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才學草書,卻成為當代「草聖」!是什麼成就了林散之?

2020-12-02 遠方詩書閣

說到草聖,想必你最初想到的是張芝、張旭和懷素,東漢張芝最早被稱為草聖,而在古代書法史上,被公認為"草聖"的代表人物只有唐代張旭和懷素。而我們今天談到的是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

林散之先生是我國現代詩書畫藝術巨匠,素有「三絕」之譽。特別是先生的「散體」草書,氣勢奔放,獨步當今,被譽為「草聖」。

那麼林散之為什麼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代草聖呢?那必然是有著極高的草書造詣和貢獻的!

自幼學書,根基深厚

林散之六歲入塾讀書,八歲學藝,自此至十三歲,七年間讀完《百家姓》《千字文》、有關孔孟言論的經典及《左傳》《古文觀止》《詩經》《毛詩》《唐詩》等,又習作文、屬對、作詩,習字則從描紅入手,繼臨顏、柳名碑,十二歲已能為鄰居寫春聯。課餘又寫生,或鉤摹《繡像三國演義》《繡像水滸傳》中人物,大膽而富有想像力。

中青年曆程,高產詩畫

24歲作《東方朔偷桃圖》,25歲作《老木水牛圖》,28歲完成《山水類編》28卷,另編《序目》一卷,共29卷,21冊,35萬字。32歲從師黃賓虹習畫,得「五筆七墨」之秘。襄助黃師編纂《畫史編年表》,36歲林散之遵黃賓虹教導,為師造化,孤身作萬裡遊,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兩百首。37歲撰成《漫遊小記》,45歲,覺澄法師在和縣觀音閣開壇講經,弘揚佛法,和李秋水前去聽講,於此皈依覺澄法師,為在家居士。65歲專心書畫創作,成果日豐。

老年學草,大器晚成

要說林散之學草書,並不是自幼學習,而是在他六十歲之後才開始學習草書。林散之八歲學藝,三十以後,在滬上拜黃賓虹為師,得「五筆七墨」之秘。林散之自己曾說,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開始學米芾,到了六十歲之後學草書。

林散之作書,注重變法。他說:「審事物,無不變者。變者生之機,不變者死之餘,書法之變,尤為顯著。」

如果說在現代帖派中的一些大手筆還依然保留著某種傳統中的纖細、柔弱,更偏重於秀美的美學特點,而在林散之的書法中,則極大地加強了雄強、奇變、蒼辣的成分,從而加強了一種力量感,特別在晚年的作品中,具有天然渾成的樸厚與灑脫。

林散之的書法被稱為「散體」草書。他的字極其講究用筆,重視用筆。他用長鋒羊毫作書,並保持中鋒用筆而求瘦勁,這不僅須善於擇取古學之長,而且更需千錘百鍊,把握到其中的奧妙。

林散之用筆變化多端,據目睹他作書的人說,他有時行筆緩慢,如作楷書,線條凝重,沉靜,枯澀,似春蠶吐絲;有時行筆疾厲,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轉直下,如藤蔓簷,一氣呵成。正是這種豐富而微妙的變化,造成雄偉飄逸姿態,磅礴放曠的氣勢,劃沙折股的筆意,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傅雷先生曾說,林散之先生是黃賓虹老入室高足中成就實為僅見者。

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豁達,晚年書畫之名始為廣知。高二適先生見到林老書跡大呼:「這才叫字!」 啟功先生初見林先生的作品時,竟然脫帽肅立,三鞠躬,以表敬意。此二事,一時傳為書壇佳話。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上世紀80年代,更是尊林老為中國的「當代草聖」。「當代草聖」一名,由此響徹墨林。

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於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顆松村莊,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林散之書法代表作有《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遠方詩書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遠方詩書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感謝您在遠方詩書閣欣賞國粹之書法藝術,遠方詩書閣的創辦初衷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國粹藝術!這裡是書法藝術交流的平臺,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文明話語,遠方詩書閣也必定持續創作優質的書法內容,敬請您的關注、點讚、評論、收藏、分享。您的每一次愛心參與都是遠方詩書閣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林散之:當代草聖,填補了清代之後草書發展的空白!
    說到書法,很多人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這些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但是在當代有一位書法家,一生謙遜,被稱為「當代草聖」。從古至今能被稱為草聖的人寥寥數人,而林散之卻被稱為當代草聖,那麼他的書法究竟好在哪裡呢?林散之的出現,讓草書的發展再次回到了傳統的審美之上。林散之被稱為書壇上大器晚成的典型,幾十年的練習和積累,成就了草書也成就了林散之,加上林散之深厚的文學修養,滋養了其書法之中的氣、韻、意、趣,使其書法達到了一種脫俗的境界。
  • 林散之被稱為當代草聖,看他草書的筆畫,才見功力!
    說到草書,很多人都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的草書造詣深厚,被稱為當代草聖,他就是林散之。但是有人在欣賞林散之草書的時候卻說沒有功底,對此有的專家說了:請仔細欣賞書法中的筆畫!林散之是書壇大器晚成的人,他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說到這裡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六十歲學草書竟成大名,能有書法功底嗎?對於林散之的書法我們要結合他一生的書法道路來看,林散之雖然六十歲學草書,但是在楷書和行書上卻是自幼練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他六十歲學習草書,書風古拙蒼勁,被稱為「當代草聖」!
    但是在當代也有一位草書大家,他從六十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大器晚成,被稱為「當代草聖」!這個人就是林散之,林散之的草書雖然起步晚,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林散之,他以深厚的文學修養和持之以恆的精神,終於在草書界佔有一席之地。林散之的草書也被稱為「散體」草書,他注重筆法,在行筆的時候時緩時急,線條中帶有一種大氣磅礴之感。
  • 書法家林散之的「當代草聖」頭銜究竟是誰封的?是否實至名歸?
    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林散之本人怎麼回顧他一生書藝學習歷程的。散之晚年曆數自己學書歷程道:「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後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始啟之者,範先生;終成之者,張師與賓虹師也。此餘八十年學書之大略也。」
  • 他60歲開始學草書,被稱為當代草聖,趙樸初曾說林老書法舉世無雙
    說到草聖,很多人會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在草書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詣,被稱為當代草聖。草書的發展在魏晉時期才開始逐漸成熟,到了懷素、張旭這些草書大家的筆下,把草書推到了一個巔峰狀態。直到林散之先生的出現,又讓草書回到了書壇主流審美之中。林散之的草書是在他六十歲之後才開始練習的,說到這裡很多人會有疑惑。有很多人自幼練習書法尚且寫不好草書,那麼林散之為什麼在六十歲的時候練習草書卻能有所成就呢?
  • 林散之「當代草聖」的頭銜是否該重新定位?(上)
    至近現代,書藝史上一下子出現二位「草聖」:一是於佑任,謂之「現代草聖」;二是林散之,謂之「當代草聖」。筆者江南之春在上一文《書法家林散之的「當代草聖」頭銜究竟是誰封的?是否實至名歸?》中寫到林散之晚年回顧了自已的書學歷程。林散之晚年,其本人回顧道:「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後學草書。
  • 林散之60歲後開始主攻草書,得黃賓虹神傳,神採飛揚,大器晚成
    說起草書,都知道懷素、張芝、張旭這些草書大家,但當代也有一位草書大家,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大器晚成,被稱為當代草聖,這個人就是林散之。林散之六十歲才開始學習草書,能取得深厚的造詣,除了他勤奮的練習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種踏踏實實進取的精神,林散之曾說過學書法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於應酬,要學點真東西。
  • 林散之:60歲學草書成為大師,啟功見到他書法之後,脫帽三鞠躬!
    在書壇上有這麼一個人,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能夠被稱為當代草聖,啟功見到他的草書之後,曾經脫帽三鞠躬。郭沫若也曾對他的書法讚賞不已,曾說他的書法,可以代表草書最高水平,這個人就是林散之。也許現在我們提起林散之這個名字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他是真真正正的詩書畫三絕藝術家。林散之是一位長壽書畫家,但是他的草書卻是在60歲之後才開始練習。這讓人很多人感到林散之拿起毛筆就成為了草書大家,其實這是對林散之的一種誤解,從他學書畫的歷程來看,他能在草書上取得成就這並不是偶然,在1930年的時候,他跟隨黃賓虹學習繪畫。
  • 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啟功都要禮讓三分
    他不得不說是當今書壇裡的傳奇人物,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就連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見到他也要脫帽鞠躬,他在書法上的造詣頗深,堪稱當代之最,但是,他卻不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家,卻以文人自居,他就是林散之,提到這個名號,是不是有點震耳發聵的感覺,在古代書法就是文人的一項技能而已
  • 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啟功都要禮讓三分
    他不得不說是當今書壇裡的傳奇人物,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就連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見到他也要脫帽鞠躬,他在書法上的造詣頗深,堪稱當代之最,但是,他卻不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家,卻以文人自居,他就是
  • 他60歲重新學草書,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
    今天小編就說一說一個草書大家,提起這個,我們大家能想到一般都是張旭或者懷素,但是一提到近代草書大家呢,這就是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林散之。林散之這個人呢,他當時被稱為當代「草聖」,但是他的草書跟別人不同,他的草書有著獨特的線條藝術,並且這個先生十六歲的時候就開始臨摹別人的字,十六歲啊,這可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他一直學到了三十歲左右,才學別的書法,他開始學行書,並且藏米字入手,但是各位看官可能不知道,這個人學習草書,居然是從六十歲開始的,直到後來才以草書見長。
  • 于右任與林散之,誰才是當代「草聖」?
    關于于右任先生的書法藝術,中外書界的專家學者曾有許多評論,將于右任先生獨特的書體稱為「於體」;更由於他的「標準草書」標準而美麗,尊他為「當代草聖」。在中國書法歷史上被稱為「一體」的並不多見,尊為「草聖」的更是寥寥無幾。他被認為是繼王羲之以來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千年僅此一人。
  • 他在60歲開始學草書,把碑學和帖學相融合,被稱為當代草聖!
    說到林散之,很多人並不陌生,他被稱為當代草聖,以其精湛的筆法聞名於書壇。林散之師從黃賓虹,但是林散之的草書在60歲之後才開始練習,並且能一舉成名,這實在讓人佩服。林散之是一位在人品、學養上真正繼承黃賓虹的學者型藝術家,他把黃賓虹的精微之處進行探索和闡釋,然後又融合了古人的書法精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當代草聖」林散之,草書行雲流水,啟功先生也稱讚!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還有草聖張旭
  • 著名書法家「當代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縣人,當代著名書法家,被譽為「當代草聖」。自古以來,畫家書家能被後人稱為「聖」者,屈指可數,特別是近百年,書壇名流大家連綿不絕,唯林散之一人被冠以「當代草聖」,卻沒有引起非議,客觀上表明了社會對他書法藝術成就的認同。
  • 林散之是如何被稱之為「當代草聖」的?(附《散翁自序》)
    其時日本書道訪華團拜訪林散之,團長、日本書壇巨孹青山杉雨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為贈。同年,北京《瞭望》周刊四十七期發表《草聖遺風在此翁》評介文章,從此「當代草聖」傳頌四方。林散之先生其詩、其畫同樣有著非凡造詣。
  • 「當代草聖」「三百年來草書最高成就」林散之是如何走上神壇的?
    當代書壇對林散之的評價非常之高,有人稱他為「當代草聖」,有人盛讚他的草書是自明王鐸之後,三百年以來的最高成就…諸如此類的豪誇不一而足。這些人中隨意挑出一位都是開宗立派的草書大家,不厚古薄今地說,林散之可以與哪一個相提並論?與這些人相比,林散之可以稱「聖」?林散之曾自評說:「祝枝山是才高,在功力上我可以與之頡頏,對王覺斯低頭。」林散之自認為他的草書可以與明代祝允明相比,而將他們二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就可看出他在方方面面距離祝枝山有多遠!
  • 林散之60歲開始練草書,漢字寫出藝術美!網友:當代草聖!
    林散之是上世紀著名的書法家、詩人,特別是他的書法更是影響非常的大,雖然林散之先生已經去世30年,但是他的書法仍然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收藏學習。林散之從小就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5歲就能對物寫生,6歲開始讀書,13歲臨遍了很多書法,林散之到了30歲的時候書法名氣就非常的大,如今說到林散之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名草書大師,林散之的草書在當今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所以也當今的書法愛好者稱為是「當代草聖」!
  •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林散之是一位書法大家,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是當代草聖的名號,卻有比較大的爭議空間。因為草書能成為聖者的,大約有三位,漢代張芝,唐代懷素與張旭。除此三位,人們很少能在發現草書的賢者聖功。
  • 當代「草聖」林散之拜黃賓虹為師,書法震驚中外,啟功見了鞠三躬
    前言:當代「草聖」林散之,拜黃賓虹為師有一次,啟功看見林散之先生書作,硬是鞠了三躬。趙樸初也極為讚賞。郭沫若在看過林散之先生書作後,稱其堪稱「當代草聖」,認為其書法出入草法,又別具清雅。,這才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