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為何遭上市公司怒懟?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觀點提要

  在牛市裡,券商研報只要不大量灌水,市場各方也不會太較真。而在下跌市裡,研報很可能為機構出貨打掩護,如果真是這樣,上市公司肯定不願意背鍋。

  ■ 劉柯

  最近沱牌捨得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公告,意思是三季報編制期間公司沒有接待過券商的現場調研,但卻有部分證券機構針對公司三季報發布了業績點評或研究報告,經公司核實這些機構所發布的業績預測屬於證券機構單方面的判斷,敬請投資者理性對待,注意投資風險。

  一般來說,券商機構發布對公司看好的研報,對於上市公司市值來說未必是壞事,所以上市公司一般都是笑納或者默許,很少會有這樣怒懟的。究其原因,一是可能最近監管比較嚴,研報一出股價波動,公司自己難圓其說,於是把責任拋給券商機構;二是可能研報預測與事實出入太大,一旦今後公司無法達到研報預測的業績水平,投資者會把公司董秘熱線打爆;三是這些研報的水分實在太大,大到上市公司都覺得必須站出來說話。

  最根本的,還是因為現在市道不好,賣方研報就越沒人相信,有沒有事實倒真是次要的。賣方研報怎麼出來的?大多數還是有實地調研的,再不濟也會很公司電話溝通,然後再根據定期報告撰寫,閉門造車無端猜測的還真是少數。但這個少數如果遇到市道不到,負面效應就會被放大。比如在牛市裡,你這份研報即使沒有實地調研,但只要八九不離十,或者有些許偏差,市場各方也不會去較真,因為所有的賣方研報,都是做多的,牛市裡誰不願意股價上漲?也正是因為幾乎多有賣方研報都是看多的,在下跌市裡,就越容易被懷疑,熊市裡更有說法是研報一出股價就會跌,因為這很可能是為機構出貨做的輿論鋪墊。如果真是這樣,上市公司肯定更不願意背鍋。

  當然,券商機構在很多時候也比較無奈,貴州茅臺漲上天了,同在四川的白酒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也翻了幾倍,在高端酒上做了很長時間文章的沱牌是不是也會水漲船高。在這種慣性思維之下,券商機構做出樂觀的判斷是很容易的。而且,賣方機構單方面判斷的沱牌捨得市值將達到200億,這個200億在茅臺8000億市值面前是多麼渺小!在很多券商機構看來,茅臺為其它白酒打開了估值空間,而且像沱牌捨得這樣的二三線白酒理論上估值上漲空間更大,現在才160億市值,翻一倍才320億。股價就是一種預期,既然市場需要這種預期,那賣方研報就會去迎合這種預期,而且還真有機構信了這個研報去買了沱牌捨得,當然也有神秘的機構在賣出。

  在很多情況下,其實券商機構的研報作用是不大的,市場也不會去對幾份研報斤斤計較,因為買方機構更看重的是抱團取暖。比如像茅臺、招行這樣股價不斷上漲的上市公司,是研報重要還是資金實力重要?有錢就無腦跟進,就是這麼簡單。這也是賣方研報的無奈,成熟的 「三好」公司挖不出新意了,挖 「創三好」公司在目前這個市道下市場未必買帳,費力不討好,所以就偶爾得過且過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新年首家券商研報被「打臉」 上市公司發出五大聲明
    券商研報在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中間已經出現了信任危機。  市場人士則認為,大部分個股被多家券商研報猛推之後股價都會開始瘋漲,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防止潛在的跟風炒作風險,尤其是不少前期已經有很大漲幅的股票,研報出臺後往往會成為前期潛伏資金的出貨良機。
  • 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隨著券商投研行業的亂象不斷突出,行業監管也逐漸趨嚴。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被監管點名。研報「翻車」現象引熱議除研報調研不足外,研報被上市公司打臉、研報內容與公司公告不符等現象偶有發生。滬矽產業自今年4月上市以來,被申萬宏源、方正證券等6家券商發布研報唱多,部分券商還發布了對該公司的業績預測。
  • 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
    原標題: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海康威視訴安信證券名譽侵權一案,這是杭州地區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狀告券商的案件。4月,海康威視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安信證券訴至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安信證券公司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並在全國性的網絡媒體和報刊上賠禮道歉。庭審中,雙方圍繞安信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是否構成侵權以及這份研報是否降低了海康威視的社會評價展開激烈辯論。
  • 海康威視狀告安信證券 上市公司因研報與券商對簿公堂
    有司法界人士稱,上市公司因研發報告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研報內容  是否符合事實  研報的內容到底是不是事實,這是庭辯的第一個焦點。  海康威視認為研報與事實嚴重不符。而安信證券認為研報所採用信息來自於公開媒體報導內容,基於此做出行業分析,並無失實。
  • 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又現:滬矽產業緊急闢謠未接受過調研,研...
    顯然,這又是一次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的戲碼。因公司股票交易連續30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0%,滬矽產業6月3日發布了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公告中稱,除公司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同時,還對近期部分券商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關於公司未來的業績、每股收益、股價和市值等指標預測進行了風險提示。
  • 券商研報把「妖股」誠邁科技業績誇出花 卻遭對方澄清「打臉」
    1月15日,誠邁科技報收196.86元/股,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研報內容遭上市公司澄清1月9日,誠邁科技發布了風險提示及澄清公告。誠邁科技表示,近期股價漲幅波動較大,市盈率較高。公司目前動態市盈率1572倍,而公司所屬軟體服務行業平均為212倍(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300059,股吧)網),市盈率顯著高於行業平均值。
  • 券商研報還靠譜嗎?天風、太平洋不是踩坑就是被打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截至7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79家出現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降幅超過100%)的情況,其中不乏券商曾經推薦的個股。對此,有受訪投資界人士表示,目前券商研報過於依賴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層提供的數據,這使得其缺乏客觀依據、結論主觀草率,這一現象需引起投資者注意。
  • 券商首席喊話:本輪牛市已經結束了!研報頻繁唱空上市公司...
    此外,近日幾家券商「唱空」上市公司的研報也引發市場關注。據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券商共下調評級175次。其中國電南瑞(600406)、南方航空(600029)、東方航空(600115)、迪歐家居、龍淨環保(600388)、均勝電子(600699)、旗濱集團(601636)、韻達股份(002120)、三友化工(600409)、雲南旅遊(002059)、中國鋁業(601600)、錫業股份(000960)、寧波高發(603788)、溫氏股份(300498)、璞泰來(603659)、德邦股份(603056)等22家公司分別被券商下調評級為
  • 券商分析師潛規則:研報標題黨 忽略上市公司問題
    (原標題:券商分析師百萬年薪不好拿)有大型券商薦股失誤率接近50%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內幕被查、業績變臉、高管減持、股價閃崩、研究員挨罵……上周不少中小創公司成為市場走弱的主力,而此前強推它們的研究員則不可避免地成為替罪羊
  • 高「研值」的券商研報是怎麼做的?
    說起券商研報,你會想到什麼?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對於研報的印象應該是「專業」、「高端」、「有深度」,閱讀研報也成為了金融人士的日常。   但是近年來,「高大上」的券商研報仿佛正在慢慢地走下神壇。
  • 東吳證券研報又翻車,分析師被罰二十萬
    東吳證券(601555.SH)2016年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曾提到,行業規模2017年將接近千億,並大膽預測「A股殯葬第一股」福成股份(600965.SH)是殯葬行業未來絕對龍頭。然而,這份滿滿「彩虹氣息」的研報卻遭到福成股份「怒懟」。近日,與這份研報相關的兩位分析師還被監管層合計罰款20萬元。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還有多家罰單在路上? 摘要 【什麼情況?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
  • 解讀頻頻「猜」錯 券商研報成反向指標 - 經濟參考網
    本周市場處變不驚的走勢讓券商們在選股上也變得毫無頭緒起來——既沒有集體看好的板塊,也鮮有抱團鼓吹的股票。不過,在記者對本周12篇變動評級和38篇首次覆蓋的研報進行統計時卻發現,有不少券商在解讀公司公告時,判斷頻頻與市場相左,研報一出即連連「踩雷」,無奈地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而它並非近期首家因不合規研報被監管「點名」的券商,11月4日,申萬宏源證券因未對某分析師謀篇研報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責令改正的監管函。券商研報合規監管愈發嚴苛。
  • 上市公司與投研機構「相愛相殺」 重建信任是當務之急
    在他看來,隨著資本市場快速擴容,從業人員、機構和上市公司數量都出現爆發式增長,一方面,某些投研機構難以對上市公司進行持續、深入的跟蹤和研究,導致某些研究結論不夠專業;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也確實不夠了解資本市場。
  • 「徐翔舊部」在研報裡透了上市公司的底?
    之所以著重提及了姚軒傑,系因其日前所撰寫的一份關於視覺中國(SZ:000681)的研報,驟然引發一場風波,並因此進入了藥師的視線。   於是,以這一熱點事件作為引線,就讓我們開啟一段「澤熙」舊部的盤點之旅。
  • 股價暴漲超200%的大牛股董事長怒懟投資經理:頤指氣使,居...
    董事長怒懟基金經理準備「文字直播」昨晚,項樂宏在社交平臺怒懟平安資管:「樂歌不歡迎平安資管的基金經理來公司投資。年輕人功課不做,老三老四……」隨後,又接連發布多條朋友圈表示不滿。有網友解釋道:老三老四,屬於吳語地區方言,形容自以為是、擺老資格的神態。
  • A股現少見一幕:券商研報連出「賣出」評級
    (經濟觀察)A股現少見一幕:券商研報連出「賣出」評級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夏賓)在A股市場,通常少有研究報告給予某家上市公司「賣出」評級,而在當前A股火熱的投資情緒下,接連兩家券商公司公布帶有「賣出」評級的研究報告實屬罕見。資料圖:股民關注股市動態。
  • 因研報出現重大錯誤,又一家券商收罰單,今年已有5家券商被罰
    又一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接監管罰單。中泰證券最近收到山東證監局罰單,原因一是研報內容出現重大錯誤,二是對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機委託監控預警事項未及時有效處理。今年以來,監管不斷加強券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的合規監管力度,行業內監管罰單頻現。
  • ...東方財富遭減持超9000萬股最高,上市券商還有1.8億股減持在路上
    就在昨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融桂物流《關於減持國海證券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融桂物流在12月2日至12月3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1043.15萬股,減持均價為5.76元。除了天風證券以及國海證券外,紅塔證券、西部證券、東方財富也於近日發布了遭股東減持相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