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不想談戀愛,不想去主動認識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對於感情婚姻也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有時候甚至想一個人過餘生」,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沒有想過要一個人過餘生,卻是真實的獨來獨往。
這個世界很大,似乎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會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人最怕看懂一句話,聽懂一首歌,看懂一部電影,而總有人全都做到了,看懂了是經歷,看不懂是幸運,多希望我們都能夠不懂;那些能夠看懂那些話的人,一定是經歷了很多吧。
生活中我們習慣性的給人貼上各種的標籤,會根據一個人的行為言談來,給人貼上性格內向或者外向的標籤,而這一切都是一個人展現在外人面前的東西,而對於一個人真正的了解,可能只有自己,另一個就是感同身受的人。
不知不覺90後已經到了被催婚的年紀,回想那些年,總覺得被催婚是不可能的事情,總覺得別人的事情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也對未來做了無數的想像,只是生活就是不能預知的,似乎戀愛,分手,被催婚成為80後和90後的相似經歷。
無數的90後有著共同的感受,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甚至離婚,而自己還是單身,其實也不是不想找對象,只是太多的事情,讓自己變得不再那麼渴望,卻也不得不發愁,因為父母,因為身邊的人和事,因為環境,對於父母和自己都同樣壓力巨大,卻有時很無奈,談起那些一瞬間就會流淚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經歷。
從青春懵懂到渴望戀愛的感覺,從喜歡兩個人到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經歷的東西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什麼傾訴,什麼放縱,有很多人都嘗試過,但大多數人還是回到了一個狀態,那就是獨處。
網上流行這一句話曾經刷爆朋友圈,直到現在也被很多人認同,那就是「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無非就是太多人認清了現實,酒肉朋友再多,喝再多酒,抽再多煙,也解不了自己內心的煩惱,曾經我們失戀了會大醉一次,靠酒精麻痺自己,然而醒來之後照舊,以為對別人傾訴會讓自己心態變好,其實那也只是一時的,唯有自己內心的對話,才能讓自己懂得很多。
不得不說,有很多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後,始終會發現自己已經悄悄改變了,不是賺錢多了,也不是變好看了,讓誰後悔了,而是,學會獨處了!不再怕一群人在一起會格格不入,甚至討厭這樣的場合,更喜歡一個人相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旅行,等等....被很多人稱為是獨孤。
肯定有人問,現在還有不抽菸不喝酒的男生嗎?我說有的,並且太多了,年輕的時候我們把抽菸喝酒當做青春,中年人人說抽菸喝酒是排遣壓力,從沒有人知道,那些不抽菸不喝酒的人,有壓力的時候都是做什麼。
其實很多人都不喜歡孤獨,但總是置身孤獨之中,想逃離孤獨其實很簡單,去酒吧去認識新朋友,都可以擺脫表面的孤獨,但內心的孤獨往往是回到家的時候,一個人面對一切的時候,所以那些所謂的朋友並不能讓你不孤獨。
想要告別孤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喜歡一個人可以拒絕,但很多事情不喜歡不一定要去拒絕,要學會去接受和享受它,享受孤獨就是很好的一件事,在一個人的時候,去旅行,去健身運動,去做自己想吃的食物,去期待和遇見對的人,大概就是高質量的獨處。
無論生活對你多殘酷,都應該去微笑面對,一無所有的總是身外之物,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笑而不語,想起那句話:我已經一無所有了,除了笑還能做什麼,想想挺無奈,其實也非常值得人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