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研報出現重大錯誤,又一家券商收罰單,今年已有5家券商被罰

2021-01-11 證券時報

又一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接監管罰單。

中泰證券最近收到山東證監局罰單,原因一是研報內容出現重大錯誤,二是對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機委託監控預警事項未及時有效處理。

今年以來,監管不斷加強券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的合規監管力度,行業內監管罰單頻現。在中泰證券之前,已經有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東吳證券和方正證券接到監管罰單。

研報內容出現重大錯誤,中泰證券被責令改正

中泰證券12月25日晚間公告,近日收到山東證監局《關於對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

山東證監局發現中泰證券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在製作和發布關於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報告《轉型農業服務商,打開成長新空間》過程中,未能遵循獨立、客觀、公平審慎原則,未對引用的重要信息和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核實,導致該研報內容出現重大錯誤,客觀上傳播了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

第二,對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機委託監控預警事項未及時有效處理。

山東證監局表示,上述問題一違反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第三條和第九條的規定,上述問題二違反了《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和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反映出中泰證券內部控制不完善。依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中泰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中泰證券應認真進行整改,於2021年1月15日之前向山東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中泰證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積極整改,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行業加強合規監管

「今年對研報的合規要求確實很嚴,因為已經有同行被罰,我們合規部門一直向我們提醒合規要求和規範。比如,加強信息來源管理,研究方法應專業審慎、分析結論應具有合理依據,研究報告應當通過公司平臺統一發送給客戶等。」上海一家中大型券商研究員表示。

券商中國此前報導,今年年中,證監會、證券業協會開展了一輪對券商研究所研報合規情況的審查,各家券商研究所自查。監管部門抽查原則是以大型券商為主。

此次中泰證券的「問題研報」《轉型農業服務商,打開成長新空間》發布於今年5月。

而就在今年5月2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進行了修訂,在加強研究報告質量管控、加強對分析師發表言論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完善,主要是為加強對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自律管理和證券分析師聲譽風險管理,推動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健康發展。

年內已有五家研究所被罰

在中泰證券之前,已經有中信建投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東吳證券和方正證券接監管罰單。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一則行政監管措施,因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監管責令改正。

北京證監局指出,中信建投曾發布的某研究報告存在兩大問題:一是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報告參考資料為電子平臺個人帳戶上傳文章,未進行規範信息源確認,關鍵數據交叉驗證不足,數據基礎不紮實;二是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分析邏輯客觀性不足,以預測數據和假設條件主觀推定結論。

11月4日,上海證監局對申萬宏源證券下發責令改正的監管函,因其在發布證券研究報告過程中,未對分析師劉某在冠以公司名稱的公眾號上發布的某篇證券研究報告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上海證監局要求申萬宏源證券持續完善內部控制,切實提高合規管理水平。

7月7日,江蘇證監局東吳證券兩名分析師分別罰款15萬元和5萬元。原因是,根據調查及核查驗證情況,無法確認相關研報信息來源,但無論基於何種信息來源,分析師均未盡到應有的謹慎、誠實和勤勉盡責義務,進而導致研報內容存在虛假陳述和信息誤導。

總體來說,問題主要在於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包括研究依據不充分、未進行規範信息源確認、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分析邏輯客觀性不足等。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相關焦點

  • 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隨著券商投研行業的亂象不斷突出,行業監管也逐漸趨嚴。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被監管點名。今年,有多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被點名,其中甚至不乏部分大型券商。11月4日,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關於對申萬宏源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上海證監局指出,申萬宏源子公司申銀萬國研究所開展發布研究報告業務,但未對研究所署名證券分析師劉洋在冠以公司名稱的公眾號上發布的某篇研報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還有多家罰單在路上? 摘要 【什麼情況?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而它並非近期首家因不合規研報被監管「點名」的券商,11月4日,申萬宏源證券因未對某分析師謀篇研報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責令改正的監管函。券商研報合規監管愈發嚴苛。
  • 高「研值」的券商研報是怎麼做的?
    說起券商研報,你會想到什麼?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對於研報的印象應該是「專業」、「高端」、「有深度」,閱讀研報也成為了金融人士的日常。   但是近年來,「高大上」的券商研報仿佛正在慢慢地走下神壇。
  • 新年首家券商研報被「打臉」 上市公司發出五大聲明
    券商研報在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中間已經出現了信任危機。  市場人士則認為,大部分個股被多家券商研報猛推之後股價都會開始瘋漲,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防止潛在的跟風炒作風險,尤其是不少前期已經有很大漲幅的股票,研報出臺後往往會成為前期潛伏資金的出貨良機。
  • 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又現:滬矽產業緊急闢謠未接受過調研,研...
    顯然,這又是一次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的戲碼。因公司股票交易連續30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0%,滬矽產業6月3日發布了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公告中稱,除公司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同時,還對近期部分券商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關於公司未來的業績、每股收益、股價和市值等指標預測進行了風險提示。
  • 從副總裁到投資經理都被罰,這家券商怎麼了?已有多家公司栽跟頭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券商中國債券交易業務又見券商被罰。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因在債券交易業務中存在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已被行政監管。其中在6月30日,證監會連開7張監管函,涉及5家券商和多名從業人員。川財證券多人被罰12月9日四川證監局披露對川財證券副總裁吳瓊採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 因「誇人」被監管打板子?東吳證券研報又翻車,分析師被罰二十萬
    上市公司花式打臉券商研報事實上,券商因研報被上市公司「手撕」並不算新鮮事。就在上個月,剛發生一次類似的研報「翻車」事件。滬矽產業(688126.SH)是科創板的「新貴」,自今年4月20日上市以來市場關注度頗高,股價更是一路高歌。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一度暴漲逾8倍,但其扣非淨利潤成立以來從未正過。不過,這並不妨礙滬矽產業也成為多家券商研報的寵兒。多家券商發研報表示看好滬矽產業,並對其業績進行了樂觀預測。
  • 券商研報還靠譜嗎?天風、太平洋不是踩坑就是被打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截至7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79家出現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降幅超過100%)的情況,其中不乏券商曾經推薦的個股。從時間點看,自天風證券發布研報之後,康躍科技股價一路下滑,從每股10元之上一路跌至5.56元,距離研報給出的17元/股目標價位(復權後為11.26元/股)愈行愈遠。
  • 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
    原標題: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海康威視訴安信證券名譽侵權一案,這是杭州地區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狀告券商的案件。今年2月,一份名為《「稜鏡門」後最嚴重安全事故爆發,信息安全保衛戰刻不容緩》的證券研究報告矛頭直指海康威視所生產的攝像頭存在洩露信息的危險,該報告一經發出迅速在網上發酵,一時間海康威視被推至風口浪尖。4月,海康威視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安信證券訴至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安信證券公司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並在全國性的網絡媒體和報刊上賠禮道歉。
  • 解讀頻頻「猜」錯 券商研報成反向指標 - 經濟參考網
    本周市場處變不驚的走勢讓券商們在選股上也變得毫無頭緒起來——既沒有集體看好的板塊,也鮮有抱團鼓吹的股票。不過,在記者對本周12篇變動評級和38篇首次覆蓋的研報進行統計時卻發現,有不少券商在解讀公司公告時,判斷頻頻與市場相左,研報一出即連連「踩雷」,無奈地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
  • 又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中山證券被警示 這些券商也被罰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什麼情況?承銷調查不審慎,中山證券被警示,這些券商也剛被罰又見債券業務罰單。曾是山東民企百強之一的金茂集團,近期迎來山東證監局的處罰。據了解,其發行的公司債「15金茂債」與「16金茂01」在2018年出現違約,兩隻債券在募集說明書及年報中未完整披露公司對外擔保情況。承銷機構難辭其咎。「16金茂01」承銷機構中山證券因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係、對外擔保等事項,同樣被山東證監局處罰。今年以來,多隻債券違約爆雷,中介機構因此陷入泥淖。
  • 券商研報為何遭上市公司怒懟?
    觀點提要  在牛市裡,券商研報只要不大量灌水,市場各方也不會太較真。而在下跌市裡,研報很可能為機構出貨打掩護,如果真是這樣,上市公司肯定不願意背鍋。
  • 海康威視狀告安信證券 上市公司因研報與券商對簿公堂
    今年春節過後,國內著名的監控產品供應商海康威視也瞬間跌入「稜鏡門」,跟美國那個無關,而是安信證券發表了一篇《「稜鏡門」後最嚴重安全事故爆發,信息安全保衛戰刻不容緩》的研發報告,之後媒體紛紛轉載,事件迅速發酵。在事件發生後股市復盤的第一天,海康威視的股價應聲下跌7個多點,當天市值蒸發90億元。
  • 捲入財務造假案被罰4000萬 金元證券慘遭大股東溢價出清丨券商
    首都機場擬以98.41億元的價格出清所持金元證券股權;不久前,金元證券因捲入雅百特財務造假案被罰4000萬元有券商研報顯示,當前券商板塊整體市淨率為1.59倍,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標的價格並不便宜。  作為中小型券商,即將失去首都機場這個大靠山的金元證券,未來發展如何也有待觀察。  此外,金元證券因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雅百特)跨國造假案收到證監會罰單,被騙的投資者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給本就缺少競爭力的投行業務再潑一盆冷水。
  • A股現少見一幕:券商研報連出「賣出」評級
    (經濟觀察)A股現少見一幕:券商研報連出「賣出」評級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夏賓)在A股市場,通常少有研究報告給予某家上市公司「賣出」評級,而在當前A股火熱的投資情緒下,接連兩家券商公司公布帶有「賣出」評級的研究報告實屬罕見。資料圖:股民關注股市動態。
  • 券商分析師潛規則:研報標題黨 忽略上市公司問題
    (原標題:券商分析師百萬年薪不好拿)那麼,券商分析師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職業呢?在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中,不少研究員爭相躲閃,不願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個別接受採訪的研究員,則低調地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調研、路演、寫報告。
  • 接連兩家券商因它被罰 發生了什麼?中鈺科技已被勒令退市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接連兩家券商因它被罰 發生了什麼?這家公司已被勒令退市虛增利潤、信披違規,新三板掛牌公司中鈺科技在去年4月被監管作出處罰,一年後曾任的兩家主辦券商也被正式處罰!2015年5月13日至2016年4月12日,太平洋證券是負責中鈺科技持續督導工作的主辦券商。公告顯示,中鈺科技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廣東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經查明,中鈺科技存在以下違法事實:一、2015 年半年度報告虛增利潤。
  • 中金中信等top券商招聘細節揭秘!2020年進入券商的絕佳時機!
    *圖片來源:中金官網據悉,中金今年網申截止時間11月16日,9月19將在清華大學開啟第一場宣講,以下為中金2020校招流程安排:投行擴招:頭部券商大舉攬才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為券商帶來了業務機會,作為券商核心部門之一的投資銀行部近期加快了人才招聘速度。
  • 券商首席喊話:本輪牛市已經結束了!研報頻繁唱空上市公司...
    此外,近日幾家券商「唱空」上市公司的研報也引發市場關注。據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券商共下調評級175次。  175次下調評級報告  除此之外,幾家券商「唱空」上市公司的研報引發市場關注。華菁證券研究所9月15日一份個股研報中,給予了中芯國際「賣出」評級,而這是科創板個股首次公開被券商給予賣出評級。不單是「唱空」中芯國際,被唱空的還有重慶啤酒(600132)。  據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券商共下調評級175次。