句和語意綿延不絕的效果,讓人感到曲折蜿蜒,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人們首先將回文的形式用於詩歌。迴文詩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直到唐代,迴文詩才開始成熟。
  • 雨盼天晴破曉明|十字迴文詩的創作要點略談「原創首發」
    十字回文:十個字組成一首七絕迴文詩,是回文的其中一種創作形式。回文:也寫作「迴文」;「回紋」;「迴環」等。它是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回文的形式在晉代以後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種文體中被採用。這種文體用在詩中叫迴文詩,用在詞中叫回文詞,用在曲中叫回文曲,用在聯中叫迴文聯。還可用在賦中銘中和謎中。迴文詩在古代文人創作中,並不少見。
  • 《修辭(四)頂真 回文 誇張 引用 設問 反問》王來寶
    修辭(三)咱們講了排比、借代等知識,人家老外學得可不賴。在這次「抗疫」戰爭中有很多亮眼的運用。6.分享一首頂真詩:有人問蘇東坡蘇杭文章數誰的好?大蘇寫了一首詩回答。《朝陽溝》裡銀環「下山」一段唱裡,有一句「我口問心心問口」可以說是回文的神來之筆,巧妙地表現了銀環是「去」「留」的思想鬥爭。
  • 迴文詩賞析(十八)-- 方陣迴文詩
    轉:迴文詩賞析(十八)方陣迴文詩  (一) 十六字方陣迴文詩[四言]·龍蒼  龍蒼海碧  飛鷹旋空  興極思幽  漢天臻情  橫 讀:龍蒼海碧,飛鷹旋空;興極思幽,漢天臻情。                (二) 二十五字方陣迴文詩[五言]·明禮  明禮思精道  義尊憂文崇  德尚復疑慮  廣仁鴻志興  身正謀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