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60歲開始練草書,漢字寫出藝術美!網友:當代草聖!

2020-12-04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我想每一位書法愛好者都非常的感興趣吧?說到我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更是每天都要臨摹一遍,為的就是能領悟到書聖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還有的網友想到了宋徽宗的瘦金體,這種字體也是非常的個性,因此也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

說到當今著名的書法家,大家也會想「田楷」大師田英章,他的楷書寫出了書法藝術美,還有盧中南的楷書也是非常的漂亮,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名家是林散之,說到林散之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相信很多書法愛好者都非常的喜歡林散之的書法作品吧?林散之是上世紀著名的書法家、詩人,特別是他的書法更是影響非常的大,雖然林散之先生已經去世30年,但是他的書法仍然被很多書法愛好者收藏學習。

林散之從小就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5歲就能對物寫生,6歲開始讀書,13歲臨遍了很多書法,林散之到了30歲的時候書法名氣就非常的大,如今說到林散之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名草書大師,林散之的草書在當今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所以也當今的書法愛好者稱為是「當代草聖」!但是林散之在學書法的時候60歲之前沒有寫過草書,一心鑽研楷書、行書等字體,當自己到了60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經過幾十年的學習林散之終於成為了當代草聖。

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是不是眼前一亮呢?這幅書法作品正是出自林散之之手,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小七也是非常的喜歡,這才是草書藝術美,我們都知道草書講究的是筆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但是當今很多醜書界的大師把草書寫成了亂書,根本就沒有一點章法,但是我們從林散之的草書作品中看到了中國草書的藝術美,整幅草書作品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非常的到位,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喜歡呢?

那麼林散之為何能把草書寫出書法藝術美呢?那是因為林散之的書法功底非常的深厚,在60歲之前就是認認真真的學習楷書、行書,經過幾十年的書法練習,林散之打下了深厚的書法基礎,直到60歲時在學習草書,這才成為了當代的草聖,所以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學習書法的時候一定要把中國的基本書法字體學會,千萬不要直接練習草書,因為要想寫好草書,那我們就得有紮實的書法功底。

欣賞完林散之的性買賣特別法作品以後大家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是不是對中國的書法文化更加的喜歡呢?小七也體會到了中國書法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我們要想把中國的書法寫好,那我們就得認認真真的臨摹學習古人的書法,只有這樣你才能懂得中國書法的藝術美。大家還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書法名家,大家也可以把他們的書法作品分享在咱們的評論區,讓我們一起探討中國的書法文化,把中國的書法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他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啟功讚嘆有加
    提到草書,想必很多人都「談草色變」,因為草書是諸多書體中最難搞的一種,也是書法的最高境界,要想寫好草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他卻不一般,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這位牛逼的人,就連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對他都讚嘆有加,他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書法家
  • 林散之:當代草聖,填補了清代之後草書發展的空白!
    說到書法,很多人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這些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但是在當代有一位書法家,一生謙遜,被稱為「當代草聖」。從古至今能被稱為草聖的人寥寥數人,而林散之卻被稱為當代草聖,那麼他的書法究竟好在哪裡呢?林散之被稱為書壇上大器晚成的典型,幾十年的練習和積累,成就了草書也成就了林散之,加上林散之深厚的文學修養,滋養了其書法之中的氣、韻、意、趣,使其書法達到了一種脫俗的境界。林散之的草書被稱為林體,他的草書重視用筆,他擅長運用長鋒,在運筆的時候保持中鋒用筆尋求瘦勁,起筆收筆和轉折之處變化多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當代草聖」林散之,草書行雲流水,啟功先生也稱讚!
    正是因為我國書法界的著名書法家非常的多,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森散之,他可是被稱為是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出生於1898年,但是在書法的道路上一直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林散之並沒有為了出名而練習書法,反而踏踏實實的學習著中國傳統書法,直到1972年的時候林散之的書法才得到當時書法名家的認可,特別是啟功先生更是對林散之的書法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林散之的書法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當代的「草聖」,草書無人能超越。
  • 60歲以前學楷,每天堅持100個,「草聖」林散之的「楷書江湖」
    林散之先生,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之一,當代草聖。他在向年輕人講述如何學書法的時候,特別強調楷書的重要性。而他自己也是從16歲開始,每天堅持練習楷書100個,40歲以後才不每天堅持,而60歲以後才學草書,那麼「草聖」林散之先生的楷書到底寫得如何呢?
  • 60歲以前學楷,每天堅持100個,「草聖」林散之的「楷書江湖」!
    林散之先生,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之一,當代草聖。他在向年輕人講述如何學書法的時候,特別強調楷書的重要性。而他自己也是從16歲開始,每天堅持練習楷書100個,40歲以後才不每天堅持,而60歲以後才學草書,那麼「草聖」林散之先生的楷書到底寫得如何呢?
  • 林散之被稱為當代草聖,看他草書的筆畫,才見功力!
    說到草書,很多人都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的草書造詣深厚,被稱為當代草聖,他就是林散之。但是有人在欣賞林散之草書的時候卻說沒有功底,對此有的專家說了:請仔細欣賞書法中的筆畫!林散之是書壇大器晚成的人,他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說到這裡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六十歲學草書竟成大名,能有書法功底嗎?對於林散之的書法我們要結合他一生的書法道路來看,林散之雖然六十歲學草書,但是在楷書和行書上卻是自幼練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林散之60歲後開始主攻草書,得黃賓虹神傳,神採飛揚,大器晚成
    說起草書,都知道懷素、張芝、張旭這些草書大家,但當代也有一位草書大家,在六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草書,大器晚成,被稱為當代草聖,這個人就是林散之。林散之在書畫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能代表他突出成就的還是草書,他的草書有一種飄逸之美。林散之在堅守古人的基礎上,融合眾家之所長,獨創草書新面貌,讓他在草書界佔有一席之地。
  • 他在60歲開始學草書,把碑學和帖學相融合,被稱為當代草聖!
    說到林散之,很多人並不陌生,他被稱為當代草聖,以其精湛的筆法聞名於書壇。林散之師從黃賓虹,但是林散之的草書在60歲之後才開始練習,並且能一舉成名,這實在讓人佩服。林散之是一位在人品、學養上真正繼承黃賓虹的學者型藝術家,他把黃賓虹的精微之處進行探索和闡釋,然後又融合了古人的書法精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六十歲才學草書,卻成為當代「草聖」!是什麼成就了林散之?
    說到草聖,想必你最初想到的是張芝、張旭和懷素,東漢張芝最早被稱為草聖,而在古代書法史上,被公認為"草聖"的代表人物只有唐代張旭和懷素。而我們今天談到的是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林散之先生是我國現代詩書畫藝術巨匠,素有「三絕」之譽。
  • 林散之「當代草聖」的頭銜是否該重新定位?(上)
    至近現代,書藝史上一下子出現二位「草聖」:一是於佑任,謂之「現代草聖」;二是林散之,謂之「當代草聖」。筆者江南之春在上一文《書法家林散之的「當代草聖」頭銜究竟是誰封的?是否實至名歸?》中寫到林散之晚年回顧了自已的書學歷程。林散之晚年,其本人回顧道:「餘十六歲始學唐碑,三十以後學行書,學米;六十歲以後學草書。
  • 他60歲開始學草書,被稱為當代草聖,趙樸初曾說林老書法舉世無雙
    說到草聖,很多人會想到懷素和張旭,但是有一個人在草書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詣,被稱為當代草聖。草書的發展在魏晉時期才開始逐漸成熟,到了懷素、張旭這些草書大家的筆下,把草書推到了一個巔峰狀態。但是草書到了唐代之後,能稱為草書大家的並不多,被後世熟知的有文徵明、王鐸寥寥數人而已。直到林散之先生的出現,又讓草書回到了書壇主流審美之中。林散之的草書是在他六十歲之後才開始練習的,說到這裡很多人會有疑惑。有很多人自幼練習書法尚且寫不好草書,那麼林散之為什麼在六十歲的時候練習草書卻能有所成就呢?
  • 「當代草聖」「三百年來草書最高成就」林散之是如何走上神壇的?
    當代書壇對林散之的評價非常之高,有人稱他為「當代草聖」,有人盛讚他的草書是自明王鐸之後,三百年以來的最高成就…諸如此類的豪誇不一而足。在書法史上能被稱「聖」的人並不多,唯王羲之、張旭等寥寥幾人爾,而與林散之同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亦有費新我、啟功、趙樸初等人,在眾人之中為何唯獨林散之被推崇備至,是他的草書藝術真到了足以與王羲之、張旭等古代書「聖」相比肩的程度,還是徒有虛名而己呢?
  • 書法家林散之的「當代草聖」頭銜究竟是誰封的?是否實至名歸?
    中國幾千年歷史上享有書法藝術「聖人」之譽的不過二位,一是東晉王羲之,史稱「書聖」;二是東漢末期的張芝,史稱「草聖」。這二位是上千年來史有定評,歷來為後人所公認。但進入二十世紀後,中國書藝史上忽然冒出二位「草聖」出來了,其何人也。曰:於佑任、林散之也。於佑任被譽為「現代草聖」,林散之則被譽為「當代草聖」。今天不談於佑任先生,先說說林散之吧。
  • 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啟功都要禮讓三分
    他不得不說是當今書壇裡的傳奇人物,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就連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見到他也要脫帽鞠躬,他在書法上的造詣頗深,堪稱當代之最,但是,他卻不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家,卻以文人自居,他就是林散之,提到這個名號,是不是有點震耳發聵的感覺,在古代書法就是文人的一項技能而已
  • 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啟功都要禮讓三分
    他不得不說是當今書壇裡的傳奇人物,60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卻被譽為「當代草聖」,就連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見到他也要脫帽鞠躬,他在書法上的造詣頗深,堪稱當代之最,但是,他卻不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家,卻以文人自居,他就是
  •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
    林散之書法:可以糾正草書需要快寫的偏見,當代草聖並非徒有虛名。林散之是一位書法大家,這是不用懷疑的。但是當代草聖的名號,卻有比較大的爭議空間。因為草書能成為聖者的,大約有三位,漢代張芝,唐代懷素與張旭。除此三位,人們很少能在發現草書的賢者聖功。
  • 他六十歲學習草書,書風古拙蒼勁,被稱為「當代草聖」!
    說到草書,大家都能想到古代的懷素或者張旭,他們的名字在草書史上如雷貫耳。但是在當代也有一位草書大家,他從六十歲才開始學習草書,大器晚成,被稱為「當代草聖」!人們常說當代沒有草書大家,而林散之的出現,恰恰填補了這一片空白,郭沫若曾對林散之推崇備至,曾說過林散之的書法就是一流水平,尤其他的草書,線條細勁,繼承了懷素和張旭的遺韻。自明清以來草書幾乎無人傳承,但是到了林散之這裡得以延續。從林散之的草書中可以看出,林散之的書法整體給人一種雄強蒼勁的風格。
  • 林散之:60歲學草書成為大師,啟功見到他書法之後,脫帽三鞠躬!
    在書壇上有這麼一個人,他60歲才開始學草書,卻能夠被稱為當代草聖,啟功見到他的草書之後,曾經脫帽三鞠躬。郭沫若也曾對他的書法讚賞不已,曾說他的書法,可以代表草書最高水平,這個人就是林散之。也許現在我們提起林散之這個名字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他是真真正正的詩書畫三絕藝術家。林散之是一位長壽書畫家,但是他的草書卻是在60歲之後才開始練習。這讓人很多人感到林散之拿起毛筆就成為了草書大家,其實這是對林散之的一種誤解,從他學書畫的歷程來看,他能在草書上取得成就這並不是偶然,在1930年的時候,他跟隨黃賓虹學習繪畫。
  • 著名書法家「當代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縣人,當代著名書法家,被譽為「當代草聖」。自古以來,畫家書家能被後人稱為「聖」者,屈指可數,特別是近百年,書壇名流大家連綿不絕,唯林散之一人被冠以「當代草聖」,卻沒有引起非議,客觀上表明了社會對他書法藝術成就的認同。
  • 號稱「當代草聖」的林散之,楷書水平如何?專家說:有魏晉之風
    有「當代草聖」美譽的林散之先生,可謂是大器晚成。林散之先生出生於1898年,但是一直屬於默默無名,直到1972年8月,中日書法交流的時候,他的一幅草書條幅《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得到了當時郭沫若、趙樸初、啟功等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從此才以草書獲得大眾的認識,書名初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